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兩者同出異名的「兩者」指哪兩者?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 以觀其妙。常有欲 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是「有」和「無」?

是「妙」和「徼」?

是「道」和「名」?

還是指的其它?


謝邀,聯繫上下文便知道第一章是開篇明義,談的是便是"有"與"無",包括在後面的章節中,同樣是有對"有"與"無"的其它闡述發揮。

這描述的是由相對性事物構成的系統,反過來任何一個系統中也找出來其相互對立的部分,並且其中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是系統發展與變化的關鍵之處。

而相對性的根源追溯到源頭,都會面臨最終極的「有"與"無"的問題。

比如探索為宇宙是哪裡來的,那麼科學推論,通常採用暴漲理論,會回答你是從個奇點產生的大爆炸,然而這個奇點是哪裡來的,因為奇點中包含著大量的物質,它本身是一種"有",而「有生於無",這個有無中生出來的。

同樣的,有與無同出而異名,正如希格斯玻色子通過希格斯場後,從無質量的粒子攜帶上了質量,從而由純能量變成了有物質的粒子,本質上可以認為其實它們還是一樣的東西,所以可以認為這便是有生於無,兩名同出而異名的一種例子。


謝邀。根據字面的意思,是指前文中的有和無。道就是根,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有無就是以道為根長出的兩個枝節,只不過這兩個枝節,一個是顯性的,一個是隱性的。看看陰陽魚就明白了。

最玄之處不是有和無,而是有無相生,互相轉化。引申一下,妙和徼,無欲觀妙,觀的是什麼,就是陰陽轉化的那個「s」線,有了這個妙才能乾坤顛倒,再造陰陽;有欲觀徼,徼是什麼?就是邊界,就是物極必反的那個極,有了這個極才知道何時能發生變化。


瀉藥

指道和名,也指有和無。道指向無,名指向有。


有無是對道名的一種描述。

妙徼是以上兩者的用法。

所以兩者指的是道名。

手心手背都是手。


有 和 無。

你的斷句不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用「無」來形容天地宇宙創始的情形;用「有」來形容萬物化育產生的情形。


此二者指有和無。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裡的名,要結合前文的「名可名,非常名」一起看。就是說無和有本質是同樣的東西,只是換了個名字,換了件馬甲。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那無是什麼?有是什麼?玄是什麼?

舉個例子,有一片沙灘,你給它命名「這是一個沙灘」;一個小男孩在那用沙子堆沙堡,你看著這個沙堡,會給它命名「這是一個沙堡」;突然一陣浪打來,把沙堡推沒了,你又只看到一片沙灘。但本質來說,無論沙堡還是沙子,都屬於沙灘。沙子就是「無」,沙堡就是「有」,沙灘是沙子加沙堡,就是「玄」。

再舉個例子,你看到一片黑土地,但當上面種了各色莊稼,你可想到這片莊稼的物質來源之一,就是這一片黑土地。這一片黑土地就是「無」,從中形成形式紛呈的莊稼就是「有」,黑土地加莊稼,就是「玄」。

因此,沒有明確邊界,就是無;有明確邊界,就是有。只是我們的區別心認為這兩者有所不同。


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

天地萬物有焉?無焉?吾不知其有無。吾之我存焉?不存焉?吾不知我之所存。無名,天地始。

及吾無身,吾何存焉?及吾有身,吾有我存也。吾不知花之何謂,更不知花之所存。吾有身耶,觸之而有花,其狀層疊;吾有鼻耶,嗅之而有花,其味清香;吾有眼耶,觀之而成其形。有名,萬物母。

其實為花耶?其味為花耶?其形為花耶?吾之所感是花耶?非花耶?吾不知花之何謂,吾不能知花之謂何。蓋因:吾身有涯矣,而花之妙無崖矣。以有涯隨無涯,怠矣。吾不知其所謂,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然吾隨不可知其妙趣,卻能觀其麟角,唏乎,可以觀其形,噓乎,可以嗅其香。此之謂:常有,欲以觀其徼也。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王陽明


很多朋友連今本與帛書本文字還分不清,就敢於大言解惑,領教了!

看得出很多人是讀過陳鼓應先生的文字的。陳先生是以今本為藍本的注釋,與帛書本偏差較多。做為《道德經》入門或者掃盲讀物甚佳,如此而已!

天資頗高且求真諦者,《河上公本》、《王弼本》、韓非的《解老》《喻老》、《帛書本》、《莊子》各注本均需通讀深悟,瞭然於心後方敢於無知草眾之前言「道」。

但既是芻狗草眾,多言無益!

