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可量化嗎?口碑和銷量是否真的有因果關係?

我個人喜歡中規中矩。

口碑不算是專業辭彙。拆開來聊比較方便,但拆太西又容易鑽牛角尖。很多東西相輔相成,所以誰也不能說誰錯。

好了,防打臉防護罩啟動完畢。開始瞎扯。

理解不一樣,答案自然有偏差,基於有答案用英文,感覺看上去棒棒噠。

那我也用一點,

「口碑」這裡拆出三個brand awareness, brand image和brand value.

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以及品牌價值。

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是和銷量有關係的。成正比嗎?差不多,但不完全。

如果是成正比的,那麼隨著品牌和產品的名氣越來越待,那麼這個品牌的某一產品的銷量不是應該越來越大嗎?所以這個「成正比」是有據可考,但不代表絕對。

一個產品是有生命的,這個生命周期是不可逆,並且算是一個黃金法則:所有產品都有壽終正寢的一天。

這裡說的是產品,不是說品牌。

可口可樂經典款看似銷量不錯,實際上從數據上來說,進入死亡階段了...這也是為什麼身為世界優質品牌的可口可樂也一直在推新產品的原因。畢竟沒有新鮮血液,可口可樂公司早晚要完。

可口可樂本身早過了成長期,看似也是過了成熟期,在死亡了。過程還會有多久不知道,畢竟死亡過程可以通過廣告投放和換包裝、換logo等方式讓新一代消費者所接受。比如新出的888ml的包裝,我叫它「去了健身房的大胖子」。雖然可能可口可樂覺得這樣就能像大瓶冰紅茶一樣在熱賣起來一把,但我個人覺得,可口可樂888ml的設計是失敗的。並不能體現可口可樂近些年來」與人分享「的初衷,反而給人以「更不健康」、」讓你更胖「的直觀感受。有人會喜歡,但我不喜歡。

產品的死亡也和產品競爭有著直接關係,消費者是很難伺候的群體。在中意於老牌子的時候,實際上也在追求與眾不同和渴望新鮮及改變。

那麼為什麼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如此看重?

廣泛的知名度,良好的品牌形象對於新產品的銷量有著打雞血的作用。比如任天堂、playstation、iphone等電子類產品,每次銷量大漲和品牌自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只是一開始而已,如果產品本身一般般,還是會被市場拋棄的。

這裡又要說可口可樂了。當年可口可樂就是因為覺得自己霸主地位不可撼動,就自我感覺良好的推出了新產品...由於食品類新產品推廣是很敏感的。結果這個營銷失誤丟失了一大部分的碳酸飲料份額給了百事。

所以說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對於新產品的益處,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食品行業某年看到一個報告,說美國每年大概開發的食品類新產品有3000種,實際上存活了的只有10幾樣。

------------------------------------------------

有空繼續吹


可以量化,但肯定不準確,只是一個相對參考值而已。

至於和銷量的關係,我感覺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


作為一枚在調研公司混跡多年而後轉向推廣營銷的妹子,這個話題吸引了我。

口碑還有一些不同的名字,客戶滿意度,客戶忠誠度,客戶關係管理....在我看來都是一個領域的東西,深度和範圍不同而已。

口碑是品牌價值(brand value)中一個重要指標。營銷學裡有很完整的解釋,此處不展開。

一、口碑量化

口碑肯定是可以被量化的,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不同領域有不同的方法量化口碑,有複雜的多維指數模型,也有簡單的單維指數模型(如:NPS)。一般大公司都有自己固定使用的口碑模型,此處對量化模型不展開討論。這裡就分享兩個普遍容易產生困擾的點:

1)口碑好壞沒有絕對只有相對!只有相對!只有相對!好壞是對比出來的,一定要設立一個對比項,一般從三個維度體現:1)自己與自己的歷史比;2)與類似競品相比(同一時間段);3)與行業平均表現比。因此口碑最好是長期穩定監測。

2)意見收集方式對口碑的表現影響不大。有網友說線上比線下在體現口碑表現時更客觀,我不同意,我認為線上線下本質是一樣的,只能通過比較體現一部分事實。理由是:雖然在信息收集方式上線上線下有顯著差異(線上是開放性的信息收集,而線下是被動式的信息收集)。但是任何一種抽樣都存在弊端!大家可以想一想,線上會主動反饋意見的人就那麼一些。線下願意接受調研的人也只有那麼一些。所以口碑要看「相對」值。

二、口碑對銷售的影響

銷售提升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受許多因素影響:產品本身、渠道鋪設、定價、促銷、隨機事件、市場容量大小等等。但在互聯網時代,隨著信息越來越透明,口碑對銷售不僅是有影響,而且是影響越來越大。當然不同的領域又有差別,具體影響的index需要在具體環境下測算得出。

綜上,口碑很重要!

