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新的新聞報道?留學生髮萬字長文數落父母 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

[新聞部分開頭]--------

在父母和外人眼裡,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特徵:從小成績數一數二,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

然而,這一切光環的背後,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決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甚至還準備再到北大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他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愛」。近日,他寫下萬字長文,並發給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訴這些年輕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新聞原文鏈接如下]-------

https://3g.163.com/all/article/D98R05J20001899N.html?clickfrom=channel2016_all_index_newslist#offset=36


因為很有感觸,不請自來,本來不想匿名的,但在寫回答的過程中回憶起太多不愉快的經歷,還是匿了吧。

這條新聞讓我感慨萬分。站在外人的角度,無法對孰是孰非下絕對論斷。事實上我和我父母的關係遠比文中的和諧,我也沒有怨恨過父母,但我對文中主人公確實能夠感同身受。我對我父母的心結,也和文中的主角差不多

1, 性別上的不認可。

我是家裡的二胎,因為我爸一心想要兒子,小時候被父母強制當男生來養,男生的打扮男生的舉止,樣樣都要和男生比。記得有一次家族聚會,一個親戚的兒子表演了一個翻筋斗,我爸立刻說我也會,讓我也來一個。我那時已經上小學,有了清晰的性別意識,覺得女孩子這樣很醜,於是扭捏不從,最後被逼著翻了一個,被親戚兒子嘲笑不標準。後面的飯局上我一直不高興,不肯講話,回家被爸媽訓斥「輸不起」「登不上檯面」,而我只是覺得屈辱而已。這樣的事情直到青春期才慢慢結束。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班裡有個跟我重名的男生,在一次點名時,老師管我叫女生**,我問她,你怎麼知道我是女生的呀?我是短頭髮呀。老師笑眯眯地說,你一看就是女孩子啊,眼睛長得那麼美。我當時感動的差點兒哭出來,那應該是我第一次在公眾場合被正視性別,並接受到肯定。而我的父母,向來是以我被認作男生為榮。

2, 我無法在我父母身上得到信任和幫助。

我從小就不太信任我媽,因為我知道一旦與任何一方發生衝突,她絕不會站在我這邊,更多的是指責我「不懂事」「心思沒用到正地方「『小心眼』等等。有時候會覺得我爸更值得信任一些,有些心事願意跟他吐露,但很快就發現,他也只是看心情,心情不好的時候,不但不會理解我,還會把以前我講的事情拿出來翻舊賬。於是我誰都不敢信任了。初中高中的時候最痛苦,任何情緒方面的問題都得不到理解和關注,都要跟成績掛鉤。被同學欺負嘲笑,被老師惡意對待,得到的回復永遠是「你掙點兒氣把成績搞好,誰也不會看不起你」。

初一還是初二的時候,我媽帶我去一個富親戚家玩兒,親戚家有個比我小三四歲的男孩兒,我媽就讓我跟他去書房輔導他寫作業。到書房之後,他不肯寫作業,一直在胡鬧,我就拿出大姐姐的姿態說要去告訴他媽,結果他就開始用一些我在大人口中才聽過的髒話罵我,我被罵懵了,於是就自己看書不理他。他自覺沒趣,又開始跟我搭話,大概意思是,你要我寫作業也可以,你把你的胸讓我看一下。我當時就被嚇到了,雖然面對的是個比我小的孩子,我也完全不知所措了,他見我被嚇到了,就笑嘻嘻地過來動手動腳,說就看一下,就一下。好在我還有體力上的優勢,一把推開了他。他突然變了臉,威脅我,你要是敢告訴我媽,我就說你拿我東西。我當時真想立刻衝出書房在所有大人面前揭露這個小混蛋,但是我很快就想明白,我出去跟我媽說,肯定討不到便宜,我媽會跟人家說是我不懂事,然後回家教訓我不識大體,小題大做,而對方只是調皮,我做姐姐要寬容等等,至於看胸?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讓當時的我不可能說出來的。於是這件事我至今也沒跟我媽提過,沒跟任何家人提過。太屈辱了,於是我的大腦選擇了迴避和遺忘,我把這個男孩兒的長相和姓名忘得一乾二淨,也再沒去過那個親戚家。我並沒有想過報復,只是清楚地明白,我爸媽並不是我的依靠和後盾。

3, 沒有尊重,拿我痛點當笑料肆意傳播

我清楚地記得,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家裡很困難,大人小孩都沒有幾件體面的衣服。我媽有一件毛線衣,穿著小了,扔了又可惜,就打算拆了給我織一件。要拆之前,我媽特意在我面前說,這件衣服媽媽特別喜歡,但是為了你,媽媽不要了,給你改一件新衣服穿,你以後穿新衣服的時候就要想到媽媽對你的好。大意如此了,反正當時的我感動的不行,哭著抱著我媽說,我不要新衣服了,媽媽留著自己穿好不好?最後我媽還是拆了,給我改了件毛衣穿,我穿上那件毛衣的時候,滿心愧疚。然而沒多久,我爸媽就開始把這件事當成笑談講給所有人聽,具體到我是怎麼哭的,說的什麼話,以及,這件毛衣她早就不想要了只有我還傻乎乎當個寶。。。他們以為我聽不懂,實際上我當時難過極了,原來我的一腔真情流露,只是父母的笑談。

差不多的事情也發生在青春期。當時的我比較胖,我媽給我買衣服又不考慮款式,只看是否穿得下,於是總給我買一些特別寬大的衣服。有一次她給我買了一條特別肥的米白色的七分褲,我跟她抱怨,以後別買這樣的褲子了,我本來就腿粗,穿著像套了兩個糧食口袋一樣。大概這個比喻我媽覺得很好笑,於是在某一次親戚來我家聚會的時候,說到我胖的事兒,我媽就舉了這個例子。一瞬間親戚們都開始盯著我的腿看,這就已經夠囧了,我媽還去把那條褲子找出來,說,你們看看,這褲子把褲腿封上,還真是個糧食口袋,裝個百來斤肯定沒問題。於是大家哄堂大笑,絲毫沒人在意尷尬的我。當然這事兒我也沒跟我媽說過,跟她說也只會被說,小心眼兒,這點兒破事兒還記得呢,你就是記仇。

