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徹知實證「四聖諦」就能終止輪迴?

設問的問題,不必要提醒先次第修行之類的答案。

問:苦集滅道,八正道修行圓滿後,輪迴終止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如果「緣起」終止了,輪迴就終止,那麼,輪迴終止後,「緣起論」對於涅槃狀態是否已經失效?

那麼,斷滅「緣起」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難道是「無無明」?

那麼,無無明的核心邏輯,就是修行以期破除無明?

請各位大德指教,謝謝!


這問題真的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打個比喻吧,一個人閑的沒事幹用打火機點燃了一堆木柴,然後不斷的添加木柴,讓火生生不息

這就是一個簡易的「輪迴」模型,那很簡單,我們要的「涅槃」就簡化成了「火熄滅」。

那請問,想要火熄滅,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會燃燒,因為滿足了燃燒的三個條件(因緣)。只要三個條件不滿足任何一個,火就沒。所以啊,看來這「火」並不是「永恆真實」的,只是「因」具足後的「果」。那麼就知道咋滅了,讓「因緣」不具足就行。你看相當於火的「集滅」原理你就知道了吧,恭喜你,你「悟」了啊……

那就開始如理實施(道聖諦)吧,不再添加燃料木頭(貪、嗔、痴)了,恭喜你,趨向「有餘涅槃了」。等火自然熄滅。恭喜你,「無餘涅槃」了……

等等「苦聖諦」呢? 別問我啊,自己體驗去,誰苦誰自己知道……要是覺得「火」燒著挺好,誰會廢勁去熄滅他呢……


問:苦集滅道,八正道修行圓滿後,輪迴終止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終不了的,能被終止的東西一定還會再出現。沒有真正的終止。

如果「緣起」終止了,輪迴就終止,那麼,輪迴終止後,「緣起論」對於涅槃狀態是否已經失效?

問法不對。如果涅槃是相對於輪迴而生的另一種東西,那麼它就跟輪迴沒有區別。

那麼,斷滅「緣起」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能斷的必定會再起。核心在於不要去「斷」,不求「解決」。回到本位。

觀察本身。

難道是「無無明」?

那麼,無無明的核心邏輯,就是修行以期破除無明?

能破的還會再被迷。觀察找到那不用破的,破不了的。

————————————————————————————————————————

不是這樣就得那樣的修行方式,是在蹺蹺板上左右使力。

一切厭惡的害怕的,是板的這一頭。一切美好的終極的,是板的那一頭。

終是在同一塊板上。

而看著這塊板左右晃動的「看」,不在。


緣起是一個大框架,包括無餘涅槃(輪迴終止)也是緣起的一種情況。緣起包含了兩個情況,一個是此有故彼有(有因必有果),另一個是此無故彼無(無因必無果),這裡的此有故彼有就是指輪迴的過程,此無故彼無就是指成就無餘涅槃的過程,它們也分別對應著四諦,苦集對應此有故彼有,滅道對應此滅故彼滅。你講的八正道是指道諦,道諦是用來斷煩惱或者隨緣了業的,煩惱都斷了就是涅槃,業都報完了就是灰身滅智,所以就是指此無故彼無,而無餘涅槃是指來世的精神和肉體也都緣缺不生了。這其中的要點在於弄明白十二緣起,比如你問,輪迴為什麼會終止,因為輪迴的是你的精神體,也就是十二緣起中的識,這個識也是緣起之法,雖然他從無始以來一直輪迴到現在,但是你把它的緣去掉,它就會斷滅掉,因為因果是絕對的,不可能把因去掉,果依然存在,否則就不能稱為十二緣起了,所以當你把這個識斷滅的時候,就是脫離輪迴的當下。十二緣起就是苦集二諦,它們是輾轉而生的,斷掉其中的一個,其餘的在來世都會斷滅掉,如果都斷滅了,就是無餘涅槃,即滅道二諦。所以灰身滅智實際上是成就了緣起,而不是破壞了緣起,如果無餘涅槃不能滅盡無餘,那麼無因必無果或者此無故彼無的這種情況就不成立了,所以無餘涅槃實際上是證明了有情眾生可以永滅無餘或者緣缺而不生的,而外道的修行者不相信這一點,他們認為心識永遠不會滅,即便緣缺的時候,依然不能滅盡,所以因果被破壞,違背了緣起。


