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左宗棠雞為什麼無法在中國流行起來?

如果說是沒有群眾基礎,它並不比水煮魚這些新邦菜更缺乏根基啊。還是說和糖醋裡脊重合度太高了?


咕嚕肉跟左宗棠雞做法和口味上基本上沒什麼區別,操作起來左宗棠雞還略勝一籌。具體表現來說咕嚕肉選豬肩肉最佳,但是平價,甚至外省(相對於廣東)某些人均一百塊的餐館都會摻進去各種不明所以的肥肉;比起豬肩肉來,雞腿肉在美國十分廉價易得,即使是小餐館用料也不含糊,口感自然要比瞎做的咕嚕肉要好很多。又有咕嚕肉以酸果鹵醬為佳,但出了南方几乎很少見;左宗棠雞醬料的recipe全美國用得都快統一了,至少穩定性很高。單論味道口感,用常識很難評價為什麼別人說喜歡中餐中的咕嚕肉時大家還ok,說到喜歡左宗棠雞就跳腳。我就從來不怕承認我就是喜歡左宗棠雞,在我的中餐最愛菜色里,左宗棠雞妥妥地在前三呆著呢。

當然這種心態還是有原因的。追根溯源還是由於左宗棠雞是舶來品,聖-彭長貴自己也不認美國市場上的左宗棠雞嘛。中餐有著對正統性幾乎偏執的堅持,很難像在美國的墨西哥人一樣承認burrito是墨西哥菜。如果這道菜不是「正宗」中國菜,那再好吃也不過是洋人沒見識的產物,這種印象已經印在很多人心裡了。對於很多,甚至我認為是一半以上的中國人來說,「正宗」對一道菜,一家餐廳的讚美程度是要超過「好吃」的。所以左宗棠雞這種在台灣被發明,在美國被變型的菜色走進中國人視野時,大家不接受。偏愛糖醋裡脊和咕嚕肉的人想接受左宗棠雞也會有很大的壓力哈哈。想起我本科的時候中國同學都說左宗棠雞是黑暗料理,我因為喜歡這種菜被人調侃了很久。我們上學的是個小地方,美國的三四線城市,在最開始的兩年「正宗」的中國菜館只有兩家川菜,於是幾乎全城的中國人都會在周五晚上約在那兩個地方。我就愛吃甜的不愛吃辣的,有時候也會有人拿吃ZZ雞開我的玩笑嘛。直到有一次同屆系裡中國人聚餐我點了這個菜,系草吃完以後最高指示:這個還挺好吃的。

臭豆腐還有人喜歡呢,糖醋油炸雞腿肉這種無論哪個維度都符合人類本能偏好的東西怎麼會被所有中國人討厭?唯一的解釋就是peer pressure咯,因為這個是舶來品,它「不正宗」,所以你喜歡吃這種黑暗料理就是沒見識,沒吃過好東西,去吃也要躲著熟人走。類似的案例同時也發生在了娘惹菜的身上,貌似離開中國大地的中國人做的菜都不能被中國本土的人認可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正宗」的這個思想在作祟。其實是完全沒必要的,正宗就一定好吃嗎?壽司剛發明出來的時候米飯的比例要高上幾倍,宮保雞丁源於丁寶楨喜歡往醬爆雞丁里放辣子和花生米炒的愛好,如果正宗就一定是最好的,要那麼多變化幹什麼?

最正宗的料理就是烤肉或者拿鼎煮嘛,加不加鹽視地域而定。

說左宗雞難吃,中餐有更好吃的東西的人不妨回答我三個問題:

1. 糖醋裡脊難不難吃?

2. 咕嚕肉難不難吃?

3. 松鼠鱖魚難不難吃?

