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兒子兩歲一個月生氣就扔手裡的東西,還不願撿起來。怎樣糾正他?

例如他刷牙想坐著,搬凳子你不讓,他轉身就把牙刷扔掉,讓他撿起牙刷,無論怎樣他都不撿。


早課回來看到這麼多贊很驚訝。謝謝。

題主孩子的情況可能要比我寫的複雜。以下文字存在以偏概全的可能。

請諸君篩選來看。

@曹舟力 說的很對,若條件允許,題主可尋求靠譜的家庭諮詢師輔助兒童行為觀察,制定出比較細緻的策略來(父母和兒童都需要)。或者閱讀相關書籍,略微了解一點兒童的心理和生理成長的規律。

2015年6月7日20:02 補充

@如月曉曉 和 @巫毒娃娃 兩位媽媽從現實的層面分享了教育經驗。大方向從理論來說是正確的,期待二位媽媽分享更多的實踐經驗。

其中 @巫毒娃娃 這位媽媽的文字是一個較好的兒童行為分析範例,推薦閱讀。

另外,有媽媽問到為什麼下面的引文是1988年的書,不會過時么。

我以為(個人觀點),八九十年代,國家曾出版了一些育兒書籍,現在依然沒有過時。那些作者多是老教育者或是兒童研究者、兒科醫生等,專業能力很強,能夠將科學的育兒理論以明白通曉的語句普及大眾。而且因為無商業目的,幾乎沒有私心與私貨。

這些書籍不太好購買,多數絕版,但讀秀大多有電子版,可以看看。

以下引文是討論一歲多到兩歲左右扔東西的行為意蘊

(現實需考慮情感和環境參數)

一歲多到兩歲左右的孩子喜歡扔東西,是由於手的動作有了很大的發展,手眼更加協調。不但能夠握住物體,而且能比較準確地拿、扔等等。特別是學會走路之後,會對周圍的一切感到新鮮。

隨著動作和語言的發展,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手裡的球一扔,就跳起來……一踢,就滾遠了……這些動作本身是孩子自我發展的表現,而且通過這些動作,孩子得以體會到自己與物體之間的關係,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活動中得到了很大滿足(咯咯笑,拍手)。

孩子是在活動中,在與周圍事物的接觸中,身心得到發展的。例如,學會開關,知道球能滾動,學會拐彎,能設法拿到自己扔掉和想要的東西。

一歲多孩子的動作,會反覆做,在重複中學會動作,他不知道那些是應該的,那些是不該的。家長可以通過表情、動作、態度、聲音等讓孩子知道應該怎樣做。但對於幼兒來說,禁止是不會成功的——因為只有語言和禁令。應當轉移他的注意力,用更有趣的動作吸引他。

摘選自:北京市婦聯,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編. 兒童教育 答青年父母問.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1988.05. 「有刪減(篇幅所限,去了些例子)」

解釋一下黑色加粗的詞語:

  1. 手眼協調:身體操作性,協調感,節奏感的形成
  2. 自我意識:「我做的」自我認知的建立
  3. 滿足:自信心的建立,正向反饋
  4. 知道球能滾動:因果關係建立,邏輯思維能力,常識認知,知識學習
  5. 在重複中學習動作: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複帶來的安全感

補充:如果兒童摔東西,家長可以在一邊,也拿一個杯子,慢慢的蹲下,輕輕地將杯子放在地上。反覆幾次,兒童就能學會正確對待杯子和易碎品的做法。——這一方法已得實證。

上面所解釋的是兒童在這一階段正常的表現。

題主所描述的兒童,在出現肌肉控制的同時伴隨了負面情緒的表露。

首先,能表露出負面情緒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如果孩子漠然,無動於衷反倒不好。

其次,兒童所表現出的問題需要從家長身上找答案。建議題主回想一下自身日常情況。不僅僅是刷牙這一件事情,生活中是兒童身邊的人是否有情緒控制不佳,並且被兒童所感受到了的情況存在。

其三,兒童表露出生氣,是只有在刷牙時,還是有其他活動時都會發作?如果只有刷牙時,建議檢查一下牙刷和牙膏是否適合兒童使用。如果不只是刷牙這一活動,家長可以做一做兒童的行為記錄分析。

再補充,兒童在年幼時,對語言和情緒的感知與成年人有很大不同,而且語言和情緒若弄不好容易造成負面影響。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還是要從始至終貫穿「溫和的態度、正確的行為」這一原則。以身作則這個詞,意義深遠。

