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日記:為誰而吶喊?

我並不想為藝術品吶喊,而是要為中國未來的創作者們吶喊。

創立守望者項目,初衷是幫助創作者們構建一條長期的、健康的符合這個時代特性的「創作者贊助」商業模式。

過去和現在的藝術品交易市場,表面看起來發展穩健,但其核心模式對中國來說是存在問題的。我們現在正在學習西方所建立起來的這套藝術品交易市場模型(由所謂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構成),其本質是一個「馬後炮」市場,藝術創作者們在這樣的市場模式下面是很難得到應有的回報的,比如你想想梵高、高更這些印象主義的大師,在他們活著的時候,西方的這種藝術市場機制就已經存在了,但是他們本人幾乎要被餓死。

從本質上說,現有的藝術市場模式是基於過去工業時代資金稀缺、藝術品的市場驗證周期漫長這兩大前提而建立起來的一套傳統模式,這種模式當然有它健全的地方,但同時也不應忽視它背後的問題:它主要保護藝術品購買者的利益,而沒有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共生方式,而藝術是需要在共生關係中成長和發展的。

西方的成熟藝術市場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才逐步建成,它的強大同時也和三個重要的外部條件有著共生關係:1、強大的藝術教育和學術體系,2、良好的社會信用機制,3、科學的金融測算方法。

而在中國的藝術市場,我們可以說這些外部條件通通都有問題。中國現在如果還去單一地學習這套模式,希望在10年、20年的時間裡「趕英超美」,單純依靠學會人家的這套玩法來發展自己的藝術市場,我認為是非常缺乏遠見的。因為,單單是上述的3個主要外部條件本身的發展條件我們就不具備,即便只是學會也起碼需要2代人。

況且,今天中國的社會並不是過去那種純粹的工業社會形態,構成市場的要素都不完全一樣。在這種不一樣的前提下,試圖用一樣的方法來推導出和西方一樣的結果,這不是一廂情願嗎?

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中國即便在10年、20年後建成了和西方一樣的藝術品市場模式,在全世界也仍然沒有話語主動權,中國藏家還是只能跟著西方人玩,到時中國的創作者仍然沒有自己的土壤去成長和成熟,中國的藝術還是會長期落後。

實際上,我的這些觀點已經不只是邏輯上的推理,它已經成為了中國藝術市場正在面臨的事實。對西方市場模式的生搬硬套已經造成了嚴峻的問題:

一方面,畫廊、經紀人群體的專業度不夠、規模也不夠,與藝術家難以建立長期的合約關係,也就沒法充分地為藝術家的才華背書;另一方面,由於前面10年價格發展失速(供需不均衡),藝術家也常常為了眼前的利益,忽視與藝術品經營者的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而中途毀約。而這中間非常重要的藝術批評家、學者和第三方鑒定機構的角色也遠遠沒有發展起來,更談不上什麼話語權和影響力。這樣一來,藝術品收藏者就很難獲得客觀、公正、全面的關於藝術市場的信息,在缺乏足夠信息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也難以獨立地辨識出哪些才是有才華的創作者,於是出現了很多盲目的消費和投資。

這些環環相扣的問題,導致中國的藝術市場很難走出現在的發展怪圈。這一系列問題都導致了嚴重的市場發展瓶頸。事實上無論從可動用的資金量來說,或是從藝術創作者的數量來看,中國的藝術品交易都不應該是這麼一個小圈子的憋屈狀態。

很多業內人士單方面指責藝術創作者們的水平,我覺得看得不夠長遠,因為其實只要市場問題解決了,創作者能持續地做創作,水平就一定可以上來。說是藏家的問題就更不對,因為藏家總是有選擇的自由的,如果中間沒有創造出讓人信服的價值,人家當然不會埋單。

所以,守望者才希望回歸到藝術與商業的本源,來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本來購買藝術品應該是出於一種簡單直接的喜愛之情,這份喜愛自然而然地發源於對創作者才華的欣賞和欽佩。在西方文藝復興的初期,米開朗基羅這樣的大藝術家就是通過贊助人這樣的創新商業模式獲得初期的發展機會的。

中國今天的藝術家,也同樣需要類似古代的藝術贊助這樣的創新模式,通過與欣賞他們才華的人有效率地鏈接起來,讓欣賞者通過贊助他們的才華從而獲得不同程度的回報。只有這條路徑被打通,中國的藝術創作群體才能走出現在這個市場怪圈,獲得合理的收益,踏實地進行創作和成長。

內容整理自:想要為藝術品吶喊。? - 宋健的回答

推薦閱讀:

TAG:守望者 | 想要为艺术品呐喊。?宋健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