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問題時,如何從搜集資料階段快速進入方案設計和執行階段?

我發現自己有個毛病,不論是工作上還是平時自己想要研究一個問題,總是會在搜集資料階段停留特別長的時間,潛意識裡總覺得資料搜集的還不全,遲遲無法進入方案設計、執行等下一階段,直到快到deadline,又匆匆根據部分資料(因為之前搜集的資料太多)確定一個自己不是很滿意的方案交差,這又讓自己覺得之前做的努力全是無用功,請問有沒有方法可以改善這種狀況?


謝@海辛赫斯邀。我覺得……這是拖延症吧。

或許你覺得搜集很多資料很重要。我覺得比較靠得住的途徑是邊做邊學。

我把搜集資料理解為學習,而執行理解為解決問題。因此關於這個,可以看看Steven Weinberg的黃金建議。

————————————————

當我得到大學學位的時候,那是百八十年前的事了。物理文獻在我眼裡就象一個未經探索的汪洋大海,我必須在勘測了它的每一個部分之後才能開始自己的研究。做任何事情之前怎麼能不先了解所有已經做過了的工作呢?萬幸的是,在我做研究生的第一年,我碰到了一些資深的物理學家,他們不顧我憂心忡忡的反對,堅持我應該開始進行研究,而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所需的東西。這可是生死悠關的事。我驚訝地發現他們的意見是可行的。我設法很快就拿到了一個博士學位。雖然我拿到博士學位時對物理學還幾乎是一無所知。不過,我的確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教益:沒有人了解所有的知識,你也不必。

  另一個忠告就是,如果繼續用我的海洋學的比喻的話,當你在大海中搏擊而不是沉沒時,應該到波濤洶湧的地方去。19世紀60年代末,我在麻省理工大學教書時,一個學生找我說,他想去做廣義相對論領域的研究,而不願意做我所在的領域——「基本粒子物理學」方向的研究,原因是前者的原理已經很清楚,而後者在他看來則是一團亂麻。而在我看來這正是做相反決定的絕好理由。粒子物理學是一個還可以做創造性工作的領域。它在那個時候的確是亂麻一團,但是,從那時起,許多理論物理學家、實驗物理學家的工作把這團亂麻梳理出來,將所有的(嗯,幾乎所有的)知識納入一個叫做標準模型的美麗的理論之中。我的忠告是:到混亂的地方去,那裡才是行動所在的地方。

我的第三個忠告可能是最難被接受的。這就是要原諒自己虛擲時光。要求學生們解決的問題都是教授們知道可以得到解決的問題(除非教授非常地殘酷)。而且,這些問題在科學上是否重要是無關緊要的,必須解決他們以通過考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知道哪些問題重要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在歷史某一特定時刻你根本無從知道某個問題是否有解。二十世紀初,幾個重要的物理學家,包括 Lorentz 和Abraham, 想創立一種電子理論。部分原因是為了理解為什麼探測地球相對以太運動的所有嘗試都失敗了。我們現在知道,他們研究的問題不對。在當時,沒有人能夠創立一個成功的電子理論,因為量子力學尚未發現。需要到1905年,天才的愛因斯坦認識到正確的問題是運動在時間空間測量上的效應。沿著這條路線,他創立了相對論。因為你總也不能肯定哪個才是要研究的正確問題,你在實驗室里,在書桌前的大部分時間是會虛擲的。如果你想要有創製性,你就必須習慣於大量時間不是創造性的,習慣於在科學知識的海洋上停滯不前。

  最後,學一點科學史,起碼你所研究的學科的歷史。至少學習科學史可能在你自己的科學研究中有點用。比如,科學家會不時因相信從培根到庫恩、玻普這些哲學家所提出的過分簡化的科學模型而受到桎梏。科學史的知識是科學哲學的最好解毒劑。

更重要的是,科學史的知識可以使你覺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義。作為一個科學家,你很可能不會太富裕,你的朋友和親人可能也不理解你正在做的事情。而如果你研究的是象基本粒子物理學這樣的領域,你甚至沒有是在從事一種馬上就有用的工作所帶來的滿足。但是,認識到你進行的科學工作是歷史的一部分則可以給你帶來極大的滿足。

  看看100年前,1903年。誰是1903年大英帝國的首相、誰是1903年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在現在看來有多重要呢?真正凸現出重要性的是1903年Ernest Rutherford 和Frederick Soddy 在McGill 大學揭示了放射性的本質。這一工作(當然!)有實際的應用,但更加重要的是其文化含義。對放射性的理解使物理學家能夠解釋為什麼幾百萬年以後太陽和地心仍是滾燙的。這樣,就清除了許多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認為地球和太陽存在了很長年代的最後一個科學上的障礙。從此以後,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就不得不或者放棄聖經的直接真理性或者放棄理性。這只是從加利略到牛頓、達爾文,直到現在削弱宗教教條主義桎梏的一系列步伐中的一步。只要讀讀今天的任何一張報紙,你都會知道這一工作還沒有完成。但是,這是一個文明化的工作,對這一工作科學家是可以感到驕傲的。


