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 因中國學者用詞不當做出撤稿的決定是否合理?

中國學者論文因用詞不當被撤稿


  1. 用詞確實不當,很典型的智設論思維。如Intelligent Design and Design Creationism Make it to PLoS ONE所說,面對Comments,一作 Liu M-J一開始的回復是「The origins of human hand remain unclear. It is too miraculous to let us think that human hand is the masterwork of Creator and indicates the mystery of nature. The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Creator is indeed out of place in our article…」(too…to…顯然是誤用)

    和半個月後的回復「Wha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is that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of tendious connective architecture between muscles and
    articulations is a proper design by the NATURE (result of evolution) to
    perform a multitude of daily grasping tasks.」完全不是一樣的說法,考慮到一作很可能是論文的執筆人,原文的意思也就不難明白了。

  2. 但撤稿似乎是反應過度,個人感覺應該給作者修改的機會。畢竟這些陳述和論文的邏輯結構無關,純粹是畫蛇添足。這樣匆匆撤稿的話,對作者學術生涯還是可能有較大影響的。

  3. 整件事問題最大的顯然是PLOS ONE的編審體系,已經不是第一次出嚴重問題了。作為每年發表論文數萬篇的超大型期刊,是否能保證審稿人和編輯至少讀過一遍所負責論文?從這件事看,頗值得懷疑,這種peer review估計各憑良心了。

    推薦一個黑PLOS ONE的視頻看生物學家如何惡搞PLOS ONE。。。


謝邀。沒有想到這個事情最後會鬧得這麼大。

我是三月三號中午,實驗室的一個同事突然問我有沒有看過PLOS ONE 上關於人手的靈巧性的一篇paper。然後在沒有看paper的情況下,也是交流了五分鐘左右,我才明白他的重點是想說Creator這個詞涉及到宗教。所以在英語非母語的情況下,這個是事情首先是有可能發生的,因為我們對這個敏感度顯然不夠

因為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就是與人手很相關(robot hand, grasping, learning), 我特地下載了這篇發在PLOS ONE 上的文章。文章二作熊蔡華老師也在機器人抓取上做了大量有影響的工作,所以這篇文章應該不是灌水的文章。文章的核心也就是通過大量的用戶日常抓取實驗來說明手的生物結構和手在日常任務中的控制協調之間存在很緊密的聯繫。這個idea本身肯定也是很有價值的, 結構(Embodiment)和智能(Intelligence)之間的聯繫一直也是一個熱門話題。(單看文章標題和作者,唯一有點疑問的可能就是文章三作,來自商學院,這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整個文章中Creator第一次出現的地方就是Abstract,見下圖。

這個地方確實有可能作者是想說大自然(nature),這個由於英語語言引起的問題應該是有可能的。

但PLOS ONE自稱是一個嚴肅的期刊:

"The world』s first multidisciplinary Open Access journal, PLOS ONE accepts scientifically rigorous research, regardless of novelty.PLOS ONE』s broad scope provides a platform to publish primary research, including interdisciplinary and replic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negative results. The journal』s publication criteria are based on high ethical standards and the rigor of the methodology and conclusions reported."

這種問題在評審階段應該是可以完全看出來的。上面說到,在交流的時候我雖然沒有意識到Creator的內在含義,但當我打開paper,看了abstract,立馬就可以看到Creator這個詞是有問題的。全文Creator一共出現三次,除了這次在abstract中,另外兩次是這樣的:

「Hand coordination should indicate the mystery of the Creator』s invention.」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can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hand and confirm that the mechanical architecture is the proper design by the Creator for dexterous performance of numerous functions following the evolutionary remodeling of the ancestral hand for millions of years.

