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的動力來自何處?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人家門前有一片美麗的草坪。一天,一群孩子來到草坪上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地收下了老人的錢。
第二天孩子們又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後來,老人的草坪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行為的動力來自何處?
在故事的一開始,孩子們是自發地願意在草坪上嬉鬧的,他們這樣做是自願的,沒有人獎勵或者肯定他們這樣的行為。可是後來,當老人給予孩子們外在獎勵後,孩子們反而丟掉了當初玩耍的單純樂趣,成了為金錢獎勵而玩,玩的很辛苦。當獎勵撤銷後,他們當初本來擁有的玩耍樂趣也消失不見。老人成功地用外在獎勵操控了孩子們的行為。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自發自主的行為動力,無須外在獎懲的控制。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心理學家們提出了內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的概念,來解釋人們會自發自願的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學生因為個人興趣、探索的好奇心,解決問題的內心成就感而學習,這些因素就是內部動機。而如果是擔心老師的批評,家長的嘮叨,在同學們面前丟臉而學習,或者為了獲得別人的表揚和獎勵而學習,這些就是受了外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的影響。
外部動機消解內部動機
在生活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經驗,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的關係不太能協調一致。比如很多家長抱怨說,我說話孩子就是不聽,我說東他就往西。孩子也抱怨說,我媽媽太嘮叨了,她一嘮叨,我本來想做的事也不願意做了。特別當孩子上了初中,進入青春期,伴隨自我意識自主想法的覺醒,一些之前對孩子管束比較嚴的家長突然發現,孩子不服管了,不再乖巧溫順了,讓人十分頭大。
或者,即使通過外在獎勵操控成功,代價也是很大的。這不像是機器人充了電,按下按鈕就按程序行動。難道家長要每時每刻盯著孩子學習,老闆要每時每刻盯著員工工作嗎?就像動物實驗中,大鼠按了槓桿,給予了它食物粒,它才會繼續進行按槓桿的「工作」,如果不給予獎勵,它就會自動停止。更有甚者,操控不利,還會起到「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負面效果。
雖然人們有一句話叫做「有錢能使鬼推磨」,但還有一句話叫做「有錢難買我樂意」。如果真的懷著為自己做事的態度,很有熱情很樂意地去做一件事,無論是學業還是工作,心甘情願投入精力和時間,那是再好不過了。在做好事情後,獲得無論金錢、物質還是其他獎勵的結果,都是認真做事情的副產品。
然而,會有一種不太好的情況,外部動機消解內部動機,讓人們喪失了做事情本身的樂趣。就像最開頭的那個故事中那樣,當給予金錢獎勵後,玩耍成為了老人而玩,為金錢而玩,玩耍本身的樂趣卻消失不見了。大量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外在動機激發不當,會大大消減人們的內部動機。
比如媽媽嘮叨孩子打掃自己屋子的衛生,嘮叨孩子好好學習。本來打掃屋子,保持整潔環境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學習知識,充實自己的生活,受益的也是孩子。但好多孩子和家長的互動卻好像是,做家務是為家長做的,學習也是為家長學的,自己很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做好了才能獲得家長的表揚和獎勵,做不好就要擔心嘮叨和批評,而完全享受不到自主學習和勞動的樂趣。
為什麼會出現外部動機消解內部動機的情況呢?心理學家們提供了幾種可能的解釋。比如,心理學家Lepper提出了過度理由效應(overjustificationneffect),他認為許多人尤其是孩子,並不太清楚自己做事情的動力和熱情來自何方,也許本來是自己對這個事情感興趣,但由於外在獎懲的刺激太明顯太吸引人的注意了,結果導致人們的歸因出現了偏差,過度用外在動機解釋自己的行為。比如人們會解釋說,我做這個事情是因為擔心我爸沖我發火,我做這個事情是看在錢的份兒上,而內心動力比如做成事情的成就感,做事情的興趣,卻被忽略甚至被遺忘掉了。
還有心理學家解釋說,每個人都是不願意被操縱和控制的,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希望有獨立自主的感受:我做一件事是我的自主選擇,不是因為你要求我必須這麼做,否則就會如何如何。而外部動機經常會讓人們有一種被控制、被擺布的感覺,這種感覺很不好。比如家長說,你不寫完作業就不許看電視,老師說你再不好好學習就請家長。這樣做的結果,孩子也許會在行為上順從,但並不會更有動力學習,或者更有動力進行自我控制。有些被管得過嚴地孩子,為了獲得獨立自主的感受,還會變得更加叛逆。
外部動機與內部動機協同作用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孩子的行為還是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的,如果不能動用獎懲的形式操控孩子,那要通過什麼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內部動機呢?或者,讓家長給予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孩子的內部動機?