4,不支持,不看好我任何未經他們允許的重大決策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想和同學一起去大城市找工作,不同意,私自託人在省會給我找了個工作,於是我在沒有參加畢業典禮,沒有吃散夥飯的情況下倉促去了人生地不熟的省會,在熟人的眼皮下開始了一份沒有一點點了解的工作。幾個月之後,工作走上了正軌,我覺得我可以做好這份工作,也開始有了穩定的收入和生活圈之後,我爸強迫我辭掉工作,讓我去另一個省會城市,等待另一個親戚給我介紹工作。我拒絕,被冷嘲熱諷,你這份工作有什麼前途,你才能掙幾個錢等等。剛畢業的我屈服了,辭職去了另一個城市。親戚介紹的工作遲遲無音信,我開始自己找工作,又被說不安分,讓親戚知道了笑話等等,最後還是去了親戚介紹的單位。現在想想,那是我最後一次向他們屈服。這份工作做了一年多的時候,老家有個招工,父母開始輪番轟炸,讓我回老家考試招工,哪怕那個崗位只是一個招待員。這一次我說什麼都不同意,於是他們輪番電話轟炸,發現我不接他們電話後,動員一切能聯繫上我的人電話轟炸,最後我直接關機一周,開機後第一個電話,是我爸打來痛罵我一頓,表示對我很失望。我一點兒都不生氣,我知道我贏了。後來我再換工作,一個字沒跟他們透露,就怕他們又有什麼意見。然後畢業的五年內,一直孜孜不倦地逼我考公務員和事業編。。。

後來談戀愛,他們不同意,對我不經他們允許就和男友確認關係表示難以置信;再後來結婚,買房子,他們有意見,地段不好,離他們太遠,買了遲早後悔等等;新房裝修,也有意見,什麼樣的地板什麼樣的牆,他們都不喜歡,儘管他們沒出一分錢。。。。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好在畢業後的我遠離了他們,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小,他們也逐漸發現我是無法掌控的人,在我這裡他們沒有什麼話語權,於是管的也就少了。而正是從那之後,反而我和我父母的關係逐漸走向和諧。

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並不怨恨我的父母。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有過很多溫馨的片段,我的父母也為我付出了很多,也儘可能地給我提供最好的環境。但人心就是這麼奇妙的東西,不管他們對我多好,成年後的我,想到以前的事情,最先想到的還是種種痛苦的回憶。大概我就是個敏感的人,情感上的傷害就是難以忘懷,也就是現在我媽總是責怪我「不懂感恩」的原因吧。我現在跟我爸媽住在一個城市,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但我仍不願意他們過多的介入我的生活。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上,我都無法太親近他們。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任。我不覺得跟他們在一起有安全感,也害怕他們用他們的方式給我關心。我當然不會拉黑他們,我很愛他們,每次去他們家也會主動做家務,做飯給他們吃,陪他們逛街什麼的,物質上也儘可能的回報他們。但是親密無間充滿依賴的親子關係,我覺得我一輩子都找不回。有時候氣氛合適的時候,我也會試著提一些以前的事情,試探我媽的反應。但是就像文中的父母一樣,她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覺得作為家長,難道會害我嗎?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兒,我怎麼這麼多年還記著呢?

前幾天去我媽家,我媽跟我講,南南(我姐的寶寶,現在三歲)在某天洗澡時跟她吐槽說:姥爺總是學我說話,我不喜歡,他再這樣我就要討厭他了。(我爸確實喜歡學她的一些稚嫩言語來開玩笑)我媽說,你不能討厭姥爺,姥爺很愛你,是你的家人,怎麼能討厭自己的家人呢?南南說,就因為是家人,我現在才沒有討厭他,我是說他再這樣我就要討厭他了。我媽嚴肅到,不可以這樣說話,你不能討厭姥爺。於是南南就沒有再說了。我跟我媽說,這事兒南南沒有做錯啊,她遇到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跟你傾訴,是在找你尋求幫助。這事兒是我爸不對,不應該學孩子說話開玩笑,你要勸我爸改啊。我媽說,小孩子童言無忌的,再說你爸那麼說又沒惡意,逗人開心而已,小孩子你越把她當回事,她就越要矯情的。

我便也無話可說,畢竟我姐都沒說什麼。況且相比對我和我姐,我爸媽對南南已經進步太多了。

這些年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和事例,逐漸明白,學會認錯,是陪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多麼不容易習得的一課,太多家長終其一生也不會明白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如果家長能放下權威感,能自我反省,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錯誤,能更重視孩子的感受和精神世界,相信大部分代溝問題都不會發生。而我們的家長絕大部分時候,把情緒的完善和價值觀的培養丟給孩子自己摸索,卻在生活瑣事,人生規劃這些真正需要孩子自己獨立面對的方面過多干涉,這無異於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把他們置於孤島,而在孩子試圖成長時又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

過完年自己馬上也要做家長了,希望自己能儘可能努力地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成為讓孩子信任,給孩子支持和包容的母親。自勉。


看完很難過,父母到最後也沒有真的承認自己的問題,只是象徵性的說自己也有點問題。

這男孩到底還是幸運的,至少已經在自我剖析,並且有勇氣與父母決裂。還有多少人依舊活在父母手中。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不可能讓孩子逆來順受還特別孝順,不然教育的意義何在。我們這一代,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不僅要消化父母帶來的負能量,還要吸取教訓教育好下一代。可是現在多少人不想要孩子,不僅是經濟上的問題,還可能是覺得自己做不好父母。

父母是可憐的,帶大了子女,卻等來了埋怨。但是就像是文中說的,這就是他們自作自受,你不把孩子的感受當回事兒,其實就是不把他們當個平等的人來看。養育之恩雖大,但是傷害更大。

家庭幸福的人可能很難理解我們這種想法,我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他們畢竟是你父母………所以嘞?就可以肆意的傷害我了么?


這文里爹媽的問題不在於對孩子的控制欲,而在於沒見識。控制欲使用不當是方法學問題,最壞也就事倍功半,見識不足可是會導致目標就是錯的,乾的越好錯的越多。

很不幸的是,對於很多中下層平民百姓,他們在教育上的見識到高考為止,只知道高考考個高分很重要,這往後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走。這時候有智慧的爹媽能認識到自己已經幫不了什麼了(除了給錢買房),就會選擇放手,讓孩子探索去,自己當個避風港,想回你就回,不想回你浪去。但是文中這個爹媽,並沒有這麼做,一方面放任娃去學了生物(笑),另一方面還想著拴個狗鏈,這就很麻煩了。本來進了北大就有落差,學了生物更是坑,想拿家裡當避風港家卻沒這個功能,還來根狗鏈三天兩頭給自己添堵,誰受得了這個兩頭氣。

這種爹媽不少的,我自己爹還bb過我"還不如回老家幹個公務員",哪怕我一年賺的美元比他賺的人民幣都多。還好他從小到大也不怎麼管我。


以下不是針對報道本身,也不是針對王猛們和他們的父母,只是從中立角度來聊一聊父母教育。

我是一名18歲大一男孩的父親,說到這兒孩子們是不是已經悄然在心中樹立起敵對情緒——嗨,又是老一套說教,跟我父母似得,煩死了。

不,你們忘了我們也是從你們這個年紀過來的,經歷過你們經歷的一切。

孩子們,你們又會說那有怎樣,你現在是父母了當然替父母說話。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隨著身份的改變而改變想法。我自認是一名開明、溫和、有知識有文化,比大多數父母懂的教育孩子的父親,又自詡民間心理學家、野生教育學家、在野知識分子,在從事志願填報以來接觸了非常多的高三學生,加上自身的經歷,對你們所有的想法和不滿已經爛熟於心。

