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爭論,防忽悠攻略——不懂專業知識怎麼判斷健身言論真偽

以前有個人跟我說,她不追求世界和平,只希望世界簡單。我看這話很對。

以前我們是沒信息,現在是信息太多。電視媒體、網路媒體,每天都有大量的健身和營養方面的觀點和說法,都說自己絕對正確,一百個有道理。我們到底該信誰?

有人說,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所有人成為專家,但這畢竟不現實。我知道,專業的東西大家都不愛看。咱們這篇文章,就教大家幾個簡單明了的辦法。不用專業知識,看看怎麼大致鑒別真假健身營養方面的言論。

這篇文章字數比較多,不過道理很簡單,沒有太多理論的東西。大家耐心讀,怎麼說也有點好處。

健身和營養領域,為什麼好騙?

很多人想不通,說既然網上很多東西都是偽科學,為什麼還能夠存在?健身和營養領域,騙子特別多,為什麼好騙,原因也很簡單。

我給大家打個比方。比如有人說,耗子葯能延年益壽,誰也不會上當。為什麼?這東西一吃就死人,大家都有眼睛,一看就明白。但假如有人說,綠豆能延年益壽,包治百病,就有人會信。

綠豆跟耗子葯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你說它沒用,有些人就覺得自己一身毛病是綠豆吃好的,你也沒法證明人家說的不對。

營養學就是這樣,不像醫藥,能不能治病,有沒有副作用,吃一段時間基本上就知道了。營養干預,有時候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看出效果,或者副作用。於是,雖然誰都沒法立刻斷定某種營養素一定有用,但也沒法一時三刻證明它沒用,所以好騙。

健身領域也一樣。前段時間在知乎回答過一個問題,說的是所謂「雞蛋減肥法」。實際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種減肥方法即便有效,也無非是換個花樣讓你挨餓,跟雞蛋根本沒關係。過兩天網上有人把雞蛋換成豆腐,就又成了豆腐減肥法,也能培養一群「豆腐減肥法」的狂熱信徒。

因為健身和營養的複雜性,沒有一種方法能立竿見影起作用,也沒有一種方法立刻露出馬腳。這就給了很多偽科學可乘之機。

鑒別偽科學,三個「金標準」

下面我教大家鑒別健身營養偽科學的三個「金標準」,這三個標準,對偽科學的東西不一定能絕對命中,但怎麼著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標準一:說話太絕對,往往有問題。

過去有人問我,一本營養書,或者健身書,怎麼判斷好壞?我告訴他,最簡單的辦法,你在書裡頭數「可能」兩個字。「可能」越多,越可能是好書(我也用了「可能」兩個字)。

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咱們老百姓,想法特單純,包括我以前也是一樣。老覺得科學已經知曉一切,科學家能解決所有問題,萬事萬物都是非黑即白。吃鹽多了就會高血壓,每天舉啞鈴就能變施瓦辛格。實際上,世界根本不是那麼簡單。

拿吃鹽來說,有些人差點沒讓鹽齁死,也沒高血壓。有些人吃菜淡得像喝水,卻得了高血壓。實際上,有些人對鹽敏感,有些人不敏感。況且,過量攝入鹽,只不過是誘發高血壓的一個潛在因素,其它的因素還有很多。不考慮其它複雜因素的影響,孤立的審視吃鹽的問題,就很可能出現偏差。

所以,以前有觀點說「多吃鹽就會高血壓」,不對。現在又說「吃鹽跟高血壓完全沒關係」,也不對。這些說法,都不全面,都會誤導人。

還比如減肥的問題,有些人說不能吃油,有些人說就怕吃糖,吵的不亦樂乎。後來又有人個跳出來,說吃油吃糖都無所謂,關鍵看熱量!實際上這三種說法都不算錯,但都不全面。片面的強調任何一個方面,可能也都有點道理,但都不能算對,都不一定能解決實際問題。

還是那個原因,這個世界太複雜。所以也只能說,油吃得多,可能會胖。糖吃的太多,也可能會胖。熱量攝入超過熱量支出,一定會胖嗎?其實不一定,還是可能會胖,因為還有個飲食結構的問題,也就是吃什麼的問題。

我之前把減肥飲食總結了16個字,自己覺得挺全面了,但也不敢說,這16個字做到了,減肥就完全沒問題了。也只是說,從飲食方面來說就基本沒問題了。因為有些人肥胖,乾脆就沒道理。複雜性肥胖的機制,我們現在也不清楚。

其實目前還有很多東西,甚至包括一些人體生理的基本原理,別說我不知道,科學家也不知道。所以很多東西目前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只能講「可能」、「或許」、「估計」。

有人可能會想,你說了半天,不就是說話嚴謹不嚴謹的問題嗎,不嚴謹就是偽科學了嗎?