最近在想:如果家長本身是「正確的人」,那麼他對兒童的引導和互動是朝向一個「良好」的方向伸延和發展。如此,即便不必細究兒童行為細節,每個親子互動的細節中也都蘊含著良性的教育意義和發展可能。

可參考的書:

  1. 北京市婦聯,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編. 兒童教育 答青年父母問.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1988.05.
  2. (美)Eva Essa著;王玲艷,張鳳,劉昊譯. 幼兒問題行為的識別與應對 教師篇 萬千教育 第6版.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0.01.
  3.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系,湖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小兒科編著. 育兒知識千問. 武漢: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1.01.
  4. 道頓(Doughton,D.)著;錢景等譯. 年輕媽媽須知.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06.
  5. (美)阿琳·艾森伯格等著. 嬰幼兒養育手冊.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06.
  6. (美)麥考夫著. 海蒂育兒大百科 1-3歲.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4.02.
  7. (美)佛羅斯特等著. 學前教育指導譯叢 遊戲和兒童發展.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11.06.


究竟是站著刷還是坐著刷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會發脾氣了,而這個發脾氣過程被我們認為行為失當、是個不好的表達方式,從而需要糾正。

我兒子馬上滿兩周歲了,也有生氣發脾氣摔東西這類問題。據我觀察很多小朋友都有,比較常見。

下面分享我的處理心得。

我兒子從小一直是我們夫妻倆和他爺爺奶奶輪換著帶,在我們這兒住一段時間,在他爺爺奶奶那兒住一段時間。

大約從他8、9個月開始,她奶奶就強調他脾氣大,愛發怒,生氣,表現為氣惱的亂蹦、跺腳、哭鬧。當時我不以為意,覺得孩子小,過一會轉移注意力就淡忘了生氣發脾氣的情緒,不必刻意強調缺點貼標籤,等大一點再觀察看看。

直到前幾天我婆婆把兒子送回來,我忽然發現他的脾氣相當暴躁,表現為易怒、摔東西、打人、甚至激動到打自己,我完全驚呆了——我兒子怎麼變成這樣了?

孩子出生時就是張白紙,身上的烙印都是家庭環境及其它生活環境刻上去的,嗯,一定是我們的家庭環境出了問題。所以我思索了很久,查找兒子易怒暴躁的源頭,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嘛。

我們夫妻倆對兒子說話及行為方式都是柔聲細語的,尤其是本人。這裡順延一下,我從小說話就嗲,就是奶聲奶氣的那種,本人並不自知,一直到上班被同事取笑說我模仿港台腔,我錄下自己的聲音播給自己聽,才慢慢意識到自己「港台腔」,後來慢慢刻意修正,避免發音過嗲讓人產生矯揉造作的印象而反感我。所以我對兒子說話、行為都差不到那兒去,至於老公,那對兒子的態度也是溫和的不得了。

再反觀他爺爺奶奶的行為。

例如,他會對兒子發出威脅行為:兒子對爸爸媽媽表示親近行為,他爺爺奶奶吃醋了,立馬起身說:你跟你媽媽親不理我了吖,那我走了啊,回我們自己家了。。。兒子此時會又哭又鬧抱著腿不讓走。如此反覆,一天重複個幾次,孩子沉浸在負面情緒里,容易養成負面情緒爆棚的性格。

再例如:兒子喜歡在外面玩不喜歡在家裡待著。有時兒子自顧自在家好好的玩著,忽略了他爺爺奶奶,他爺爺奶奶覺得沒有存在感了,就強行加入要求和兒子一起玩,或者做一些出格的事兒吸引兒子關注他們(咦,不是老人陪孩子嗎?),特意去把門打開:「我們下樓去玩了呀,不帶你去噢!」兒子此時會著急忙慌的追到門邊要跟隨,這時他們果斷拒絕兒子:我們不去了!兒子出去玩的慾望被吊起來又果斷遭拒,必然被激怒啊。

一天中這種情況隨時來個幾次,不停的平復、激怒;再平復、再激怒……他幼小的精神能抵禦的了這種愛心摧殘麽?像鬥牛士不停的拿紅布鬥牛似的,孩子變成易怒暴躁愛斗的小獅子也自然順理成章了。