這三個都說難吃,才能證明你覺得左宗棠雞難吃是真因為它難吃,同時你還得否認鍋包肉櫻桃肉抓炒蝦球等等許多類似的菜。全美國能吃到的左宗棠雞的平均水平比全中國對應模式的餐廳能吃到的問題中三個菜的平均水準高到不知道哪兒去。另外我見過說左宗棠雞難吃但是愛吃韓國甜辣炸雞的人多了去了,看來中餐的身份真是原罪啊。

我也可以告訴你們,大背景來說,早些年美國的小城市裡「正宗」的中國菜幾乎只有川菜。我在那樣的地方度過了本科的四年,不同的美國人我也帶過去五六波了,還沒見過喜歡川菜的。第二次去中餐館,妥妥滴左宗棠雞。說美國人沒見識,十刀左宗棠雞廉價的人不妨自己看看那些小地方的「正宗」中餐館十五刀的改良版毛血旺,是能增長別人多少見識啊?還是能奢侈出幾美金啊?BTW我認為那幾家中餐館做的毛血旺和辣子雞比北京很多地方都好吃呢。我善意滴提醒一下某些認為一道水煮魚/拌面/燒排骨就能征服沒見識老外的知友兩點:1. 人家吃過,人家是真覺得左宗棠雞更好吃。2. 大多數時候讚美只是出於禮貌,你可以試試下次同樣的場景,給別人一個選擇。

如果願意打開懷抱,承認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並且承認自己誇它僅僅是因為自己喜歡,說話之前過過腦子收起那微不足道而又pathetic的鄙視鏈,總是能發現更大的世界的。祝你們吃得開心。

加一句,某些人要是非比逼格的話,全國流行的某菜系肯定是最低的。


左宗棠雞已經徹底淪為美式中餐的代名詞,其成為美式中餐,完全是因為當地華人根據美國人民的口味不斷改良而成,因此中國人不喜歡一大部分是口味問題,還有個問題是廉價中餐品質參差不齊,大多數店家的左宗棠雞真的不好吃。

然而,正宗的左宗棠雞確系正宗中國菜。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A6%E5%AE%97%E6%A3%A0%E9%9B%9E

中國大陸貌似沒有彭園餐廳。左宗棠雞為已故的彭長貴老先生所研製,彭園也是彭老先生在台灣開辦的餐館,他們的左宗棠雞很受歡迎。

所以左宗棠雞大概是被廉價華人餐廳做爛了。。。好不好吃也是其次了,重點是非常不好消化。。。


我身為上海人,吃口偏甜,不怎麼喜歡吃辣所以對川菜不感冒,左宗棠雞我覺得挺好吃的。我覺得左宗棠雞無法在國內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國內的雞肉成本無法壓得像美國那麼便宜的關係。左宗棠雞用的是白肉,也就是雞胸肉。來美國的人都知道在美國雞胸肉多麼便宜,而國內如果要做到美國左宗棠雞的雞肉份量和質量,成本肯定已經超過低端食物的門檻了,相比之下,可能一些麵食更實惠、更能填飽肚子。所以吃不但和文化有關係,和本國經濟產業也有很大聯繫。


流行起來估計難。但是誰說沒有?

這張照片是我同學在北大某餐廳拍到的。

歡迎北大的學霸們來驗證一下。

我當時看到這張的第一反應:學美國的啥不好???

這個左宗棠雞呢,確實是彭園彭長貴所創。但是呢,我看到的資料說,這個菜最早口感跟現在不太一樣,口味更像湖南菜,帶辣,重油重鹽,不帶甜。但是彭園開到美國以後被一部分人改成了現在的口感。據說彭長貴都對此很不滿。

求書記翻個牌?@孟德爾


好吃的東西太多了…沒他的位子


林則徐的Frog倒是蠻流行的


不要一張嘴就中國人覺得不好吃,中國人的口味,中國人口味差距極大,各大菜系的菜互相不同地區吃不慣的吃的慣的太多了,連一個豆腐加糖還是加鹽,粽子加肉噁心不噁心都能吵起來,酸甜口味你們就敢說中國人覺得不好吃,好大的口氣,我們就這麼被你三個代表了?咕咾肉也酸甜,糖醋魚也酸甜的,糖醋裡脊也酸甜的,這麼普遍廣泛的一大口味,就被你們從中國菜里開除了?左宗棠雞作為百年名菜,有的是中國人吃得慣,當然也有不喜歡,跟其他中國菜沒什麼區別,愛吃酸甜口味的國人有的是。什麼被一些餐館做的爛的這些理由,用在其他菜上全部成立,國內街頭大部分小飯館做的任何菜都很爛。

說的就跟滿街黃燜雞大家都覺得很好吃似的,而且中國大部分流行的菜,發明時間很短,大部分你常吃的東西,基本就是建國後才發明的。比如20年前哪有大盤雞這玩意兒,一個安徽人(還是東北?)跑去新疆做的粗糙的大鍋悶,也好意思就敢說比百年酸甜口味的左宗棠雞好吃?

