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感性直覺去認知世界,可行?

尼採在《悲劇的誕生》中批判近代科學,提出一個問題——科學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科學理性起源於柏拉圖的理性主義,從那之後理性思考代替了感性直覺,對世界的認知變成了冰冷的定理公式,用具體學科的研究迴避了對人生本質問題的回答,從而讓人們逐漸喪失了感性直覺。

大家應該都看過《阿凡達》,想像一下兩千多年前,人類認知世界是阿凡達式的。人類能感受到一棵樹的情緒,能聽懂鳥兒的囈語,能體會到大自然的律動……然而這種偉大的感性直覺在柏拉圖之後喪失了。如果理性沒有膨脹,我們依然保留著感性能力,我們的文明又會是什麼樣子?


謝邀

早期尼采確實在批判科學,正如他在《悲劇的誕生》前言中所說:「用藝術的透鏡審視科學,用生命的透鏡審視藝術。」顯而易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物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科學有其自身的界限。正如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要界定理性的範圍,為宗教保留一席之地一樣,尼采批判科學,是為了阻擋科學樂觀主義或科學主義對生命的壓抑。因為如果所有事物都以科學的方式來思考,那麼藝術就喪失了其光彩。也恰恰如此,尼采認為,是從蘇格拉底開始的理論樂觀主義導致了悲劇的衰亡。悲劇誕生於音樂之中,而音樂在柏拉圖主義者看來,並無理性可言,也就沒什麼意義。於是——按照尼採的解釋——悲劇中音樂的元素越來越少,而對白卻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對白,是屬於阿波羅特徵的。

早期尼采確實是以生命和藝術為導向來批判科學的。其實,確切地說,該受批判的不是科學本身,而是科學主義,即用科學來解釋一切的態度。因為,理性和感性二者不可或缺,對人生都有用。正如此,中期尼采便開始注重以理性的方式進行哲學思考,而不是單純地鼓吹感性。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尼采說:「科學人是藝術人的進一步發展。」後來,尼采也承認他在早期屬於浪漫主義。單純以感性直覺來認識世界,這的確屬於浪漫主義。因為人和人的感性直覺各有差異,而且感性有些時候不能保證確定性,人也會被感性欺騙。

當然,單純以科學來解釋人生,也有其局限性。畢竟,人生很多問題是科學所解釋不了的,比如關於人的道德問題、價值取向和人生抉擇等,以及風俗和律法等,科學給不了一個完全令人滿意的答案。

你說的《阿凡達》讓我覺得過於浪漫主義了,幾千年前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否像你所說的那樣,我不敢做肯定判斷。即便是前蘇格拉底哲學家,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薩戈拉、巴門尼德、赫拉克利特等人,他們也是藉助於理性來解釋世界的。其共同點在於,他們對世界的解釋從神話轉向了理性,即從mythos到logos。當然,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包含感覺直觀。

最早的人類是否和大自然那麼親近,能夠深切地感受自然的情緒,這個很難判斷。或許,正是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才越來越精細。理性和感性都是人的特性,只強調其中一方,並不能達成人類的進步,古代人類偏重於感性,於是有迷信、巫術等等害人的事物,隨著科學的發展,很多事物被解密和祛魅,人類也就不用生活在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中。時代越是遙遠,越是容易被美化。你覺得古代人與自然和諧生活,但是那時候還有殺人獻祭,向所謂的神靈乞求恩賜。科學發展到今天,雖然受到各方的批判,可歸根結底,這並不是科學的錯,而是科學主義的錯。在人類發展的道路上,科學對祛除蒙昧起到了無法取代的作用。

如果理性沒有膨脹,我們或許還生活在古代的社會中,然而,那種社會是殘酷的。畢竟,自由只屬於少數人,很多人是奴隸。大多數人生活在不安定中,甚至會成為愚昧無知或迷信的犧牲品。當然,你也可以覺得那個時代就比現代好,人們生活地更快樂,與自然更融洽。但是,如果讓你回到那個時代,你真願意回去嗎?


尼採的質疑有一定道理。其實人類認識世界是從感性認知開始的,理性認知是從感性認知中生髮出來的。正確的回答是,人認識世界應該感性認知與理性認知並用,不可偏廢。人只用感性去認識世界,就會陷入蒙昧與迷信,而只用理性去認識世界,就會失去探索未知的興趣和勇氣,因為在理性看來,沒有清晰感念,無法實證的東西視同於不存在,這在客觀上抑制了人類探索未知的行為。


推薦閱讀:

哲學家、開悟者為何一般沒有後裔?
讀到尼采等會幾乎喜極而泣,你會么?就是覺得說的真對,覺得有一個人素未謀面卻把你想說說不出的話說了?
如何理解尼採的這句格言?
尼采說的「柯尼斯堡那個偉大的中國佬也只是一個偉大的批判家」指的是不是李鴻章?
尼采對決定論是什麼態度?對因果論是什麼看法?

TAG:尼采Nietzsc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