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萬花筒
蕭伯納曾經說:痛苦有兩種,一種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一種是得到了它。我們或多或少都對成功有所企盼,但是我們也聽說過,成功帶來的快樂可能很短暫。那麼有沒有一種成功是可以持久的呢?
2004年,有一篇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文章《Success That Lasts》探討了這個問題。作者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他們採訪了一百來位在人生中取得高成就並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感覺滿意的人,分析了他們是如何成為人生贏家的。
作者認為,對生活的持久滿意來源於四個要素:快樂(Happiness),成就(Achievement),影響(Significance)和遺產(Legacy)。其中,影響是你對你所在意的人的正面影響,而遺產則是你通過幫助他人在未來成功所樹立的自我價值。
真正有趣的是,作者發現,這一百多人的經驗表明,這四個要素是無法互相替代的。換句話說,哪怕你在一個方面獲得無比驚人的高分,也不能彌補其他方面的缺失。你也許會在夜深人靜——可能更糟的是,垂垂老矣——之際感覺到胸中有種無法填補的空洞。這是由人類的自身複雜性所決定的。即使你認為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極為崇高,也不能免於這樣的空虛。
同時,此文還將個人生活分為四個領域:自我,家庭,工作,社區。在每個領域,我們都需要擁有這四個要素。儘管每個人對各個領域的重要性判斷不同,很少有人可以完全忽視某個領域而仍能獲得「持久的成功」。這四個領域和四個要素的結合就構成了作者所說的「萬花筒」。這個萬花筒有四個「小室」,對應四個要素;而每個要素中又有四片「玻璃」,對應四個生活領域。當你把萬花筒對著光看時,那些未曾被填補的空洞就構成了你不滿意的來源。
讓我們暫且將如何識別萬花筒的空洞放在一邊。畢竟我們首先要關心的是:追求萬花筒的每一塊都完整無缺是否有意義?難道我們的生活還不夠複雜,還不夠難以應付嗎?居然還要滿足十六種不同的需求, 這怎麼可能呢?
簡單地說,有兩件事使得「萬花筒理論」不像聽起來那麼不可思議。其一,是這十六種不同的需求中的幾項可能在追求一個目標時同時得到滿足。例如,完成學位不僅僅是你的個人成就,也讓你的父母為之驕傲。其二,是我們其實可以不必遵循傳統的成功學,追求最大化自己的重大目標;而只需要做到「足夠好」就行了。當你在某些事情上做得足夠好時就可以切換到下一個目標。在不斷的切換過程中,你能夠獲得人生整體的最大滿足。
人們通常會陷入的誤區是,在自己擅長和愛好的領域投入過多的精力而忽視了其他。而當你識別出自己萬花筒的空洞時,你可能會發現那些「過剩」的部分本可以用來「填補」空洞。例如,一位商人工作過於疲累,卻不願意將自己的部分產業出售而減輕部分壓力。當他發現自己可以把產業賣給一位他指導過的年輕人,並且那人可以把生意發揚光大時,他就成功地用多餘的「成就」換得了「遺產」。
那麼,我們現在可以來看看自己的萬花筒是什麼樣子的了。
- 首先,在紙上畫出四個格子,對應快樂、成就、影響、遺產。之後在每個格子里寫下自我,家庭,工作,社區。
- 接下來,隨手列出一些你過去曾取得的成功或讓自己滿意的事,把他們分配到格子中。如果一件事可能對應多個需要,則在每一處都寫上。
- 無需擔憂遺漏,重要的是以新的眼光審視你已經獲得的成功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你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人生劃分為不同階段,看看不同階段這些需求對你的重要性是如何變化的。
- 看看你的「萬花筒」是什麼樣子,哪些部分特別豐富,哪些部分是空洞的?你將如何填補那些空洞,又將如何重新定義你的成功?
最終,「萬花筒」是為了讓你更為了解,怎樣對你而言意味著「足夠好」,而不是陷入無法自拔的「還要更多」中而無法獲得「Succeess that lasts」.
下一次有人向你談起成功的時候,你大可問一句:你看過自己的萬花筒是什麼樣子嗎?
=============
注1:本文所提及的文章,全文可在此讀到:Success That Lasts
注2:該文章作者就這個主題寫了一本書《Just Enough》。
推薦閱讀:
※通過做善事可以改變命運,這算不算是種迷信?
※在日常生活之中開發覺性
※怎麼修心,做到寧靜致遠?
TAG:修行 | SuccessThatLasts | 《JustEnou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