流行不流行,這事兒壓根就不取決於你覺得「好吃不好吃」。中國大部分在一個地區流行的本地菜在別處都不流行,流行的也全部改良過。


反對目前最高贊的答案,全篇邏輯論點一無是處。

左宗棠雞和咕咾肉口味沒區別???一個酸甜果香一個甜辣辛香你告我說沒區別?

「老外吃完正宗的燒排骨之類的中國菜還是覺著左宗棠雞好吃。」(非原話)這能證明什麼?我見過老美一輩子只愛吃炸雞吃炸鱈魚我問為什麼他告訴我因為排骨有骨頭麻煩。

我在這裡清楚表明下為什麼很多人不接受美式中餐(左宗棠雞為代表)。

第一個原因甜!

是真甜,為了迎合老美的口味美式中餐的幾個最流行的菜式沒一個不甜。陳皮系列 甜酸系列 左宗系列 全是甜的不能再甜。

第二個原因渴!

為嘛渴因為味精,大部分美式中餐都是快餐類人均10刀的小餐館,不可能給你做好湯頭高湯備用,有良心的灶台中間放一大鍋把剃完肉的雞骨頭扔進去,炒菜的時候把這個玩意當水用。然而這種玩意真跟誰沒區別所以最後為了鮮還是得加味精。就我的經驗來看那個味精量真的是不少。。。

第三個原因油太多

這麼明確的告訴你們,美式快餐里但凡肉類必然過過油。基本都是過油後熗鍋爆炒掛汁勾芡上色。這種大油的東西我吃兩次就膩了。

第四美式中餐的手藝太差

這麼說吧目前美國這些中國人開的美式中餐八成是福州人開的,這些人幾乎都是半路出家。跟的師傅也是同樣的情況學的東西也一摸一樣並且越來越偷工減料。你覺著一個從來沒學過廚只是會顛炒勺的人能做的出來多好吃的菜?

最後說一個為什麼美食中餐在國內傳播不開的原因

老美的平均飲食審美絕對是比國內要低得。在美國食材成本不算高甚至比國內便宜,但是廚師的人工成本絕對超出了匯率比值。所以同等價錢的情況下在國內吃到的廚師的手藝是肯定比美國高的。


左宗棠滅先陝甘回亂,後收復新疆失地。被列為與豬肉同等的破壞民族團結的卡菲樂食材而被明令禁止。


那是因為很少有人吃過正宗的左宗棠雞。

2017年初,我在台北的圓山大飯店(圓苑餐廳)第一次吃到了正宗的左宗棠雞。圓苑餐廳的特色是「江浙佳餚、北方小吃及點心」。

先上一張「左宗棠雞」:

特寫:

發現菜單上, Tso沒有了,只有Generals。

第二天,就去了彭園。彭園是彭長貴創立的湘菜館,而彭長貴便是左宗棠雞的創始人。

當時的菜單:

從口味來說,我認為圓山的更好吃;要說正宗,還是彭園的這個正宗,特別是蒜末和辣椒的搭配。

至於為什麼叫左宗棠雞,其實是有一次軍方招待美國的將軍,要連續宴請三天。彭長貴便創新發明了這道菜,賓客很喜歡,問他叫什麼,他隨口答道,「左宗棠雞」[1]。

那麼左宗棠雞是否會在中國流行?可以參考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 [2] 這部電影。這是一道湖南菜,但是湖南卻沒有;它以左宗棠命名,左宗棠家鄉的人卻沒有吃過。從口味來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雞肉菜。我認為這道菜以後會很流行,如果,我們的廚師能有自由發揮和創新環境,而且我們的能更加包容創新,而不是一直守著菜單和所謂的傳統菜。

