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外部性矯治中的難點

如何解決外部性?

一般地,政府可以通過某種機制,比如 Pigouvian taxation(或 marketable licenses),誘導個體在決策時考慮外部成本(收益),使其行為符合社會效益。不過,要搜集到足夠的信息來實施這個計劃並不容易。n

Coase 認為不用這麼麻煩——滿足一定的條件下,市場可以自我糾正外部性。然後他給出了現實中不那麼容易滿足的三個條件:

1) Competitive economy

2)nWell-defined property rights

3) Zerontransaction costs

擁有完全信息的完美競爭市場和交易成本為零的假設,與現實差距不小。Coase 對產權的重視倒是很有洞見,這給政府干預的方式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他甚至提出,即便現實中存在交易成本,但只要產權明晰,而且不管分配給誰(Neutrality Theorem),都能找到交易成本較低的制度安排。這意味著政府只需專註於制定 legal rules of entitlement,而非直接干預市場。

Coase 理論簡潔、深刻,可徹頭徹尾都未用到數學,也給推理過程帶來了模糊地帶。當別的經濟學家開始 modeling 這位諾獎得主的理論時,沮喪地發現,除非消費者的效用函數是 quasi-linear 的,或者說產權分配不存在收入效應,否則,Coase 定理基本不成立。更糟的是,即便效用函數能夠滿足這種極為特殊的設定,外部性還是可能因為非凸性(non-convexity)問題,導致以上兩種解決外部性的思路同時失效。

通常,我們都假設偏好集和生產集是凸集,這樣,效用函數和生產函數就是擬凹的,這從數學上保證了最優解的存在。為什麼是凸集呢?對偏好來說,凸集實際上說的是平均組合比極端組合好,且邊際替代率遞減;對生產集來說,意味著機會成本遞增。直觀來說,隨著需求(產量)增加,benefit 以減速上升,cost 以增速上升,才可能相交在均衡點。如果技術存在非凸性,可能造成規模報酬遞增,導致生產函數非凹;如果偏好存在非凸性,可能導致最優需求趨近無窮大,這兩種情況下我們都得不到定義良好的最優解。非凸性或造成均衡點不存在,或者無法取到全局最優。即便存在,也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予以實現。這一點,正是福二定理所闡述的 competitive economy 的性質(一個 Pareto-efficient 的 allocation 可以通過市場配置,如果消費者偏好集是 convex的)。

技術非凸性

可惜,技術上存在非凸性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可以這麼說,外部性正是非凸性的來源。如果嚴謹地討論,可以像 Hurwicz 那樣定義一個轉換集合 q_1(bar{I}  ,q_2)(即給定總投入水平,當廠商2的產量確定,廠商1的最高產量水平)。若轉換集合非凸,為強外部性,若轉換集合為凸,則為弱外部性。對強外部性,市場機制失效;對弱外部性,且消費者偏好集為凸,Pigouvian taxes有效。

實踐中,庇古稅需要的 information for implementation 會是另外一個難題。Pricing 外部性不是總能成功。相比之下,marketable licenses 會簡易一些,且確定性更高。像在新加坡,治理擁堵問題就是雙管齊下(COE 和 ERP)。

推薦閱讀:

TAG:外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