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影解析]最後的晚餐——《飲食男女》(一 ~ 四)

轉載請註明出處和原作者,請勿作商業用途。

【第一更(20150708)】 :喧鬧中隱藏的謎題

作為李安父親三部曲中人物最多、劇作技巧和視聽語言的使用最巧妙的一部,也是我最經常拿來分析劇作技巧的幾部電影之一。這裡不做拉片了,挑幾場重頭戲來仔細講講,順便分析分析片中的幾大謎團,歡迎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一起來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李安導演第一次採用不是自己寫的劇本來拍片,在拍片過程中甚至一度找不到感覺,直到剪輯的時候有的地方也很困惑,或許是血液中的藝術家天性指引著他完成了如此美妙的一部電影。以至於多年以後,很多人和李安導演反饋對這部電影的熱愛,他感覺很訝異,我寧願相信這是導演的謙虛之詞吧。

故事發生在擁擠的台北,大家匆匆趕路,為飲食、為男女、為生活奔波。

和平東路,朱家小院

開篇老朱做菜這場,不知道賺了多少人的口水,剪輯與音樂配合相得益彰,節奏把控得十分精準,以後有機會細說本片菜品的時候一個 鏡頭一個鏡頭給大家扒。現在不多截圖了,怕影響減肥大業,大家自己找來成片觀賞~~~~~~~ 此段除了用專業的刀具廚房設備和嫻熟的手法展現老朱的職業之外,還用滿牆照片點出老朱的身份非比尋常:不僅僅是個一般的廚子。搖鏡頭掃過這些照片的時候,老朱正在接聽一通神秘電話,這一重要的段落我們細細道來。

搖鏡頭的起幅:前兩張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不用多說。照片都是現做的道具,美術很用心地考慮到黑白照片經歲月的洗禮後變色的問題,配合老朱容貌的衰老來展現時光的流逝。值得說兩句的是兩父子身後的掛的字都是孫中山所題,分別是「博愛」和「天下為公」。

「博愛」是孫中山政治學說的一個核心思想。孫中山把「博愛」、「天下為公」、「世界大同」視為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遠目標。

第三張是李登輝,進入到彩色照片的時代,背後仍然掛著........喂~按照前面的邏輯,這照片牆上不是應該掛孫先生的「世界大同」嗎?怎麼變成了一個歐式畫框,畫框裡面一片綠底,啥也沒有了?「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有朋友在評論區提醒畫框可能是國父像,發現很有可能!但畢竟沒露出臉,掛的到底是國父像還是委員長的像就不太敢保證了。】

然後是一副字「人間美味」 我們得知了老朱名叫朱濤,題字者名叫張太和,這個不太確定,也許是著名連鎖餐廳的創始人兩兄弟之一。

看看烤鴨店標誌上的鴨子,想想創始人贈送的「人間美味」四個大字,再想想後來老朱幾次三番做的烤鴨,流下了不爭氣的口水。

擦乾口水,言歸正傳。

第四幅合影是時任台灣「行政院長」郝柏村。導演的安排很有意思,老朱和李登輝、郝柏村合影畫面感覺相似,又都是穿著西裝,卻被分置於題字兩端,熟悉台灣政治的朋友一定會心一笑。因為兩人的政治觀點是完全對立的,早在1990年,郝柏村就已經決定派兵拿下釣魚島,但時任總統李登輝拒不簽字 。郝柏村一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因為他出生在江蘇省,打過抗日戰爭,跟隨大軍撤退到台灣,對中國文化是有認同感的。而李登輝大家都不陌生,是「台獨」宣導者。他出生在台灣,從小長在小康之家,在日據時期生活得相當不錯,對日本人並沒有切膚的仇恨,甚至還有傳言他父親就是日本人......光復後,國民黨接管台灣鬧出很多問題,到49年大潰敗,據說有200多萬人先後撤退到台灣,大家爭吃爭喝爭工作爭地爭房爭老婆,加上政府的保護政策,本土人受到很多不平等對待,抵觸心理空前高漲,可想而知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李登輝是什麼態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二二八事件」,這裡不多說。郝柏村身後掛著中式水墨畫,對比李登輝身後的歐式畫框。大家可以反覆琢磨一下個中韻味。

說明一下,照片肯定是製作的道具,選什麼樣的背景,穿什麼衣服,什麼色調都是經過設計的,這絕不是過度解讀,這絕不是過度解讀,這絕不是過度解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第五張,第六張合影分別是星雲法師和張大千,都是很有故事的人啊。張大千帶幾大箱敦煌壁畫摹本在重慶搭乘最後一班飛機逃往台灣,因為飛機超重杭立武放棄畢生積攢的幾十兩黃金的故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星雲法師身世也十分曲折,大起大落~:)。老朱衣著的變化也很好的說明了他的社會地位,他已經不需要靠大廚制服或者正式的西裝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大師們合影,如此輕鬆,張大千都要對其尊稱一聲先生。

整個搖鏡頭的落幅,同時也是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張照片:朱師傅的半身照,穿戴整齊的大師傅定妝照,美術選了深色背景來突出白色制服,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答案:沒錯,老朱是個廚子,一個牛逼的大廚,一個幾乎得供在神壇上大廚。而大廚在家庭廚房做如此豐盛的菜肴,是要宴請什麼重要賓客嗎?此段留下了一個小懸念。

這樣的大廚,正在電話里給一位女性傳授蒸魚的技巧,這簡直就是千金難買的學手藝的機會啊。然而,鏡頭剛搖過老朱輝煌的過往,畫風一轉......

