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修鍊之道

糖和脂肪——兩種充電工人

如果把身體看成一座大工業城,每種器官、組織就是一個有特殊功能的工廠、機構,每個細胞就是一個車間、部門。這裡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要做,但絕大部分事情都是需要能量才能完成的,這種能量由ATP提供,就像充了電的電池一樣;不管給什麼事情供電,電池裡的電都會消耗掉,ATP就變成了ADP,然後就不能用了。

那麼怎麼辦呢?我們會持續不斷地給廢棄了的電池再充上電,ADP重新變成ATP。此時就是我們需要能源的時候,即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更準確地說,是葡萄糖和脂肪酸。他們就像充電工人一樣,專門給電池充電。葡萄糖是零散工,一個人大約可以充滿30塊電池,然後退休;脂肪酸是專業工,根據專業程度的差異(碳鏈條的長度、飽和度不同),生產力也有差別,其中常見的棕櫚酸,一個人在退休前大約可以充滿100塊電池!

專業工有專門的宿舍(脂肪細胞),而且這些宿舍可以根據需求擴充(幾乎無限量);零散工的待遇就差多了,它們除了在大街上閑逛之外,只能在工人學校(肝臟)或者工廠車間(肌肉細胞)里休息(此時分別為肝臟糖原、肌肉糖原),如果它們的數量實在太多,也會被工人學校培訓成專業工,然後分配到宿舍里去。

專業工的問題是,它們很講原則:必須有專門的充電機器(線粒體),才會上崗工作,而且工作必須有薪酬(氧氣)。

而零散工就不那麼講究,沒有專門的機器,沒有薪酬,也能工作,只是工作積極性很低:充滿兩塊電池就怠工了,然後變成了意見工(乳酸)。

什麼部門裡沒有專門的充電機器呢?主要是流動的運鈔部門(血紅細胞),因為要大街小巷地跑,這些運鈔部門的體積非常精簡,別說線粒體,連細胞核都扔掉了。所以這些部門只使用零散工,也不發薪水。

還有些工廠(骨骼肌)偶爾會有趕工期(劇烈運動),在趕工期里,資金周轉跟不上(氧氣供應不過來),只能大量動用零散工,而且不發工資。這使得大量的零散工剛乾了點活就開始有意見了,意見工太多的話(乳酸堆積),整個部門的工作都不好開展了(肌肉酸痛)。於是它們會被送到工人學校(肝臟)里去,拿點撫恤,接受教育,重新變成零散工。也是這個原因,趕工期無法長久(劇烈運動往往幾分鐘就完了)。

還有城市總部(腦)也是個問題:因為地位太重要,這兒設置了最嚴的安防(血腦屏障),任何可疑人員(尤其是體型大的分子,比如長鏈的脂肪酸)都不讓通過。所以這裡只能用效率不算高的零散工了?也不是,工人學校(肝臟)會把專業工訓練成特訓工(酮體),以派到最關鍵的機構里工作,包括心和腦——特訓工可以順利通過安防。有了這些特訓工,心和腦可以更有效率地運作。

不過總之能看出,雖然專業工的效率更高(身體各部分在用脂肪時效率最高),零散工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常情況下,城市裡總是同時有零散工和專業工在工作。

糖尿病的修鍊之道

除了效率不夠高,零散工還有一個問題是,喜歡惹是生非(果然沒有專業人員穩重啊)(葡萄糖會干擾許多蛋白質的正常形狀和功能,繼而導致發炎),尤其是那些在大街上(血管里)無事閑逛的,會導致路上車輛故障、道路受損(想起來血管硬化了吧)。雖然有專門的故障車輛回收、道路修復部門,但是如果街上的零散工太多,那些部門就顧不過來了(所以高血糖是「有毒的」)。

所以當我們吃了很多碳水化合物,導致路上的零散工太多時,工人調度機構(胰臟)就會派出勞力分配員(胰島素),到各個車間、部門前敲門,讓它們開門接納在外面瞎晃的零散工。