這倒也不一定。不過,說話不嚴謹,雖然好像沒什麼大不了,實際害處很大。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現在網上和電視媒體上的健身營養宣傳,常常搞得人無所適從。今天一個說法,明天一個說法,張三一個說法,李四一個說法,你推翻我我推翻你,比菜市場還熱鬧。

原因就在於,大家搞科普宣傳,為賺錢也好不為賺錢也好,都想吸引更多眼球,於是就都喜歡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片面化,絕對化。越簡單,越片面,越絕對,就越有煽動性,越能快速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起來。

不嚴謹,還是好的。更不要說,有些人乾脆生造一些根本毫無依據的觀點,胡說八道。科學家想證明吃西紅柿能預防前列腺疾病,光做流行病學實驗就要做幾年十幾年,才敢說「可能吧……」。這種嚴謹的東西,對老百姓來說好像撓痒痒,根本沒吸引力。

但在網上,隨便找個閑散青年,敲幾下鍵盤,幾秒鐘就能製造出一條爆炸性新聞:「每天一個西紅柿,永遠不得前列腺病」。老百姓還特別買賬。

所以,偽科學,為了迎合老百姓的偏好,如果想騙,必須把話說的絕對,斬釘截鐵,不留餘地。最好能說的天昏地暗,鬼哭神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老百姓那裡,說話絕對,往往顯得更有說服力,我們會覺得這人說話「有底氣」。這個壞習慣我們一定要改掉。當年張悟本騙人,真是大氣也不喘一口。大爺大媽都覺得,他敢這麼理直氣壯,一定有把握。實際上此人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一本書,裡面「可能」兩個字越多,越可能是本好書。大家多看學術專著就知道了,越是學術的東西,越是嚴謹的學者,說話越不敢下定論,因為很多東西,要麼太複雜,要麼我們確實不知道,不是不想下定論,不是不想吸引眼球,是不敢胡說。

看一篇文章,假如裡面話說的簡單而絕對,好像作者已經知道一切,這一切都是那麼單純美好,那麼這篇文章,可信度往往比較低。

過去我還建議,文章的標題太具有煽動性、觀點太肯定,太有偏向性,這篇文章很可能也好不到哪兒去。不過現在幾乎所有文章都是「標題黨」,所以靠標題來分辨內容好壞,可能意義也不大。

不過,看標題還是有用的,尤其是在挑書的時候。一篇文章的標題,或者一本書的名字,如果特別有偏向性,內容往往容易不公正,不客觀。

比如有的書叫《致命的白糖》,什麼《生薑治百病》,就屬於帶有明顯偏向性的書名。書裡面,作者往往會側重一個主要觀點,想盡一切辦法來突出它,強調它,盡量突出一種東西的某個方面的特點。對不利於書中觀點的東西往往輕描淡寫,或絕口不提。你說他說的不對,也不能算不對,但很容易誤導人。實際上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什麼食物,都既能像仙丹,又能像毒草,就看你怎麼說。

看什麼書最好?看觀點中立的書最好,比如綜述形式的,《簡明食物營養》、《白話營養學》等等。作者的觀點即便不可能做到完全中立,但起碼沒有太明顯的偏向性。

標準二:不區分具體情況的觀點,往往不靠譜

人體很複雜,最起碼,高矮胖瘦各有不同。運動也很複雜,運動類型、運動強度、運動時間不同,人體內的生理變化都有所不同。所以,涉及到人體和運動的東西,必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觀點太籠統太蠻橫,都不靠譜。

比如有的觀點說,「跑步超過1小時就開始消耗肌肉」,這就不對。為什麼?實際上,人的肌肉蛋白質,即便不運動,也會有一定比例被分解提供能量。這個我們先不說,最主要的問題是,這種觀點沒有區分運動強度。