全文三次出現這樣的句子,不管Creator你想表達的是大自然還是造物主,其實都是有問題的說法和結論。而且這個在評審階段完全是可以檢查出來的問題,這個問題出現最大的可能是PLOS ONE的整個評審機制出現了問題,造成評審人可能都是朋友或者是本身就不是高級研究員(senior researcher)。

然後看下PLOS ONE的版面費收費機制(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s/publication-fees)

一篇文章收費是1495USD,接近10000RMB。其他方向不是很了解,但是機器人方向的主流期刊(包括IJRR,TRO, AR 和 RAS等),在不超過規定頁數的情況下,都是免費的。開放源期刊(open access)目前的評價就不是很高,大多數更像是商業結構,而不是為了學術的繁榮,雖然他們打著的口號都是縮短文章的評審時間,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你的研究成果。總之,這件事最主要的問題應該是在PLOS ONE,完全就是一個打著嚴謹做學術的商人和騙子,整個評審系統出現了嚴重問題。當然,選擇了投到這樣的一個期刊,作者也應該預料到會有負面影響。就像上個月我看一個犀利的評審給機器人期刊TRO的意見:

Once this choice has been made, one has to live with it...


瀉藥。

我認為完全是plos one的責任。其實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我覺得這雜誌上的計算類文章還不錯,水平也挺好的。不過,對於做實驗方面的人來說,plos one的惡名之盛遠超很多人的想像。其文章粗製濫造,數據不嚴謹,實在是太灌水。

plos one的影響因子大概是4,說起來也挺高,但多名院士與千人學者明確抵制該雜誌。抵制到什麼程度呢?假如說你博士畢業發了三篇1左右的雜誌去應聘,別人可能覺得你做的一般,假如你還額外發了一篇plos one,那基本就沒戲了…我們的BOSS就明確表示過,不要發plos one的人。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更是如此,在個人成果里寫發表過plos one,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先說問題,再說為什麼。

plos one隸屬於plos出版社,這個出版社有多個世界頂級期刊。plos one的誕生,完全是為了盈利,沒錯,該雜誌是收費期刊。該雜誌一年能發表8000篇以上的論文,假如說一篇1萬人民幣,那一年的收入就達到8000萬。但是,如此巨大的發稿量,帶來的就是文章水平的下降,尤其是文章經過評審之後,編輯部應派一名出版編輯糾正文章格式與基本語言錯誤。但他們忙不過來。

中國人確實很難把creator與造物主聯繫,我猜這個論文的發表流程如下:研究生寫完論文,很多辭彙不會的都是百度得來,完全不清楚使用語境。寫完後導師大概看了一下,覺得做的就那麼回事,就讓投plos one,投稿過程中寫了幾個推薦審稿人,也基本上是中國人。編輯收到後直接發給推薦審稿人進行同行評審,然後送到出版部進行發表。從這個流程看,幾個環節都是中國人,只有編輯能進行語言問題的糾正。但plos one 編輯的不負責並沒有及時發現問題。

說了一堆,其實就是這作者倒霉,文章寫的爛的多了去了,一般沒人在意,語言問題又不是數據弄虛作假。這傢伙就是不小心撞到社交媒體的槍炮上了。


謝邀。

看到是母校出的事,有點痛心。看到幾個高票答案把主要責任歸結於PLOS ONE,更加痛心。

先說結論。

此事件完全是文章作者失誤和期刊審稿漏洞導致的學術失敗事件,和宗教一分錢關係都沒有,更不是因為涉及宗教這一敏感話題而導致撤稿和批評。事件本質就是本來嚴肅科學的科研工作卻用民科的筆法寫成論文,瞞天過海逃過主編最後被釘在恥辱柱上。對於這一點,母校的黑鍋我不背。

1,主要責任在作者,不管是寫文章的學生,還是修改定稿的導師,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文章一共出現三次Creator。第一次出現在abstract:The explicit functional link indicates that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of tendinous connective architecture between muscles and
articulations is the proper design by the Creator。

Abstract需要簡明扼要的解釋文章所講述科研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希望所解決的問題,採取的科研手段,所得到結論和結論所體現的意義。出現Creator這種詞,根本不是中國人對英語辭彙不敏感。把科研的目的,方法或者結論歸結於神秘的不可知的Creator,從根本上不符合科學研究的原則, 也不符合科學寫作的方法。換句話說,人手的複雜性是可以從科學角度解釋的,並不是神秘不可知的,更不是Creator設計的。如果文章認為如此,應當提出嚴肅的證據和邏輯鏈證明Creator的存在,並且人手是他設計的。

