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最近,有一些很久以前的答案收到了新的評論。回頭看去,自己當年的答案確實常常虎頭蛇尾,語焉不詳。雖然受贊眾多,但是也許離最佳答案還有相當距離。

不過細細想來,每個人的認知都有其過程。在能夠觸及本質,深入淺出,令人醍醐灌頂之前的階段性認識,未必不值得其他人參考。遺憾的是,由於評價機制的關係,一些比較淺顯的答案更容易獲得高票,而真正深入嚴謹的答案,往往由於「不明覺厲」的關係,票數受其他隨機因素影響較大(如:深入思考的答案答題時間晚,未必能搶佔先機;如:資深人士較忙,不常寫回答,可能更少有機會被人關注,因而在時間線上被閱讀的可能性降低;如:領域內專家往往借鑒了前沿知識——意味著可能還未成為一種共識,從而即使同是專業人士也可能反而有不同看法)。

這就是為什麼,目前知乎的所謂「專業」,基本上只能是professional,而不會是expert的。只能說是「業內人士看法」,而非「業內專家看法」。有時甚至只是「業餘愛好者看法」。那些出來說話就會引起社會效應的名人,在知乎答題,甚至可能更不合適。

所以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每個人的發言,乃其知識體系的冰山之一角。而你所見者,不過是從你這個角度看過去的一角的一面。例如我在談到「內在父母」的時候,許多人提到張德芬。張德芬的書我只看過半本並且基本忘光。她說的話對我毫無影響力。又有人將其與精神分析相聯繫,認為不具備實證科學的意義。有趣的是,我的思路也和弗洛伊德半點無關。其實我所寫的是基於兩位心理學博士,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心理諮詢師寫的《戰拖心理學》一書中關於拖延症成因的表述,結合自己對兒童心理學的理解,加之以個人對抗負面情緒的經驗,所做的一種比喻。無意中,撞到了張德芬和弗洛伊德的槍口上。

顯然,受限於我的業餘水平和表述上的偷懶, 那並非一個科學嚴謹的好答案。甚至這個例子也許恰恰暴露了我存在嚴重的知識缺陷(「弗洛伊德那麼有名你怎麼可能聯想不到」「張德芬那麼有名你怎麼會不了解」)。但是拋開答案質量不提,我意識到一個人在知乎上答題是多麼容易被「各自解讀」。也許只有當我們回答的時候一板一眼地列出參考文獻,並用腳註標明學界爭議點,以及寫上通訊作者聯繫方式,才能徹底避免僅僅由於某些內容和自己見過的某個理論相似就認為其根基是該理論於是試圖通過否定或肯定該理論來判斷原內容的價值?

好認真,會贏。

可是那樣的知乎跟wiki的區別又在哪裡?標題(問題)字數比較多?

我聽說知乎的宗旨是這樣的:

一個人大腦中從未分享過的知識、經驗、見解和判斷力,總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東西。

知乎要把高質量信息分享與獲取的成本降低到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並相信價值會因此不斷增長。

知乎的使命是把人們大腦里的知識、經驗、見解搬上互聯網,讓彼此更好的連接。

所以容我辯解:我所拋出的解答,並非偷懶隨意而為,而是在大多數人還未想過這一步之前多想了一點,認為他們會「非常想知道」而作出的。而遺憾的是,並沒有出現一個可以提供更好答案的人出現,來做一個「全面碾壓」的解答——又或者有,但他不打算回答;又或者更好的答案已經存在,但它仍然被埋沒了。

我也不希望其他答題者由於可能出現這種情況而選擇不答題,而使得我無從得知他/她腦海中我「非常想知道」的東西。

知乎應該有更好的篩選機制/評價機制/推送機制/匹配機制——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答題者,只能對自己的認真負責,無法對自己答案的「專業程度」負責。

因為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Bonus: 你也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

推薦閱讀:

什麼是真正的解脫?
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到底是什麼樣的,雖然文字有其局限,但今天的修行者一定可以透過文字貼切的描述。?
可不可以整夜打坐練功,該怎麼做?
打坐修習禪定時,怎樣才能觀察到出息入息?
為什麼道家修行重視人的身體,講究性命雙修?而佛家卻認為身體是四大假合,只修性不修命?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