跑步的速度不一樣,對能量物質的利用方式和比例也完全不同。低速度慢跑,跑1小時,很可能還沒有開始大比例消耗肌肉。高速跑,有時候30分鐘,肌肉供能的比例就上去了。

同時,跑步的時候怎麼消耗肌肉,也跟營養狀況,和個人運動能力有關係。低血糖跑步,肌肉消耗比例就更大。最近碳水吃的少,肌糖原儲存明顯下降,中高強度運動時肌肉消耗也會增加。運動能力差的,有氧耐力運動時,消耗的肌肉就可能更多。所以,籠統的說運動多長時間就開始消耗肌肉,實在不靠譜。

有人講,這類觀點,是不是方便人們理解和記憶,做了簡化?有些觀點,是有這方面考慮。複雜的東西大家不好接受,做點簡化是必要的。但簡化也要有限度,簡化過了頭,科學就變成了偽科學。過分簡化弊大於利,特別容易誤導人。所以有些東西,該複雜的說就要複雜的說,不能什麼都簡化。

還有的觀點,比如「健身後1小時之內,吃什麼都沒事。超過1小時,吃什麼都變成脂肪」,這類說法也是鋪天蓋地,實際上非常滑稽。這種說法錯,主要錯在沒有區分飲食攝入量。

實際上健身後身體要補充消耗的糖原,也要合成修復肌肉,這時候吃東西是非常不容易胖的。可是,這也看吃多少。吃得過多,盈餘過大,還是不行。不過這東西跟時間沒有絕對關係,所謂什麼1小時,乾脆就是胡說。

健身後越早吃東西,是越不容易胖,因為離健身結束越近,外周組織胰島素敏感性越高,利用營養物質的速度一般也越快(但1小時,本身不是分界點,實際上也不存在這個分界點。健身後營養利用速度是個拋物線,只能說越往後越慢),但也不是說,1小時之內吃多少都行。更不能說,超過1小時,吃什麼都變脂肪。

還有些觀點不區分體重,這類觀點更多。比如「健身者每天應該吃100克蛋白質」,就是沒區分體重。50公斤和100公斤的健身者,蛋白質需要量相差一倍,都是一個標準可不行。還有比如「慢跑30分鐘消耗300千卡熱量」,這也是不區分體重,體重不一樣,跑步速度再一樣,里程再一樣,消耗的熱量也完全不同。

標準三:實驗也分三六九等,謹慎對待低可信度實驗

我們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看見「實驗發現」、「研究發現」這幾個字就馬上肅然起敬。因為有人會想,都有實驗驗證了,觀點還能錯嗎?實際上,實驗這個東西,也不是都可信。

A:一兩個實驗,不一定能說明問題。

還是上面那句話,人體太複雜。對學術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就營養和運動科學領域來說,大多數觀點,都既有證是的實驗,又有證非的實驗。就比如說,BCAA有沒有促進肌肉增長的作用,就我見過的實驗,說有用的,說沒用的,都有不下十幾項。更多的相關試驗,我乾脆都沒看過。

奇怪了,同一個實驗為什麼會有一大堆相反的結果?還是那個原因,人體太複雜,運動太複雜。肌肉的增長,跟個人基因、年齡、性別、健康條件、運動能力、基礎激素水平、營養水平、訓練方法、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等都有關係。科學研究者做實驗,也很難控制所有干擾因素。所以,出來的實驗,結論往往不一樣。

所以,單純一兩個實驗,可能有價值,但不能夠完全說明問題。有些文章拿著一兩個實驗說事兒,說來說去只有個別實驗作為依據。如果文章的觀點也是開放性的,說「就目前有限的實驗數據來看,如何如何……」,這還行。如果只有個別實驗,還口氣特別大,動輒下死結論,那這類東西大多不可信。

B:動物實驗、體外實驗等實驗,可信度比較低

我們小標題說了,實驗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實驗,可信度高一些,有些就低一些。哪些高哪些低,下面有個排列順序。

這裡要涉及到一個新的概念,叫「循證醫學」。循證醫學主要就是說,醫學證據具有不同的論證強度,也就是說,醫學證據具有不同的可信等級。一般來說,循證醫學,或循證營養學,把研究資料的可信度,從強到弱排列,依次是:

  1. 系統評述或薈萃分析
  2. 隨機對照研究
  3. 隊列研究
  4. 病例-對照研究
  5. 病例系列研究
  6. 病例報告
  7. 專家個人想法、觀點、評論
  8. 動物實驗
  9. 體外實驗