按照佛陀講的因為無明導致了後面一串的輪迴,無明沒了輪迴自然就斷了。最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無明在你就輪迴不止,無明沒了你就涅槃了,徹底死透了,再也不會以任何形式出現了。

漢傳佛教發展了很多理論來說明佛陀可以再來,可是你要問為什麼佛陀可以破除無明之後還能如輪迴,基本聽到的答案就是「殊勝」「慈悲」「大願」「不可思議」一類的沒實質內容的回答了。可能佛陀的確能再來,但是至少現在沒人能說清楚。


每次看到願意解讀文字的愛好者,都會契合未實修之前的自己。

喜好佛學20年,5年前意識到文字無法解惑,3年前意識到不實際修行是沒法明白的。1個多月前開始的實修。

不要質疑啥每個決定都間隔那麼久

咕~~(╯﹏╰)b只是對佛學感興趣,不是狂熱宗教,俗人感興趣的事情多了去了。

20年的興趣轉化為實修的資糧也就是實修初期上手快些。

上手以後的經驗

上手以後就放棄了通過文字去尋找終極答案的想法了。

這種問題翻進來也是想看看知乎某些善知識是如何回答的,會不會對自身實修有幫助。

畢竟自身懶惰,一旦哪個善知識的回答剛好契合,收益良多啊O(∩_∩)O


投胎需要緣生,緣生需要有因緣和合

苦因已經被徹底根除了,因緣不具有繼續繁衍的條件,只待剩餘的名色法徹底滅去,迎接寂靜


滅諦,本身就是涅槃,也就是「終止輪迴」的意思。

道諦,就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是通向滅諦的方法。

============================================

問:苦集滅道,八正道修行圓滿後,輪迴終止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大前提 原始契經都是可以正確的,可以直接作為公理來使用。如《雜阿含經》卷2〈56經〉:「云何無漏法?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識若過去、未來、現在,不生貪、恚,是名無漏法。」這段經文帶來一個信息:無漏法可以趨向涅槃。

小前提 以《俱舍論》為例,「無漏謂道諦」。即無漏有為法道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是無漏的,可以趨向涅槃。

結論 八正道修行圓滿後,輪迴終止。

===========================================

問 輪迴終止後,「緣起論」對於涅槃狀態是否已經失效?

這個描述不對。因為正是緣起才能導致涅槃。「涅槃」本身就是緣起裡面其中一個環節。假如把「涅槃」理解為緣起之外的東西。那就錯了。「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你有這個錯誤的認知,是只知道緣生,不知道還滅。佛教的邏輯是:凡夫在十二因緣打轉,聖者通過修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證得涅槃(道諦)。「還滅」涅槃,正是緣起的一部分!

===============================

無無明這個就不講了,你會迷糊。前面兩個問題都是阿含範疇內的,而無無明這個牽涉到般若空性。


跟我的理解基本一致,任何試圖討論涅磐的行為,都是企圖將涅磐安立於緣起當中,所以佛陀不讓討論,思維。


我給你個答案,咱不說虛的。

因為信息即能量。

就你這個問題,因為全知即可全能。

方法就是:一知等於全知。

沒了。


苦集滅道,八正道修行圓滿後,輪迴終止的核心邏輯是復歸寂滅道場。

緣起性空。緣起本身就是虛假的、空幻的,本來就終止,本來就寂靜涅槃。為什麼要用「如果」來假設啊?這是眾生錯誤認為緣起是實有的,認假為真,執於無常幻法,起種種顛倒妄想。

緣起是業緣無常生滅的相續相。斷滅是執偏空,不能生起妙有的邊見。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無無明」是讓眾生遠離一起顛倒妄想,究竟涅盤。《心經》不能亂解啊。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哪有無明讓你破除啊?那不是成了「有無明」了嗎?!

哎呀,是不是找個善知識,指導你好好的打打基礎啊。


就是找到你的涅槃妙心。

光明照破黑暗

我猜的


推薦閱讀:

《雜阿含經·568經》為何認為有尋有伺是口行?
清水集:(〇)前言
增支部7集72經/火聚譬喻經?
大家都是怎樣研究,學習佛法的呢?
佛教的「無我」(Non-Self)和印度教的「不二」(Non-Duality)描述的是同一件事嗎?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