在1999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Deci等人發表了一篇基於大量實證研究結果的綜述研究,他們發現給予物質獎勵會削弱人們的內部動機,而給予口頭肯定,提供信息反饋,不會影響人們的內部動機,甚至會激發人們的內部動機。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在火車上,大家都在安靜地休息。有個六、七歲大的孩子一直在興奮的大聲說話。這時家長如何讓孩子安靜下來呢?有三個選項:
A. 安靜點,你不說話的話,媽媽就給你遊戲機玩
B. 安靜點,你看別人都笑話你呢(別人該對你有意見了)
C. 安靜點,你看別人都在休息呢,想想看,你休息的時候也希望別人都能保持安靜吧
我們來看下這三個選項,A和B的做法都是試圖直接給予孩子外在的獎懲,不說話就獎勵,繼續說話可能會得到人際懲罰,但孩子很有可能還是無法體會到,在公共場所保持安靜是對別人的尊重。只有選項C提供了一條較為客觀、不帶威脅利誘色彩的信息,喧鬧可能會影響別人休息,而且引導孩子換位思考,這種口頭的信息反饋,很有可能會激發孩子體諒他人,換位思考的內在動機。
當然,提供口頭信息反饋,給予別人肯定,這裡本身也有很多學問。再舉一個例子,孩子考試得了100分。下列選項中,家長的回應,哪一個是最合適的?
A. 真聰明,真棒
B. 比其他同學厲害多了
C. 考得不錯,給我講講你有哪些成功經驗?
我們可以先來分析一下,三個選項都提供給孩子口頭肯定和信息反饋,三者分別為特質反饋(聰明)、社會比較反饋(比別人好)、行為反饋(考試考得好)。心理學研究發現,這三種反饋方式都能激發孩子的內部動機,維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然而,特質反饋和社會比較反饋存在著比較大的副作用,特別是當孩子遇到挫折、失敗或是反饋模糊的新情況時,那些被誇獎聰明、比別人做得好的孩子,很難繼續堅持新的任務,也容易對自己的評價變低。
例如美國瑞德學院的心理學家Corpus等人2006年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他們將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小學生分成三組,完成簡單的智力遊戲任務。對於社會比較組的學生,在完成遊戲任務後,給予他們反饋如「幹得好,你比多數的孩子都做得要更好」,「大多數孩子都沒你做的好」。對於第二組行為肯定組,告訴學生「幹得好,你似乎確實掌握了其中的竅門」,「幹得好,你真的知道該如何解答問題了。」對第三組的學生不給予任何反饋。之後,讓三組學生完成新的遊戲任務,在完成任務後,不告訴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或者告訴他們完成的很好。最後測量學生的內部動機。結果發現,當不知道完成情況時(不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社會比較組的學生內部動機出現了下降,而行為肯定組的內部動機出現了上升。只有當給予正面反饋時,社會比較組的內部動機才與行為肯定組類似。
誇獎孩子聰明或者比別的孩子聰明,代價就是孩子對挫折和不確定性的抵禦能力下降。聰明的特質是很難更改的,也不可控,要麼聰明要麼不聰明;而與別人比較的結果,可能比別人好,也可能不如別人,總之很難事事比人好。順風順水時,孩子能維持對做事情的興趣,一旦事情不順利,結果不盡如人意,孩子可能就會有很大的挫敗感。
nn而肯定行為則不同,行為是相對可控的,行為可以改變的餘地更大。像選項C那樣,肯定孩子的行為,並和孩子交流分享他的成功經驗,傾聽孩子如何掌握了做事的方法,不僅引導孩子整理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人際傾聽和分享本身,也表達了對孩子做事情的興趣,肯定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行為,提高了孩子進一步做事情的興趣。
張智豐,心理諮詢師, 提供北京本地及遠程心理諮詢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浙江樹人大學?
※為孩子選擇「好學校」有訣竅!絕不僅是成績
※學霸和學渣的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機翼上下面空氣流過的時間一定要相同?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