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其實真正情況是無不是的兒女。從豆瓣的「父母皆禍害」到知乎的「血淚」控訴,某種程度上父母已經被妖魔化了。當然,孩子們,我不是說你們做的不對,相反我特別理解你們說的絕大部分,也曾經寫過此類的回答。

但是,我想問一問孩子們,你們捫心自問,有誰,哪怕是一瞬間一秒鐘反思過自己?當然兒女就是用來愛的,孩子們怎麼做都應該被理解,可是如果你們連一瞬間一秒鐘都沒反思過自己的話,那我只能說明我們做父母的教育太失敗了。

我看了幾個高票答案,大部分和問題本身關係不大,都是通過一件極具共鳴的小事調動了無數人的情緒,這一方面說明確實非常多的父母嚴重缺乏兒女教育知識,另一方面說明非常多的孩子已經下意識站在了父母對立面,怪誰呢,只能怪父母。

有個高票答案說了表弟受傷不敢告訴父母的故事引來最多共鳴,我對這種事情非常熟悉。我經歷過,我的兒子也經歷過。

如果說第一次碰到這種事父母上來就就打罵(我知道這種情況非常多尤其是農村),那我會和你們一起罵他們。

但是如果是從第一次從一開始就不說,可能是因為害怕父母責罵或者就是因為怯懦敏感不敢說,然後父母發現了被罵了幾句,這種情況下還是把全部責任推給父母我只能說有那麼一點點遺恨。當然肯定有人說這也是父母造成的,因為平時缺愛缺溫暖造成的,都對,沒問題,不過孩子們,你們既然都上知乎了都成年了也應該明白當下的生存環境,辛苦操勞的父母在這方面有缺失確實不完全是他們的錯,可以嘗試稍微理解一下下。

我對兒子小時候的3年級時候一件小事記憶猶新。那時候我們都忙,沒時間接送,就讓他自己坐公交車。有一天晚上回來我發現他神情不自然,就問他是不是有什麼事情,他說沒有,然後吃飯的時候右手很不自然,原來是右手中指凹進去一塊,然後在很關心的狀態下問他怎麼回事他也不說,於是我裝著很生氣的樣子罵了他兩句他才說是公交車車門夾的,而且夾了一站也沒告訴司機。當時我那個心疼啊,跟碎了似的,抱著他哭了。我兒子和王猛有點類似,內向敏感不愛和親近的人交流,但是我自認比絕大多數人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要強,家裡很溫暖,父母很開明,就是在這種「理想」狀態下仍然不能避免兒子遭受「傷害」,可見做父母太難了,可以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了。

在我模糊的記憶中也遇到過兒子類似的事情,當時也是因為打碎了一個花瓶不敢告訴父母受到了責罵,好在父母都算是比較知書達理的人,告訴我一些道理,以後遇到類似事情我都會主動告訴他們。

當然像我如此「幸運」的人不多,有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嫌,我只是想表達一個建議,嘗試和父母溝通,哪怕只有1%的希望,大不了溝通一次不行以後就不溝通了唄,不要百分之百地把父母放在對立面,這樣等於主動放棄了一線希望,把自己也封閉了,其實生活和工作中這個道理也隨處可見。

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問題,非常多的例子都表明,大部分家庭關係的受害者成了父母后會變成施暴者,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切,我是受害者所以知道受害者的滋味,當然會對子女好。不,你想的太簡單了,雖然你是受害者但是缺乏自省精神和客觀理性的態度(這個不是說你錯了),所以當你成為父母后會自然把骨子裡戾氣、僵化的思維和天然的對立意識帶到和子女的關係中,有那麼一點點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的意思。

誰都知道吐槽很爽,但是吐槽完了呢,一切照舊?

歲月不饒人,那我們就自己饒過自己。

嘗試那麼一點點反思,反思並不是委屈自己(自己明明受了父母那麼多傷害還要我反思,反思你妹啊!),也不是以德報怨,更不是對父母反思,而是一直自省,一種從受害者、怨氣、利器、委屈、不平、陰暗中的走出來的一種嘗試,這樣會最大可能避免惡性循環,但是遺憾的是有這種意識和能力的人太少了,所以我們才對這個世界更加充滿怨念。

父母不暇自哀,而子女哀之;子女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子女而復哀子女也。

多說幾句

在中國有三個階段的教育被嚴重忽視了。

1.大學入學前的教育:包括志願填報和大學生活和學業規劃等。

2.大學畢業就業教育:包括就業指導和職業認知、職業規劃等。

3.父母教育:包括育兒知識,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知識。目前前者基本上得到了重視,但是後者幾乎為零。

這三個教育階段的教育的缺失害了多少人大家心裡都清楚吧,尤其是第三個後果最嚴重。

不知道在大城市推出相關的培訓教育課程有沒有市場?其實並不是學歷越高知識越多越會教育孩子,只不過他們的孩子綜合素質較高自我修復能力較強而已,學歷知識≠文化≠懂的教育子女,普遍表現在因為自己高學歷有知識所以自認比孩子聰明很多,安排了孩子一切,並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

農村的父母則普遍表現在沒有能力對子女進行課外輔導,志願填報和職業教育指導。但是很多父母會選擇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飛,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聰明的做法,是孩子的一種幸運。就怕自己啥也不懂還要求子女怎樣怎樣,這樣的悲劇太多了。

我們上學求職什麼的都有個證,有個准入門檻,但是唯獨做父母不需要證,不需要任何准入門檻,仔細想想多麼可怕。


中國式家長的愛多半停留在控制孩子,並且竭力為孩子提供優渥的物質條件上,很少在意孩子的心理活動。

這與中國的歷史進程密不可分。在我們的父母一輩,家裡有個三五個孩子非常正常,有些家庭甚至有十多個孩子。當時物質條件非常匱乏,能把孩子養活保證溫飽已經十分不易了。

我的媽家裡就有五兄妹,我媽回憶說,當時外婆和外公最喜歡她,表現方式是什麼呢?是藏兩塊糖,等兄弟姐妹都出門了,悄悄塞給我媽。

這在那個年代很普遍,父母更愛哪一個孩子,就會給予更多物質層面的東西給那個孩子。至於孩子的心理活動?不存在的,那麼多孩子,每天上班下班累得半死,哪有工夫去一個個慢慢感受他們在想什麼。

所以從那個年代過來的父母們,都極力為孩子提供優渥的物質條件以表達自己的愛,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當年吃同樣的苦。

而家長的控制欲,則是中國傳統中自古有之的。這和中國文化體系脫不開關係。儒家自漢朝董仲舒起開始極力吹捧「孝道」,從偽造《孝經》,到曲解孔孟經典,其目的除了鼓勵百姓自行解決養老問題為國家分憂、鼓勵生育擴充兵源外,還有就是由孝及忠,由父及君,加強思想控制和社會階級固化。

只是當時知識分子少,百姓好忽悠,大家也就信了。即使明白其中門道的知識分子,為了當官,也是不敢吱聲的(漢朝舉孝廉)。

所以這種由君至臣,由父至子的控制,從那時起就融入了中國的文化的血脈當中。《弟子規》中甚至還有「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的說法。可見控制範圍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父母,延伸至了所有「長輩」,並且形成了一種長輩與晚輩的等級劃分。

「孝道」逐漸變為「孝順」,不僅孝,還要順。這種思想即使在當今社會也仍然是主流,還有所謂的「國學大師」在各種忽悠家長讓孩子學《弟子規》一類的玩意兒。

最後還有一個因素,恐怕就要歸結於改革開放了。中國文化延續這麼多年,家長對孩子的控制一直存在,為什麼唯獨今天,突然出現這麼多「不孝子」呢?