讓樂於分享的人變成品牌方的「自來水—免費自然傳播」,讓愛看口碑的人能看到大家都在說好。

一般品牌方可以做的營銷手段:

1)尋找KOL講好話,協助傳播。記住社會學裡的研究發現,抓住傳播核心人物,他們能幫你的品牌傳播達到指數級效果,這也是大家愛用名人的原因。

2)口碑要長期監測,檢測前設定一個長期可用的模型。

3)主動針對網路口碑做干預。包括答疑及差評解釋。

4)五毛...大家都懂。自家白了,黑其他人。

今天就到這兒了,希望有幫助。

手機打字,忽略語法及錯別字。

本人原先服務金融業,現在在藝術展覽圈廝混,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不完全是,簡單的例子

黃燜雞米飯

吃了第一次就不想第二次了

為什麼總排在外賣銷量第一呢


談談個人愚見。

口碑當然可以量化,只是量化時間早和晚的區別。在家裝行業,過去是口碑不咋地的行業,進步的是現在口碑家裝常常被提起,我們就是通過優質的服務過硬的裝修質量去贏得用戶口碑,通過口碑回單以量化。

口碑是怎麼樣產生的,前提是給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如果沒有好的產品和服務,口碑就像海市蜃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隨時能崩塌。

口碑和銷量在短時間看不存在明顯的因果,並不比一場讓利的促銷在短時間更能獲得銷量,但是把時間拉長來看,未來的獲客更容易,更精準,成本更低,對於銷量是明顯的促進作用。


如果參考數據呈現來說的話,口碑是可以量化但是又是很難量化的,好的口碑最終的結果和反饋就是銷量和用戶,這個方面來講可以量化,只是量化數據不是完全準確


我以為你們在說支付寶上的口碑…所以點進來了…


商譽?

可以阿。美元作單位。


在今天的36氪 2016 WISE年度大會上,口碑公司CEO范馳詳細介紹了自己對O2O領域的新理解。

首先,他提出觀點,互聯網+的概念很危險,「一談到互聯網就要去中介化,一談到互聯網就是線上倒流,這件事情會搞得你痛不欲生」。范馳說,在口碑創業之前,餐飲行業的生態早就已經存在了,有很多公司已經一直在幫餐飲行業在做360度的服務,而口碑要做的事情是賦能,更多的是提供數據的支持、鏈接的支持。

他認為,互聯網的價值不在於導流,而在於對消費者有一個合理的洞見和觀察。范馳解釋了他對流量的理解,一家餐廳在選地方的時候就已經在為流量支付租金了,所以餐飲公司沒有必要再去為流量付費,「所以他只需要讓每天來的人可以再回來就好了」。

范馳說,口碑的使命,除了幫助商家做生意,讓每一個用戶都享受有口碑的服務之外,也在努力讓服務的理念以互聯網的方式被傳播,形成數字化、個性化的口碑業務形態。

在演講的過程中,范馳還分享了一些自己創業歷程中的種種思考。「公司從第一天體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問題,要不要做團購,要不要做線上的模式,到底是服務B還是服務C」。對此,他覺得對於口碑來說,他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口碑到底是幫別人解決問題還是要成為一家賺錢的公司。他覺得,口碑有成為世界上最大公司的野心,也有幫助社會解決問題的情懷,而後者會讓創業者走的更遠。

口碑CEO范馳:互聯網+概念很危險,餐飲公司沒必要再為流量付費 | WISE·2016獨角獸峰會


不太好量化,因為一個產品可能會有多種反饋信息,廣為稱頌的、褒獎的可以歸納為為口碑,所以呢前期要做數據篩選,這和看顧客點評、留言是一個道理,只能看已得數據,而往往這些數據是非常片面的,一般只會說這件事情有或無口碑,不會去說口碑的多少,因為沒統計這件事有多少人在傳頌~


互聯網環境下,創建口碑關鍵是要給人一個「我為啥要分享?「的理由,或者說」我在朋友圈曬這個「的價值。歸結起來就是兩點心理需求:追求虛榮和獲得認同。


商譽平時不能作為無形資產,企業合併的時候倒擠出來的部分計入無形資產。


有關,但關係不大。所謂口碑其實和返客率以及好評率關係更大。就所謂口碑而言。


IT和AI的發展已經可以把social media的信息進行量化處理,現在可以這麼想,你所想到的這些東西很可能已經應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對於信息技術來說,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口碑其實就是一種無形的品牌價值,屬於企業的無形資產之一,口碑好的產品或者企業,其銷售量必然會呈現正相關性,並且一定程度上有壟斷價格的走勢。


可量化,網路整合營銷有一步驟就是對外進行口碑傳播。互聯網思維有社會化思維和用戶思維,利用品牌良好的口碑進行營銷


看來當初將商譽算作資產的會計不止是有情懷。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