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中的一以下數值舉例
甲趕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隨其後,
戲問甲及一百否?甲雲所說無差謬, 所得這般一群湊,再添半群小半群,得你一隻來方湊,玄機奧妙誰猜透?
這就是中國數學界的「百羊問題」
乙問甲,你的這群羊,有一百隻么?
甲說,是啊是啊(你瞎么?)再來這麼一群,然後加上半群,再添上四分之一群,再加上你手裡那隻羊,就是100隻了。
你看為什麼我用這個故事做引子?因為「再添半群小半群」。這句裡面,小半群竟然是四分之一群的意思!!!
一向有人說,中國數學為什麼不好?
中國文化中的數學成分為什麼很少?(不是指算術) - 文化
再舉例,中國和西方在菜譜制定中的差異。眾所周知,中國的菜譜,充斥著若干,少許,稍等,一茶匙這樣的詞,而西方的菜譜則嚴格的使用定量的參數,幾克,幾毫升等等。當然咯,餐飲本身無所謂,但是沒有定量分析的傳統真心是中國數學文化的一個特點。
更是有人從文言文表達來分析,說文言文本來就不適合精準的表達。無奈太過。
文言文給我們印象是太多泛化的數量詞使得我們無法精準定量。然而很多時候,還是要考慮,是不是我們文言文水平不夠。
我曾經提過這樣一個問題:古代數學著作中【太】【少】【強】【弱】之類的辭彙具體指的數值是多少? - 文言文隨著讀數的日間增多,今天嘗試在這裡解答一下。
這答案其實不難。主要之前沒有看到印證的文。
【太】【半】【少】是一組,分別表示,四分之三,四分之二和四分之一。
【強】【弱】是一組,分別為在某基礎上加或者減十二分之一。
其餘四之,如法為少。二為半,三為太,不盡,三之,如法為強,余半法以上以成強。強三為少,少四為度,其強二為少弱也。——《後漢書·律曆志第三》
【少半】【太半】是一組,分別表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
《史記·項羽本紀》:「 漢 有天下太半。」 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凡數三分有二為太半,一為少半。」
用法如
依歷月行在氐七度,時加戌,月在辰太半上,食十五分之七半強——《隋書·卷十七志第十二律歷中》
開元十二年七月戊午朔,於歷當蝕半強十三年十二月庚戌朔,於歷當蝕太半
——《新唐書·志第十七下·歷三下》
「半強」為比一半多十二分之一。即十二分之七。
整理表述一以下十二分單位如下(全部加了整數部分11,別問為什麼。)
有些用法古籍不見,無法驗證。推薦閱讀:
※從卓越到平民:寫在天文學史第三年結課後
※如何解讀甲骨文「戠」?
※十二星座小課堂:天蠍座
TAG:天文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