電話中的女性不耐煩地說:不要只管做菜嘛!老朱無奈地說「今天不說,要等到哪天說呢?」老朱這句話真的只是在說做菜嘛?不!其中必有深意!

OK,觀眾此刻的心情是崩潰的,電話對面的女性,你丫這是暴殄天物,浪費了機會你知道嗎?!!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冤有頭債有主,是時候隆重祭出本片第一個謎題了。

【給老朱打來電話的這個喪心病狂的女性到底是誰?】

片中出場的、演員表中有名字的女性角色一共有10個

而演員表中無名的女性角色包括:家倩的好朋友葛蕾,三個孩子死去的媽,身在美國的錦鳳,家寧老公癱瘓在床的阿嫲等。

兇手就在她們之中。

真相只有一個,我們下期來揭曉謎底。

--------------------------------------------------熱情的分界線-------------------------------------------------------

【第二更(20150710)】 :真兇現身

上回書說到,老朱電話真兇就在這些女性之中,下面我們就這起神秘案件把嫌疑犯一個一個謹慎排除掉吧!

說好的謹慎排除呢!!

其實真兇非常好猜,把電話中的對話和後面的劇情一對照真兇就現身了。

老朱:喂?

  神秘人:朱爸(模糊)

  老朱:吃沒?

  神秘人:還沒

  老朱:還沒呢?那中午就下碗面湊合著吧。

  神秘人:吃什麼都行。

  老朱:那條魚挺不錯的。

  神秘人:魚? 紅燒啦。

  老朱:恩?紅燒?那魚拿來紅燒可惜嘞,最好是清蒸。哎,不要抹鹽,可千萬不要抹鹽。鹽把魚里的水分都吸幹了,魚肉就不嫩了。把鹽那,放在盤兒面兒上,大火一蒸,那鹽吶......

  神秘人:不要只管做菜嘛,我覺得那件事情今天先不要講好了。 (模糊)

  老朱:今天不說,要等到哪天說呢?

有趣的是,很多第一次看此片的普通觀眾在這一段恐怕還不知道他姓朱,也不知道片中只有錦榮一個人叫他「朱爸」,所以此刻會將重點放在「爸」字上,本身說的就不清楚的「朱」字會被我們直接選擇性抹掉,進而推斷這個電話來自他的女兒。當這個疑問盤旋在腦袋裡的時候,幾個女兒相繼出場,二女兒家倩直接有打電話的動作。

一個接電話,一個打電話,幾乎註定地,二女兒家倩和神秘人的形象對應上了。「不要只管做菜嘛」這句台詞也和家倩這個職業女性的形象、寬敞的辦公室氣質相符。「今天不說,要等到哪天再說呢?」也成功嫁接到「不要只管做菜」上,讓觀眾認為老朱是在抱怨女兒不理解自己,不讓自己說做菜心得。

觀眾的疑問打消,真兇可放心出場。

第一段家宴之後,錦榮來朱家串門第一次出場,這一段信息大爆炸,我們將來要細細來八。

錦榮第一句台詞:我以為你們都在家,朱爸呢?

【導演說:看,誰在喊朱爸誰就是神秘人,什麼,當時你沒聽清?餓了別喊爸,要喊朱爸】

珊珊第一句台詞:媽媽今天把魚煎糊了。

【導演說:剛才說了那麼長時間的魚拿來紅燒還是清蒸好,你們總不會忘了吧?】

話說的不能再明白了,但這個時候,觀眾們沒辦法把電話里的魚和珊珊口裡的魚對應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李安作為導演牛逼之處就是他熟知人的一個心理:語言要和畫面結合成一條完整信息,也就是聽覺和視覺的統一。比如先有老朱和神秘人通電話,之後隔幾場出現家倩打電話的鏡頭,一打一接,電話中出現的女聲,信息一一對應。此片中幾次運用這種手法,讓你眼見不一定為實,產生1+1>2的感受,而這也正是剪輯的魅力所在。

開頭神秘電話段落女性聲音處理的比較模糊,想第一遍就聽清楚幾乎不可能,而到這裡,其實導演已經把真兇擺在了桌面上了,但觀眾就是猜不到,因為我們都陷進了導演編織的層層全套之中了,好吧,為了一層層分析圈套是如何編織的,不得不將本片最大的包袱抖開:

老朱和女兒同學的姐姐錦榮好上了。

那麼這部影片講的到底是什麼故事呢?老朱愛上了女兒輩的年輕人,他幾次想通過星期天的晚餐公布這件羞羞噠的男女之事,沒想到女兒也紛紛選擇在晚宴上公布自己的事情,老爸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壓抑自己的感情生活,直到所有人都誤會了他,不得不爆發的情況下,在最不恰當的時機把壓抑已久的秘密說了出來。