那是因為過去的中國與西方文化交流十分有限,也許對於上層社會還有些交集,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西方人在他們眼裡仍然是「妖怪」的形象。社會大環境依然被傳統文化所控制,沒有見過光明,怎麼得知自己身處黑暗?

可是改革開放之後,西方的文化「入侵」十分迅速,對於人權和人格獨立、自由的思想在中國開始傳播開來。你看,這些「不孝子」多半都是像新聞主人公一般,有著一定學歷基礎和眼界的年輕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一對比,傷害就來了。

此外,由於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進程被按下了快進鍵,短短40年時間,完成了很多資本主義國家10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變革,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我們的父母由於過去接觸互聯網比較少,所以對這種改變沒有太多察覺,他們仍然用他們的經驗去指導甚至控制年輕人,你想想啊,一個世紀以前的經驗,用來指導今天的工作開展,能不出事嗎?

可是父母還是固執認為,他們就是正確的,畢竟他們當中的某些人也許在那個年代還是走在時代前沿的青年。

就像我的母親,堅持認為轉基因致癌,堅持認為西瓜都是打了紅藥水,堅持認為黃鱔都是避孕藥喂肥的。

因為這些事情即使CCTV沒有報道,微信朋友圈也傳得神乎其神。他們那個年代認為「媒體」的發聲都是正確的,殊不知現在某些自媒體無節操無下限無水平無文化的程度,超越了他們的認知。

他們更不知道,在這些無節操無下限無水平無文化的背後,是巨大的商業利益運作。就好比我是個賣非轉基因食品的商家,為了增加我的銷量,與其自吹自擂不如攻擊轉基因食品致癌,PS做幾個圖,拼接幾個視頻,甚至邀請幾個所謂的「專家」忽悠幾句,中老年人就深信不疑了。

我們父母的年代,可還沒有這種操作。

我也很討厭我父母的控制,看到這則新聞深有感觸。

我媽會因為我見到長輩沒有第一時間大聲叫出來而對我發怒(哪怕小聲了,對方沒聽清也算),她說這是對長輩的尊重和禮儀,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balabala……

我媽一直跟我BB學會計學多麼好,當初逼著我填報會計專業,卻不知道會計專業如今的就業率和薪酬已經快墊底了。哪怕我改行後,收入是做會計的同學的幾倍,她依然希望我改回本行做會計。

我媽對我婚姻的控制那更是恐怖,女朋友要通過她審核,首先是樣貌家庭,然後是學歷談吐。如果她一旦不滿意,她就會對人家惡語相向,極盡誹謗之能。

哪怕我現在已經結婚(當初她不同意),她依然會經常在我和我媳婦面前說:「當初這門親事我是極力反對的……」

她知道現在控制不住我,所以經常給我媳婦灌輸一些思想,然後說:「你要經常管管他,不能讓他這樣……」企圖通過控制我媳婦思想達到控制我的目的。

她希望我的人生按照她規劃的道路來,好好學習考個大學,畢業考個公務員,娶個同樣是公務員的賢妻良母又和她站在一邊。

途中幾次我偏離她的規劃,她都大發雷霆。

她確實為我提供了還算優渥的物質條件,也對我的思想活動毫不關心。

小時候能把我養了兩年的寵物悄悄殺掉,沒有一句道歉。

我和我媳婦在一起時,由於彩禮的事,她一度懷疑人家是騙婚的,懷疑媳婦是我找來的演員,一起騙她錢,悄悄查我媳婦和她父母的身份信息。

小學六年級時,她開了一個「小飯桌」(即供小學生吃飯、休息、輔導作業的地方),那時由於一個女生的鉛筆盒不見了,懷疑是我拿的,大夏天的,她不問青紅皂白用鐵衣架抽得我渾身都是一道道紅色淤青,最後該女生鉛筆盒在學校找到,她依然沒有一句道歉。

小時候有段時間家裡困難,她非要我穿著我表姐穿剩下的衣服去上學,可我TM是個男的啊!在學校受盡了嘲笑,她也不聞不問。

她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這些行為對我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陰影,大到時至今日依然記憶猶新。

她反問我,為什麼在我身上花了這麼多錢,我還是不知道心疼她。

也許在她的認知里,小孩子是沒有思想的吧。


請參考另一個問題: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

被父母傷害的人不在少數,只是不像王猛決裂得這麼徹底。一邊是在努力尋找造成一切的根源,希望能有改變,找到解決的辦法,另一邊呢根本就否定這是一個問題的存在。中間的衝突太強烈了。

學校教育太現代,太多數理化,家庭教育沒有跟上,又沒有小夥伴一起成長,還沒學會做人,就被推上社會。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被當成一個獨立的人,認真對待。


這不是很正常嗎

你換一個思維

如果讓你和一個從來都不了解你

明明什麼都不懂,但卻一直要做你人生導師

還什麼事情都要控制你的人一起生活 你會嗎

你肯定都不願意

經常有人說為什麼和朋友相處和愉快

和父母就相處不好呢?

因為我們的朋友都是自己選擇的

要麼有共同語言或者興趣愛好和思維方式

父母呢 都可能是文革時期出生的

而且現在社會幾年就變一個樣 時代在變

他們的子女都比他們強千百倍

他們還抱著食古不化地指點江山 敝帚自珍

所以說

和父母交朋友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正常相處是可以的啊

壞就壞在

有的父母還自以為是

孩子想說道理 他們就會說你不孝

本來工作上就幫不上什麼忙

還事後諸葛亮 馬後炮

工作上出現了問題就是沒聽話的結果

一回家還需要受到精神上的折磨與摧殘

那為什麼要回家?可能連交流都是多餘的

小時候是無可奈何

經濟不獨立 人格就不獨立

就像文中的主人公

知道如果還留在家

自己永遠就是一個附庸,而不是獨立的人

心裡肯定早已下定決心要離開

當時只是心底埋下一顆種子

現在終於到了行動的時候了


其實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很大,尤其是你在工作,感情上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你在找原因的時候就會浮現出來,你在找自身的原因其實就會牽扯出父母,畢竟你成長為人的過程中他們佔據了你絕大部份時間和空間。

