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德意志嚴謹的思維方式造就了德國眾多哲學家,那麼是什麼使俄羅斯藝術和文學如此高產?


1.殘酷的政治現實使得俄國知識份子不能直接去討論政治,只好去文學這種看似人處無害的領域傾注熱血,而且在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心目中,文學不僅僅是一種文字載體,更是一種精神的家園,優秀的文學必須體現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責任擔當,優秀的作家是社會的良心,所以他們儘可能把各種東西塞到文學之中,知識分子們扎堆與文學與文學批評,這樣的文學不僅從質量上,數量上也會有很不錯的成績。

2.與此同時,同時期的西方思想文化以各種方式傳播到俄國,儘管在我們一般的印象中帝俄是非常落後的國家,但是思想上卻並不比西方落後,而且到了二十世紀初,俄國的作家與藝術家敏銳地感覺到了同時期的西方的藝術成就,成功地把現代性思潮與俄國傳統嫁接起來,出現了俄國文學藝術上的「白銀時期」。具體可以參照《誤讀俄羅斯——中國現代性中的俄國因素》。

3.如果說創作需要激情與靈感的話,俄國人這兩樣東西不僅不缺,甚至還有些過剩。當然,這並不是酒精作用,更多的是民族性,具體可以看看《俄羅斯思想》(別爾嘉耶夫著)感受下。

4.期待更好更全面的答案....


酒精


有一本書里寫道,

社會的動蕩,國家民族的交流,貴族社會精神高於物質的追求,都會使藝術,文學,哲學產生井噴式的發展。

例如中國諸子百家,魏晉風流,盛唐詩韻,民國爭流。


東正教與新教的區別。


德意志民族系出日耳曼蠻族,文字文化都是從蠻荒征伐中逐漸從佔領地學習過來的;俄羅斯也是如此,宗教禮法繼承自拜占庭帝國,13世紀才被蒙古遠征軍擊打出一個累卵一般的小朝廷「莫斯科大公國」,以稅官之職積蓄力量,屈膝向蒙古金帳汗國討得「弗拉基米爾大公」尊號,才得以統一各個公國。之後擴張戰爭不斷,軍民皆苦,以對外擴張戰爭緩解國內矛盾,是俄羅斯社會的一個特點。文學與藝術需要苦難作為滋養的土壤和環境。


直覺告訴我是氣候和酒精,詞窮,無法解釋


個人淺見。

氣候,寒冷使人冷靜,長時間的冰天雪地,需要,也有時間多做點精神上滿足的事情。


高產? 除了《戰爭與和平》和門捷列夫化學元素表,俄國其它也沒什麼值得吹捧的東西啊?


推薦閱讀:

TAG:藝術 | 文學 | 民族 | 俄羅斯 | 俄羅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