我們跟著劇情走,老朱的幾個女兒分別出場。

畫面沒入,聖歌先入,「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大女兒朱家珍在公車上聽著隨身聽,成熟的髮型,不施粉黛不再青春的臉,保守的長袖,樸素的皮包,灰白沒有顏色的衣著;她倔強地擰著脖子,胸前的十字架,阻隔了外界聲音的耳機,神聖不可侵犯的形象。重要的是為什麼出場第一個畫面就是手部特寫,而且還要設計隨身聽故障,要拍打呢?一方面說她磁帶聽了太多遍,聽壞了。另一方面是要說,她手上沒有戒指,大齡未婚。更重要的是,朱家珍漸漸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出現了問題,她要在個人世界行將崩塌之前拯救自己。

很快,她在教會聽佈道的時候得到了對抗內心掙扎的力量【靠著上帝有能力與智慧來克服困難,有喜樂與平安來面對挫折】(這句話很重要)

二女兒家倩人沒出現,電腦中各種數據先出現,得知她從事的是航空業——高大上的行業。再看人,時髦的捲髮,容貌姣好,年輕,妝容服裝都很得體。巨大的高層辦公室、巨大的玻璃窗、巨大的辦公桌,先進的電腦設備——事業有成的職業女性。

這還不算,她還有一個穩定的炮友,又剛買了房子,簡直在腦門上寫著四個大字:成功人士。這裡我們得到了幾個信息:

1,家倩新買的房子,把所有積蓄都丟下去了。(這麼早就把flag立起來了,不滅你不足以平民憤:)

2,家倩想要離開家。

3,雷蒙是前男友,是開畫廊的,畫廊正在展出一個女畫家的作品。(伏筆)

4,家裡有星期天晚餐的傳統。(解決了片頭的疑問:老朱是要宴請什麼客人?)

老三朱家寧,同樣是人沒出場工作先出場:炸薯條。

年輕的面容,俗不可耐的制服,一看就是學生妹在速食店打工。

導演在處理三姐妹出場第一個鏡頭時避開了順撇的畫面,大姐小妹面朝畫右,中間夾著老二面朝畫左,防止視覺疲勞的同時突出了老二的女主地位。

小芝芝出場,提到了鍾國倫,同時提到了小芝芝熱愛精神SM的癖好,以及和鍾國倫分分合合的感情狀況。交代了朱爸對星期天晚餐的態度,女兒再不出現就要翻臉了。

綠茶婊朱家寧第一次接近小芝芝的男友鍾國倫,換了便裝更能看出年輕人的清新活潑。相對而言,鍾國倫被小芝芝虐得老氣橫秋,充滿憤怒,只能靠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來舒壓。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文學史上最複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書以深度挖掘人性而著稱。根據鍾國倫當時所處的狀態,他看的很有可能是《罪與罰》,橙色的封面,待大神來八。(有朋友說也可能是《白痴》)

小妹回眸一笑,芳心暗許。

老朱仍在做菜,赫然出現了老二朱家倩的黑白遺像......所以剛才是鬧鬼了嗎?不,不是釀子的片子。很明顯,那是三個孩子的媽,老朱的老伴。通常這種情況,為了避免誤解,美術通常會找一個老太太的照片,讓觀眾一目了然。這裡為什麼要選擇讓吳倩蓮一人分飾母女兩角呢?而且又設計讓孩子媽早早過世,留下的都是這麼年輕沒有化老妝的照片呢?其中必有深意!

導演是在告訴大家,老朱心中老伴的形象就是年輕女人啊,什麼年齡相仿,老朱不要老太太啊,神馬梁伯母一邊去好嗎?!另一方面,後面的故事裡,家倩和父親的矛盾最深,感情也最深。用家倩最像母親這種方式直接將兩人聯接起來,同時給出了老朱的「男女之事」為什麼老是說不出口?雖然妻子過世多年,但他時刻背負著道德壓力,在飯桌上,他不止要面對來自女兒的壓力,還「亡妻」附在女兒身上一直在盯著自己。至此我們也看出故事的主線和男女主角了。

老大回家,搭乘張姊妹的摩托車,普通婦女既視感。她面對著來自外界的大家催促她找對象結婚的壓力。

小妹搭公車回家,普通學生既視感。

老二搭雷蒙的寶馬回家,和姐妹截然不同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狀態,難怪她要搬家了。

至此,一家人各自的形象都立住了,各懷鬼胎.......不,各有心事。影片鋪墊了十分鐘,第一次晚宴馬上要開始了,我們暫且先不八。

片中幾個有很多有趣的細節處理,我們今天來說其中的一個。

魚的處理

第一次家宴:我們知道影片開頭做菜是為了晚宴,第一個做的就是魚。

當晚我們得知老朱做的是松鼠魚,魚柳切十字花刀,油炸後呈松鼠尾蓬鬆的形狀,澆糖醋汁,酸甜口。那麼問題來了,從中午就開始準備的豐盛晚宴,菜單上有燉雞,有烤鵝,有蟹粉湯包,有東坡肉,這麼多費時費力的菜肴,為什麼要第一個做魚?我們知道這種過油之後澆汁的菜肴是不禁放的,肯定是要現上桌的時候才能做,否則面衣被汁水浸泡一會就會變得軟爛,失去了酥脆的口感,所以按照真實的做菜順序,這道松鼠魚絕不應該第一個做。那為什麼影片不僅把它剪在最開始,還要從抓魚,殺魚、刮鱗、清理內臟、改刀、蘸粉到淋油,幾乎全程跟拍這麼詳細?

