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家人的高期望值,醫學生該怎樣做?

本科生一枚,剛進大學3年,每每回家總有人會來問這樣或那樣令人無語的問題,比如最近又腿疼,為啥?手腳發涼,為啥?之前很有效的葯再次服用就沒用了,為啥?......這還不算說讓我在醫院裡給安排個體檢之類的(......)(我嘞個巨汗啊⊙﹏⊙b),求答怎麼應對那些非專業及人情方面的問題。


乾貨來啦!這個問題可以換成」作為一個醫學生如何專業的裝逼

根據美帝醫學生裝逼作風結合中國國情,下面認真全面指導年輕醫學工作者如何高大上!

題主還沒畢業所以對家庭醫生具體診療方法還沒有掌握,所以專業上的短板是很明顯的。

1. 行為舉止要像個醫生,頭髮乾淨梳整齊;牙齒整潔;鬍鬚剃乾淨;衣服要穿的成熟一點,卡通T恤不要再穿了,經常穿長袖襯衫直到習慣為止。保持微笑!

即使在三甲醫院我都看到好多教授都邋遢的要命,頭髮像雞窩一樣就來上班了,憑藉半頭的白髮還是贏得了患者的青睞啊。

2.問病,問診的要點想必已經學過了吧,每次有人問你問題,先略作沉思狀,然後開始問癥狀最早發生的時間,持續時間,發生的時候有什麼特殊原因,比如摔倒了,情緒激動了等等。疼痛的性質,刺痛,鈍痛,牽拉痛等,1到10分打幾分。這些有賴於平時的練習,在生活中注意培養自己的問診思路。每一類癥狀可以說有固定的問診流程,一定要熟能生巧。然後問一下家族史,個人史這樣其實就說了很多了。最後要表達對諮詢者的安慰。比如說「疼了這麼久好辛苦啊」,一般對方都會說是啊是啊,然後抱怨一番。抱怨完其實人家會好很多的。問診兩個字「冷淡」:冷靜和淡定!和患者對話不要讓人感覺沒話說,又不停的找話。語氣要自然。自己說錯了話不能表現出糟糕的表情,輕描淡寫改過來,讓人覺得是個小錯誤。千萬不要說「我不知道」,可以說「你這個問題具體分析比較複雜,我不太確定,我幫你找專科老師問一下」。常常見到一些排名相對落後的醫學院考到中山醫的學生,因為實習不夠投入(考研沒辦法),病人來問問題立刻一怔,表現略慌張,這是大忌。
這一部分是需要終身練習的, 在醫院待久了自信自然而然就有了!題主加油啊!

3.人情問題。一般來說來問你的問題都不是特別大,人家知道你是醫學生,而且患者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以年齡來判斷你的醫學水平。面相老成的實習生比嫩氣的主治更吃香呢。比如說腳痛了,其實程度不重,不影響走路,去挂號太麻煩。手腳涼了,又不影響活動。這種問題可以先詳細問一下情況,然後說多注意休息,補充維生素,心情舒暢生活規律等等,加上我可以幫你聯繫一下學校的教授看一下,但是號比較難掛balabala,如果你的醫學院離家遠那肯定人家不會真的麻煩你,離家近也真的找上你的可能性很小。

4.如果手邊有電腦就更牛逼了,請打開wiki、medscape、uptodate查查資料,醫學英語要掌握好哦

5.好多二三線城市醫療水平低,患者常常小病拖成大病。所以最要緊的是題主努力學好專業知識,能夠在基層醫生之前幫助身邊的人鑒別重大疾病的危險因素,提前進入疾病管理。早期癥狀可能由你最先發現!多看書多請教老師!