僅此而已。


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可道取道,踐行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

總是無欲不加干涉,即靜,以觀其妙。

常有欲即動,以觀其徼。 靜可以見其體,動可以見其用

兩者無欲、有欲同出無欲、有欲同出於中,即人心,異名同謂無欲有欲雖然名稱不同,但指的都是人心的活動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人心運動極深玄,但卻是領悟道妙的入口,即眾妙需經由人心才能得以體悟(所以老子是客觀唯心主義

這是一段層層推進的敘述,從道開始,由道引出名,因為可道之道非常道,即沒有能夠永遠踐行的道理,即沒有永遠正確的道理(包括《老子》所講的道理),一切正確的道理都是暫時的,都是基於一定的角度發出的。因此,可名之名非常名。

為什麼在引出道的概念之後緊接著要引出名的概念?因為有了「名」,一切討論才有基礎。老子文中會提出各種概念,並基於這些概念進行推理,闡發道理,但是老子在開頭就提醒我們,可名之名非常名,無論後面講什麼樣的道理,都不是絕對正確的道理,都是有其適用條件的。

接著引出老子非常重要的有和無的概念。由有、無進而引入有欲和無欲。道、名、有、無本都是客觀現實,即與人無關的客觀概念,但欲卻是與人有關的主觀概念,因為欲出於人心(也就是中),是主觀的。

什麼是無欲?即人心處於一種以無名看待萬物(包含自我)的狀態。無論是肉眼看見還是內心觀照,當所有外物都處於一種無名狀態,便可以感悟到道的妙。這是一種內心被動、靜止的狀態。

有欲與無欲相反,是一種內心主動、運動的狀態。

客觀現實經由人心的有欲與無欲這兩種狀態在人心中發生作用,這便是無有入無間的,充滿道妙的過程。人心深玄,動靜之間的變化玄之又玄,但必須經由這一過程才能領悟到道妙。


有無相玄同。玄之,又玄。


這個問題

你是用馬哲的觀點來看的,以唯物論的世界觀來疑問道和名 來看 有和無的

所以我也用馬哲的觀點回答

首先,馬哲裡面的世界觀「世界是物質的」。那麼什麼是物質?手機是物質嗎?石頭是物質嗎?空氣是物質嗎?人是物質嗎?

這些都僅僅是物質的一個表現形式。不能代表物質。物質需要通過這些東西來表現出來,就是《道德經》中的第一句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那些可以被人肉眼、可以被人身體感受到的。打雷颳風下雨,四季變化,太陽升落。這些就是道嗎?這些也僅僅是自然規律,道的一個表現形式。讓老子 讓莊子 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

道是自然與宇宙的規律,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跡,發生變化的場所。但是,只能以具體的事物來讓人感受和觀察。

如,現代物理學一樣,那些無法被觀測,甚至只能出現在紙上的存在,卻又不能說,沒有。

道就是這樣。既存在 又能以具體形象來被感受,但是無法直接看道,無法直接摸道。

用馬哲的觀點來看,就是類似於,客觀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但是,用馬哲來定義並且評價道,似乎也是不妥和不敬。因為,馬哲也是道。

那麼「名」(給某物定義一個名字,譬如四季)。「名」就是道的表現形式,可以說名就是道,但是名就是道的全部嗎?顯然是不能的。道也不是「無」,因為道的表現形式是無所不在的。所以道也是「有」

人們為了紀念道 為了領略道的智慧。於是祭拜老子。在人們心裡,道就是老子,老子就是道。或者說,最接近道的男人。

一家之言。這個回答跟,上次回答 道和一二三的關係一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一這是陳鼓應評註本《道德經》,感覺斷句更加合理,也更易理解。


應該是有和無


無,是大爆炸之前的那個奇點(天地之始);有,是大爆炸之後的宇宙(萬物之母)。

通過那個「無」來推測宇宙生成的玄機(觀其妙),通過「有」來觀察萬物生長的現象(觀其皦)。

有和無雖然名字不同,但來源一致(同出而異名),都是抽象的概念(同謂之玄)。

在抽象的概念基礎上歸納演繹更抽象的概念(玄之又玄),這就是探索我們這個宇宙的重終極規律的門戶——道(眾妙之門)。

一家之言,不求贊同,不爭論~


推薦閱讀:

TAG: | 道家 | 道教 | 道德經書籍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