我以前認為,中餐應該有法餐那樣的地位,非常高貴的感覺。網上隨便一搜,你可以搜索到一長串著名法餐廚師的名字,但中餐則很少。在Parts Unknown紀錄片[3]的成都一集中,Fuchsia Dunlop提到,西方總是推崇名廚,強調廚師的個人作用,而中國傳統以來,則是看不起廚師作為職業。最起碼,左宗棠雞的成功告訴我們:湘菜不一定在湘,也不一定要很辣。希望未來,廚師能夠有更多自由,開發新的中餐。或許未來,會有更多中國廚師,將左宗棠雞加入餐廳的菜單中。中餐的偉大在於,能夠落地生根,根據所在地的口味調整自己,能夠讓人們用低廉的價格嘗到美味,還有什麼菜系可以做到這麼高貴?

參考資料:

[1] 2014.07.20【台灣演義】湘菜泰斗 彭長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lqUgmuCLqA

[2] 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

[3] Explore Parts Unknown

===06/20/2017===

為了對比,今天特地去本地yelp四星的中餐館點了一份左宗棠雞。如圖:

肉感還是不錯的,畢竟能把雞腿肉做難吃也是不容易。唯一的缺點是太甜了,辣椒幾乎只是擺設,醬汁就像糖漿一樣,而且越在底層的雞肉塊越甜。感覺美式中餐的左宗棠雞都偏甜。之前同事跟我說,他如果吃到中餐的雞不那麼甜,就知道這家比較正宗。


書記啊,這個左公雞首先國內本來就沒有,然後真的很難吃啊!真的很難吃啊!

也就美國人從小沒吃過好東西愛吃這一口,而且這個東西中餐館加工方便,一過油澆汁就完成了。

國內這麼多好東西大家都來不及吃,這麼個垃圾菜肴不會有人吃的!除非這個東西放在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去賣,說這是美國流行菜肴!

誰要是在國內點這個菜,莫怪我bs,明明有豆漿油條豆腐腦胡辣湯雞蛋包燙麵包水煎包鍋包肉回鍋肉香椿芽炒雞蛋九轉大腸干炸裡脊白菜燉大蝦羊肉湯辣炒蛤蜊比管燉豆腐鐵鍋鯰魚油炸小黃花。。。為毛整什麼三分鐘速成的左公雞啊!!


因為不好吃。

Fuck fake Chinese food!


難吃。


只能說是因為太難吃了。。。。。。。。

我村不少中餐館都有兩套菜單,一套帶左宗棠雞的是沒法吃的,此處包括謎之口味的北美特色餛飩湯陳皮雞等食物,一般跟幸運餅乾配合服用。。一套不帶的是能吃的,就是夫妻肺片松鼠魚香辣蹄花等等,雖然餐館做的很爛但是勉強能吃。。。


跟難吃不難吃沒有關係,主要的原因在於沒有空間。做個類比吧,我的第一部智能手機是windows phone,當時覺得總有一天會出現巨硬,安卓,蘋果三分天下的局面,現在想來,呵呵。是微軟手機不好用嗎?不是的,市面上壓根不需要那麼多的操作系統啊……回到左公雞,在多村的中餐館吃過兩次,不難吃,但是你說推廣到國內,同樣喜歡甜咸口,就跟最高票提到的,我幹嘛不去吃咕嚕肉和糖醋裡脊呢?喜歡吃炸肉,我幹嘛不去吃鍋包肉呢……廚師學藝,師傅和學校教的是鍋包肉,那就在菜單上寫個鍋包肉,左公雞難做嗎?不難做,但是已經有鍋包肉和糖醋裡脊的基礎上幹嘛多此一舉呢?說到底是路徑依賴,加上左公雞製作成本比起其他菜又沒有什麼優勢,必然是在國內推廣不起來的


在台灣吃到最好吃的左宗棠雞,是台北公館,也就是台灣大學對面巷子裡的重順餐廳。

這道菜好像是台灣的一個名廚彭長貴發明的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