2,第二次出現在intro:Hand coordination should indicate the mystery of the Creator』s invention.科學論文中出現mystery是大忌中的大忌。科研的時候,遇見解釋不了的事情,應當尋求其他文獻的報道,或者根據實驗結果自己提出假設解釋,並且說明此解釋為假設,歡迎證明或證偽。用mystery這類辭彙不是民科是什麼?此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手的協調性應當表明造物者發明的神秘。痛心疾首的說,這句話連語法都不通。手的協調性怎麼就表明神秘了?換句話說,手的協調性並不是神秘的,如果作者要寫這句話,請提供實驗數據證明手的協調性是神秘的,是不可知的,是Creator創造的。

3,第三次出現在結論中: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can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hand and confirm that the mechanical architecture is the proper design
by the Creator for dexterous performance of numerous functions following
the evolutionary remodeling of the ancestral hand for millions of
years.看到這裡,痛心疾首。一次兩次出現也就算了,出現在abstract也就算了,出現在結論里,in conclusion後面,作者是要鬧哪樣?這難道不是作者的責任?如果是用詞理解不恰當,能夠理解,可是出現在abstract和conclusion最重要的兩處,分明是作者把證明手的協調性複雜性是Creator創造的作為科研論文所要解答的主要問題這,就是「joke」。confirm就是證實,試問作者憑什麼就證實了人手的機械設計是Creator創造的?

4,PLOS ONE負有一定責任。我查了查PLOS ONE的peer review policy。文章首先由技術人員初審檢查文章格式和列印錯誤,隨後交到學術主編。此時,作者有權利推薦審稿人,也有權利推薦需要避開的審稿人。然後主編有決定權,將文章交到數量不等的reviwer審閱。文章出現如此邏輯錯誤和重大失誤卻避開了審稿人,PLOS ONE是被人重重的打了臉,可是並不能證明PLOS ONE所發表的其他雜誌沒有水平。

最後我想說,學術寫作對於科研人員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學術寫作不僅是把做好的工作寫出來,而是要從根本上回答科研所解決的問題,所完成的貢獻,是一個邏輯完整的證明文

不要什麼事都怪期刊。國內科研看文章評價人這個惡習不改,國內科研永遠不能健康發展。廣大博士碩士甚至導師們光看期刊名稱,就對文章工作要麼嗤之以鼻要麼五體投地,還有人說不招發過PLOS ONE的。已經是科研怪圈的受害者還完全不自知。

就這。


深層次語言背後涉及的文化含義一直是個大問題,我自己論文都要有經驗的母語相關領域的作者幫我改兩次,一次是改內容,一次是找另外的人幫我改語言,越往深了去,這些word旁邊的評論越多。沒辦法,非母語很難達到那個邊際。

所以是留學的話,有兩個相關好處:1.呆在國外時間長,多多少少會降低這方面的未知風險,可能是和同學同門同行交流中就被指正了。2.能夠更多接觸到對自己研究感興趣的母語研究者,積累大概4-5個這樣的好友,他們同時能夠理解你專業,而且人是比較溫和與建設性的,你會發現雖然大家都很忙,但是你只要能夠一直提供有創新的內容,他們會願意幫你改的。


提問者給出的那條新聞裏的第一段,就是會出現這類用詞不當問題的深層原因:

巧奪天工、渾然天成、天衣無縫、天工開物,中華辭彙多麼博大精深啊!不過小心了,天地造化也好,鬼斧神工也好,翻譯成英文都落在一處,Creator。而這個Creator,可以要了咱們論文的命!