導演這種犧牲了真實性的處理方法,其中必有深意!

之所以這麼處理,又拍攝這麼詳細,就是要讓觀眾記住魚這個意象,充分接受這些信息。

這信息至少有三層:

1,開篇就要體現老朱的手藝。特殊的食材普通人家不見得知道怎麼做,魚誰家都做過吧?看看老朱麻利的手法,殺魚的技巧,就不是普通戰士。

2,開篇第一個菜就是魚,緊接著神秘人電話打來,和畫面的魚對應上,誤導並解開觀眾心中的疑問:「電話里說的魚在哪?」。如果不在開篇先把魚大段的展現出來,觀眾會帶著這個疑問往下看,到珊珊說出魚煎糊了,觀眾的疑問得到解答,卧槽,老朱和錦榮有事兒!造成提前揭底。

3,心理學上,魚是一個最典型的性的象徵,自古以來就用作暗喻女性的生殖器官。而導演第一個做菜的鏡頭就在告訴大家,老朱在煩心的是什麼事兒。不,在片名中就告訴大家了,飲食男女。老朱電話中說的「今天不說,要哪天再說」的那件事,就是男女之事。

第二次家宴:老朱在殺魚之前有了猶豫,遲遲沒動手。老朱殺魚用的方法是:拿堅硬地棍狀物塞進魚嘴裡...........(////////?/////////)

老朱在猶豫的是什麼呢?魚該不該殺?他是大廚,少說也殺過幾萬條魚了。導演當然不會放過誤導我們的機會,心臟病嗎?老朱仰天狂笑兩小時,我的身體好得很!他是在猶豫還是要不要說「男女之事」,還是繼續壓抑自己,做一個人人稱道的好爸爸。

我在這個插幾句話,所說片名的問題。

飲食男女,出自《禮記·禮運》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飲食是指食慾,男女是指性慾。

本片的兩大關鍵詞。

第二次家宴做的是清蒸魚,賣相真不太好,老年人壓抑的性慾嘛,遮遮掩掩,無甚美感。看家倩嫌棄的表情。

而這場之前家倩和雷蒙幽會的時候也是做了魚的,追求刺激和重口味豆瓣魚。當然,他們見面就是為了魚水之歡,不是嗎? (//?//)

對比下家倩的表情。(//?//)

第三次家宴吃火鍋,沒有看到魚,應該說基本沒看到菜。

第四次家宴沒有準備過程,直接上桌,也是清蒸魚,造型比較奇特。

第五次家宴,做的是虎菌星斑卷,和鯉魚相比,七星斑的價格一下飛躍不知道多少倍,還被珊珊這個小丫頭嫌棄太大,性慾問題用婚姻包裝了一下馬上身價倍增.......

最後一次家宴,家倩掌勺,做的紅燒魚,終於還是把魚紅燒了_(:3 」∠)_ 就是要跟他爹對著干,這詭異的幽默感。況且家倩的性夥伴不是散夥了嘛,沒辦法,賣相好看不起來。

至此,魚哥的戲殺青了,大家有發現一個問題嗎?

除了老朱出現過猶豫的第二次家宴時魚是好好在盤中平躺著,其餘的菜色不管用什麼手法去做,造型都是頭尾直立在盤中(家倩掌勺的不算)。我本不想從色情的方面去解讀,但這明顯不是偶然,其中必有深意!我們知道魚代表著老朱和錦榮的男女之情的秘密,魚的首尾挺立或許說明老朱一直以來想要把戀情公開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只是機會不湊巧。

最佳路人甲魚哥(哪裡有甲魚?)

那麼為什麼第二次家宴做的魚躺平了,還遮住了魚身?老朱殺魚的時候為什麼猶豫了?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遇到了什麼困境?好,我們下期再見!

----------------------------40℃的北京帶來了火熱的分界線------------------------------------

【第三更(20150714)】:蝴蝶效應

萬眾期待的星期天晚餐,究竟是多重要的晚餐,有什麼客人?好雞凍有木有?!

.......................有沒有小小的失望?

這特么不就是普通的家庭聚餐嗎?一個爸爸仨女兒,還有客廳里孩兒她媽的遺像。有必要做這麼一大桌子菜嗎?看仨女兒都什麼表情?什麼叫吃膩了山珍海味?請看朱家珍死了老公的表情。

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小小的岔開來說兩句影片的高潮戲。

我們跳到高潮戲大揭底這一場對比看看,朱家珍整個人從頭到腳包括精神狀態都不一樣了,導演為了體現這個變化,從她第一次出場就在把她作極致,唯一不變的是她的信仰,大家瞪著眼看她的餐前禱告,誰也沒有先吃,體現了一種尊重。這樣的小細節非常多,也是導演反覆在說的一個問題,家庭到底是什麼?後來借老朱的嘴說出「一家人在同一個屋檐下,照樣可以各過個的日子,但內心中產生的這種顧忌,才是一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順便說一下,楊貴媚這個演員我是非常喜歡的~

我們再看高潮戲時家倩的樣子,整個人沒有一點改變,從髮型到狀態,連眼神都一模一樣。可以想像,小的時候在飯桌上看爹媽吵架,也是這份小眼神怯生生地看著(心疼)。

我們來看這張高潮戲全家餐座次圖,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家倩你在看誰?