題主有這樣的疑惑很正常,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有其他想法,歡迎分享在評論欄或其他答案中,謝謝。

其實這個問題主要來源於三個方向。

缺乏細分複雜問題的能力

這塊內容,本題下的 @牛寅新 同學已經給出了相對完整的答案。整體的思路就是要學會將一個問題分解成小塊逐個擊破。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李雷計劃今年暑假去美國找韓梅梅玩,那麼「去美國玩」就是這個項目的主體,我們可以將主體分解成若干個小塊。至於小塊如何劃分,我們可以用常識來劃分,當然也可以借用現有的模型進行劃分(大多數模型都在網路上有免費的分享)。我們知道旅遊是一件在特定的地點消耗時間和金錢的事情。那麼我們可以先用時間來劃分,比如第一天做什麼,第二天做什麼,第N天做什麼。或者按照地點來劃分,在紐約待幾天,在西雅圖呆多久。這可以看作是問題細分的第一級,第二級可以更加細分,比如按照一個人的作息來劃分,幾點起床,上午去哪裡,下午去哪裡,等等諸如此類。而第二種方法:借用現有模型。在運用正確模型的情況下可以幫助我們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還是這個情景,我們可以百度「旅遊計劃」,我隨便點開了一個知乎的鏈接,如何制定旅遊計劃? - 旅行。 最高票答案就是按照步驟劃分提供了答主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案,而且答主以他個人實例給你提供了一個模板。我在這裡想表達的就是要培養自己隨時細分複雜問題的意識,遇到問題的時候經常把這種意識拿出鍛煉,鍛煉,鍛煉。就像你覺得口渴了會自己從座位上起來,拿起水杯,走到飲水機旁邊,按下開關,鬆開開關,走回座位喝水一樣,在「喝水問題」中,你的身體和大腦已經不知道在小時候鍛煉了多少次,以至於你根本就不用太多思考,甚至在多線操作的時候(比如拿著杯子邊走路邊發微信撩妹)都可以順利地目標。如果你在業務中遇到了相似的問題,你解決問題的速度和質量很可能都比前一次更優秀,其實就是熟能生巧。

關於構建模型的話就不多說了,雖然也涉及到很多內容,但多說就跑題了,簡單列幾點構建模型的因素吧。

注意構建模型的大環境:用於商業,工程,社會的問題解決模型是不一樣的,雖然有相似的部分,但它們都是基於主要業務目的設計出來的,強化了特定部分的效率,也犧牲了其他部分的細節。沒有最好的模型,只有最適合的模型。

比對不同的模型:每一個模型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建議對比不同的模型,或者在不同的分層上套用不同的模型來劃分問題。

根據需求建立自己的模型:套用模型只能滿足要求,卻給不出優秀的解決方案。像張無忌那樣把武功化為己用才是應該達到的境界。針對項目的特殊需求進行定製設計。

無法高效查閱資料

在這裡,「高效查閱資料」並不是指一個人一天能看多少篇資料,而是查找資料的準確率。你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查的五篇資料,有幾篇是真正集中項目要害的。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覺得資料收集不全,又或者一不小心花了太多時間在資料上面?還是因為你對目標的不確定,你不知道完成這件事到底需要哪些原料。所以這一點是跟第一條合理細分問題是十分相關的。第一點就是找到準確的關鍵字。有了細分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知道如何運用準確的關鍵字來查閱資料了。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天你見到了一種水果,它是個蘋果,但你不認識,你想解決「吃水果「這個問題,如果你只知道蘋果是個水果,那麼你只會用」水果「這個詞作為關鍵字來搜索,搜到的結果自然千奇百怪。幸運的是,你知道這個水果叫蘋果,那麼你就可以更精確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幸的是,如果你之前劃分的問題中沒有提到蘋果需要削皮或者蘋果裡面有籽,那麼你查到的」拿起蘋果張開嘴咬一口「的結果就會嚴重影響你的體驗。第二點,定位有效的信息,記得動手。找到準確的關鍵字後還不夠,有些含有關鍵字的資料並沒有你想要的信息。快速的閱讀文章中的目錄,副標題和每段話的第一句話可以快速幫你定位你所需要的信息(並不是一份資料中所有的信息都和你需要的有關),這些高效閱讀的方法很同學都知道,網上也有很多方法論,就不贅述了。動手,是這裡的重中之重,在第一部份談到細分問題的時候,你的分類結果應該是一份可供閱讀的文件,把你找到的有用的信息和這份劃分問題的文件有效結合起來,就是說當你找到可以支持你觀點的信息或者能夠解決這個細分問題的方法後,把資料的來源和簡要的解決方案標註在旁邊,這樣當你完成所有細節再返回大框架的時候,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問題已經擁有足夠資料來解決了,而哪些還需要一些資料來補充。第三點,儘可能地走捷徑。人天生都是會動歪腦筋走捷徑的,所以我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天賦。比如我們想學如何騎自行車,在查找資料的時候,比起文字敘述,我們更希望能通過圖片甚至視頻來學習,因為我們知道騎自行車相對於學習數學的區別,它更注重身體各部分的配合,而不是一種固定邏輯或思維。多利用自己手頭的人際關係,找到問題相關領域的專家,或者老手,都可以幫你更快,更準確的劃分問題,找到關鍵字,甚至根據你的問題,直接把相關的資料分享給你。