隨手寫幾個,比如高血壓,糖尿病。一定要不遺餘力做健康宣講,發現有血壓高血糖高的早期患者要儘早介入。開角型青光眼啦,控制眼壓防止致盲等等,青光眼致盲一般是不可逆的。教身邊的人注意保持口腔健康。眼科口腔科這些自己平時要多琢磨。一個好的醫生一定是全科醫生的架子,專科醫生的核心。

6.隨著你的成長,來找你的熟人會越來越多,自己不擅長的推薦給別的醫生,不要自己逞強。但是一個醫生的專業性,人文關懷一定要體現出來。為什麼國外的患者滿意度高呢,因為醫生態度好,表現的非常nice,國內醫療水平並不低但是醫生勞動強度大,報酬呈畸形的金字塔,年經醫生很有怨氣,怎麼能有服務的意識。

醫學尚有許多無能為力之處,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回答你有把握的問題,沒把握的老實告訴親戚朋友以你目前的經驗及水平你無法回答。他們不會怪你的~誰沒有一個慢慢積累經驗的過程呢?倒是你回去了別忘了去翻翻書、查查資料,反正我對於親戚朋友詢問過我的問題比老師上課教的還要記得牢,因為感覺自己多了一份責任。以上供你參考


那你就用你所學的知識來回答他們,還可以督促自己看書學習~


就說,可能是什麼什麼什麼,有可能是XXX或者XXX,有可能會很嚴重,最好去正規醫院檢查一下.

所謂"之前很有效的葯再次服用就沒用了",你就說可能癥狀一樣,但是病因不一樣,或者直接說耐葯就好,解釋太多他們也懶得聽.

至於讓你安排體檢,你就說等你當了院長肯定安排,他們說話不過腦子,你也就隨便應付一下就行.

---------------------------補充說明

第一,題主現在的狀態沒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也沒有資格做出相應的建議;

第二,作為親人,如果你隨口一說,認為沒什麼大問題,到時候真的有問題的話,很容易遷怒到題主身上,認為你沒有及時提醒;但是如果你的回答「過於嚴肅」最終沒查出問題,他們也只是會表示鬆了一口氣,查出了問題,還會感謝你的提醒,所謂的親戚也不過是發達的時候將你捧得更高,落魄的時候把你摔得更慘而已.別以為所謂親情是免死牌.

第三:如果親戚真的是身體不適,早期進行適當的檢查是非常有利於治療的。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


做醫生的本份。


我也是大三醫學生,感覺也會遇到你類似的問題。我覺得那就更需要你好好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以便更好的應答。去圖書館翻翻書,提前看一些臨床病症。對你未來都會有好處。還有,早臨床有好處,當成自己的試煉吧。醫學生註定活到老學到老,並且註定你得當精英,因為現在治療模式是醫學心理社會


多喝水,多休息,多吃水果,多吃蔬菜。


作為醫生家屬,我所接觸到的就是,親人朋友想找你諮詢傷痛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大多數不學醫的我們看來,即使你主攻耳鼻喉,身體其他部位的醫學知識你多少還是要學習的,哪怕你只知三四至少也比我們只是空白的強很多。所以,面對諮詢你得首先擺正心態。要想著,這是對你的信任。認識一個學醫的我認為真的很重要,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認為你是可以依靠的。

因為你還是個大學生,才大三,放心大膽告訴他們哪些是你不了解不拿準的,如果覺得這樣沒面子那就給出一個比較沒創意的方案(像我家那個就是問問可能引起疼痛的原因,比如說膝蓋痛就問問是不是受風啊……運動啊……然後給出一個再觀察觀察……必要時上醫院的這種"官方"回答,這不是具體例子啊……我不學醫所以說錯了別怪我…理解意思就行了…)。這是我平日觀察到的屢試不爽的一句話就是"再觀察一下"……

題主還提到會有人叫你幫聯繫體檢……遇到這樣的私下吐槽吧~你除了說你還沒實習還在念書階段相信你也說不出別的理由了~誰叫這是事實呢。


多去醫院見習,跟臨床醫生學習


知道的就告訴他們,不知道的就老實說不知道,回來翻翻書,查查資料,問問老師然後再跟他們說。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交際能力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