前面兩個畫面是緊緊相接的,我們會覺得家倩是在看姐姐,感覺她的眼神透露了:「你丫笑得太大聲了!是在諷刺我嗎?」的信息。

然而看看座點陣圖,姐姐並不在她的左手邊,她看的其實是梁伯母!

所以家倩心中所想是:「你丫縮誰嫁不出去啊,是在諷刺我嗎?」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真實座次,大姐在家倩右手邊,為什麼不拍個家倩看畫左的反應鏡頭?或者想要給家倩看梁伯母的反應鏡頭,為什麼那麼為什麼把大姐大笑的一個完整鏡頭剪開,中間塞進家倩的反應鏡頭,讓觀眾建立起「家倩在看姐姐」的印象?這其實是為了一個鏡頭多重功能。此處強調「家倩看梁伯母」並沒有什麼大用處,而節奏上大姐的笑又太長,直接剪短了還不完整,中間拿女主的反應鏡頭破一下,剛剛好。鏡頭這麼剪還可以與第一場吃飯戲呼應,留了家倩看向畫右的鏡頭,產生這種了看似家倩在看姐姐,細分析又是在看梁伯母的有趣效果。

兩個本來並無直接關係的鏡頭剪在一起,讓觀眾產生了家倩對大姐的笑心裡吃味兒的感覺,這就是蒙太奇的神奇之處~~~~關於蒙太奇,知乎相關問題有很精彩的解答,大家可前去解鎖更多姿勢。

扯遠了,回到第一次吃飯。

老爸落座,手放在旁邊的椅子上,當然,那個是已故老伴的椅子,大家開始動筷。

老朱有話要說,被無情打斷.......

等一下!

回到上一張圖,覺出什麼不對了嗎?

老朱身旁的空椅子!

我們再往前追溯,一直到片頭,神秘電話。好,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對方是錦榮。那麼我們看看老朱說的話「吃沒?沒吃中午就下碗面湊合著吧。」

什麼意思?意思是晚上有大餐吃啊,所以中午隨便湊合就可以。所以老朱為什麼這麼用心在做菜,而且這場之後幾次星期天晚餐都直接省略掉做菜部分(除了高潮那次),也是不想混淆這種感覺。錦榮原本是要出席星期天聚餐的,也是老朱一直試圖在做的事情:把錦榮介紹進家庭中來,要和女兒們說說「那件事情」。

但電話里錦榮一個輕率的決定錯失了良機「我覺得那件事今天還是不要講好了」錦榮臨陣脫逃了,你讓老朱情何以堪!所以星期天晚餐老朱原定是要宣布他和錦榮的「男女之事」啊,老朱身邊的座位,原本應該是錦榮坐的啊!!!如果錦榮沒有臨陣脫逃,後面的事兒就不會出現,她媽也可能不會從美國回來,家倩早就去了阿姆斯特丹,家珍可能過不去這個坎兒自暴自棄,家寧嘛,who cares~~這就是蝴蝶效應啊同志們。

家倩嘗了一口魚翅羹,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並不簡單。

二丫說的火腿變質油耗味大,其實是暗指父親操辦的這種星期天晚餐聚會形式陳舊不合時宜。我們知道這部影片就是通過吃飯來探討家庭關係的,所以此處幾人的討論的實際上是朱家家庭關係緊張的現狀。

老朱心裡翻了一個大白眼,一萬頭草泥馬奔過。本來話沒說出口就挺鬱悶,二丫你還損我!哼!

這段對待菜品質量問題,三姐妹的反省太符合人物性格了!各位來看,先說二丫朱家倩:是個直腸子,有啥說啥,獲得老朱白眼一枚。

小妹呢?心裡早就不滿了,但表面上迎合父親,反對二姐的說法。實際的行動卻又和嘴上說的完全相反,第一個早早離開家庭。哎呦嘿,小丫頭片子還有兩幅面孔呢。

大姐雖然嘗出家庭中的「異味」,但她為了家庭和睦可以選擇視而不見,隱忍犧牲,硬吃下去。但她終究心中還是有所不滿,慢慢堆積出了那麼多的怨念。

家倩致命一擊,直接點出父親的軟肋。這裡涉及到了一個重要問題,老朱的味覺到底象徵著什麼。這個問題我們留到最後一期再解.....

