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料理使用的本枯節,腹節和背節的口味各有什麼特點?本枯節和其他種類的鰹節(比如荒節)口味上有什麼區別?


從鰹節的製作過程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哦。

用「熏干法」或者叫「焙乾法」製作鰹節,要包括切割、蒸煮、去刺、焙乾、修型、生霉與晾曬等步驟。

(鰹節製作流程。圖片來源:http://lecreuset.jp)

根據去骨步驟的先後順序不同,又分為「薩摩型」和「改良型」(也稱燒津型)兩種做法。鹿兒島枕崎延續「薩摩型」的做法,生魚剝皮、去骨,對魚的鮮度和去骨手法要求很高,做成鰹節後,頭部平滑的45度角是其特色;靜岡燒津流行「改良型」的做法,將魚煮熟後在水中剝皮、去骨,做成鰹節後,頭部有個凹進去的弧度。

(燒津節和薩摩節。圖片來源:http://ninben.co.jp)

和直接食用鰹魚的審美觀不同,做鰹節忌用油脂過多的鰹魚,所以相比秋天的鰹魚,春夏的鰹魚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夏季是適合晾曬的時節,故而用春天的鰹魚剛好可以在夏季晾曬,所以春鰹是首選

選鰹魚不僅要看時令,大小也有講究。大型鰹魚製作的鰹節稱為「本節」,在這種情況下,會將一條魚剖成背肉、腹肉各二塊。小型鰹魚製作的鰹節稱為「龜節」,在這種情況下,會將一條魚剖成背肉、腹肉各一塊。

(本節和龜節示意圖。圖片來源:http://kaneso22.co.jp)

(龜節矮胖,本節修長。圖片來源:http://ameblo.jp)

在這些製作步驟中,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是生霉與晾曬環節,製作上好的鰹節需要反覆生霉與晾曬3-4次,直至水分降至15%以下。這個製作過程要持續半年左右,於是一條魁偉的鰹魚最終重量只剩原來的五、六分之一,脂肪消減,鮮味濃縮。

(從鰹魚到鰹節的體積變化。圖片來源:http://ninben.co.jp)

(鰹節切面。圖片來源:http://rakuten.co.jp)

你可能會說,耗時這麼長、這麼繁複的製作工藝,這樣做出來的鰹節肯定價格不菲呢。可是我們在日本經常可以看到賣得並不貴的木魚花呢,難道其中另有隱情?其實,我們剛才說的做法是最複雜的全套做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鰹節都會走到最後一步。所以,在日本購買鰹節或者木魚花的時候,可以通過名稱判斷出它所經歷的工藝步驟,對價格也會有相應的預期。

(鰹節薄削。圖片來源:http://forest17.com)

(鰹節厚削。圖片來源:http://welq.jp)

在焙乾步驟結束後鰹節其實就可以用來售賣和食用,這種鰹節稱為「荒節」。和下面將會提到的本枯節相比,荒節含水量還比較多,質地柔軟,味道不如本枯節味道濃郁。

(鰹節修型。圖片來源:http://machinotane.net)

在完成修型步驟結束後的鰹節稱為「裸節」。而在修型之後,再經過生霉和晾曬的鰹節稱為「枯節」。用優質鰹魚、歷經多次生霉和晾曬製成的鰹節稱為「本枯節」,價格也相對較高。現在生霉和晾曬三次的做法比較常見,很少有鰹節做到四次。一般經過完成生霉和晾曬後可以出貨;個別廠商會再將鰹節熟成一段時間,增加風味,有時整個周期可以長達兩年之久。

(晾曬、去霉。圖片來源:http://katuobusi.com)

(荒節和枯節的不同氣質。圖片來源:http://hop-ikedaya.com)

你可能注意到上圖提到了「男節」和「女節」的說法,分別指鰹魚背肉和腹肉做出的鰹節,前者稱為「男節(背節)」 、「女節(腹節)」。男節的脂肪比女節少,容易削得薄而美,味道也清爽,價格更貴;女節在削的時候容易成粉,但入湯味道濃厚。

(圖片來源:http://r.gnavi.co.jp)

聽起來這麼錦瑟和鳴的兩種節好像特別適合情侶檔呢,所以「男節」和「女節」被合稱為「鰹夫妻節」,在日本是很適合送給新婚夫婦的禮物。當然也是花式虐狗好創意~

(加上絢麗的包裝之後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木頭了。圖片來源:http://fsmakon.net)

關於鰹魚和鰹節的更多內容,詳見專欄文章 鰹魚 | 小鮮肉變木頭的故事~ - 碗丸的料理研究 - 知乎專欄


字面看來這二者是鰹魚的部位選擇不同,但製作鰹節時,一般用的是整條魚身。所以我並不了解腹節與背節的區別,於是只能回答第二個問題,等待高人指教。

——————————我是正色的分割線—————————————————

荒節與本枯節,在外型上很難區分,因此日本有許多店家會將荒節當作本枯節來售賣,以次充好。

但普通民眾很難辨別。

在味道上:由於很多人從未吃過真正的本枯節,沒有相關味覺記憶。且木魚鬆干多用於輔菜用,味道往往會被主角所掩蓋,因此味道也很難區分。

我們唯一可以了解的則是二者在製作工序上的差異。

要製作鰹節,首先將魚剔骨,剔骨後用魚肉糜搓魚身,以至因剔骨而產生的縫隙合起。【由於外型的重要性,這步不可缺少。

然後是烘焙,用熱氣和煙把生鰹魚烘成乾燥狀態,之後放冷。這樣反覆烘熏大約一個月,做出來的就是荒節了。

將做好的本枯節放到發霉庫里大約兩星期,第一層黴菌附著後,在太陽下曬半天。然後繼續讓回庫里進行將近20天的發霉——&>晒乾。讓總共五次的黴菌都附著表面以後,最終成為本枯節。【這算是較標準的本枯節製作工序,許多製作者僅將黴菌附著一兩次,就將本枯節出售。

多餘的繁複步驟使本枯節與荒節相比,需要再多花費半年的時間。

本枯節與荒節差異?區分 - 「未歸類」話題

題主對此感興趣,可以去看料理仙姬中的第九集,裡面詳細介紹了做二者的過程和鰹節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


接樓上XD

[背節/雄節與腹節/雌節]

做好的鰹節不是整條魚身啦,魚身一剖二,每片再中間分開[視魚的大小而定

分出來的上半片魚背肉或者是完全不沾血的部分即是背節,也叫雄節。脂肪比較少所以好削成好看的薄片兒,味道更加清爽。

下半片兒魚腹一側的或者是所有會沾血的部分即是腹節,也叫雌節。刨出來是深紅色的,脂肪含量多所以容易變成粉狀,熬高湯的話味道濃厚。

===========================================

[枯節與荒節的口味]

通過黴菌的生長,枯節可以更好地脫去水分儲存時間更長。同時脂肪被分解產生良好的香味。枯節的香味會比荒節來得溫潤柔和而高雅,荒節的香氣、味道則顯得比較鮮烈。


推薦閱讀:

300位去悟空問答的大V們,我來給你們講個黑色幽默的故事,叫做《有哪些難吃的日本料理》
如何做一碗地道上乘的肥牛飯
極度新鮮的生魚片送到你家,你會感興趣嗎?

TAG:日本料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