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不是一個喜歡浪費的人,我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前兩天看到@押沙龍 的一條微博,然後就思考了幾天,始終沒有想明白:
除了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之外,像一般的資源,比如糧食,節約的意義在哪裡?為什麼要倡導節約呢?如果我不管在家做飯還是去飯館吃,我就喜歡一個人點5個菜一個湯都嘗嘗,吃不完拉倒,這樣飯館會受益,飯館的供應商自然也受益,給供應商供貨的農民自然也受益。不要說農民伯伯種田多辛苦啊,我要是農民伯伯我巴不得你多浪費點,這樣需求才能擴大,需求擴大供給才能擴大,供給擴大我產量和規模才能擴大,我賺的就越多。從這個角度講,是不是浪費的人對社會和經濟貢獻更大?我們應該提倡浪費(多消費)? 電視上老說中國人一年節約的糧食夠多少錢之類的,我覺的這個有不對的地方:如果我節約的糧食確實能接濟到中國或者非洲溫飽都解決不了的貧困地區,別說節約了,一周少吃兩頓我也願意啊。但是我不相信我節約了就能到他們嘴裡,這個應該是資源的配置問題,不是節約不節約的問題。所以,諸如此類,我的問題是:節約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押沙龍的微博如圖:
從經濟角度而言,人類社會追求個人和整體的效用最大化,而非商品產量最大化。前者與後者的區別在於,效用最大化意味著需求被恰好滿足,想吃一碗面時能得到一碗面,想吃一個饅頭時能得到一個饅頭;與此同時,滿足效用所付出的勞動儘可能要少,也就是需要一碗面時就生產一碗面而不是兩碗面,需要一個饅頭時就生產一個饅頭而不是兩個饅頭。浪費意味著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而生產的產品變多了,也就是社會整體效率降低了——為了獲得等量的效用,人們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無論是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上述論述都是合適的。微觀角度而言,某人吃飯點了兩碗面卻只吃了一碗,剩下的扔掉,意味著此人不得不付出兩碗面的對價來獲取一碗面的效用,他多花的一碗面的錢並沒有滿足他自己的任何需求,此人自己承受了損失;宏觀角度而言,如果麵館老闆用兩碗面與第一個例子的那個人(假設其是製鞋匠)交換了兩雙鞋,卻把其中一雙不慎弄壞,此時製鞋匠與麵館老闆總共生產了兩雙鞋與兩碗面,卻只獲得了一雙鞋和一碗面的總效用,他們付出的勞動的一半都是無用功了。以此類推,浪費之風蔓延整個社會就會降低全社會的生產效率。
綜上,節約,即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在經濟上是有意義的。之前看過哈佛大學的公開課《公正》,現在又買了書,正在看,也看過桑德爾教授的TED演講(失落了的民主辯論藝術 ),試著用其中的一些觀點回答一下。
從食物的角度來講,什麼才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推而廣之,對某種事物而言,什麼才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答:物盡其用。它是作什麼用的,便在這個方面把它用好。正如演講中(2:30-5:07),笛子應該分配給最優秀的演奏者。從我們人類自身而言,節約,不僅僅是一種好的生活習慣,更意味著對自己的尊重,對自己的勞動的尊重。小的時候剩飯,經常聽父母講他們那時的艱辛,也經常聽到「把你餓三天就什麼都吃了」這樣的話,對浪費糧食痛心疾首;不可否認,這其中有歷史、社會因素,但農民那種樸素的生活觀卻是人類最真實的認知。而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但對於很大一部分人來說,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經過勞動換取的,那麼,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自己的金錢,就是浪費自己的勞動,是對自己的勞動的不尊重,也即對自己的不尊重,而同時也是對這些糧食的生產者的不尊重。嗯,上面那些總有些生硬的感覺,那麼專就題主的說明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消費確實可以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但浪費糧食,絕對不是應該發揚的消費,」是不是浪費的人對社會和經濟貢獻更大?「,這樣的想法我認為是很不好的。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幸福
你會不會在完成一項讓自己基本滿意的任務後感到幸福,會不會在某樣東西徹底發揮它的作用後感到滿足?