老朱憤而離席,心中吶喊:不帶你們這麼欺負人的。

老朱一走,三個姐妹打開了話匣子,敢情平時揶揄你爸就是你們姐兒幾個暖場必備的段子啊。台詞里幾句話就交代了大量信息:錦鳳,在美國,嫁了個外國人,她媽「梁伯母」本來要等綠卡,但不適應國外的生活,準備回台灣。三姐妹的話語中我們得知梁伯母不是個善茬,還有個親切的外號「老巫婆」。

家倩第一次提到錦榮姐,珊珊,觀眾很容易聯想到錦榮錦鳳是兩姐妹,和她家的關係不錯。家倩第一次「撮合」老朱和梁伯母。導演很陰險啊,利用群眾的慣性。

梁伯母第一次被提及就是和老朱一個輩分,兩人都是單身,家倩雖順嘴一說:沒事可以來跟爸聊聊天。省去了後半句:還能促進感情,往一起湊合湊合。有趣的是她雖然沒說出口,但這後半句我們都能聽得出。

老朱表示不滿,強行想把話題引回自己身上。然而二丫才表放棄這個機會,再度hold住全場。

二丫表示,我買了房子啦,我要搬出去啦~~~回頭想想,你丫要搬走了話還那麼多,嘴真欠兒,你該叫家欠。

大姐心裡在吶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就盼望老爹能說句公道話,好好訓斥一下狂妄的二丫。結果老爹說「很好啊,現在投資房地產也不錯嘛」

看這眼神,充滿了怨恨和不甘心:你又護著她!從小你就護著她!都到這個時候你咋不大罵她一頓呢!等老爹一走,大姐馬上摔筷子表示強烈不滿。

老朱被這一鬧徹底啥話都不想講了,飯局陷入一片死一般的沉默。救場電話適時響起,大廚房出了狀況,老朱落荒而逃,臨走時還不忘囑咐。這真是名副其實的救場電話,既救了老朱家裡的場,又要老朱去救大廚房的場。

總算跳了個外景,觀眾也鬆了口氣,聚餐就這麼草草結束,老朱坦白戀情的計劃流產,意外收穫了女兒要離家的消息一枚。

我們設想一個完全不同的晚宴。

錦榮沒有臨陣脫逃,她坐在老朱身邊,和姑娘們融洽地吃飯聊天。老朱不時對錦榮投去關切地眼神,兩人默契地接著對方的話,老朱的胳膊搭在她的椅背上。錦榮說:「我媽要從美國回來了。」幾個姑娘唏噓了一會,老朱宣布:「我和錦榮好上了,我們要結婚。」

所以嘞?一個老男人愛上年輕姑娘的故事,然後呢?《這個殺手不太冷》我們看得很嗨啊;《洛麗塔》也沒咋地啊;到《飲食男女》這兒,你只是要娶個孩子媽而已,沒啥驚世駭俗的。導演要是破罐子破摔,片子也就那麼回事了,那麼回事兒的片子我們見了太多太多了,是吧?

然而導演沒有放棄,他愣是把挺正常的一愛情故事整成不倫戀。(每次我放此片,都等著最後高潮戲同學們的震驚響徹放映廳)

那麼導演是怎麼做到的?他都用了哪些小詭計?我們下一期再見。

----------------------------------------感謝大家點贊的分割線--------------------------------------------

【第四更(20150715)】:圓山大飯店與大廚師

話分兩頭說,我們先跟隨老朱來到他供職的「大廚房」:曾被評為全世界十大飯店之一,並且是唯一一座宮殿式建築的飯店——圓山大飯店。

相傳圓山大飯店所在地是全台灣龍脈結穴的風水寶地,日據時期這裡曾是台灣神社所在地,1944年神社被一架大型運輸機意外撞毀,整個建築全毀,神社內珍藏的寶物四散佚失。坊間傳說圓山龍穴被這一炸,龍氣已經消散,但珍寶卻沒有全部毀壞,而是被一個日本人秘密藏在某個防空洞之中,由於日本投降,撤退得太快,這批珍寶至今還留在台北某地。

圓山大飯店裡的傳奇故事可多了,篇幅所限,今兒單說兩件事:密道和經理。

當年圓山大飯店的經理,就是著名的孔二小姐孔令偉,孔祥熙和宋靄齡的二女兒,也就是蔣介石的外甥女。孔二小姐一生未婚,從來不著女裝,生性狂野大膽,又有做生意的頭腦,最要緊的是和宋美齡情同母女。在她的管理下,加上專用密道,難怪外界要戲稱圓山大飯店為「蔣家行館」了。

視頻:台北圓山大飯店六十歲蔣介石夫婦專用龍鳳椅曝光 - 搜狐視頻

視頻:台北圓山大飯店六十歲蔣介石夫婦專用龍鳳椅曝光

蔣介石夫婦在圓山大飯店的專座:「龍鳳椅」

朱大廚能在「蔣家行館」做到主廚,而且年紀輕輕就能和蔣委員長單人合影留念,除了自身的能力突出之外,身份也必然不同尋常。

回到電影開篇,老朱一家住在什麼地方?和平東路,在台北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個帶院子的大屋,大家感受一下。後來借周明道的口特意強調了一下,在90年代初就已經是很貴的地方了,家珍淡淡地說了句老房子了。那麼這個老,究竟有多老?

家珍和家倩鬥嘴的時候說過,母親過世的時候,家倩歲數也不大,如果家倩是在這出生,成長的話,那麼朱家小院至少也有30多年的歷史,那麼就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事兒,正是圓山飯店剛剛建成的時間。如果家珍也在這兒出生,一家人在這兒居住的歷史再往前推幾年的話,甚至可能這裡就是老朱和妻子到達台灣後不久就分到的房子,剛剛經歷了戰亂逃亡之後安定下來的家。當年200萬人撤退到台灣,糧不夠,地不夠,老婆不夠。但「上面」給年紀輕輕的朱師傅在這麼好的地段分了房子,後來老朱還說過「中國菜進入台灣40多年,早已經三江五湖會流入海」說的不就是自己的經歷嗎?

