標籤:

從1到100:O2O們的GrowthHack該怎麼玩?(1)

如何讓用戶增長,這個話題展開後包括如何獲得用戶,如何讓用戶活躍,如何留住用戶,這些技巧綜合起來就叫GrowthHack。

傳統互聯網行業進行GrowthHack已有成熟的技巧,但O2O們由於有線下部分,在用戶增長方面與BAT們千差萬別。我是滴滴的PM,一直在做GrowthHack相關的產品工作,在這個系列中,會結合自身工作經驗,介紹在O2O行業進行用戶增長的心得和體會。

GrowthHack這個詞看起來很新鮮,它是從哪來的?

GrowthHack起源於美國,它是怎樣開始的並無定論,我倒是知道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可能是GrowthHack的起源之一。

99年PayPal剛剛創立1年,創始人是Peter Thiel,沒錯,就是你們熟悉的從0到1的作者,當代創業教父。當時Peter Thiel創立PayPal的願景是成為用戶間移動支付的橋樑,一如今日的支付寶微信支付ApplePay在做的。但回到17年前,當時只有少量用戶在使用Palm等原始智能手機,大部分用戶在使用功能機,Peter Thiel確實為PayPal定了一個大膽並有野心的戰略。

因為用戶基數太小,PayPal在用戶增長上一直步履維艱,用戶數長期停留在三位數。此時,一個新興的電子拍賣市場吸引了Peter Thiel的注意。

雖然當時PayPal的使用過程還比較原始,但相對於傳統的信用卡支票等等支付方式依然具有便捷性,而且,PayPal用戶每推薦一個好友使用,能獲得10美元獎勵。漸漸的,在這個電子拍賣市場上自發使用PayPal的賣家越來越多。他們還會在商品詳情頁面自發的貼上PayPal註冊鏈接,並讓買家通過他們的鏈接註冊。

這個電子拍賣市場叫eBay。

到1999年底,Peter Thiel發現已經有50%的增長用戶量來自於eBay,而此時,PayPal依然沒有將eBay用戶作為主要目標用戶。Peter Thiel面臨一個挑戰,是否根據用戶增長的趨勢,針對eBay平台和用戶,進行相應的產品改進,還是堅持原本的業務發展計劃和目標群體,做少量Palm用戶間的移動支付工具?

Peter做了一件事,使他成為科技史上最早的幾個GrowthHacker之一。

他將公司戰略全面轉換為擁抱eBay,並大刀闊斧的針對eBay用戶做出了產品調整。

因為當時eBay賣家編輯並插入PayPal鏈接的過程過於繁瑣且有技術門檻,他委託技術團隊開發新的一鍵插入工具。同時,他將PayPal宣傳業務的主陣地放在了eBay論壇,讓營銷和客服團隊在eBay論壇上活躍的解答用戶問題並招攬用戶。

新的一鍵插入工具在工程師們的加班加點下,5天就上線了。隨後半年,帶PayPal鏈接的eBay商品頁比例,從5%飆升到了36%,考慮到eBay用戶數本身也在迅速增長,PayPal的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帶來用戶數量遠遠不止7倍。

而這,就是最早的GrowthHack之一。

註:以上故事來源於PayPal Wars,有中譯本,叫支付戰爭,我強烈推薦。

經過了17年,現在的傳統互聯網企業們怎樣進行GrowthHack?

上面Peter Thiel在PayPal創立中的故事,其實概括了GrowthHack的核心思想。

  1. 1. 數據監測:建立能夠量化用戶增長的基礎數據架構

  2. 2. 發現問題:監測並識別用戶增長的相關數據,發現瓶頸

  3. 3. 作出改變:針對瓶頸,用Growth技巧系統促進用戶增長

2016年的互聯網業態和17年前大不相同,但總的技巧依然相通。

此時的GrowthHack,將對用戶增長的關注延續到了用戶增長的整個生命周期,主要包括用戶獲取,用戶激活,用戶留存,以及額外的用戶傳播和用戶變現。也就是俗稱的AARRR體系。

簡而言之,現在的關注點不僅僅是,讓用戶開始使用產品,還關注讓用戶經常使用,並且在很久之後還在繼續使用產品。

這套體系已日臻成熟,包括數據基礎架構及呈現及監測、灰度發布、A/B Test等等,國外的Google、Facebook,國內的BAT、知乎等,都在使用。

但O2O行業的GrowthHack和以線上業務為主的傳統互聯網公司有很大區別。

說完了BAT等等傳統互聯網大佬,O2O們的GrowthHack有什麼不同?