我不想說誰對誰錯,中國父母,尤其是80後一代的父母大部分曾經生活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從小經歷的更多是身體,溫飽上面的折磨,這個烙印其實給他們造成的後遺症就是他們只會關心你吃不吃飽,有沒有衣服穿的基本生活需求。對於深層次你的精神,你的心情等等他們不是不想關心,而是根本沒這個意識。思維決定行為,所以他們在教育過程中只能憑藉自己有限的,包括觀察周圍朋友,親戚的教育方式方法來應付你。

我從小一直被稱為乖乖女,因為學習不太讓父母操心,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內心並不是。我喜歡三毛,喜歡瓊瑤,喜歡一切美好情感和事物,但是我的父母只想讓我好好吃飯,好好學習,好好睡覺,健健康康。但實際上我身體發育方面並不健康,因為我想讀的文學書籍被我父親認為是不好的書籍,會影響學習的,我的精神食糧被切斷,我對這個世界的探索被否定,我直到現在都無法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溝通模式真的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父母和我之前的不溝通,不理解所致。我在初高中時期的內心,尤其是高中內心是孤獨的,我在家裡得不到愛的滋養,那時候網路也不發達,我只能靠偷偷看一本本言情小說來感受自己小世界的溫暖。我現在很想擁抱那時候的自己,太可憐了。

我在高中經常生病,後來考上大學,遠離父母,我身體居然一天天好起來,長胖了20多斤,後來我才意識到那時候的自己因為離開那個壓抑的生活環境是我身體恢複發育的根本原因,我無意說父母虐待我,其實他們很關心我,也很疼我,我父母很少打我,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和他們在一起感受不到快樂,有溫情,但是真正的快樂片段很少,也很模糊。我在大學裡長胖了父母也很高興。我現在後悔的事是在大學裡面沒有樹立起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反省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問題。大學四年我覺得自己還是過的很開心,雖然現在想想其實我的生活熱情在大學時候還是沒有被完全建立,對於職業規劃完全沒有意識,但我真的覺得離開父母越早越好。

後來我的不思考直接導致了我工作的選擇錯誤和後面的故事,今天先寫到這,先去喝碗粥,天氣寒冷,大家保重,都是成年人了,縱是父母有錯,還是希望你自己能擁抱自己,和自己和解,過好下半生。


跟我爸一樣,當年私自改我高考志願差點毀了我一生。

詳情移步:

一本、二本、三本的大學生之間有什麼差別?www.zhihu.com圖標二本學校和名校差距大怎麼辦?www.zhihu.com圖標

成長的血淚史

另附一封家信,兩對父母的教育方式高下立判

https://www.douban.com/note/181788577/www.douban.com

如果以後我有孩子,我盡我所能按照這樣的方式教育我的孩子:

18號是你23歲的生日,接下來這一年你也即將大學畢業走上工作,爸爸有些話想送給你。

爸爸先說一些一直以來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在你四五歲的時候,你特喜歡把小雞雞往插座里塞。當時你真的把你媽嚇壞了,她把你小雞雞能夠到的插座全部用膠帶封上。

結果有一次,你居然爬上桌子把小雞雞往插孔里塞。

你媽快急瘋了,問我怎麼辦。我就弄了個打火機的打火器電了下你的手背,並嚴肅的告訴你把小雞雞插進插孔里比這要火凶(厲害)一萬倍。

從此,你真的不再把小雞雞插進插孔里了,而是迷上了拿這個打火器電別人的小雞雞。我安慰你媽,電別人的總比電自己的好。

你一定有印象,在你初一的某個晚飯時,我把性書(《金賽性學報告》)放在桌上叫你拿回房間看。你媽說了句,鬼兒吊(小孩子)看這書幹嘛,還飯桌上拿出來,偷偷放你房間里就是了。

當時你十分難為情的低下了頭。

後來我看到錢江晚報採訪你,你回憶這事時說,其實你是裝的,你六年級暑假就看過了。

我要告訴你,兒子,其實爸媽也是裝的。

你知道為什麼爸爸要在那個時候給你看性書嗎?是你媽早上洗到了你畫地圖的內褲(畫地圖是我爸自稱是遺精的形象表達),我們商量著是時候該給你性教育了。給你看這書,你媽事先是知道的。她就是怕你難為情,才裝自己也不好意思,好給你個台階下。

所以,以後你工作了千萬要記住,大人的心思你是看不透的,別老以為自己靈光(聰明),別人都是老嗨(傻逼)。人犯嗨(傻)的時候,往往自己不知道。

還有你高一或者高二那年?我記不清了。有一次你媽整理你抽屜,翻出了避孕套,又把你媽嚇壞了。問我這孩子小小年紀怎麼就學壞了,這該怎麼辦?

我安慰她,這總比小時候把小雞雞插到插孔里要好吧?

但你媽還是很急,問我怎麼辦,是沒收了還是放回原處?

我說,檢查下生產日期,放到抽屜最上面來。

爸爸這麼做就是想委婉的告訴你,你乾的壞事爸媽都是知道的,所以沒有照樣放回原處。爸爸是主張你成年後再性行為的,但你如果已經發生了,爸爸也不反對,你能用避孕套,爸爸很欣慰,這說明我們家性教育是很成功的,所以爸爸沒有沒收你套。你媽著急爸爸很理解,當然爸爸不急,因為爸爸覺得就算急,也應該是女孩的爸媽急。

從小到大,對於你的愛好,爸爸從不干涉。小時候干涉過一回,幹了爸爸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這個待會再說。

小學前你酷愛打麻將。你媽反對,我卻贊同,我覺得打麻將不僅讓你很早的學會了數數加減和識字,而且還讓你分清左右,大大開發了你的智力。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你已練就了能用手盲摸出所有麻將牌。逢年過節,你就給親戚朋友們表演。我覺得你很爭臉,你媽覺得很丟人,這樣下去你會變成賭棍。但事實證明,你現在對女孩子的興趣遠遠超過麻將。

後來你學國際象棋,你媽不同意,覺得下棋那是跟遛狗釣魚配套的老年人運動。年輕人應該學畫畫。

後來你淘氣,沒去你哥那學畫畫,天天摸到文化宮打撞球。被你媽發現了,你媽很生氣,叫我去撞球店拎你回來。

我那次找你的時候,你正在幫老闆跟一中年人打香煙。老闆見了面誇你撞球打得相當好,收你當小徒弟,說你在這一帶打撞球很有名。爸爸確實不懂撞球,不知道老闆是說真的還是幫你吹牛。但爸爸聽了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但你媽不高興,覺得打撞球是小混混的運動,還不如讓你去干老年人的運動。

於是就讓你學國際象棋去了。

後來爸爸知道丁俊暉以後,才悟過來原來打撞球還能這麼出息。如果時間能倒流,我願意做一次丁爸爸,就算你不是真的丁俊暉,爸爸認了。反倒現在,我心裡老覺得是不是把一撞球神童砸自己手上了?

