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人要帶路
以前在問題【什麼樣的老闆值得下屬去追隨?】中回答到,最好的老闆是肯「育人」的老闆,一直想談談如何辨別育人的老闆。新年新氣象,嘗試著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
其實「用人」和「育人」的區別,體現在管理的各個方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老闆是在「指方向」還是「帶路」。這一點也是因為管理理念的出發點不同。用人型老闆的管理,出發點往往是短時間內利用現有的人達成既有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超強執行力。育人型老闆的出發點往往是建立一個能夠自我驅動的優秀團隊,哪怕犧牲一些當下的效率和短期目標。在整個時間軸上,前者是由一個個障礙之後的目標組成,後者是一個團隊的逐漸進步組成。
那麼哪一種老闆更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育人型老闆會更有利於成長。對於公司來說,就要具體而論了。但是育人型老闆在必要時可以轉化為用人型老闆,但用人型老闆卻很難轉化為育人型。因此,我傾向於認為育人型是比用人型更高一層次的管理方式。以下分三個角度來分析:環境
當人才供過於求時,會自然衍生出「用人」心態。典型的情況就是國企、政府機關。一旦面臨問題,就是誰行誰上。這類環境,企業或組織沒有競爭對手的壓力,遇到問題往往簡單明確,解決當下問題就成了最迫切需求,沒有精力去培養團隊。一些個大型民企、知名企業也會遇到類似問題,這類企業由於規模大、名頭響,招聘成本較低,有足夠的備選人才。並且各崗位工作分工明確,也會以「用人」為主。
經驗
「育人」要求先有自我管理能力,即:能夠調整心態解決自我驅動的問題;在任務扎堆的情況下合理安排自己時間;自我反省從而保證持續進步等。因為帶人要帶路,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路在哪兒,及時想要「育人」也無從下手。其實有相當一部分老闆只會用人不育人,都是因為還沒能做到有效的自我管理,就早早的坐上老闆位置,脫離了一線工作。這時候一旦遇到具體問題,作為領導能給你指方向,能告訴你要怎麼做,卻很難解決思維方法和心態的問題。
一旦經驗充足,甚至可以覆蓋掉環境問題。例如《不要因為走的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里的央視領導陳虻。書中寫了很多陳虻的育人實例。他常打的一個比方就是:
我希望我的說法不是鐵楸,是饅頭。給你一把鐵楸你就只能挖坑。我給的應該是饅頭,你吃下去渾身是勁,願意幹啥就幹啥。
心態
不是大公司,也不見得沒有大公司病。一些發展中期的創業企業,老闆習慣於看輕員工,對員工不信任不放權,總希望用個監視器隨時隨地監控起來。導致的結果就是缺乏優秀的中層人員,引發豆腐腰、創始人封頂現象。結果隨著人員膨脹,中層脫節越來越嚴重,最終不得不採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用人法則,完全忽略育人。這點在黃鐵鷹老師的《老闆是下屬的鏡子》中分析的很透徹了。
真正想成大事的企業家應當學會仰視你的下屬。當你真正謙卑地仰視他們時,你將會發現這些平凡的人開始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以上內容有些教條,下面通過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來說明:
工作中總會有些臟活累活,工作內容單調重複。而基層員工大都不喜歡這類工作,會認為沒有意義,得不到鍛煉,大材小用了等等。這時候作為領導,很多人都是不停的重複說明基礎工作的重要性,要踏實,要認真等內容。而這些說法基本都是在指方向,並非帶路。一旦說多了,就變成了「媽媽式的嘮叨」:媽媽經常跟孩子說,要好好學習,要努力用功。孩子也想好好學習,但問題是如何才能學好。這不是反覆念叨幾句就能解決的。
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充分溝通,認識到員工能動性缺乏的原因並予以解決。有一次我們部門的員工,接到一個數據分析需求,覺得沒有什麼意義,即便統計之後的數據也沒什麼用,就拒絕完成。我嘗試從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 跟員工坦誠相對,承認這個需求確實沒有什麼直接價值,而不是反覆強調是「工作需要」、「執行力第一」;
- 需求的意義在於幫助需求方完成一次試錯,當數據實時擺在眼前的時候,比空口說服需求方成本更低,也更有效;
- 最主要的,就是你能夠從中得到鍛煉這個需求的邏輯較複雜,其中一些情況是你沒有遇到過的,你可以嘗試著去找出新鮮感,比如:能不能用一個SQL語句搞定;能不能在15分鐘內完成?能不能估算出執行時間,咱們每人估一個,你如果估算更准我請你吃午飯。
三個方面說明完畢,員工就非常積極的去完成了這個需求。之後我會嘗試幫助員工總結經驗,下一次再遇到不靠譜的需求,就能嘗試從更多角度思考問題:完成試錯是否有助於在需求方建立信任感;能否對自己能力有所提升;能否通過猜數持續提高自己的數據敏感度。再將總結寫到WIKI中保存,如果想到新的思考角度就補充,如果需求不滿足以上所有角度就堅決拒絕。
類似的方法,我的經驗是八個字:就事論事,事後總結。就事論事指的是針對具體的問題和具體的某個人做分析,而非籠統的強調執行力,強調服從,講一些大而空的原則。事後總結指的是將解決問題的方式歸納匯總,整理成一套思路或者方法論,等待以後套用。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員工能自己主動完成分析和總結。
其餘常見的問題,諸如:
- 如何跟需求方做朋友
- 如何做到不推活
- 怎樣找一個問題發生的原因
- 為什麼要主動加班
- 為什麼要多溝通
- 為什麼要寫文檔寫規範
這些問題都可以用類似的方式解決,當然,前提是管理者自身解決過這類問題,完成了自我管理。如果管理者自己還不能合理的回答這些問題,那就很難說服別人,也就很難實現「育人」的目的。
畢竟,知道了路,才能帶路。
註:題圖來自圖蟲網famousz:青海&祁連&張掖
推薦閱讀:
※開一個奶茶店如何管理店員?
※項目管理軟體哪個好?
※100人以下生產車間,員工該如何管理?
※戰略和戰術有何區別?如何去區分它們?有哪些常見的方法?
※用師者王,據說語出曾子?
TAG: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