這不禁我想起了一個人:蔣家御廚彭長貴。這個人大家可能沒什麼印象,但要是提起「左宗棠雞」「彭家豆腐」,大家應該有印象了。沒錯,都是他自創的名菜。

蔣介石曾說:「湖南有兩寶,一個齊白石留在大陸,一個彭長貴來了台灣。我和共產黨平分秋色。」可看出蔣介石對飲食文化還是非常看重的,印證了開篇合影的「真實性」。那麼老朱的原型是否就是彭先生呢?

在父親形象這件事上,我們縱向比較一下李安的父親三部曲,三個父親都是由郎雄扮演的,他們都是大陸出生,要麼跟兒子去了美國,要麼去了台灣。導演很明顯帶入自己父親的形象,或者說就是創作的初衷就是為了紀念自己的父親。

李安老家在江西德安,祖上是一個大戶人家,開著商行「李恆裕」,到爺爺那輩家道中落,產業也賣的差不多了。爺爺到了九江當學徒,後做苧麻生意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這時李安的父親出生,被爺爺送去洋學堂,父親後來考上大廈大學(即大夏大學),抗戰時期轉入南京幹校就讀。抗戰勝利返鄉,二十八歲就當上江西崇仁縣縣長,後來調到教育部任主任秘書,內戰爆發後輾轉來台,在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當天在基隆登陸。

根據李安傳記《十年一覺電影夢》的說法,李安心中的父親形象就是中原傳統文化的代表,而郎雄就有這張「五族共和」的中國父親臉。

好,那麼說回原型這件事,導演特地設定了一個湘妹子梁伯母,她那口標準的伏南普通話和老朱的普通話一對比,打消了我們強行認證老朱原型是湖南大廚彭長貴的企圖。但我想彭先生的身世可以做一些參考,再結合導演自身的經歷得出了一個結論:老朱應該也是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的大部隊中的一員,很有可能在大陸時就跟在蔣介石身邊做事。

那麼朱太太呢?我們發現三個女兒從沒提過姥姥姥爺,家中也沒有再上一輩人留下的任何痕迹,照片一張也沒有,再加上家裡沒有人說台語,幾乎可以斷定朱太太在台灣沒有親人,是跟隨老朱從大陸來台,共同奮鬥,落地生根。然而,經過了苦難的5,60年代,台灣進入經濟騰飛的7,80年代,朱太太卻在生下三女兒朱家寧之後不久就不幸過世了。這個傳統的中國女性跟隨著丈夫,半輩子在戰火中逃亡,半輩子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幾乎一天好日子都沒有享受到。

不抒情了,咱們說回劇情,說回老朱。

車還沒停呢,老朱就把車門打開了,急切的心情可見一斑(這麼危險,好孩子千萬別學)。老朱這輩子是用什麼樣的勁頭在工作的?一個鏡頭全明白了。這同時也給之後決絕地退休埋下了一個小伏筆。

朱大廚在後廚穿梭,健步如飛,人人尊敬。前一秒鐘緊張得大汗淋漓的經理,見到老朱頓時鬆了一口氣。這就是朱大廚的本事,這個人釘在這,大家就有了主心骨,同時強調了這是貨真價實的大廚房。這也是即使醫生說對老朱背不好,他也要堅持跑步的原因:這麼大的廚房,腿腳不好怎麼跟得上年輕人的步伐?

那麼大晚上的把老朱CALL過來,大廚房裡究竟是出了蝦米歹雞?

原來是食品原料出現了問題。

老溫是朱爸的副手,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他的首次亮相,妙語連珠。

此處又有小亮點:司令娶兒媳婦這麼大的陣仗,為什麼老朱沒在大廚房盯著?

因為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啊!他和錦榮約好了星期天借晚餐跟全家人挑明了,提前跟大廚房請了假。滿心歡喜落了空不說,你看他一請假,廚房的採買就敢拿假魚翅來充數。沒朱大廚坐鎮,能成么?老朱當機立斷:翠蓋排翅改成了龍鳳呈祥,解決了危機。賠點錢保住了名聲,他和上頭一解釋就OK了,看看多大的權利。

另一邊,老朱家裡。

滿桌佳肴美味都放進保鮮盒,變成了剩菜。松鼠魚果然一口沒動吧?「男女之事」沒機會說出口啊,真著急。

對於二丫要離家自己單過這件事,大姐感覺心裡不平衡。

她為什麼不平衡?