然後我們繼續吃很多碳水化合物,路上的零散工又多成災了。工人調度機構又會派出勞力分配員,但這時有些車間里還有著很多零散工沒用呢,於是它們不像以前那麼搭理分配員的敲門聲了;所以胰臟會派出更多的分配員,直到把路上的零散工數量降到能應付的程度(標準血糖水平)為止。

因為工人學校里也人滿為患了,所以在此只能把大量的零散工培訓成專業工,然後分配到宿舍里去(堆積脂肪)。因為總是有用不完的零散工,所以宿舍里的專業工們天天睡大覺,只等著更多的脂肪前來作伴。

當分配員的數量過多時,往往會使路上的零散工減量過頭……這又會影響運鈔部門的工作,可不妙,資金周轉不過來,全城都會罷工的。於是緊急調用工人學校里的零散工(肝臟里的糖原儲存)出來,使得血糖略微回升。但是因為城裡各處都在趕著用零散工,路上的零散工數量將很快再度下降到「過少」的地步,這時總部發出指令:緊急從城外調入大量的零散工(我們開始翻冰箱了)。

血糖與胰島素的過山車遊戲……升得越高、跌得越低……注意一下,在每個高峰後都跟著一個小高峰(調用糖原儲存),而小高峰後有個更深的低谷(「怎麼這麼快又餓了?」「不行,餓得心慌,得趕緊吃些東西!」)。

(於是我們吃的頻率越來越高,剛時興了幾百年的「一日三餐」都不夠了,從何時起又冒出了「下午茶」和「夜宵」,還有各種「消遣食品」……)

然後我們繼續吃很多碳水化合物,路上的零散工又多成災了。工人調度機構又會派出勞力分配員,但這時有更多的車間里有著更多零散工沒用呢,於是它們越來越不愛搭理分配員的敲門聲了;所以胰臟會派出越來越多的分配員,直到把路上的零散工數量降到能應付的程度(標準血糖水平)為止。

因為工人學校里也人滿為患了,所以在此只能把大量的零散工培訓成專業工,然後分配到越來越膨脹的宿舍里去。因為總是有用不完的零散工,所以宿舍里的專業工們天天睡大覺,只等著更多的脂肪前來作伴。

當分配員的數量過多時,往往會使路上的零散工減量過頭……這又會影響運鈔部門的工作,可不妙,資金周轉不過來,全城都會罷工的。於是緊急調用工人學校里的零散工(肝臟里的糖原儲存)出來,使得血糖略微回升。但是因為城裡各處都在趕著用零散工,路上的零散工數量將很快再度下降到「過少」的地步(工人學校里的零散工數量,只能支撐幾個小時;而在工廠車間里的零散工,是不會再去應其他地方的急了),這時總部發出指令:緊急從城外調入大量的零散工(「怎麼這麼快又餓了?」「不行,餓得心慌,得趕緊吃些東西!」)。

(把以上三段複製***次……)

往往,人就這樣胖起來了(「你就是胖體質的人!」「你脂肪吃多了吧?」「沒辦法,到了該發福的年齡了。」)。

直到最後,各個地方都不怎麼待見分配員了(胰島素抵抗),再也派不出更多分配員的胰臟,終於放棄了……路上多成災的零散工再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不管吃不吃飯問題一直都在了(空腹血糖高),這個城市自身已經解決不了了。恭喜,糖尿病終於修鍊完成!

東亞人——更容易得糖尿病的「農耕民族」?

我們的飲食在最近幾十年里急劇變化,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急劇升高、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得糖尿病了。中國的糖尿病發病率,甚至在短時間內就超過了美國的,總人數佔了全世界的1/3。

但是我們的甜食吃得還遠沒有美國人的多啊,跟歐洲人的也比不上……

是的,因為東亞人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是全世界最低的……美國人在十年前就研究發現,胰臟里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是非洲人最強,歐洲人次之,東亞人最差。(而且已經發現,影響胰島素分泌能力的幾種基因里,比如TCF7L2基因,東亞人的變異率大大高於歐洲人的。)

