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我記憶中的皮影戲?


一塊白布就是舞台,尺寸長的影人就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燈光亮、鑼鼓聲響起,在藝人的說唱和操縱下,畫布的另一端便映現出栩栩如生的世間百態。這就是記憶中,孩童時代,我所看過的皮影戲。


和魯迅先生兒時乘坐烏篷船看社戲一樣,我也有一個經常看戲班子露天演出的童年,看過戲曲、雜技,還有露天電影。當然,那時看過的演出早已模糊了記憶,腦海里更多的是手裡拿著小糖人和其他小朋友穿梭在戲檯子前後追逐打鬧的殘缺畫面。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皮影戲已經悄悄地退出了我的視野。直到前不久偶然間看到一部紀錄片《一個人的皮影戲》,我才震驚地意識到皮影戲這一古老藝術在當下所遭遇的邊緣化的尷尬困境。原來,我記憶中燈光下那靈動的影人,幾乎成為了掛在牆上靜止的收藏。


重拾那被我遺忘在角落裡的皮影記憶,才發現它是那麼美好而珍貴。我想,無論是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大都市,還是回到日新月異的小城小鎮,不管我的足跡走到哪裡,恐怕都再難覓得記憶中的光影世界了。

於是,帶著失落與無奈的心情,我在朋友圈感慨:今天,世人只知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卻很少知道中國皮影戲才是讓影子動起來成為連續畫面的源頭。我想對著世界大聲喊出:其實,早在公元前,古老的中國就已經擁有了來自指尖傳奇的光影世界。可是,怎麼才能讓世人領略皮影戲的獨特魅力呢?


很快,我便看到朋友紛紛留言,有朋友嘲笑我的傷感,有朋友分享他童年生活中的剪紙藝術,還有朋友說起自己小時候老家辦紅白喜事時聽到的嗩吶......一條條回復留言時,我眼睛一亮看到一個在墨爾本留學的朋友說自己在烏鎮遊玩時看了一場皮影戲,講的是《西遊記》的故事,很有意思的演出。

在朋友繪聲繪色地回憶自己看的皮影戲演出時,我也一掃先前的悲觀情緒,腦海里閃現了譚維維在《中國之星》節目中用一曲和華陰老腔合作的《給你一點顏色》震撼全場的畫面。是呀,皮影戲並沒有成為博物館中的死物,它以新的內容和新的形式存活在其它藝術創作中。


比如張藝謀拍攝的電影《活著》,皮影戲就作為整個故事的暗線貫穿影片始終,不僅見證了主人公福貴漂泊沉浮的命運,也象徵了傳統藝術在歷史長河中曲折的發展與新生。影片中,皮影雖在文革中被燒毀,但裝皮影的箱子卻被福貴保存了下來,最後被用來裝載象徵新生命的小雞。可以說,小小皮影戲不僅在電影中演繹了近代家國事,也是作為一個具有深刻含義的藝術形象存活在影片中。

此外,王全安導演的影片《白鹿原》、劉德華主演的三國影片《見龍卸甲》中也都有皮影戲的表演片段。

電影《活著》劇照

可是,皮影戲只能作為其他藝術作品的點綴而存在嗎?帶著疑惑與期待,我又上網翻找查閱了關於今天皮影戲生存狀態的信息。這才發現原來有很多地方、很多皮影匠人都在堅持著皮影戲的演出:山東皮影、東北皮影、陝西皮影、四川燈影、湖北雲夢皮影、湖南紙影戲、烏鎮水鄉影戲班、台灣皮猴戲、唐山皮影、泉州皮影......