後來你下國際象棋,半年後就拿了麗水市第一。爸爸很驚訝。覺得這次得吸取教訓,好好培養你下棋。結果不知道為什麼,你自己不要下了。你媽不同意,覺得這是一個特長應該繼續培養,以後拿獎了搞不好中考高考可以加分。當時爸爸就諷刺你媽,不知道是誰以前說這是老年人運動,沒前途。雖然爸爸不知道你為什麼不願意繼續下,但是我覺得,既然你不願意了,逼你也沒意思。

如果國際象棋這事,我還能說服你媽的話,那麼你休學寫小說這事,真的讓我們家陷入了激烈的家庭矛盾。

對於你休學寫小說這事的成敗得失,我們聊過很多次。有代溝,這很正常。你媽當初聽到你不想讀書想寫小說,快瘋了,罵你長這麼大就沒一次讓她省心過。也罵我,都是我不聞不問縱容你自由發展給慣的。她覺得,小說什麼時候都能寫,但讀書這玩意是不能停的,一旦休學在社會上混了一年,就直接成小混混不會回去讀書了。就算回去讀書,肯定靜不下心來考上大學。

我說,我相信你會的,因為你承諾過爸爸只需要一年時間實現自己的理想,然後乖乖回去上課。

這個承諾的代價是我賭上了跟你媽的婚姻。你媽當時知道我支持你休學,鬧著跟我離婚,爸爸壓力很大。當然慶幸的是,你最後遵守了自己的承諾,用實際行動證明你沒有變成小混混,還是上了大學。

你當時質問你媽,為什麼不尊重你的理想?你現在長大了,再回過頭來換位想一想,我們倆父子尊重過你媽的理想嗎?

是的。你媽沒有理想。

我跟你媽結婚的時候,我就問過你媽的理想,你媽說,賺錢好好過日子唄,講什麼理想。你媽就是這麼傳統現實的小女人,乾的活是相夫教子,把自己的個人價值依附在家庭上。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她很可悲;但作為妻子和母親,她很偉大。她只希望你能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娶個好老婆,然後生個胖兒子,接著為你的孫子操心。這就是她全部的理想。而你休學後,讓她在一堆中年婦女們吹牛自家兒子考了第幾名時一點都插不上話。她覺得很沒面子,她就是那種活在別人眼裡的人,她是很累,但她一把年紀難不成我們倆還忍心強迫她改改價值觀嗎?

爸爸很理解你,休學那一年,你媽的整天嘮叨和長輩們苦口婆心的勸說讓你很煩躁,壓力很大。其實爸媽何嘗不是這樣。在朋友同事,親戚長輩面前,爸媽是不負責任的父母,沒有把你勸回正道。你奶奶還直罵我毀了鄭家唯一的香火,怎麼對得起你死去的爺爺。

不過爸爸不後悔自己這個決定,因為我覺得這對於你的人生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它讓你明白在這個世俗的社會,堅守理想的代價不僅僅需要一個人,還需要一群人。

爸爸可以毫不臉紅的吹牛說,是爸爸的強大支撐了你實現理想。

我希望你以後也能成為這樣的爸爸。

爸爸之所以能理解你的理想,懂你那句「很多理想年輕的時候不堅持,老了就力不從心了」,是因為爸爸就是活生生的力不從心的例子。

我29歲娶你媽,30歲生了你。結婚的時候,房子住的是你媽單位分的,工資你媽是我的四倍。我汽校畢業的,但不會修車不會開車,我只會拍照。因為窮,當時家裡的姐妹們甚至你奶奶都看不起爸爸,認為爸爸不務正業,拍照發不了大財。

在一群用錢來衡量人生價值的老嗨(傻逼)面前,我懶得搭理她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靠著120塊的海鷗照相機,爸爸拍出了這輩子最優秀的作品,在國內外拿獎,真的養活了自己。

直到碰到你媽,有了你以後,我知道光養活自己是不夠的,還得養家。雖然你媽絲毫不介意她賺錢來養家,但是我介意。爸爸沒有抵擋住世俗的誘惑,妥協了,後來放下了照相機開舞廳、開冷飲店、開餐館,我安慰自己,賺了錢還可以回來繼續實現理想。

但是爸爸低估了錢的力量。

錢讓我們住進了大房子,錢讓別人看得起我們,同樣錢也糟蹋了爸爸最好的年華。爸爸曾經一度鑽進錢眼裡,除了賺錢,對別的一點都不感興趣。等到後來覺得賺夠了錢,該去重新拾起理想的時候,我悲哀的發現,已經找不到感覺了。我覺得自己很失敗,難道我這一輩子勤勤懇懇努力下來就只是為了讓當年的海鷗變成現在的尼康嗎?就是為了當年睡街頭拍照變成現在住高檔酒店去拍領導開會嗎?

所以爸爸曾經一度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你身上。

爸爸給你取名叫鄭藝,就是希望你以後搞藝術。爸爸在你小時候,經常給你介紹照相機,看攝影雜誌,但你只對麻將感興趣。爸爸就強迫你每天聽我給你上半小時的攝影課。最後的結果是你把柯達傻瓜機該裝膠捲的地方拿著裝水。爸爸很生氣,當時,就給了你一巴掌。這就是爸爸最後悔的事。

……(涉及他人隱私,省略)

在這個社會,理想太容易妥協,慾望太容易放大。

年輕的時候,爸爸立志要成為全世界最厲害的攝影家,後來退到成為全中國最厲害的,再後來退到全中國最厲害之一,再退到能在浙江省小有名氣就好。

而慾望呢?

最開始爸爸沒有慾望,拍自己喜歡的,拍自己想拍的東西;後來覺得為了養活自己拍點自己不想拍的也沒事;再後來為了能陞官,多拍拍領導想拍的未嘗不可;再後來只要能賺錢,不拍照也行。

原則(底線)就是這麼一退再退,當退到某一天,我拿著相機賣力的拍著領導講話,你媽打麻將拿著《大眾攝影》墊桌腳,我就突然很鄙視自己。我這十幾年都在幹嘛啊?

所以當你姨媽很鄙夷的說,當小學老師能賺幾個錢,還不如跟著她開店倒房子。你很幼稚的說,賺錢不是我的理想。當你媽說你文筆很好,應該努力進入黨政機關工作,考公務員當秘書的時候,你很無奈的說,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文章我寫不來。我聽了就哈哈大笑,只有她們倆還老嗨相(傻逼)的繼續跟你說,寫不來可以學嘛,多工作幾年就會寫了。

爸爸不理解為什麼你會喜歡上小學老師這個工作,就像我很驚奇你怎麼能想得出經典麗水話里那麼多的黃色小廣告。不過爸爸喜歡看到你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去,並過得快快樂樂。就像爸爸對著《老白談天》說的那樣,你愛幹嘛幹嘛,你想幹嘛幹嘛,自由發展,爸爸全力支持。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很多想法會變得更成熟。

比如不是所有妥協都是失敗,有時候妥協是為了更大的堅持。

試想,如果你只是一個一線的小學老師,你最多只能改變一個班的孩子。但如果你是一個校長?一個教育局局長?自己開個學校?你想一想會不會造福更多孩子呢?