我們看到,動物實驗、體外實驗,從人類醫學、營養學,乃至運動科學的角度來看,可信度最低。很多常見的運動補劑,被吹的有多神多神,比如左旋肉鹼、共軛亞油酸、各種促睾產品等。這些東西聲稱有實驗支持,實際上往往都是動物實驗。正經能拿出人體試驗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說,即便是人體試驗,也有個水平高低之分。

上面這幾種研究方法,7、8、9,都好理解,其它幾個好像很複雜,我們這裡不一一解釋,只解釋一下前三個。

什麼是「系統評述或薈萃分析」。這種分析方法,簡單講,就是找一大堆研究文獻,綜合一下各方的研究結果,再得出自己的結論。也就是說,咱們上面不是說了嗎?同一個觀點,有些實驗研究說對,有些實驗研究說錯,怎麼辦?好,我們拿幾十個實驗來個綜合分析,看看說對的多,還是錯的多,這就叫薈萃分析。

系統評述和薈萃分析,因為綜合了眾多研究的結論,所以這類研究具有較高的論證強度,可信度最高。但是,大家注意,這類分析也有局限,比如篩選研究文獻的時候,如果恰好把結論相同的研究文獻選一塊兒了,那麼薈萃分析出來的結論,也就有偏向性了。

什麼叫「隨機對照試驗」?實際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有對照組的隨機化分組盲實驗。大多數生物醫學領域對防治手段或藥品的效果進行的實驗,都是隨機對照實驗。這種實驗需要滿足3個條件:設置對照組、研究對象隨機分組、盲法實驗。

這類實驗,過細的東西我們不講,大家記住四個關鍵詞,看見一個實驗里有「隨機」、「對照組」、「雙盲」,還有「大樣本」,那這個實驗相對來說,就比較可信。當然,前提是這要是人體試驗,動物實驗也是白搭。

「隊列研究」類似於流行病學研究,實際上是一種相關性的研究。比如說,吃蔬菜水果多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低,這就是流行病學研究。也說不清什麼原因,也不是因果關係,就是表達一個相關性。

這類研究看起來好像很可信,但實際上也存在問題。比如有學者舉例子,一個國家電線杆越多,心臟病發病率也越高。是這麼回事嗎?好像還真是。但誰都知道,電線杆跟心臟病沒有因果關係。

所以,流行病學研究的結論,也不能當成因果關係那麼去相信,只能作為一種可能的趨勢來參考。就好像蔬菜水果吃得多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可能確實低。但原因不一定在於蔬菜水果,可能是因為蔬菜水果吃得多,脂肪攝入就少,或者總熱量攝入就少等等其它原因。

C:實驗發表在哪本雜誌上,也很重要

實驗發表在什麼雜誌上,直接說明了實驗的檔次高低。高水平的學術期刊,裡面的文章相對可信度畢竟高一些。

大家可能覺得,哇,都學術期刊了,夫復何求?實際上學術期刊差別大了去了,衡量學術期刊誰高誰低,大家都習慣使用「影響因子」,什麼叫「影響因子」,實際上就是這本雜誌在學術界的相對影響力。這個影響因子網上可以查詢,一搜就有。

比如都是營養學期刊,《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影響因子最新數據我記得好像有6.7往上。我國的《營養學報》,在國內算不錯了,影響因子大概也只有1左右。

但絕不是說,《營養學報》上的東西,就橫豎不如《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影響因子也是相對的。

網上有些文章,使用的研究數據,別說不是發表在什麼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上,很可能營養學的文章,其實發表在《媽媽編織指南》上。很滑稽,但這種事情其實常有。所以,最起碼,文章引用的研究,也要是發表在「同行審議期刊」上的。

什麼叫「同行審議」?也很簡單,就是說,假如A博士研究營養學的,想要在一本不錯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就要找幾個研究營養學的同行,給自己這篇文章把把關。大家都說,靠譜,文章才能發表。

為什麼要搞這麼一道手續,主編把關不就行了?實際上,這種同行審議也很重要。因為這類事件以前鬧過笑話。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一件事叫「索卡事件」,是上世紀的事兒。有個物理學家索卡,在某個著名文化研究期刊上故意發表了一篇偽科學文章,胡說八道了一氣,結果文章還發表了,幾個主編都沒看出問題,弄的學術界很尷尬。

當然,同行審議制度,也可以鑽空子。比如前陣子我聽說英國有個出版集團,一次性撤銷了43篇同行評審的論文,其中41篇都來自中國。撤銷的原因就是同行評審造假。

同行評審,也是人評人。在中國這種人際關係複雜的地方,挺好的事兒往往也要搞砸。很多國內的同樣評審做不到「雙盲評審」,熟人「評審」熟人,你幫我通過,我幫你通過,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這種事據說也很常見。

說回正題。我們看文章的時候,裡面的研究,無論如何也是要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大多數正經學術期刊,都需要同行評審),期刊越有影響力,研究結論也就越可信。

真人驗證就一定可信嗎?

