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22相應36經?
北傳:雜阿含16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36經
一位比丘聽聞世尊說法,了知:
有煩惱潛在趨勢者,則以此為名;無煩惱潛在趨勢者,則不以此為名。
如果對五蘊有煩惱潛在趨勢者,則以此為名。如果對五蘊無煩惱潛在趨勢者,則不以此為名。
「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若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若五蘊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若五蘊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增諸數:「增諸數」,南傳作「以此為名」(sa?kha? gacchatī,另譯為「來到……之數」),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被以該詞認定;從該角度被認定」(is reckoned in terms of it),按:「sa?kha?」的原型為名詞「sa?khā」,水野弘元《巴利語辭典》解說為「目算,算數;名稱,稱呼」,「gacchatī」的原型為動詞「gacchati」,水野弘元《巴利語辭典》解說為「行」,這是一個類似「作」一樣的「廣義動詞」,兩字合用應為「以該名行知」也就是「被命名;被稱呼」的意思,而不宜以「增諸數」的字面意思理解為「增加數目」。菩提比丘長老進一步舉例作這樣的解說:如對色以欲貪而有煩惱潛在趨勢者,就被以該煩惱潛在趨勢之名:「好色」(lustful)稱呼之,瞋與癡亦然,甚至連對五蘊之某蘊顯得比較突出的,也能依此而得名,如傾向「受」者,被稱為「享樂主義者」(hedonist),傾向「想」者,被稱為「唯美主義者」(aesthete),傾向「行」者,被稱為「行動派者」(man of action)等等。
他聽聞世尊的法後,住於獨處、隱退、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不久便證得了阿羅漢果。
請賢友們為末學解說,世尊這次所說的法,是如何指導那位尊者證得涅槃的。薩度,薩度,薩度!
以此為名、增諸數、is reckoned in terms of it,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跟隨著五蘊趨勢,則會衍生更多(增諸數)。那麼你一直在五蘊趨勢衍生不斷中打轉,不能如實知如實見,所以煩惱亦不斷,亦在增加。
若你不跟隨五蘊趨勢,那麼未衍生不生,已衍生的亦無趨勢延續而覆沒,證無生智。如於色受想行識此中之一蘊至五蘊有貪(第一個「使」為煩惱,第二個「使」為驅使,此皆因貪慾而起),即於該一至五處產生行,因行而生相應後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因此於五蘊分別有貪取者可分別稱呼,便於修行者自省並集中除去該取蘊之習氣。由此,可分別於五蘊思維貪之貽害,除貪。
比丘聽法後既知五蘊有貪的危害,因此如法止觀,如法思維,於色受想行識五蘊貪慾滅盡,無煩惱。名色既已斷,死後識無倚靠無住處,自然不再受有,即為阿羅漢。
「以此為名,增諸數」,筆者簡單理解為產生行...生後有。相應地,「不增諸數」即為不受後有。
一點拙見供參考。感謝題主一個詞一個詞細摳的精神,筆者也由此受到激勵,希望共同努力,有日有所收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