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菩薩不會退轉,為何要現魔相驚怖眾生?
南懷瑾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故,教化眾生,現作魔王。」因為大迦葉懂,他到底是禪宗的第一代祖師,所以維摩居士告訴他,十方世界中作魔王的,都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薩。《華嚴經》講兩個對立的,十方世界治世的轉輪聖王,是十地以上的菩薩才來的。但是能與佛對抗的魔王,也是十地以上菩薩所演變的。所以魔王這個名辭談何容易啊!禪宗祖師會說,某人的境界可以入佛了,但是還不可以入魔。要魔佛兩邊都不著,才是得真解脫,然後也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
我認為,六道眾生層次從低到高,最後天道,遵循十善業。魔王波旬,乃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得大福報,誘人行諸魔事入魔道,死後入三惡趣;但是作為十地菩薩,已將近得佛果,為何還多是住魔王?1.十地菩薩還受不受因果律的制約?2.如果怖眾生,或是試驗眾生,眾生根性不足,萬一起了反效果入了三惡趣,誰擔責?此等玩笑如何開得?
3.我懷疑此說法出處的真偽,請諸大德給我判斷下
人們總覺得自己站中間。左邊是魔,右邊是佛。
其實,就兩條路,一邊佛,一邊魔。
敢問,沒成佛之前,哪個不入魔?哪個又不是魔?
別說十地菩薩,就是等覺菩薩也現魔相啊。否則維摩詰調教彌勒菩薩那段兒打哪兒來……
越靠近佛的其實就是越靠近魔。
無佛就無魔啊……佛魔本也就是一回事兒。人們自己愚痴,拆開了分兩邊而已……
善知識南懷瑾說的沒錯,不理解他說的是因為你根基還淺,需要多學,多打基礎。
1.佛法是因果法,因果是自然規律,佛菩薩也要遵循這一規律。
2.佛菩薩度眾生,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現魔王像是不能凡夫眾生的,佛菩薩不會這麼做的。現魔王身是為了度魔眾的,魔眾也需要度啊,但魔眾只相信魔王,只有現化現魔王才能救度。六道一切含靈都需要度,別只盯著人道這點眾生。當然,對於已經有證悟的修行人,佛菩薩在其定中現魔王身,考驗其心性,這也是有的,但修行人已經有很深的定力功夫,不會被嚇到的。
3.多聽經聞法,深入修學,多行善法,積累福慧資糧。信為道源功德母。疑,多源於基礎差,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要在師父的指導下,加強修行。
按大乘佛教的觀點,不必懷疑真偽,都清清楚楚記載在經書上了,肯定是真的。
十地菩薩也受因果,化魔王身,此生結束依然會墮地獄,比如提婆達多比如波旬。但是因為菩薩心地清靜,隨身在地獄,心卻不苦,比如提婆達多身在地獄可他說自己比在三禪天還快樂。菩薩所做一切皆為眾生成佛,即使你被菩薩帶到地獄裡去了,也是菩薩要讓你看看地獄有多可怕,才能發心學佛,而至於菩薩自己,已經通達了不二法門,善與不善,福與罪,正與邪都是空的。
這麼說吧。煩惱、菩提、魔、佛,都是妙明本心中的幻象。不,非幻象非實有。到了那個境界,對妄相的執著已經所剩無幾,也就不在乎對錯、眾生、自己了。如莊子說「道在屎溺」,真正圓融的大道、本心、自性是不會有所不包的,所以修行必須遍至一切處,不能因為自己的分別心有所逃避、執著,其實就是禪宗的道理。你可以查看「野狐禪」的故事,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如來五智中,有「平等性智」。但凡夫心有所執,正如你怕疼一樣,我們都怕痛苦,所以要關注因果。南老師的話,出處在《華嚴經》等多經典都提到過。還有不能解釋的需要自己體悟,望精進。
1.十地菩薩還受不受因果律的制約?
2.如果怖眾生,或是試驗眾生,眾生根性不足,萬一起了反效果入了三惡趣,誰擔責?此等玩笑如何開得?
3.我懷疑此說法出處的真偽,請諸大德給我判斷下
非經惑汝,汝自惑爾。非佛法之過,汝自過爾。
仁者常於經藏海中數沙,不親見自身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處,放任妄念思索於諸經中,於是中尋求解脫,無有是處。縱經塵劫若不見自身五蘊假和,四大皆空亦不得出期。
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修佛的次第順序具體是怎樣的?
※施食方法?
※見道以下,是否不應與人解說空性?
※萬法空性與萬法唯識的關係,是不是兩個角度說一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