我們從小都是看著這種鬼話長大的。


謝邀。這件事有好幾個層次。中國人向來對一些宗教方面的東西不敏感,所以對不少人來說,根本不覺得這樣會出問題。中文裡「造物」或者類似的「造化」並沒有神創的含義。你不能說「天造地設」這個詞就是神的旨意,因為天地還不仁呢。

但是具體到這篇文章,作者自辯的時候還在用design這樣的有極強主觀能動性的辭彙,就不好說了。即使作者真的是想的傳統中文語境下的「造物主」,這個造物主也更有目的,而不是一種抽象混沌的法則。

其實如果作者本人真的是智能設計論的擁護者,我一點都不感到奇怪。國內高校里對進化論的教育問題很大,很多人只是從中學教科書上知道了一點過時的皮毛。這樣就像是在沙子上建房子,很容易被一些宗教利用。比如在華人基督徒裡面流行的《遊子吟》,作者就是科大生物系畢業的。然後這本科學事實錯誤百出的書,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詆毀進化論的利器。即使在我認識的人里,我就見過研究恐龍的古生物研究生相信諾亞方舟(「利維坦就是恐龍」),也見過研究全球板塊的地球物理博士相信神創宇宙(「那一天並不是二十四小時」),還都是中國人。

還有另一個因素要考慮在內。如今的青年學者們,小時候正好趕上氣功熱,又看了如飛碟探索和奧秘之類的雜誌,再大一點後說不定還接觸到《外星人在月球背面》和《地球編年史》,種種影響之下,當他們說「智能設計」的時候,這個「設計者」很有可能並不是西方意義上的「神」,搞不好是外星人!

但是這篇有問題的文章能夠通過編輯和審稿人的手登出,說明plos one實在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期刊。


謝邀。我並不太了解PLOS ONE的具體審稿流程,文章出現這種問題顯然是編輯審稿的責任,作出撤搞處理我覺得是期刊自身在逃避和推卸責任。

不過看了新聞報道和論文以後,感覺作者的英語水平也並非很高,所以還是強烈建議如果發英文文章一定要找母語是英語的人review一下。


瀉藥!

講道理,熊教授是一名學者、科學家,是說漢語的國人,不是翻譯家。

所以,PLOS ONE的期刊編輯,這鍋你背!

說真,這破事應證了新聞里的兩句話:

如果說這是非英語母語的問題,那麼有些語言為什麼沒有被審稿人或編輯審查出來?

現在PLOS ONE是否還有活人在管理?

PS:也不知道人家熊教授付版面費了沒。要是付了,這千多美刀P·O是隨稿一起退了呢?還是斂了呢?


Peer review的時候介詞用錯都會被指出,這麼明顯的問題竟然能瞞天過海到public,學術腐敗逃不了。


這篇很快被撤的論文到底犯了什麼樣的錯,讓這麼多人這麼憤慨和激動?不是抄襲,不是數據造假,說穿了,就是這篇文章被認為是為「智慧設計論」甚至「神創論」張目,犯了當今「科學界」的一個大忌。作者在道歉時建議可以把「Creator」(造物主,大寫)改成「Nature」(自然),但很多抗議的科學界人士仍然不以為然,因為他們認為這篇論文的問題不光是誤用了幾個字,而是整篇文章(從摘要到正文到結論)反覆在講「設計」和「奧秘」,違反了科學界的「行規」——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今天的自然科學研究都必須拒斥任何超自然的意涵而嚴守自然主義的哲學預設。這篇文章引起軒然大波,正是因為其「智慧設計」的蘊含犯了自然主義的忌。

在知乎有人懷疑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基督徒。但我看了很多英文的評論,都沒有人提到懷疑任何一位作者是基督徒。迄今沒有證據表明他們中有基督徒,而該文第一作者已經明確表示作者們是相信、支持進化論,跟神創論完全沒有關係的。而且PLoS ONE負責該文審稿的編輯不止一位,即使幾位編輯真的審稿很不負責,要說某位作者(或者與其他作者甚至編輯串通)能在論文中塞進「神創論」的內容而不被發現,也非常令人難以置信。