當然,爸爸不要求你二十幾歲就明白這些道理。如果一個人從20歲就開始妥協,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只為了一心往上爬,那麼到了爸爸這個年紀的時候,他絕對妥協成了混蛋。

……

爸爸童年裡的理想是被人強加上去的。像爸爸現在跑步的時候經常呼一些口號,你覺得很好笑,比如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提高警惕,保衛祖國。但是爸爸當年喊這些的時候可是正兒八經的。所以上次爸爸聽你發表理想主義的長篇大論時,爸爸很震撼,你真的不是小孩子了,有自己的想法。爸爸當時說你不切實際,那是爸爸這個年紀的人本能的回答。後來爸爸睡覺前想了想,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理想主義的生活,連試都沒有試過就斷定自己做不到呢?甚至還要打擊去試圖這麼做的人?爸爸不知道為什麼一不小心就成了這樣的人。

爸爸知錯就改,現在忠心希望你理想主義的活一輩子,也祝福你找到一個同樣理想主義的女孩子。如果將來你妥協了,千萬別以妥協為榮,也別給自己的妥協找借口,要懂得鄙視自己。

只有不斷鄙視妥協的自己,才能堅守住做人的原則。只有不斷反省夢想的價值,才不會讓暫時的妥協變成永遠的放棄。

另外,最近你媽吵著要我一起拿錢出來買房子。她的理由是,一個男人結婚前父母不給他準備房子是很沒面子的事。我已經明確告訴你媽了,你將來的房子,我一毛錢不會出,出得起也不會出。我覺得兒子買房不是父母的責任,就算有錢也不出錢給你買房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

但是如果你要創業,只要你有一個合適的想法,爸爸做你的股東;只要你想出國留學,爸爸願意傾家蕩產在你身上投資。

惟獨房子,我覺得一個男人要靠自己掙。要麼你自己一邊理想主義的生活,一邊掙夠買房子的錢,要麼就為了房子妥協你的理想,再要麼就有本事找到一個跟你一樣理想主義的人壓根不需要買房。這種考驗能讓你人生變得豐富,並且幫助你長大。

還有順帶交代了後事。

如果我先你媽走,那麼我希望你能把你媽接來跟你一起住,就像奶奶現在住我們家一樣;如果你媽先我走,我絕不會跟你住,我雇個保姆去大港頭租個房子一個人過。

我不需要你來贍養,你過得開心,能成家立業養好自己的孩子就是對我,也是對鄭家最大的報答。如果以後有孫子,而且他喜歡攝影,這可能是我住到你家的唯一理由。

最後,從今年開始,以後每年給你爺爺上墳時,你走在最前頭。如果你以後有了自己的房子,那麼家裡得供著你爺爺,租的房子就算了。

嘮嘮叨叨寫了一疊,最後還得肉麻一下,你是爸爸的驕傲。


整片報道我通篇讀完了

看到有這樣的先驅我就有信心了

原來不止我一個人在拚命往前的時候原生家庭在不停的把你拉下去,無止境的語言暴力,精神壓迫,一回家負能量鋪天蓋地卷的喘不過氣來,無數次主動談心,他們永遠拒絕,保持可憐的權威。

與家庭斷絕聯繫這種做法

其實我也是這麼計劃的

與其深淵裡掙扎,不如自斷一臂求活


像這種事情大多都會被蓋上「不孝」的標籤。

那麼不孝到底是什麼?

還有不孝的原因是什麼?

然而並沒什麼用,大數人只會說你不孝。

很佩服這個人的做法

因為我生活中的朋友只會勸我妥協

畢竟是父母對不對

自己也不願父母傷心

但是更過分了要怎麼辦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孩子只是他們滿足個人面子得工具,這個男生自己爭氣,所以還有機會出國,如果換個讀書不好的,很難想像會有什麼後果,所以也別怪孩子不回家了。


我們的父母這一輩包括老師是直接或間接被文革耽誤的一代,教育的缺失和失敗導致大多數人不知道何為教育。很多毫無邏輯又廣為流傳的觀念總是被不加辨別地接受,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教育方式都很粗糙,很多長輩一輩子的見識就是人云亦云,從小到大見過太多家長把苗子很好的孩子教偏了的例子。

當然了,國外也有,比如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提名的影片《我,花樣女王》,看看就明白了。天才滑冰少女被偏執的媽媽教成粗魯又可憐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擺脫生活的重壓。

老實說,這個北大留學生還算好,最起碼人生沒有跑偏太多啊,他父母到現在都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自己意識到了,並努力去揭開表象下的事實,所以無法跟父母維持表面的和諧,但是試問一下,有多少人是在過著混混沌沌的日子呢?誰小時候受到的父母對待里沒有各種無心地傷害嗎?那種超高見識和閱歷,懂得教育和愛的父母不是及其罕見的嗎?這些創傷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只是大家應對的方式不同而已。這個北大留學生只是更敏感,而且有機會,認識到這種傷害對他的深遠影響,所以過的更清醒而已,頗有一種眾人皆醉他獨醒的感覺。

同原生家庭切割分離的過程中,回過頭去審視辯證批判原生家庭的匱乏和不足並且學習接受和更融洽的相處方式才是成熟的第一步吧。


總有人在惡意揣測和輕描淡寫的表達人性。

在這個話題下面也很常見。

說實話,我非常討厭過來人傳授的經驗如:「以後你就知道了」「將來你就懂了」這樣的姿態語氣,或許它真有其道理,但任何不在平等探討上的傳教,除非涉及利益,否則都是對另一個人的不尊重與傷害,只有引起反感與排斥。

倘若是沒有過親身經歷,只是自說自話的經驗拿來傳授,那就更加可怕。

所以有時候我會與老者聊天,但如果涉及經驗,我希望探討的只是他真正從事過的真實經歷見聞。而不是道聽途說的傳授,夸夸其談的人會讓人覺得浮誇而不可信,不可以親近。

========================分割線==============================

以下是對事件的評論

當事人的父母與家長沒有認錯,這是毫無疑問的。

當事人堅定不移的認為,孩子的前半生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上,如果我們都去做心理評估,幾乎可以說,70%以上的人都有心理問題,嚴重與不嚴重的問題。

在這裡交待成長背景:

我單親,從小寄宿在某一個嬸嬸家中,與爸爸團聚的日子只有每年的年底。同性戀,從小學四年級我就開始意識到這件事情,並且有過相應的行為方式。在21歲的時候我出櫃了,並且跟家長有過非常激烈的反應,也達到了絕交,失聯的程度。

