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過不過中國傳統節日?
謝邀!基督徒很樂意過中國傳統節日。但是問題是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涉及其他宗教的節日。
你說基督徒過春節嗎, 是過的。只不過原因是難得只有春節才可以全家大團圓。 春節代表新的一年的到來。當然要過。 比如我是內蒙古的,我家鄉只有春節才能啃大塊羊骨頭。 其實春節的由來很多人也知道,就是過年。 這個涉及了偶像的層面,到了那個時候家家戶戶放鞭炮要把年嚇跑。 這個基督徒沒有。 因為是迷信。 基督教是一神論,並且在我們的觀念裡面鬼是怕我們的。 既然如此就算有鬼我們還用怕它? 基督徒過春節,全國慶祝新的一年到來。基督徒就喜歡正月初一出門。開心的不得了。
還比如清明節。當一個人死去了,很多不信耶穌的人會在那一天去以故人的墳墓前燒紙錢,燒香,給點吃的。 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總的意思就是認為死去的人用得到。 給錢讓他在陰間花,給吃的......誰見過爬出來吃的? 特別是祭拜! 要知道人已經死去了。 在基督教的神學裡面都知道,當一個人死去後,他的靈魂一定會在一個你八杆子勾不到的地方。什麼靈魂會回來呀什麼的都不可能的。 所以基督徒不過清明節。 我們會時不時的到墳墓前看看,打掃打掃。傷心傷心而已。基督徒很看不慣的現象是。很多老人活著的時候不好好孝敬。死了每年清明節過去拜,還送很多好吃的,怕回來找他。騙鬼呢! 活著的時候要對他好。死的安詳,幸福。 入土後墳墓時常打掃打掃。有個念想。 我母親也信耶穌,當初我爺爺死的時候全家人要我媽拜,我媽不拜罵我媽不是人。 有一個姑姑,因為是女的小時候就送別人了。那天哭的沒話說! 從墳地爬出來吃飯的時候樂的沒話說! 騙鬼呀! 活著的時候每個人怎麼對我爺爺都不知道嗎? 我媽媽活著的時候做了那麼多都瞎了嗎?氣的我呀! 當然還有很多中國的傳統節日都過。 只是如果是直接涉及偶像的我們不參與。 你說佛教過聖誕節嗎? 聖誕節是慶祝耶穌降生! 都是一個道理。過啊。清明節會帶花去看過世的重要親人,不燒香不磕頭不祈求祖宗保佑,只是單純的聚在一起思念他們。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然後一起坐著看央視的晚會。春節闔家團圓過大年,最近幾年不燃煙花爆竹了,為了保護環境。除了不祭祀之外,我覺得和別人家的節日沒什麼區別。與之相反的是,我們壓根不過西方的節日,感恩節、復活節、情人節、聖誕節什麼的如果不是商家搞活動直接沒有什麼存在感,感覺非信徒過這些節的人更多。
過還是要過,只是方式和意義不一樣吧,比如不磕頭不下跪,難免會挨罵,被不理解,甚至被認為不忠不孝,但是當年利瑪竇同意可以信徒做這些結果天主教被同化了,,,本人犯過的一個重大失誤是有一年拒絕參加放鞭炮迎財神,家人覺得自己一副特別高傲的樣子,在這個過程中,尤其是中國,特別特別需要智慧。
不管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基本不大有興趣和激情去過,嫌麻煩。
謝邀。我不是基督徒,平時接觸也不多。老家東北,鄰居老奶奶是基督徒,時常在家裡和一班爺爺奶奶輩唱讚美詩。他們自己上墳不燒紙,但說法是信了主就歸上帝管,不歸閻王爺管了,上帝不收冥幣,只收祈禱這樣。對旁人他們認為是還歸閻王管的人,該燒紙就燒紙,沒有什麼攔阻或貶低的行動。不知道這種論調符不符合教義,個人覺得蠻有中國特色的。清明端午中秋春節都是一樣過,要說他們不過傳統節日,是沒有的。題主遇到的,大概是偏原教旨主義的吧?對於這種人,該懟就懟,歸上帝管的憑什麼管歸閻王管的閑事?美國還是基督教立國呢,不一樣是多元文化並存?