這篇文章的作者和一些同情他們的人試圖用中國文化和第二語言障礙來辯解,我也覺得有點牽強。但很多科學界同行都指出,這篇文章的科學數據本身並無問題,有爭議之處是在於對數據的解讀。(這也說明其實科學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是絕對中立、客觀的。即使科學數據有一定的客觀性,對數據的解讀也一定會受科學工作者的哲學/信仰前提的限制和影響。)有人指出,因為這篇文章是生物力學的研究,跟進化論本來就關係不大,所以其解讀、討論會更偏向人手的精巧而不是進化,是很正常的,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只是不應該把其精巧歸於超自然的「造物主」。

如果是這樣,把Creator(造物主)改成Nature(大自然)是否能減輕這篇文章違反「行規」的「罪」?從很多人怒氣沖沖的評論看起來,可能還是不行——即使只是指出已有數據表明人手有「設計」的特質,就已經犯忌、違規了。進化論已成為正統,而且是可以用來解釋一切的「萬有理論」,自然主義已經成為科學界的範式,以至於誰反對進化論,甚至誰不用進化論解釋一切,誰就是反科學,這就是「行規」。在歐美這樣的禁忌似乎遠比在中國還要敏感。有位訪問中國的美國學者曾說,在貴國,你們不能批評領導人,但可以質疑進化論;在我們國家,我們可以隨便罵總統罵政客,但絕對不能質疑進化論。

當作為正統的自然主義進化論變成不能被懷疑的真理的時候,科學就可能變得像一般人對宗教的印象一樣不容異己。「智慧設計論」對一些愛把宗教與科學對立的人來說就像中世紀宗教裁判所的人眼裡的新教神學,他們從老遠就聞到「異端」的味道。實際上對「智慧設計論」的封殺在美國已經幾乎已經成為一種醜聞。幾年前一位猶太名人專門拍了一部紀錄片叫「Expelled – No Intelligence Allowed」(《驅逐令——禁止智慧設計論》,Youtube上有中文字幕版),就是揭露這個黑幕的。如果你看過這部片子你就知道,這幾位中國作者只是被撤稿,算是很輕的懲罰了。

那麼這個被視為洪水猛獸的「智慧設計論」到底是一種什麼理論呢?

「宇宙萬物背後有一位智慧設計者」在歷史上早就是上帝存在的證明之一(儘管這種證明有一些缺陷和問題,其中一個跟「飛天麵條教」還有關係,參:有人用「飛天麵條神教」來論證宗教的虛假,基督徒怎麼看待? - 基甸的回答 ),但「智慧(智能)設計論」(「智設論」,Intelligent Design,簡稱ID)是在二十世紀後半葉被提出來作為跟達爾文主義進化論競爭、用來解釋生命起源的一種理論。雖然對達爾文進化論是否是解釋生命起源最好的理論的質疑一直都有(美國民調年復一年的結果是大多數美國人不相信進化論是解釋生命起源最好的理論),但智設論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紀末產生相對深廣的影響,是因為在達爾文之後的一百多年生命科學(生物學)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特別是分子生物學方面的新發現,為進化論的解釋帶來更大的挑戰。(我曾在普林斯頓大學聽過智設論大將、《達爾文的黑匣子》作者比希/Micheal Behe的演講,並跟他有短暫的交流,他就是裏海大學的分子生物學教授。)

智設論的基本論點,是在自然界可以找到證據,顯示宇宙和人類生命是經由智慧的設計而產生。其實這也可以包括「宇宙微調」等天文學的新發現(參:你覺得宇宙設計者對這個世界的設計合理嗎? - 基甸的回答),但廿世紀的智設論在生物方面尤其突出,因為上世紀末的一些生物學的進展讓一些學者(如比希)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不足以解釋生物的複雜性,他們開始重新考慮「設計」的可能性。(講到這裡你可能就更明白那篇人手的論文為什麼很容易被懷疑是「智設論」了。)

