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地結合」一詞是何時創造出來的?
「有機地結合」中,「有機」指:事物的各部分互相關連協調而不可分,就像一個生物體那樣有機聯繫。
這個詞與有機物的發明時間誰早誰晚?有機的這個含義是起源於什麼典故...?另外,有機物為什麼要命名為有機物而不是別的物呢(...)
日本國語大辭典:
有機的
像有機體那樣,由多個部分組成的同時,各部分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與統一性,作為全體協調一致的樣子。
「像有機體那樣」,顯然是先有的化學上的「有機體」,才有的「有機的」這一引申義。
不過的確,「有機物為什麼要命名為有機物而不是別的物呢」這樣的疑問我也有過。正好藉此機會查一下。
搜到一篇日本女子大學,武村研究室頁面上的文章。該文在2004年提交日本『化學』雜誌審查8個月以上,其間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芝 哲夫(1924~2010)也對同樣話題寫了考察,並投稿『化學』雜誌。後投稿的芝的論文被登載而武村的論文不知去向了。
我沒有找到芝的論文,所以只看了武村的論文,名為『將「Organic Chemistry」譯為「有機化學」的是誰?』
根據該論文所述,「有機」這一漢語詞,是由『化學新書』(1860)的作者川本幸民,根據當時既有的「機性」一詞創造,而「機性」一詞是宇田川榕菴在『舍密開宗』(1837~1847)中對organische的翻譯。
本為「器官的、器質性的、組織性的」意義的organische,之所以使用「機性」一詞翻譯,可能是由於織布機(或其他機器)的「複雜卻有序」這一印象。
即:organische→機性;擁有機性的→有機。
武村的原文:
日本女子大學理學部 物質生物科學科 構造有機化學 武村研究室「Organic Chemistry」 を《有機化學》と訳したのは誰?
以下為我的翻譯,因為有很多人名、年代標註和備註,雖然嘗試潤色一部分,但還是比較生硬:
將「Organic Chemistry」譯為「有機化學」的是誰?
18世紀末瑞典化學家Bergman將構成活體的物質稱為有機物質,不構成活體的物質稱為無機物質。(來自:「化學者リービッヒ」田中 實 著、岩波書店1977年)
阿由註:由於原文只說了Bergman,但沒有給出全名。在英文Wiki上查找姓Bergman的瑞典化學家雖然只有Torbern Bergman一人,但並沒有在他的詞條中搜到跟organic相關的詞,不確定是否是該人。
根據Bergman的概念,J?ns Jacob Berzelius(1779~1848)將研究有機物質的化學命名為Organisk Kemi (Organische Chemie)。在當時,存在一種成為常識的學說:從生物獲得的化合物中有種所謂「生命力」的要素存在,是與從礦物獲得的無機質有著決定性差異的。在學會有聲望的Berzelius是該學說的支持者。
宇田川榕菴(1798~1846)以荷蘭化學家Adolf IJpeij的化學入門書為基礎,著作了日本最早介紹近代化學的『舍密開宗』(1837~1847)。(阿由註:「舍密」即chemi音譯)
『舍密開宗』參考的著作最早是英國人 William Henry 寫的,書名為『Elements of Experimental Chemistry』。該書經過翻譯成德語,又翻譯成荷蘭語,最終被宇田川榕菴參考,著成『舍密開宗』。
『舍密開宗』內編卷16中有云:「???植物為機性體。其與山物(註:礦物)等無機性體相比???」。(原文「???植物は機性體なり。之を山物(註:鉱物)等の無機性體に較れば???」)
此處已有「有機」一詞的使用。榕菴將organische譯為「機性」,這無疑是「有機」一詞的來源。然而organische的意義是「器官的、器質性的、組織性的」,為何沒有譯成「器官性、器質性」等詞呢?還是說因為榕菴亦通植物學與醫學,或許當時在植物學與醫學領域已存在「機性」一詞,這一方面筆者就沒有了解了。
另外「機」在學研『漢和大辭典』(藤堂明保 編)中有:
1.織機,或指將織機的動力傳動給各裝置的細小零件。
2.將零件組裝成品的複雜裝置。
3.物事的細小構造。機關。
等意義。
將生命的功能以感性且科學的語言表現形式直接地表達出來,「有機化學」大概是有名的翻譯吧(以當時的生命力學說為背景)。
剛剛說的是「機性」。而另一方面,川本幸民在其譯書『化學新書』(1860)中,將「舍密」一詞變為「化學」。而實際上對於本篇論題所說的「有機」一詞,筆者認為最初使用它的,正是川本幸民。
使筆者明確上述結論的是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芝 哲夫。
川本幸民肯定是讀過『舍密開宗』的,那麼我們認為他顯然知道「機性」一詞。到這裡,從「機性」到「有機化學」只差一步了。川本在『化學新書』底本的J.W.Gunning所著的『De Scheikunde van het onbewerktuigde en bewerktuigde rijk』(非生物與生物領域的化學)中,將有著生物、組織等意義的「bewerktuigde」一詞,與之前organische 的譯詞「機性」相結合,從「機性的有無」,造出了「有機」「無機」兩個詞。