我會。
雖然做飯是一件很煩人的事,但做出一頓讓人滿意的飯菜會讓我很開心;雖然絕大多數工作任務讓我很煩躁,但完成一篇自己滿意的材料會讓我很愉快;雖然組織一次活動會讓我身心俱疲,但活動的圓滿結束會讓我有種充實感。
而且,我發現,凡是那些讓我滿足的事,要麼我不喜歡,要麼有難度。如果是一件我喜歡做但沒啥難度的事,比如,完全放鬆地看一部電影,比如,絲毫不考慮戰術打法地去看一場球賽,比如,浮光掠影地看一本小說,甚至會讓我感覺心裡空落落的。
我寧願理解為,只有逼自己一把的事才會讓我快樂。
我會因為沒有及時食用而不得不扔掉的一個爛蘋果而心疼不已,而扔掉一件被磨開了線的襯衣,我竟然會替襯衣感到高興。
如果在桌角看到幾枚沒有使用的普通郵票,我會替它們寂寞:大概它們,也希望自己能夠作為郵資送去一份或官方或體己或長或短或輕或重的信件吧。如果看到一本蒙塵已久卻連塑封都未打開的書,我會告誡自己:先別買新書啦,還是照顧照顧老朋友吧。
因為我真的希望,每樣東西都在充分發揮作用後再歸於塵埃,而不是只在被購買的那一刻展現價值。
我會感覺,對物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需求擴大供給才能擴大,供給擴大我產量和規模才能擴大,我賺的就越多。」你能確保這條理論成立嗎?這是我找到的中國曆年糧食產量、人口數量和人均糧食的數據從這裡面我看的的是人均糧食和糧食總量的增長乏力,而人口確實平穩增加,也就是說未來人均糧食可能會下降。回歸正題,解釋下節約。我認為節約就是我可以留下的東西保存下來以備危機時用,這個危機就是不能生產這個東西時。比如糧食,什麼時候不能生產糧食,戰爭!當戰爭時男人都被派向戰場,只剩下婦孺老人,良田會荒蕪,經濟會衰退,這個時候糧食的產量會遠不及消耗量,這個時候節約的意義就會無限的放大。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我本想查我國的現有存糧的,但沒查到。
那我說個歷史,文景兩帝的勤儉節約給漢武帝留下了充足的財富--「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出自《史記》)
那到漢武帝後期是什麼情況呢(資料沒查到),電視劇《漢武大帝》里劉徹視察功烈鄉後,噙著淚說了一句「不能再打了!」你以為戰爭只發生在過去嗎?老多東西都會重演,這是我看歷史後的感悟。珍惜當下最為珍貴! :(小弟非學者非磚家,遊手好閒學生一枚,如有不正,歡迎指責。)人首先要懂一點自然科學,這樣認知就不會只局限於道德、經濟圈圈裡。
為什麼要節約?因為這個世界是熵增的。看了各位的回答。我感覺滅殺了人性。就吃飯來說一位客人一份菜就可以了 但是我點兩份吃不完這就是浪費??在我的觀點裡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我節約的物品到達不到需要的人的手裡,這樣只是自我經濟的優缺點,而不存在浪費。在個體思想的大環境下扯那些自我道德。完全是忽悠。
我一直認為節約沒有任何意義。
窮困的時候不節約也得節約。
富裕的時候愛怎麼怎麼樣,愛節約節約,不節約也沒有任何關係。
不然為什麼要富裕。
控制成本,從來都是天經地義的。
節約的意義從幾個方面來說:一個是道德意義,還有經濟意義;關鍵是看你追求什麼?人之處,性本善,你是否相信這點。節約的意義其實從道德方面探討是更有意義的。而不是說會拿幾個錢來說事。節約是一種自律,是一種追求和符合自然規律的一種方式。只有這樣,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世界還是自然,才是一種和諧發展持久的狀態。才是最理想的。少吃或不吃或者吃多少,這些太膚淺。沒有意義。節約是一種索取還是奉獻的一種人生觀。
同樣的錢題主吃了五菜一湯,我吃一菜一湯就吃飽了,我還可以去看場電影、喝杯冷飲。節約最大的意義大概就是物盡其用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