早上我帶兒子出吃早餐,吃完後他表示想在外邊玩一會,暫時不想上樓。我跟他講了現在需要上樓的原因和理由,並要求他配合,他不同意,開始發脾氣並把家門鑰匙扔地下。我沒有批評他的行為,溫和的鼓勵他撿起來,他不聽。我就自己撿起來往家走。我不會真的放他自己在樓下不管的,故放慢腳步觀察他的反應,我知道他一定會追上來的。等他追上來就是心裡認可我給他講的道理了,並且做出妥協跟我回家,此時雖然他還會想讓我抱著回家什麼的,不過無所謂了,他已經在大原則上向我妥協,我適當的抱他給予感情上的安慰也是有必要的,這個要求不過分。

我總結了下,當我們面對自己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的感受,如果換作是自己,自己會怎麼面對造成不良情緒的誘因。還有,消滅造成不良因素誘因的行為。有缺點的時候,不要圍觀,不要刻意強調,而是淡化處理,淡化處理這個手段真的很有效。


這個階段是自我意識萌發的時候,孩子特別想自己獨立做事情,但是沒有是非觀念,家長非把是非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說這不對那不對,談到糾正就更有點過了。

我家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這麼處理,我會說「哎呀,可憐的小牙刷會不會疼啊,它想不想回家啊,我們撿起來讓杯子媽媽抱住它好不好?」

小熊繪本裡面有讓小玩具回家的故事,所以我家丫頭每次都會愛護東西或者玩具,放回原處。一切都是需要潛移默化的,家長在家裡也可以做示範,東西掉了,在孩子面前念叨幾句。當然要從孩子的角度,這個階段,所有的物品在孩子的眼裡都是有生命的。抓住這點,孩子會有同情心,同理心,慢慢也會使自己的行為回歸到常理。

切記,大人在孩子面前不要發火,扔東西!

慢慢一切都會好的,兩周多的孩子都有這個過程,家長需要的做的是榜樣、耐心、愛心,豁達、冷靜、體驗、思考!


應邀!

題主,誰規定不能坐著刷牙?

到底是孩子生氣,還是大人覺得沒有控制住生氣比例更多?

這個年齡段扔東西行為還有一定遺留和一歲多大肌肉手臂發展和控制感等有聯繫,但是,主要是習得的!

如果題主很擔心,找有嬰兒觀察經驗的嬰幼兒治療涉足的心理諮詢師,或者家庭治療師,其實就我經驗,題主如果願意找心理諮詢師處理自身憤怒控制感方面會更有利。


兩歲一個月。。。這不是很正常嗎

我的世界觀受到了極大衝擊

額,竟然還有說「揍」的

你們城裡人可真會玩


揍。


大人有時候是怕麻煩(比如弄髒衣服要洗)會不讓小朋友干這干那,有時候是莫名的不讓小朋友做某件事情,其實根本就是大人的問題。

小朋友想做板凳上刷牙,說明他有不同的想法,這個想法又沒啥危險應該鼓勵啊,而且小朋友還自己去搬板凳,動手能力和執行力相當好啊。如果坐板凳上刷牙,牙膏沫沫弄髒了衣服,他會體驗到,或者大人指出來就是了,說不定小朋友會把衣服脫下來放水盆自己洗呢,這樣他都有機會學習洗衣服了。

孩子發展到摔東西發脾氣,就已經是積攢了許多的挫折和不滿了,大人肯定經常干涉他的生活,他又沒辦法反抗。題主應該解決坐板凳刷牙的事,這件事解決了,摔東西的事就解決了。

必要的規則是應該有的,但不能事事都管啊。

大人們啊,換位思考一下吧。


他並不是想要扔東西發泄生氣,而是表達生氣,因為他還不懂得如何更好地表達生氣這個情緒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能夠敏銳地感覺到了他的生氣,並理解他生氣的原因,告訴他表達生氣更好的辦法和解決之道,他一定會放棄這個方法選擇更好的辦法。但是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並且知道不管他多小他都是一個正常的需要發泄情緒的人。


其實我覺得…人都需要發泄的方式,孩子摔摔牙刷什麼的換來好心情…這買賣還挺值


兩歲左右的孩子扔東西可能並不是大人所謂的「生氣」,更多的是對空間、對它物的探索。因此題主你這種要糾正孩子的想法應該及時糾正過來才是。

兩歲左右的孩子扔東西非常普遍,有兒童教育工作者將這一現象總結為兒童成長必須經歷的「空間敏感期」——表現為喜歡探索空間,最早表現為爬、抓、移動物體等,稍大一點則喜歡爬高、旋轉、扔東西等。