認識到局限性

有的時候,即便上述兩點你都做得很優秀了,事情還是不盡如人意。這時候就不要再有遺憾了,如果一個項目的複雜程度和它所允許你進行的時間明顯不符,那麼就說明這個項目的發起人就沒有想讓你做到你認為的細節程度。比如李雷的老闆讓李雷在三天內寫一份行業報告,就意味著李雷不可能也不需要把這個行業整個鏈條每個環節的成本結構用具體的數據表示出來,儘管如果有充裕的時間李雷完全可以做到。同時也要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交給你項目的人是知道你的能力能達到他的要求才交給你的,如果你覺得時間不夠用,或者自己能力達不到,很可能你是錯誤的揣摩了對方的需求。當然也可能是故意刁難你。

其他

題主說到對自己的方案不滿意。這是好事,一個員工最怕的就是得過且過的心態。人都會對自己做過的事情感到不滿意,這是因為第一,大多數人都是追求卓越的,他們不甘心眼前的結果,總是想著如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這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之一。第二,這就是「迭代」存在的意義。一個產品在第一次實現的時候,不管之前做過多麼詳細的設計計劃,都不會是完美的。這裡需要的是一次一次不斷地更新升級優化修復。我覺得在現實的局限性下,如果你已經儘力了,就不要太過憂慮,要對自己做的東西有自信;如果你覺得憂慮是有道理的,就再回去看看前兩點是不是有做到最好。


就從我做小項目的經驗來看,一開始做不出設計,就是水平不夠,想再久也沒什麼用,這時候先做起來。

做錯了重做,也比你在水平不夠的時候瞎想省時間。

如果在做一個東西之前,你覺得這個東西腦子裡已經有整體的想法,只需要細化了,這才是做設計的時候。


把大任務拆成小任務,根據經驗和項目情況分階段設定每個小任務的deadline,deadline一到立刻轉入下一個階段,然後每一個階段都保持高度的專註,不能瞻前顧後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其實如果沒有最終的deadline,估計即便是強迫自己轉入方案設計和執行階段,也會因為類似的原因陷入新的糾結當中。覺得有點像是信心不足的樣子,結果就是工作過程失控。試試多總結經驗教訓,把每個階段出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真真切切白紙黑字地記錄下來,然後在下個項目或下個階段中有意去改正。這樣或許能慢慢找回自己對工作的控制力。


同感。不算回答,自勉:

1,收集資料的過程,就是理清思路,確定重點的過程,但記憶總會過期,太久自然缺乏效率。

2,幹起來。挖錯坑也比不挖坑好,也許挖不到金礦,但還有個坑不是?萬一有一天可以栽樹呢!


首先能熟練地利用搜索引擎和資料庫搜索,快速找到想要的文獻信息,然後下載到本地後,最好用endnote建立一個目錄,然後掃網式地閱覽標題,摘要,選擇相關文獻,標出來,然後最好是對文獻的關係能夠使用histcite分析一下,選擇最重要的文獻精讀,這樣基本能最大效率地獲得最相關最有用的信息。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找到本領域的頂級期刊,然後只讀這本期刊的相關文章,也可以獲得良好效果。前者更全面一些。


其實這是偷懶,因為所謂收集資料是不費腦力的,而閱讀資料並理解是燒腦的,題主這是偷懶慣了了的毛病。

改善方法也如同其他答主而言,邊收集邊閱讀理解,不要逃離費腦的過程。


只有一個建議,就是把能想到的寫下來,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階段!


我覺得首先要看你這個問題或項目的複雜度、重要程度和風險大小。

越複雜自然需要研究的時間越長;而越重要和風險越大,自然為了降低風險為了更靠譜,需要多花時間調研。

所以說,第一個要做的,你應該對當前形勢有自己的判斷,這個事重要嗎,有多重要?

第二個要做的就是調研風險,根據手頭資料以及搜索類似事情的關於風險和複雜度,作為參考。然後第三步就可以根據以上資料判定你需要多長時間或者到什麼程度了。


先給給自己理一個框架性的思路,不要求細節,不要求準確,但要保證大方向上是正確的,在這個框架的基礎上根據收集的資料完善,最終呈現的方案不應該只是收集來的,而應該是根據具體項目目標創新提取的精華,在這過程中,就不再僅僅是收集的工作,還有聯想,應用,深入思考的工作,將一開始的思路上不斷細節化,清晰化,重點化。


我和題主一樣,我是在工作中會把大把時間耗在第一階段的人,導致到最後可能交不了差或者交差的質量不好。


推薦閱讀:

TAG:時間管理 | 科研 | 數據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