芝 哲夫教授除給筆者指點了上述內容外,還指出在『化學新書』中隨處可見「有機體化學」「有機」等詞。以上是本稿的結論。
另外,筆者手頭的較早的書籍(『有機化學』 丹波敬三、下山順一郎、柴田承桂 編撰、1912年第19版、初版1879年)中,開頭部分的趣旨中,有寫到「有機化合物已經在前世紀(19世紀)通過實驗室實現人工合成,因此有機、無機的區別變得模糊了。因此在今天,將含碳化合物的化學稱作有機化學,方便起見,本書稱作有機化學。」
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樣開頭的有機化學教科書了,但的確是上面說的那樣。100多年過後的今天,現代化學的專業高度細分化的同時,各領域的邊界領域也逐漸重合、界線變得模糊。僅以有機化學來看,作為研究對象的物質,其範圍也在擴展。有「有機物質的邊界究竟在哪裡」這樣的疑問,也存在原本基於生命力學說的「有機化學」這一用詞逐漸變得不太恰當的趨勢。但是不變的是,這個詞切實地表達了這個領域的形象,今後還將一直使用下去吧。先人的智慧與努力將萬古長存。
&<謝辭、參考文獻略&>
個人認為可能來自嚴復的《論社會為有機體》(這個貌似不是獨立一篇文章)。
此說發於斯賓塞爾,乃取一社會與一生物有機體相較,見其中有極相似者。如生物之初,其體必先分內外部。外部所以接物,內部所以存生。而社會亦然,稍進則有交通俵散之機,於生物則為血脈,於社會則有道路商賈;再進則有統治機關,於生物則有腦海神經,於社會則有法律政府。諸如此類,比物屬功,殆不可盡。學者欲考其詳,觀拙譯《群學肄言》可也。案此說,中西古人莫不知之。蓋社會進化則有分功易事,相待為存之局。而生物之體亦然,是故耳目臟腑皆有常職,西人謂之機關功用,而中國謂之官司。有機關則有功用,猶之有官則有司也。有時取無官之物,而予之以官,今人謂之組織,古人謂之部署,謂之制置。
以二者之分功,有其極相似如此,吾人既以天演言化,見一可以知二,觀此可以知彼,乃極有益之事。顧其中有極美〔異〕之點。何以言之?生物之有機體,其中知覺惟一部主之,縱其體為無數細胞、無數么匿所成,是無數者只成為一。至於社會有機體,則諸么匿皆是覺性,苦樂情想箴〔咸〕於人同,生物知覺聚於腦海,而以神經為統治之官,故以全體得遂其生,為之究竟。至於社會團體則不然,其中各部機關通力合作,易事分功,求有以遂全體之生固也,而不得以是為究竟。國家社會無別具獨具之覺性,而必以人民之覺性為覺性。其所謂國家社會文明福利,全〔舍〕其人民之文明福利,即無可言。生物有時以保進生命,其肢體可斷,其官骸可隳,而不必計肢體官骸之苦樂。君形者利,不暇顧其餘故也,而社會無此獨重之特別主體也。
只是無責任推測,並無根據。
在化學學科發展的早期,化學家一直將與生命有關的物質和與生命無關的物質分隔開來,認為與生命有關的物質含有所謂的「生命力」,是不可由無機物質合成而來的,因此稱其為「有機物」,意為有生機的物質。隨著化學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有機物其實也能由無機物合成而來,但「有機物」這個名稱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得以沿用。
「有機的」這樣一個表述應該是由「有機」而衍生出來,根據詞典上的解釋:
有機 yǒu jī
1.原指與生物體有關的或從生物體來的(化合物)﹐現指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和某些碳化物之外﹐含碳原子的(化合物)。2.指事物構成的各部分互相關連﹐具有不可分的統一性。3.有機會。
可見「有機」其本意便是形容化學意義上的有機物,形容事物相關聯具有統一性的意義應該是由其本意衍生得來。
而為什麼要將organic譯作「有機」,暫時沒有找到可信的資料,我猜測中文中的「有機」是由日語中的 「 有機 」再譯得來,各位如有知情,歡迎指正。
這是形容這樣一種結合:看似緊密結合,甚至還會發展成交聯,實際上再遇到強烈紫外線、氧化劑、甚至不太高的溫度條件下會分裂成碎片的一種結合,這種結合有比如左旋,分子鏈不等長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以至於以此產生如下特徵:複雜性不可重複性不可預測性
可能在氰酸銨加熱出尿素的時候
有機結合,簡單說就是互相結合。兩個及兩個以上事物互相結合,並不相互抵觸、牽制,而是各出所長,相互取長補短,獲得更好的成果。
這裡的「有機」是指事物的各部分互相關連協調而不可分,就像一個生物體那樣有機聯繫。有機結合,也就是有生命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發生作用。
推薦閱讀:
※在中山大學讀中文系是怎樣的經歷?
※有什麼和中文系有關的笑話?
※為何《月亮與六便士》里沒看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句話,而談及這本書大家都會說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