為什麼是這樣?大致可以這樣解釋:當大家在大約7萬年前分道揚鑣(走出非洲)後,非洲人是在熱帶、歐洲人是在溫帶、東亞人是在寒帶分別演化而來的;氣候越熱的地方,人類所獲得的自然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就越高(更多的水果、更多的植物塊莖),從而越需要更強的胰島素分泌能力;氣候越冷的地方,就越只能吃肉(我們吃不了草和松針,也啃不了地上的地衣、苔蘚)。注意,這種演化只有幾萬年曆史,遠不足以對人類的基因產生根本的影響,而只是在各方面程度上的調整。

等等!不應該是歐洲人是適應寒帶氣候的人種,而我們一直都生活在溫帶嗎?從生理上說,我們的身體特徵——更小的眼睛(上眼皮的脂肪層更厚、往往導致單眼皮,即使是雙眼皮,上眼皮也會在內眼角處與下眼皮合併——這與白種人的雙眼皮明顯不同)、更淺的眼窩、更高的顴骨、更低的鼻樑(深陷在裡面的氣道有利於加熱空氣……什麼?你以為高鼻樑、大鼻孔是適應寒帶氣候的?)、(總之更平面的臉)、更小的嘴、更短的四肢(減少肢體遠端的溫度流失)、更厚的臉部皮下脂肪(更不容易形成皺紋,因此我們比白人老得慢)、更平均的身體脂肪分布(尤其是小腿和前臂的脂肪層——想起來:很多老外明明已經很胖了,小腿往往仍然很瘦……)、皮膚上更厚的角質層(這是「黃皮膚」的來源,不是因為皮膚里有什麼色素)、更少的體毛(對應著更少的汗腺……你以為白人那點體毛真的是用來抵禦極寒的嗎……)、更少的鬍鬚(別因為呼氣而結冰)、更多孔的頭髮、更細的眉毛和更短的睫毛(不大用得著它們防汗了)、更差的酒精代謝能力、還有更差的胰島素分泌能力……都暗示著我們是適應寒帶氣候的人種。

看看現在生活在地球最北部的(北極圈以北)、原始鄂溫克族(Evenki)的樣子吧;還有仍然喜歡吃生肉的涅涅茨人(Nenets)。

現在有一種假說,認為現代中國人是在3000~5000年前來自北方的蒙古人種的後裔(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跟我們都沒有關係……山頂洞人其實更接近原始的歐洲人)……而歐洲人要到更晚的時候才到了北歐和俄羅斯的……所以只是憑藉最近幾千年的人種分布,就來說誰誰是適應哪種氣候的結果,未免太想當然了。(現在的整個北極圈領域,從冰島、北歐、俄羅斯、北美洲北部、一直到格陵蘭島,整整一圈,都仍然分布著各種「蒙古人種」。)同樣,我們也喜歡只是憑藉最近幾百年的食譜差異,就來說誰誰更離不開糧食,誰誰更適合多吃牛肉……別說幾萬年來我們吃的肉就比歐洲人的多,單說歐洲人在一萬年前就開始種莊稼了,而我們很可能在5000年前還是純肉食的……

這是個太大的故事,這方面的證據會越來越多。現在,不管你買不買上面這幾段的賬,無可爭議的是,我們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就是全世界最低的。不用跟歐美人比吃甜食,因為在碳水化合物面前,我們就是比他們更脆弱。在糖的轟炸下,我們的胰臟比他們的會更早放棄……這甚至導致了,很多中國人在得糖尿病時,居然還很瘦……

因為與他們相比,我們是更純粹的肉食動物。

那麼,應該怎麼避開發胖和糖尿病呢?很簡單,少吃碳水化合物,多吃脂肪就行了。至於個中道理,只能以後再說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PaleoLifen


推薦閱讀:

如果高蛋白低碳水可以生酮。為什麼生酮飲食是70%脂肪25%蛋白?
碳水化合物計數 | 控制血糖,我到底該吃多少?
豆子也算粗糧?!我怎麼從來不知道!

TAG:糖尿病 | 碳水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