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年來關於蘭州的新聞大都是負面的?

比如「瘋狂追星劉德華」,「摸吧」,「槍殺特警」,「搶橘子」,「機場砍人」等等,

甚至在搶橘子的問答里,甚至看到有人回答「窮山惡水出刁民」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466840,點贊的人也有數十人。

這個問題並不想爭辯蘭州人怎樣。只是出於社會學的角度問問大家,對於一個地域頻繁出現負面新聞後,大家會用獨特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地域的人嗎?還有為什麼這裡僅僅是負面新聞鋪天蓋地報道,而這裡正面的新聞報道的比較少呢?


謝邀

按照現在流行的趨勢,答案的開頭應該有四個字:利益相關。同樣的四個字可以從一方面解釋這個問題。

首先看看蘭州的定位。作為一個在全國範圍內並不是非常有存在感,勉強徘徊在二線與三線之間的內陸省會城市,與周圍其他省會城市相比,無論是民族特色,地理環境還是自然條件,都沒有任何優勢。出門在外生活里和身邊朋友說起蘭州,除了拉麵很少能有更多談資。如果說還有人願意關注蘭州發生了什麼,有什麼新聞。這個群體勢必是與蘭州多多少少有著利益相關,生長於這裡,求學於這裡,愛著這裡的人等等。即使是在這個群體里,也不見得是時刻關心著這裡發生了什麼。對於這個人群,有關蘭州的負面新聞,總是覺得戚戚相關,令人憂心忡忡,顯得格外注目。

信息爆炸的時代,每人每天通過種種途徑接收到的信息量,與三十甚至二十年前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拋開上一段里提到的特定人群,作為新聞媒體受眾的大眾,在接收信息的過程里,既是主動地,也是被動的。簡單來說大眾一方面主動地選擇性瀏覽,另一方面卻又被動的接收媒體管道輸送的信息。更進一步說,對於信息的真偽,片面性,後續的解讀以及深入了解等等需要投入一定精力和時間的這個處理過程,往往被忽略了,於是那些駭人聽聞顯得出格的新聞,才會顯得格外吸睛。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闡釋了各類標題黨,新聞翻轉,輿論轉向等現象出現的原因。

還有一句俗語叫做屁股決定腦袋,同樣適用於新聞傳播現象,不僅針對媒體,同樣針對受眾。每一條新聞的生產過程中,無論是有意的引導,還是潛意識用詞的選擇,或多或少都會反映出撰寫人主觀的意見和看法。同樣,在接收信息時,受眾也會有選擇的接收信息里自己最願意接收,最想看到,最有利於自己的部分。媒體和大眾的關係早已不是簡單的關於信息的發布與接受,二者在整個過程中始終複雜的交互影響,而信息的時效性,真實性,前因後果,背景環境等,往往會被有意或無意的忽略,最終在一個限定好的大框架之下,複雜事情簡單化,觀點呈現二元對立。所有的辯論與反思,在新聞熱度的要求下被放在了其次的地位。


這事我覺得正態分布吧。


作為蘭州人我想這個問題好幾年了....最後總結下來也就是:

1.負面新聞有新聞點,關注的人也多,給人的印象也深。

2.蘭州在全國範圍內看確實沒什麼存在感....也沒幹什麼值得上新聞的露臉事。舉個栗子:13年以來市政府大力治污染,確實把空氣質量搞上去了,按理說應該宣傳宣傳的。但是這幫貨天天用洒水車洒水.....現在低溫也有-10度了,還在洒水,真是不出車禍不甘心啊,你讓新聞怎麼說....


正面的誰稀罕啊,仔細一看,每個地方都是負面新聞多


這也是我的疑問。

想來想去:經濟落後,人們觀念比較落後,ZF不給力

PS:之前有蘭州馬拉松後市民將裝飾的花一搶而空;又時逢300人砸軍民工地,和最近的自來水污染事件,都上過頭條。

有一次正面些的:民警鳴槍阻止哄搶落翻橘子的報道。

利益相關:同在蘭州


據說,真正的新聞就是有人不希望刊登的事實。

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聞自然不該是什麼好消息。

和題主所問關係不大,但不妨作為一個思考新聞的角度。


你是不是默認,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新聞版面上,好消息的數量和壞消息的數量應該是相等的?

如果這算是一個假設。那麼,它是事實嗎?


爛臟自古出蘭州~


因為確實沒啥正面的事。


因為你關心那裡 ,所以看到了就比較容易記住。

北京上海每天上報紙上頭條的怪事壞事少嗎?不關心就記不住。

前兩天治理污染不是上新聞聯播了嗎?

看到了你的問題,呵呵,真的是又把負面新聞梳理了一遍,替你捉急~


推薦閱讀:

TAG:新聞 | 社會 | 蘭州 | 地域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