只要不過中國宗教節日就行,其他節日還是可以過的。
現代基督宗教以走向世俗化,對其它文化也是採取包容態度的。至於中國傳統節日,只要不作為宗教節日並舉行相應儀式基督徒是可以過的。只有神職人員和少數教派的信徒是嚴格遵循教義和節禮的。
傳教是基督徒的義務,但不會強迫別人。現在宗教信仰自由,傳教是自有,不接受也是自由。畢竟現在不是中世紀,宗教裁判所的時代以過去了。現在即使在基督教國家,也不會強迫人信教的,更不會幹預別人的生活。
我們過所有的中國節日。
在上海過聖誕節的很多不是基督徒,他們喜歡過所有的節日。
我們很多基督徒是不過聖誕節的,因為聖經上沒有聖誕節,所以不重要。
但是上海的教堂在聖誕節都會搞很多活動,這些活動其實是為了不信的人搞的,目的是傳福音,讓他們了解基督教。
我們教會在聖誕節也會做福音聚會,邀請很多不信的朋友來一起過聖誕節,這個純粹是為不信的人做的活動。
非基督徒喜歡過聖誕節主要是出於商家的宣傳。
謝邀。
先回答一下問題本身。
作為基督徒,傳統中國節日我是過的。中國傳統節日大概有除夕、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這些節日的起源可能跟拜偶像或者祭拜祖先有關,但現在已經完全變為文化上的一個象徵,以及華人的文化符號,沒有人把它們真正理解成是一種拜偶像。而且,我們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也完全出於作為華人的尋根溯源和文化認同,沒有人是以一種拜偶像的心態去參加的。所以,我作為基督徒是過這些節日的,因為這與愛神的心並不違背,與神的聖潔也不違背。但是,如果我的行為會讓別的弟兄姐妹跌倒,我就不會去做。
再引申的說幾點。
樓主的問題其實反應了跨文化宣教的一個迴避不了的心理障礙。每個非猶太文明都有自己的傳統祭祀活動,甚至有些已經由宗教性轉為文化性,進而深深紮根在人民心中。剝奪了這些文化符號,就會使人產生自我認同的危機。在基督教從猶太人傳入外邦人的初期,這類的問題就已經暴露出來了。
《使徒行傳》中,保羅和巴拿巴結束了他們第一次宣教回來,就在去耶路撒冷,與使徒們就「外邦人要不要受割禮」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而且討論的還非常激烈,雙方都極力爭辯。最後,彼得說
(使徒行傳15:8-11)知道人心的神,也為他們作了見證。賜聖靈給他們,正如給我們一樣。又借著信,潔凈了他們的心,並不分他們我們。現在為什麼試探神,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和他們一樣,這是我們所信的。
彼得的意思是,神潔凈了猶太人,也潔凈了外邦人。猶太人得救是因為「信」,而不是割禮、律法,外邦人得救也是因為「信」。
最後,耶路撒冷會議的決議是:
(使徒行傳15:20)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
也就是不可拜偶像,不可姦淫,不可吃血。(不能吃勒死的牲畜也是因為勒死的牲畜沒有放血。)《哥林多前書》中,保羅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哥林多是希臘城邦,裡面充斥這對偶像的敬拜,甚至街面上賣的肉都很有可能是拜過偶像的東西。哥林多教會的弟兄認為吃這些拜偶像的東西沒有任何問題。因為他們相信基督是萬有的主,偶像都是虛無的,既然有這樣的知識,吃拜過偶像的肉有啥不妥呢?但保羅說:
(哥林多前書8:8-9)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
保羅的意思是,神不在乎吃或者不吃這些食物。但在乎我們的行為是否造就其他弟兄姐妹。綜合上面兩段的聖經,我想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原則。神揀選我們,是因著我們「信」,而不是因為我們的行為。但「信」給我們帶來的改變,就是聖靈引導下的行為。對於任何事情,我們遵循的是「愛」的原則。我們生活在恩典之下,而不是律法之下。所以,不要滿腦子「我該不該做這個?」,這就落入法利賽人的律法主義了,而應該是「我做這個是否出於愛神愛人」「聖靈對我的引導是什麼?」「我這樣做是否榮耀神」。
有個基督徒朋友(因為父母是,所以生下來就是了的感覺),家裡連戲曲都不准他聽,因為他家認為戲曲是祭神的。我想說,音樂、詩歌、舞蹈有個重要來源就是古代祭祀活動。那乾脆都不要干好了。
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其中重要一條就是認同中國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都不過中國的節日了,捧著一本經書當做自己唯一的存在指南,處處以此為依據製造和中國人的矛盾,這種人,不管是伊斯蘭教徒還是基督教徒,本身就是不認同中國人的身份,感情上對中國是非常不友好的。這估計也是解放初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推行三自教會的原因吧~
推薦閱讀:
※如何優雅地離開教會?
※歷史上的佛教徒干過什麼駭人聽聞的惡行(修改。原問題為事情,表意不清)嗎?
※知乎「無神論」用戶群是否與「基督教」用戶群有什麼恩怨?
※如何評價飛天麵條神教的興起?
※如何評價王菲的佛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