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除了仿生學,粘菌目前有什麼可以研究的?

題主想做粘菌方面的課題,希望可以得到大神們的指點。


竟然被……邀請!簡直受寵若驚

確定不是打錯了名字?!

我的回答有點多………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耐心的看完....不太會答題 希望不要噴啊!

歡迎指正和科普 我也只是一個學生狗!!!

黏(粘?!)菌 slim mold

說起來啊 真的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啊 是單細胞single cell 真核生物 而且還是地球上最大的我單細胞生物體 現在呢 普遍是被歸到原生生物 並系群(paraphyletic group)

其實黏菌也有很多種 根據我所了解和查到的資料 約900多種 屬於粘(黏?!到底是哪個字!!!)菌亞綱(Myxogastria)

關於生長和體積的範圍很廣 有小於幾厘米的 也甚至可以長到 好幾平米 重量超過30克

沒有頭腦沒有神經 但可以走迷宮 (手動再見)

科學家做過實驗 再稍微簡單的迷宮底部(就是最中間)放上食物 粘菌可以找出能找出最快的穿過迷宮的路線

然後科學家們又無聊了 想看看它們到底還能幹嘛 於是再次利用食物 讓它們從食物源從而建立一個net work

用燕麥片分散包圍一團粘菌 最後實驗結果很令人驚奇

首先 粘菌開始生長 四面八方 比如這樣

但是隨後 沒有燕麥片而長出的粘菌竟然縮回去!!

只留下這樣

只留下一些錯綜複雜但是主要的「管道」來輸送營養

要知道 slim mold是單細胞生物 要建立有效的輸送食物網路 一.不能消耗過大 二. 不能佔據其本身的養分

更厲害的是 如果每兩個燕麥片中間只有一條管道「那麼 就有很高的幾率這條管道萬一被破壞 整個net work也會受到影響

於是乎 我們的粘菌 竟然開始延伸出很多back up plans!!!也就是後背路線 以保證食物正常的傳輸到粘菌本身 如圖

機智啊有木有!!!

這還不是全部!!! 科學家擺放燕麥片的位置是根據日本東京周邊的各個城市而定好的

中間最大一塊為東京

隨後 科學家拿出東京周邊的鐵路線路圖 和粘菌生長的做對比 ……一模一樣!也就是說 在這個實驗里 粘菌的生長pattern(不知道這個詞用得對不對) 和現代人類的成果是一致的 而這兩者本沒有任何關係 至少在這之前

對比圖

當然 線路基本吻合 但粘菌竟然還創造了更多外的線路 而且比工程師設計的更加有彈性

也就是說 粘菌自己 通過食物源 創造了一個驚人相似但是更佳優良的鐵路線net work 呵呵 (這tm是個單細胞?!)

另外要說的是 東京鐵路系統 是世界上在布局 效率和管理方面都數一數二的 無數的工程師花了日日夜夜 耗死了無數腦細胞才創造出來的

現在你告訴我 一個單細胞生物就長長長吃吃吃 順便給你弄出來了??!!!excuse me?

還不止東京

這是英國的高速公路網

(圖有點糊,將就一下 對不起了~)

美國66號公路的另一個建法

還有很多

我再次強調 沒有大腦!brain!沒有神經系統 nervous system

是運用最簡單的規則原理來解決複雜的問題,

所以,人類是否可以從中取得靈感並且運用到生活中 這也是一個問題 題主應該可以從這裡下手 (個人感覺這個點還不錯)

先寫這些吧……不知道有沒有人興趣看更多………

謝謝~


@胡曉雪說的TED視頻比較不錯,也可以在網上搜索這個BBC的視頻: The Magic of Mushrooms裡面有一段有更多對黏菌的描述。

剛剛在土豆上看到更好的一個有趣的科學視頻


謝邀,不過研究所不是真菌方向的囧。

粘菌既不是真菌(雖然分類上是真菌),這種菌最大的研究價值應該是遺傳學、分類學上的吧

而且粘菌沒有葉綠素,吞食生物,這點像動物;它又有纖維素的壁,這點像植物,這樣的特性,那它應該也適合做細胞學上的研究?尤其是細胞結構學

原生質團中已發現有抗生素、維生素等,所以它應該也能做生物化學、藥理學、醫學方面的研究呀

以上純屬推測,希望能對題主有用


謝謝邀請,可惜我只是個渣研究僧,研究方向也不在菌類世界,並不懂粘菌,不好意思呀。

多說一句:維基了一下以後發現這個東西還挺特別挺有意思的,還看到一個TED的演講希瑟.巴內特: 人類可以從半智能的黏菌群學到什麼(不知道為啥我看中文字幕都是格子希望只是我的電腦抽),感覺對菌類世界的認識又多了點,居然還能跨界搞藝術,有意思,謝謝題主。


謝邀...真不會...等我回去翻一下原本的課件

首先更正一個概念,黏菌並不是真菌。真菌的概念強調行有性或無性生殖(事實上除了半知菌綱大部分情況下或可以改為和)的真核生物,而黏菌屬原核生物,和根腫菌門,網柄菌門,合胞菌門同屬裸菌,屬於原生動物。但真菌和黏菌經常放在一起描述是因為真菌區別於動植物在菌絲體的膈膜有孔(甚至低等菌絲無隔),導致不同細胞間可以進行物質交換,甚至細胞核的交換,這點黏菌也存在。

黏菌在非營養時期會聚合成一團,細胞之間甚至連膜結構都不存在以至於可以進行充分的物質交換,這種原生質體狀態和營養體狀態的切換可能和細菌的群感效應有類似之處,這裡是一個研究點。還有原生質體作為一種特殊的生命形式在無指導情況下自主運動和感知營養部分也是一個也有意思的點。

【免責聲明,完全不是搞這個方向的,唯一理解是大學的時候上了一門專選。。。】


喵喵喵?我就起個網名而已?


生活史 藥理作用神馬的 題主什麼專業?


謝邀。生物領域我並不熟悉,我是學電的。。


謝邀。。。。。。

我完全不會這塊的。。。。。回答不動啊,,,不好意思。。


瀉藥我是學藥物的,sorry。


瀉藥。親愛的,我是學生態的。不知道你這個呀


謝邀。然而我只是生態學的,這是什麼東東我都不知道,我也實在不是謙虛,我說你還是另請高明吧!我還需要學習一個!


謝邀。

但是…我的專業是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方向,而且做的都是植物…


瀉藥

不過我只讀過一本微生物的課本

邀請我幹嘛


瀉藥……這個我還真不懂,畢竟這貨不是細菌,真菌界的世界我不懂


推薦閱讀:

名稱中含有「巨」字的生物有哪些?
如何在野外獲得乾淨的飲用水?
乙肝病毒的複製方式和生活史?
雨水存放若干年再次燒開是否還可以飲用?

TAG: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