1歲5個月的楠楠不久前剛學會走路,他喜歡扶著床邊走。看見床上的枕巾,拉下來仍在地上,很滿足地看一看,繼續走;看見書,把書推到地上;自己的玩具也一件件通通往地上扔。

有時候,他扶著牆走到鞋架旁,把鞋架上的鞋一個個全扒拉到地上。——(王靈雪)

題主你看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家長大部分都會遇到。

我們設想,幼兒早期可能以為自己和外界是一體化的,要明白自己和它物是分離的、物與物也是分離的道理,幼兒需要2到3年的時間。當他能夠行走、使用手、移動物體就成為幼兒早期探索世界的集中表現。手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空間的敏感期接踵而至,使孩子開始「征服」他能涉足的任何地方。

兒童通過拋灑、移動物體來探索空間,感知他和物品、和空間的關係。把裡面的東西取出來,把外面的東西塞進去,是幼兒認知空間的最初過程。

引自孫瑞雪《捕捉兒童敏感期》。在這本書里還說到:

給孩子愛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都會有這樣的需求。空間敏感期對空間的探索,是兒童一個自我創造的過程、一個突破極限的過程。

其實最根本的道理是:父母總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考慮孩子,而忽略了幼兒是在面對一個一無所知的世界,幼兒對這個世界、對自己身體的種種探索在成年人眼裡看來都有些不可思議甚至讓「愛面子」的家長氣急敗壞。這時候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愛和自由,給他一個探索、成長的寬鬆友好的環境,過了這一階段,他就對這件事不感興趣了。

相反,若是探索的過程受到壓抑甚至威脅破壞,那恐怕會在孩子以後的成長中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沒關係,我家孩子不生氣也扔,大概是這個年齡段的小愛好吧


無傷大雅的事情,不要糾正。多做示範即可。

教育在於以身作則。

孩子最擅長模仿。


重要的不是生氣扔東西 是為什麼生氣吧


這個年齡段還要鍛煉扔這個動作呢,大人帶孩子拿著球有目標的練習扔,同時告訴孩子有些東西不能扔。。。


讓他知道東西除了扔,還有更有技術含量的折騰方式。


傳統方案:一切不乖都是裝的,打一頓就好了。

進口方案:化身成為唐僧,念叨到他崩潰。

綜上所述任君選擇。 _(:з」∠)_


兩歲左右的孩子有一個叛逆期,提請注意


《早期教育與天才》[日]木村久一 推薦理由: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作者木村久一,一生致力於兒童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研究,日本皇室在給他授勛時盛讚道:木村先生成功提升了一代日本國民的素質。作為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著作頗豐,其《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更是被教育學界奉為家庭教育"聖經",雖然出版已時隔近百年,但至今仍是年輕父母們的教育子女的首選書 籍。在中國圖書市場超過"百萬"的三本家教圖書《卡爾.威特的教育》、《發現母親》、《哈佛女孩劉亦婷》無一不受《早期教育與天才》這本書的影響。本書可讀性強,可操作性強,適合所有家長閱讀。 延伸閱讀:《卡爾.威特的教育》(德卡爾.威特)、《早期教育與能力培養》(日鈴木鎮一)、《斯特娜的自然教育》(美斯特娜)、《俗物與天才》(美塞德茲)等。

你可以去看看,當然要結合國情和自己的實際。

資料來自網路。


對這個問題我沒有發言權,我只是來吐槽一下上面的一些回答的。

什麼「把家長的觀念強加在孩子身上了」什麼的,題主只是舉了一個例子嘛,咱們來發散一下:

同樣是一個兩歲的小孩,整天想要吃糖,假如每天的量是2克是最好的,超過了8克就對身體不好了,但是他吃了5克了還是要吃,不給就哭就鬧,怎麼解決?這個跟題主的是差不多的情況。

題主小孩坐著刷牙對不對我不知道(坐著的話倒是容易把沫滴到身上地上),但是經常扔東西肯定要糾正的。

摺疊我吧


不理睬、孤立,讓其主動靠近後,問他知道自己錯了什麼,再跟她講最小的道理,讓他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夫妻要有人做紅臉,有人做白臉。


推薦閱讀:

上大學了是不是可以隨便蹭課?
怎麼看5月4日上千教師在衡陽市政府門口討薪?
為什麼長輩都樂意教育孩子不要攀比物質,而要比學習?
自考本科和統招專升本是不是沒法比?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