作為一個被資本市場熱捧,而後又唱衰的行業,O2O在2015年經歷了過山車的一年。但拋開資本和熱錢的紛紛擾擾,互聯網將更多的融入線下生活這一趨勢已非常明顯,在便利店用微信和支付包付款,用手機叫外賣、買電影票,出門用滴滴打車,這些在大中城市已成為生活的常態。證明了,O2O的發展雖然曲折,但去偽存真,那些大浪淘沙里留下的O2O們,已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常態,並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繼續改變。

O2O的GrowthHack和產品多為純線上的傳統互聯網企業有諸多不同。

首先,O2O們線下體驗佔一大部分,這和搜索、聊天等純線上體驗有很大差別,針對GrowthHack必備的數據觀測識別優化流程,O2O和傳統互聯網行業大有不同。例如,O2O的線下部分很多特徵數據是無法量化的,舉個例子,使用微信時,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信息能否送達「送達率」和信息多快能送達「發送速度」等等,這些能通過線上手段監測;而使用滴滴時,在用戶下單後到上車前,確實有一些可以線上監測的數據,比如應答率、應答時間、車輛到達時間等等,但用戶上車後的體驗,大部分是無法通過數據監測的,比如司機是否熱情,司機走的是否是最優路徑,司機有沒有準備礦泉水和紙巾等等。針對O2O的線下部分,GrowthHack就得用和線上完全不同的思路來做,舉個例子,建立更全面的評價體系等方式。

其次,O2O的競爭業態與傳統互聯網行業不同,O2O的用戶增長在初期往往需要補貼,傳統互聯網行業則一般通過免費大旗。以BAT的傳統業務為例,記得淘寶網在與背靠eBay的易趣網競爭時,僅僅依賴免去商品交易費,就使大量易趣用戶倒戈,最後成長為電商霸主,用免費來換用戶的方式在百度和騰訊身上也屢試不爽。但在O2O中,各家的補貼必不可少。究其原因,O2O幾乎都與線下服務掛鉤,用戶對這些服務存在固有使用習慣,不通過補貼的形式,無法快速及徹底地改變用戶習慣。滴滴和快的曾經的補貼大戰,曾經讓很多人看不懂並直呼錢多燒的,但沒有這樣的巨額補貼,到今天,可能用戶打車時還是習慣揚招。另一方面,傳統互聯網公司,產品都以線上產品為主,隨著用戶數增加,邊際成本遞減,甚至慢慢趨近於0,這也決定了,同樣是補貼用戶,對傳統互聯網企業來說,用趨近於免費的成本就能做到;但在O2O,就是刺刀拼紅了眼的燒錢大戰。

最後,純線上產品的業務大部分僅依託於網路,能通網路的地方,就能進行用戶增長。地理再偏遠,只要通互聯網,BAT們,Google、Facebook、Twitter們就能獲取新用戶。但O2O的用戶增長,往往依託於線下實體服務的擴展,需要一城一地推進,人力和業務未到,就沒有獲取用戶的基礎。沒有認清在O2O語境下地理的界限,也就無從談和傳統互聯網行業GrowthHack的區別。

說了這麼多差異,O2O們的GrowthHack有沒有什麼原則?

如何針對O2O與線上互聯網公司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GrowthHack?

這正是本系列試圖探索的問題,先列舉一些普適型的準則,

  1. 1. O2O的用戶增長,必須綜合把握線上線下的用戶體驗

  2. 2. 認清到地理位置的界限,在服務覆蓋到的地理範圍和目標人群做更細的運營

  3. 3. 在花錢補貼再所難免的情況下,提升花錢效率,保證獲取用戶的成本低於用戶的生命周期價值「Life Time Value」,才能保持業務正向發展而不是一直找不到方式

說了一大堆原則,沒有實際案例怎麼行。

這個系列將分三部分進行,結合我在工作中GrowthHack的經驗,分享在O2O行業中如何實現用戶增長。

請關注下一章:如何獲取新用戶?

如果喜歡本文,不妨關注我的公眾號 | 大壯說


推薦閱讀:

現在互聯網裝修那麼火,用互聯網思維做699元/㎡、599元/㎡的互聯網裝修公司的靠不靠譜?
「跟誰學」究竟準備跟誰學?
不燒錢的O2O|融資分文未動,6個月實現盈利,這家留學公司做對了什麼
愛鮮蜂有人用過么?體驗如何?
智能 POS 發展現狀如何,會取代傳統 POS 么?

TAG:O2O | GrowthH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