但是就我本人而言,認識的人都相信,我是陽光,樂觀,積極的人。我一度跟某個好友去交流,說自己會嚴重失眠,他非常難以置信,不能接受我這樣的人也會失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夜不能寐。

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弟,在我出櫃之前,認為我是清心寡欲,無欲無求,就要成為聖賢的那種人。

我非常擅長交友,但只有我才知道,我有非常嚴重的交際障礙,我極其排斥交友,工作之外我不能接受長時間的跟其他人處在同一空間中,如果超過5人的聚會會使我感受到不適。

我有很嚴重的心理創傷,我在許多年的時間都在花時間進行自我修復。許多明明清楚,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許只有等時間一點一點的消磨。

我曾經處過一個對象,有非常嚴重的精神病史,我陪床過一段時間,在精神病院,跟許多精神病人都聊過天。當然,也跟他家人都接觸過。

我見過了解過太多人。

許多人都不能或者難以面對自己,我們平常所見到的活生生的人,不過是冰山一角。

除非你與一個人赤身裸體,赤條條的躺在一個枕頭上,兩顆心臟緊緊貼在一起,你才有可能傾聽到另一個人的想法。

人是如此複雜又如此殘酷。

敏感又容易受到傷害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非常不幸的,他們太容易觀察到這個世界的缺點,又無力去影響什麼,只好怪罪自身。

我爸是窮苦了一輩子,單身一輩子,為了我。

我有一次問他:「你是不是特別沒有安全感?」

我爸沉默了一下,然後回答我:「誰有安全感?」

==========================分割線==========================

我不會說不原諒父母這樣的話,父母受限於時代的局限性,見識和閱歷,以及他們老了之後,與這個時代脫節,但他們有要存在的需求,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

人不能漫無目的沒有價值的活著。

他們希望他們不僅是活著,而且是引路者,是被需要,被尊敬的。

然而這個世界發展的太快,就像高鐵,一眨眼之前,就跨過了千山萬水,日月早己不是那個日月。

恍如昨日,但一切都早己不同。

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散發著時代的熱浪,把我們遠遠的甩開,我對下一代的充滿了敬仰。他們有活力,有氣息,有智慧。他們是希望與未來,我也害怕我會被甩開,生怕自己年老之後,除了活了一世的經驗,一無所有。

父母也是如此,子女是他們與這個全新的世界的牽連。

父母不理解你我,但你我要理解他。

理解,不意味著妥協,妥協沒有意義。我們仍要爭取與反抗,同時要試著安撫他們。這些辛苦了一輩子的人,即使只是活著,也算是對這個時代做出了貢獻,他們值得被子女尊重和理解,並擁有一個更好的晚年。

做為子母,既不要太懂事,事事為父母操心,也不要太激烈,從此一刀兩斷。

要明確且強硬的展現出自己的態度,同時也要給人台階,尤其是父母。尊重所有人的選擇,這個時代的我們,不妥協,也不害怕。關注自身,不傷害他人,我們的生命才真正的有意義。


關於這個新聞,知乎上有很多相關的話題,看了很多人的回答,發現大多數人對於這件事情所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都能理解得很清楚、解釋得也很到位,甚至還有一些有著同樣經歷的人,也能藉此發表自己的心聲。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不僅是當事人父母的問題,還是整整一代人的父母都會有的問題,換句話說:是中國式父母的通病。只是有些父母的問題更加嚴重,對孩子的傷害也更加深刻。也許再往前幾代,那些父母也會有問題,但是眼下的社會,面對壓力和競爭,面對個人的意識和獨立,內心反抗總會比從前的人更加強烈一些。

我見過很多同齡人,深受原生家庭所帶來的痛苦而困擾,各有各的問題,各有各的痛苦,這大抵也是我們常聽到的:幸福的家庭都是類似的,不幸的家庭有各種不幸。和這話有些相似,父母、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真得十分重要。我聽到最多的、看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等我為人父母了,我絕不會讓孩子跟我一樣活得痛苦,我會讓孩子過得更自由、更快樂一些。

真得,我聽到很多人說這話,也看到很多類似的話,我想:80、90這一代人為父母,應該會與自己的父母有些不同吧,至少會真正考慮到孩子想要什麼,會給孩子多一些自由,讓孩子活得更快樂一些!

希望二三十年後的年輕人,再談到自己的父母時,大多數會很高興的說: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的同時,教會了我如何成長和愛,讓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真的很羨慕他,他的父母對他格外關心,幾分鐘的路程也要去接送。而我媽,從小到大沒怎麼管過我,包括目前我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重大決定。

我從七歲開始,犧牲我大部分的時間照料我的弟弟,連和朋友出去玩也不能倖免。稍微和弟弟有點矛盾,總是我的錯,姐姐好像天生就是要讓著弟弟,哄著弟弟,不能有半點差池。我沒有新衣服,總是很自卑。天天吼我讓我自己乖一點不要讓她操心,而她懶得給我洗衣服,懶得給我做飯。所以我這麼多年,最喜歡的地方只有學校。

初二那年,我媽開了一個小店,果然,我又沒有了所有的放假時間,周末,寒暑假等等。我不僅要照看弟弟,還要給他們洗衣服,做飯,做家務等等。我記著有一天很晚了,我媽正在打麻將,讓我去另一個阿姨家裡找我弟弟。我說我不去,路上太黑了,她立即當著所有人的面吼我罵我侮辱我,我懵了,忍著淚水,穿過幾條根本見不到人影,也沒有路燈的小路去找我弟弟。現在回想起來,要是那時候天上有一輪明月就好了,因為我喜歡月亮。因為長期做家務,手上有了病根,是一種很嚴重的凍瘡,一到冬天手就發癢,常年雙手浮腫。我舍友經常嘲笑我的身材和手不搭。

一直到現在上了大學,我也必須犧牲我的寒暑假去店裡幫忙,照顧他倆的飲食起居。

我媽雖然沒管過我的成績,我的成長,我的心理生理問題,但是卻在選擇性的控制我,壓抑我的性格,在她的世界裡,小孩子必須服從大人的命令和指示。我有時候想,我大概是一個免費的小保姆。但是上了大學後,她又對我噓寒問暖,讓我有一種我錯怪了她的錯覺。在沒有看知乎之前,我一直覺得父母有自己的難言之隱,母愛是偉大的,我們應該感恩她們,應該學著和父母溝通。直到偶然刷到原生家庭這個話題,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孩子,從小被壓抑性格,父母重男輕女,隨意被辱罵侮辱,被迫選擇離開家庭等等。宿舍熄燈了,我一邊看一邊哭,哭了整整一宿。那段時間,一打開知乎全是這種話題,一閉眼,全是從小到大的回憶。沒辦法,只能卸載了知乎。

文筆不好,講不出那種感覺。講出來這些的也不足我經歷的十分之一。唯一慶幸的是,我媽現在脾氣已經改了很多。但是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我沒有辦法原諒她。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