智設論的倡導者聲稱,生物中複雜而富含信息的結構,無法用沒有目的、完全偶然的進化來解釋,必須用智慧設計才能解釋。而且這些設計的證據,可以經由實驗來觀測(就像那篇論文里關於人手的觀測)。智慧設計論避而不談設計者是否就是「上帝」(所以不同於以前的「神創論」),或設計是否有目的、是否完全等較主觀的問題,只探索所謂的「特定複雜性」(specified complexity),由此來判斷具有這樣的特定且「不可約化」(irreducible)的複雜性的系統是否可能是偶然或概率的產物,或是經由設計而來。針對智設論反對者「填補空隙的上帝」的批評,智設論者回應說智慧設計的判斷不是以無知為根據,而是從科學新發現已知的設計「特徵」 作為判斷根據。

智設論從一開始就遭到很多科學家的反對和拒斥。他們把智設論看成是現代「神創論」變形,堅決反對把智設論當作除進化論而外的另一種解釋生命起源的理論,在公立學校的科學課里跟達爾文進化論一起教授。在世紀之交,智設論的爭論甚至延伸到法庭。2005年12月,美國賓州多弗法院判決,智設論「明顯具有宗教的本質」,而「在公立學校的科學課上把智慧設計論作為替代進化論的理論教授給學生,是違反憲法(在公立學校不得倡導任何宗教的精神)的」。這一判決我個人認為對「智慧設計」運動有頗大打擊,表明其「楔子策略」(Wedge Strategy),即(1)在學術界使智設論合法化,以批判達爾文主義進化論及其自然哲學的基礎及(2)在宗教界使智設論受到關注,取代已走入死胡同的「科學神創論」 ,也基本失敗。

中國科學界的主流,也是把智設論看成是「神創論的變種」。但中外學術界對多弗判決並非完全沒有異議。比如當代美國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家之一普蘭丁格(Alvin Platinga)就認為研究超自然的力量控制的自然規律的科學也是對另類自然規律的研究,也夠格被稱為「科學」,所以智設論應該被允許進入公立中學的科學課程。南大哲學系的蔡仲教授說:「方法論自然主義想在科學與宗教之間划出一條清晰的界線。然而,這種努力失敗了,這不僅是因為其自身無法擺脫的形而上學自然主義的承諾,而且還因為它受到了來自後現代主義的解構。 」(參:方法論自然主義能消除科學與宗教之間的衝突嗎)

學術界以外,一些美國人也對智設論有一定的同情和支持。小布希當年曾被問到關於公立學校是否可以同時教授進化論和智設論的燙手問題,他表示是否兩者同教的決定應該由地方教育當局而不是聯邦政府來做,但是他說他認為「兩邊的觀點都應該適當地教授。。。這樣人們才能明白這場爭論是怎麼回事。。。教育的部分(目的)正是讓人們接觸到不同流派的思想。。。」,實際是訴諸美國人崇尚的「思想自由」、「學術自由」了。(從這個回答來看我覺得小布希一點也不傻,可以說是情智商雙高,並不是左派渲染的那麼愚蠢。)

作為一名「基督徒+理科男」,我相信「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我相信上帝的創造是充滿智慧的設計,無論宇宙的微調、DNA的密碼還是人手的靈巧,都見證了上帝的設計的偉大。但是我對任何具體的「科學神創論」或「智慧設計論」都不一定完全認同。「智慧設計論」在進入公立學校的策略上受挫,可能部分也是由於其自身的缺陷。(但這並不能推翻「智慧設計」的觀念本身,就如證否一種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並不能推翻上帝的存在一樣。)達爾文進化論作為一種科學理論並非一無是處,但要解釋生命的起源還有很多缺陷和漏洞。(另外,有很多像柯林斯/Francis Collins這樣的科學家相信進化本身跟設計/創造並不一定矛盾,因為進化也可以是設計/創造的一種手段。只有當進化背後的哲學/信仰是排斥任何目的、方向和超自然引導的自然主義時,兩者才可能在哲學/信仰的層次上產生衝突。)

自然科學期刊拒絕刊登暗含「智慧設計」思想的論文,是他們的自由。但在另一方面,這篇論文的風波也更把進化與創造/設計之爭的本質揭示得更加清楚——實際上,這並不是科學與宗教的衝突,而是自然主義哲學(信仰)與基於聖經的基督教信仰之間的衝突。任何時代的科學研究都有其「主導範式」,科學家都受自己的高於科學的宇宙觀、世界觀、哲學和信仰的限制和影響,對「智慧設計論」的神經過敏讓我們更能認識到這一點。

