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祭祖時看到了我奶奶的曾祖父的墓碑,這上面都有什麼信息?他以前的地位怎麼樣?

看見上面還有個皇清待,是不是和清政府沾點關係?


古時對為官者有封贈制度,除了授予官員本人及妻室官階、命婦封號外,還推恩封贈其父祖先代(在世者曰封、不在世者曰贈),一併授予官階和命婦封號。在明清兩代,其形成的文書一品至五品官稱誥命、六品至九品官稱敕命,其中一品官封贈三代(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二品三品官封贈二代(父母、祖父母)、四至七品官封贈一代(父母),也就是說只要符合封贈條件的七品及以上官員,最少父母、最多至曾祖父母不論存歿都會得到朝廷所授予的相應官階和命婦封號(明清時若該官員父祖無官,俱照其子孫現職封贈;父祖如原有官,在任者不封或棄職就封,如已致仕、亡故者照例封贈;父祖官職比子孫高者,依原職進一階封贈,職卑者,從子孫官封贈),而很多官員的父祖先人很可能都是從未當過官的白衣,儘管獲得的只是類似於榮譽稱號,但在舊時卻最是光耀門庭之事。

這塊墓碑上寫的是「待誥贈」並直接跟「顯考妣」,說明題主這二位先人入葬時,其子孫尚未有官,是布衣白身,墓碑上這麼寫含有其子孫希望得官為已故父母掙個誥命以「光宗耀祖」的期待。當然立這塊碑的時候已經是民國初期了,封贈制度已不存在,應該只是一種墓碑慣例的延續(「待誥贈」字樣在清代墓碑上挺常見)。

-----------------------

1.以上對封贈只是簡述,明清時期還有覃恩封贈、捐封、貤封等其他情況。

2.明初規定,在京官員,逾年實授,給本身誥敕,三年考滿,始得封贈。外官三年考滿,給本身誥敕,六年、九年始得封贈。後來京官免去試職,初授散官,待到考滿始給誥敕,並與封贈。外官滿一考而以「最聞」者,即給與封贈。


能看到以下信息

1 該碑立於農曆丁巳年 十二月中旬,換算成現代時間是1918年1月下旬,還有半個月就過年了。

2 癸山丁向,說明是面南偏西南,凶吉啥的看不出來。

3 立碑人有兒子(祀男)孫子還有侄子侄孫,這種情況說明墓主的兒孫能力很可能一般,這個立碑活動是由侄子這面主持或贊助的。

4 皇清待誥贈,說明立碑的時候,墓主兒孫都沒有官身,平頭老百姓。


推薦閱讀:

著名古迹"秦始皇兵馬俑"位於我國哪一省?
古代的首飾上的寶石為什麼不打磨成規則的形狀?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為什麼當時亞洲的文明要領先美洲那麼多?
中國有哪些史書的記載被考古研究證實?
胡夫金字塔時間是怎麼確定的?

TAG:考古 | 田野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