烏鎮水鄉夜景

不僅如此,我還驚喜地發現了一個致力於皮影戲製作演出近20年的團隊,韓非子劇社。目前,他們正在對傳統皮影戲進行現代化跨界的演出實驗。

劇社的創始人韓非子先生,原是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主編,偶然的機會採訪了東北的一個皮影戲老藝人,從此便與皮影戲結下了不解之緣。1992年,韓非子先生自費創辦了」雙城民間皮影藝術劇社」給老藝人用來做劇場。一直到1998年,劇社應邀到中央電視台演出。韓非子先生認為皮影戲在我國的文化藝術中心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於是便帶著家人留在了北京潛心研究皮影戲。

視覺裝置《璀璨》

韓非子先生的女兒韓遲、兒子韓星也開始跟著老師系統地學習皮影戲。韓遲啟蒙於皮影藝術家金傳武先生,1992年拜於大師齊永衡門下為關門弟子,成為韓非子劇社社長。韓星還師承國家一級木偶表演藝術家譚志遠先生學習木偶表演藝術。2000年,韓遲、韓星還曾到中國木偶劇團工作學習。這樣的背景下,韓非子劇社開始實驗探索皮影與木偶的跨界融合,並逐漸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個既能表演皮影,又能表演木偶的團隊。

韓遲、韓星

2009年,韓非子劇社推出了一部實驗京劇《燈官油流鬼》,該作品混搭了皮影元素,以丑角為主人公,演繹了一出充滿神奇色彩的鬼戲。這是劇社的第一個大戲,也是劇社的一個原創看家戲,10年開始商業演出,12年赴歐洲巡演。《燈官油流鬼》演出的成功,為劇社奠定了藝術發展的方向,即以現代戲劇的理念來呈現傳統皮影戲,努力探索傳統與當代的跨界,打造影偶戲的當代藝術形態。

《燈官油流鬼》演齣劇照

據悉,韓非子劇社目前正在創作一個新的作品,實驗影偶劇《水漫金山》。該劇的創作緣起於劇社2016年啟動的關於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的一個文化項目。雙城尋根之旅的皮影調研工作是第一站,韓遲調研了10個雙城皮影老藝人,並邀請這些藝人帶著其中一個代表小折子戲《水漫金山》來到北京,以原汁原味原生態的方式在文聯做了兩場義演。

《水漫金山》演齣劇照

而即將在北京國家話劇院小劇場演出的實驗影偶劇《水漫金山》便是對去年義演的一次顛覆。演出取材於經典傳統故事《白蛇傳》,將傳統影偶工藝與現代動畫進行跨界實驗,通過現場舞台化的呈現方式進行了全新的藝術探索。藝術家在影幕之外,還選擇了畫面分割,對舞台進行虛實和空間的轉換,從而打破了傳統,讓皮影躍出影幕,對舞台空間進行佔有,來探索當代影偶戲劇表演形式的多元性。

新版《水漫金山》舞美小樣

在劇場,演出將為觀眾營造一個有趣的皮影木偶、動畫和裝置的實驗室。舞台上原皮堆砌出的一座巨大皮山,在光與影中閃現靈動的美。通過對傳統影偶的解構,讓人們在當代的文化氛圍里,重新審視白蛇傳這段凄美的愛情故事,與影偶一起共同體驗這段故事中的種種喜悅、悲傷、憤怒和無奈。

新版《水漫金山》人物小樣

努力將傳統的民間藝術融入到現代生活中,這是韓非子劇社一直堅持的藝術追求。韓非子先生說:「我為皮影獻青春,獻完青春獻子孫。」事實證明,韓非子先生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踐行了自己對皮影戲的承諾。

現任社長韓遲也曾表達了自己關於傳統皮影戲如何走向當代的思考,她說皮影戲一定要與時俱進,進行探索與創新,而創新不是一個終點,探索卻是不斷地推翻自己:「我不知道未來幾十年,我會把皮影戲做成什麼樣,也許會背離了傳統皮影的方式,但那又怎麼樣呢?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水漫金山》幕後工作

韓非子劇社正在以一個不斷蛻變的全新姿態,向世人展示著皮影戲獨特的魅力。以古老皮影戲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未來的路在何方?我不敢肯定地說韓非子劇社的探索與創新就一定是正確的,但卻讓我看到了傳統皮影戲未來的希望。

期待實驗影偶劇《水漫金山》的演出,祈盼中國皮影戲能夠在世界的藝苑裡長久綻放。

https://weidian.com/i/2128160985?ifr=itemdetailwfr=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演出時間:2017年8月12日 19:30 8月13日14:30
演出時長:70分鐘
演出地址:北京國話劇院小劇場 (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277號)


推薦閱讀:

TAG:民間藝術 | 中國傳統文化 | 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