==============================

「講古論今,談天說地」,歡迎收聽【基甸聊天】(每期7-10分鐘)

基甸聊天 | OC社區


受邀。

就這一個具體問題,我還不了解PLOS ONE退稿政策:退不退錢?開放獲取向作者收取的費用當然不包括「必然發表」的保證金(否則你就不是嚴肅期刊了)。但是PLOS ONE所致歉的內容,例如審稿過程的失誤,都是作者付費的去向,所以作者是客戶。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應該賠錢。

一直對開放獲取的模式不太了解。如果論文不發表就不收錢,這個雜誌就不會有嚴肅的研究者去看;如果論文不發表也收錢,那這就退化為一種付費審稿服務。你的審稿人是有多牛,所寫的審稿意見是有多長、多讓人獲益斐淺、讓人不惜花錢交學費?是不是哪怕被你拒稿,你的審稿意見也非常值錢,按它修改投Nature能接收?

我在沒有理解「開放獲取」實質之前,都不會選擇這些期刊來投稿。


怎麼不合理,絕對要撤稿。這個問題主要出在peer review階段,reviewer和editor的的文字我覺得也要公布,看看這麼嚴重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不過這裡主要責任還是plos one。至於作者,我覺得不是語言問題,就是智能設計思維。從他們第一次回復可以很明顯看出來。這和數據可靠不可靠沒有關係,他們在描述人手多靈巧之後,就直接說是造物主神跡了。手的進化從解剖結構都可以比較出來,這個地方沒有依據直接跳到智能設計,在科學論文中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最後, 不要說中國人大都是無神論對此不敏感,不要低估基督教在中國教育圈子的滲透。


個人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個用詞不當的問題,另外也不要總是拿沒信仰說事。

另外一個邏輯就是這是 PLOS ONE 的責任給作者撤稿是推卸責任,搞笑了,你的意思是說他們犯了個錯誤把不能過的文章發布了所以現在彌補錯誤就是在推卸責任?


個人認為應該是編輯的鍋,本來你就應該發現這樣的錯誤,更何況你還收錢了呢不是嗎


看到plos one 的名字我就進來了,對於學術界的航空母艦,部分研究生的畢業保證,其實還是有很多想說的。好多plos one 的文章見刊後都會看到多多少少文字錯誤更有甚者參考文獻排序都有問題,感覺這個鍋如果給編輯的話有點冤,因為他們都不怎麼看,又如何在意會出現這種問題?無論鍋給誰都不是個好現象,所以我覺得我畢業的話還是要投plos one 的,能靠人品解決畢業誰還去努力發大文章呢。


說審稿人為什麼看不出來的,我想可能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審稿人是如同諸位一樣(連我在內)對宗教並不敏感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圈內」的中國人哦~另一種可能就是看了下作者的名字然後覺得可以在plos上發表於是裝模作樣地寫了幾條不痛不癢的意見,哦對了,因為作者是中國人,所以一定得加上一條「The authors English is rather poor...」。反正審稿是良心活,就算怠工也無可非議。


今天不撤稿,明天基督徒們就會拿這篇文章摘出隻言片語來為「智慧設計論」張目。看看那些各種散布的拉人入教的宣傳,你能想像他們會多麼得喪心病狂的為「智慧設計論」尋找哪怕一點點與之相關的證據,甚至是從他們所反對的自然科學雜誌中。

也許在知乎這樣的平台有人會指出這篇文章與「智慧設計論」毫無關聯,大家還能心平氣和的討論,但是放到微博呢?想想近期「諾貝爾哥」的事,又會有多少人跟風質疑進化論。「造謠的張張嘴,闢謠的跑斷腿」。這樣看來,所謂的「政治正確」,是十分必要的。


推薦閱讀:

TAG:科研 | 論文 | 東西方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