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不知不覺到了第四更,還沒有講到錦榮,好心急。請允許我把這個原因留到下一期來講。總之,大姐不高興,後果很嚴重。

二丫表示理解,爭論的焦點轉向了一個比較實際的問題上:誰來給爸爸養老。

小妹說:有什麼好不平衡的,不管是你去結婚還是大姐出嫁,都是早晚的事,有什麼不一樣。言外之意,「你們就好啦,想走就走,最後還不是要把爸丟給我!」再往深里挖掘,她的需求就浮出水面了:「我要比你們都早點嫁出去,擺脫這個命運」。

二妹提出一個建議,給爹爹找個老伴,比如梁伯母。導演好壞的,兩次通過女主的嘴給兩個人拉郎配,一回生兩回熟,讓觀眾心中悄然接受了這種可能性。

小妹天真地以為他們的爸爸這輩子只愛媽媽一個,因為她出生沒多久媽媽就過世了,她對母親根本就沒有記憶,只能說出這種空話。

接下來發生了一段大姐和二姐的關於父母之前有沒有愛情的爭吵,這爭吵很有趣,表面上說的是父母的愛情,實際上完全是為了描寫朱家珍這個人物而準備的,我們下一期仔細說。

回到大廚房

老朱和老溫這對搭檔的工作模式展現,進一步印證了家倩的判斷:老朱的味覺退化了。

傳說中的龍鳳呈祥。

婚禮的大場面,這個時候才第一次出現大場面,就是讓觀眾後怕:剛才後廚要是沒有朱師傅的當機立斷,這場面要這麼處理啊?難怪經理嚇成這副鬼樣。

喏~

再回到朱家

蟹粉湯包,動都沒動,後來被家珍送給了錦榮。當然,以編劇和導演的細膩程度,蟹粉湯包不會只用這麼兩次,最後還出現了一次:

拿在珊珊手上當早餐吃。

而且相似的湯包在大廚房中也出現過哦

廚房小工把客人沒吃的湯包直接倒掉了。

老朱覺得可惜,勸小工帶給孩子吃,白目的小工問了個傻問題「你要打包嗎?」,把大師惹生氣了。

好,我們完全可以想像,經歷過困難時期的老朱,肯定帶過別人沒動的菜給孩子們吃,但這不是導演要說的問題,那導演要說什麼呢?

在故事中後段老朱要退休的時候,他說了這麼一句話:人心粗了,吃再細也沒什麼意思......什麼叫可惜,要心中有個惜字。

那麼這個惜字從何體現?就從這個蟹粉湯包體現的,老朱花了心血去包,自己女兒卻不愛吃,如果僅僅如此,那麼老朱不過是和天下大多數父親一樣,在兒女成年後受到冷落。但錦榮拿到湯包以後很小心的擠出湯汁留給女兒當早餐;珊珊吃著這樣冷掉的、沒有湯水的湯包還這麼津津有味,這就是珍惜。朱爸怎麼能不愛她們?

家寧一句錦榮姐來了,又是陷阱啊,錦榮是姐,不是阿姨哦。

錦榮第一句話就是問朱爸,刺探敵情啊,看戰友有沒有漏了口風。

魚啊,呵呵

家寧為什麼要問這一句,一方面表明錦榮是個事業女性,另一方面表明錦榮也有一段時間沒來朱家了。我們看錦榮服裝的色系,土黃色帶圓點,扣子繫到脖頸子,很暗沉很老氣有沒有?幾乎要和朱家的老牆面融合在一起了......再配上藍色大長裙和拖鞋,簡直就是老阿嫲的裝扮。其實錦榮是在努力把自己扮老,希望拉近和朱爸的距離,還剪掉了年輕女孩才鍾愛的長髮。沒想到卻被家寧說變年輕了,很心塞有沒有。

珊珊和家寧在畫朱爺爺。

朋友倆聊天,說了很多信息。

1,錦榮正在打離婚官司,自己帶著珊珊,做保險業務員。

2,母親要回台灣了。

3,母親對女兒離婚這件事看得很嚴重,也就是母親是個比較傳統的女性,也就是說母親很注重倫理道德。

4,錦鳳和家珍是同學。

5,丈夫派私家偵探跟蹤錦榮,想要爭奪珊珊的撫養權。

6,家珍也是把父親看做一個負擔,做好了要給爹養老送終的打算。

錦榮小小的反抗了一下,但大家都沒在意。

小阿姨,朱爺爺,呵呵。

家珍神補刀,把錦榮的身份坐實。

錦榮此刻心中一定是崩潰的,但如果給她一次重來的機會,她會出席星期天的晚餐嗎?不會。

我們又再跳回到開篇的神秘電話,錦榮為什麼跟朱爸說:那件事情今天先不要講好了?

原因就是:錦榮的丈夫正在派私家偵探跟蹤她,搜集對她不利額證據,用來奪取孩子的撫養權!假設在這個時間點上老朱對女兒全盤托出,可能要鬧到滿城風雨,更可能被偵探查到。到時候丈夫將錦榮婚內出軌這件事作為妻子不檢點的證據,必然會爭取到珊珊的撫養權。更重要的是,你離婚官司還沒打完,宣布了能怎樣?倆人也不能結婚,而且這樣不僅要背負不倫戀的包袱,還得接受大家對她婚內出軌這一事實的指責。

然後我們突然發現一個驚天的秘密:老朱居然是小三!不,老三!

好,這一期到此為止,我們下一期來重點講朱家珍這個人和她身上背負的全片第二個大秘密:「假男友和朱家珍的少女歲月」。


推薦閱讀:

奧斯卡小金人上是怎麼刻獲獎者的名字的?
如何評價克里斯托弗·瓦爾茲?
《悲慘世界》的改編算是音樂劇史上的頂尖之作嗎?
電影的首周末票房對電影票房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為什麼有些電影配樂愛好者瞧不上 Hans Zimmer?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