順便說一下個人經驗的問題。我記得以前,我在網上普及健身補劑知識,說大多數健身補劑實際上都沒有宣傳中的那麼神。有人就跳出來說我是「垃圾」,他的理由是,你說這些補劑不靠譜,你自己都試過了啊?

有些東西,如果有人出來說,我用過啊,管用!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相信這東西確實有效。有現身說法嘛。但實際上,適合人家的,不一定適合你。

說的誇張一點,有些人吃毒藥都吃不死。你別不信,有文獻說有些人對有機溶劑耐受能力就特彆強,接觸致死劑量都沒事,也說不清為什麼。所以,人和人之間,差異非常大。用羅格-威廉姆斯的話說,這叫「生物化學獨特性」。

所以,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這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性別和年齡影響。性別和年齡差異導致的補充劑效果不一的情況很普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體內的生物化學環境差異很大。適合男人的不一定適合女人,適合年輕人的不一定適合老年人。

訓練狀況也有影響。有訓練的人和無訓練的人,體內的生物化學環境差異也很大。比如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這類藥品,對之前有訓練的運動員來說,效果就一般。因為長期訓練已經把腎上腺素受體下調了。而對於從沒有過訓練,或訓練初期的運動員,效果可能就很明顯。

另外,營養基線水平,對營養素效果影響更大。有些營養素,人本身缺乏的話,補充後效果就非常明顯,不缺乏的話,額外補充可能幹脆沒效果。比如鐵補充劑,對缺血性貧血者來說,可以提高有氧運動水平。但對不缺鐵的人群來說,補充再多可能也沒用。

最後,還有個安慰劑效應。一種東西有用,很難說是不是安慰劑效應的結果。前段時間知乎還有人提問,說怎麼自己給自己做雙盲實驗?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安慰劑效應。我們很多人都低估了安慰劑效應的作用,實際上心理暗示的威力很大。

這是拿運動補劑舉例子,說明個人經驗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實際上,凡是個人經驗,就一般不能作為科學證據來使用。稍微有說服力的科學實驗,樣本人數至少也要十幾個。樣本人數是1,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個人經驗也有價值,這件事我不否認。但如果過分強調個人經驗,那就不對了。

總結

總結一下,怎麼不依賴專業知識,來大致判斷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科學性。

  1. 看標題(或者書名)。實在太鬼扯的,可以乾脆不看。
  2. 看文風。說話太絕對,太牛太沖太兒戲太浮誇太有偏向性,又沒有實驗數據佐證,可信度就要打折扣。相反,開放性的結論,嚴謹的風格,平和的語氣,中立的態度,文章可信性就相對高。
  3. 看數據。給的數據太籠統,高矮胖瘦一個樣,不區分具體情況的,可信度又要打折扣。反過來,具體情況區分的很明朗,給出的方案細化又具體,可信度就加分。
  4. 看實驗。有「隨機」、「對照組」、「大樣本」、「薈萃分析」、「系統分析」、「文獻綜合分析」等字樣的人體試驗,可信度更高。動物實驗、體外實驗,甚至個人經驗,可信度就很低了。數據來自同行審議的學術期刊,更可信。必要的時候可以檢索一下該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另外,現在網上有些文章,末尾給出參考文獻,挺好。這類東西可能更可信。不過現在網上也不乏為了表現文章「高大上」,給幾條假「參考文獻」的事情,畢竟大多數人不會去檢索相關文獻,所以這東西也不好說,只能綜合內容一起看。
  5. 看廣告痕迹。最後可以看看文章有沒有明顯的廣告痕迹,涉及到具體品牌、產品、技術、廠家、經銷商等超過2處的,就要提高警惕了。

推薦閱讀:

女生如何提升上肢力量?
體重達到多少可以跑步而不過於傷害膝蓋了?
在家健身,有什麼方便好用的器材推薦?
拳擊實戰是怎麼一種體驗?
为什么说健身界「外行看腹,新手看胸,高手看背,大师看腿」?

TAG:健身 | 营养 | 科普 | 肥胖 | 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