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學的語境中,「思辨」是什麼含義?
語本《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若只是溫凊之節,奉養之宜,可一日二日講之而盡,用得甚學問思辯?」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二八》:「故必極學問思辨之力……然後可以治天下國家。」
謝 @庄表偉和 @陳攖寧邀。
頭一回寫這麼長答案,斷斷續續寫了三天,還請方家指教。---------------------------正題----------------------------題主引《中庸》此句而問」思辨「,我從這一句來展開,連同其他三點一塊兒講了。一、這句話究竟是在什麼語境下說的,我們先來看這句話在《中庸》裡面的前文,前文說: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朱子註:......擇善,學知以下之事。固執,利行以下之事也)
儒家認為,人的天分有高低之分:
或生而知之(天道,聖人,誠者);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而根據天分不同,他們的修行方式也有相應的差別:
或安而行之(天道,聖人,誠者);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前文所描述的就是聖人與其他人的差別。孔子說聖人「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那麼不是聖人,又該怎麼辦呢?擇善而固執之!
問題原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五件事正是在分述怎麼才能「擇善而固執之」。朱子在《中庸章句》裡面轉述了程子的話:程子曰: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二、那麼這五件事究竟分別指的是什麼?
這五件事情總體可以看做是為學的五個階段。注意:這裡的階段並不是說「博學之」之後就不用再「博學之」了,而是只有在「博學之」,從自己的生命狀況下手的基礎上才能實打實的「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譬如孔子,雖為聖人,仍然「好學」,可見一斑。1.「博學之」,意即向有道效仿,開發生命,且不得一而足。我在什麼是儒家君子之學?這個答案里有論述。注意:學這個功夫,是以下幾件事的根基,學不紮實,下面的都會摸不著頭腦。
2.「審問之」,一切「問」都是「自問」。以前上《中庸》課的時候,老師講至:舜好問而好察邇言
的時候,特別提到:「問」是對生命的體察。
一個人天性好問,實則是生命力強、活潑的表現。當我們漸漸喪失發問的興趣,對世界、對自己變得麻木的時候,我們的心往往就處於遲鈍、昏沉之中。相反,即使一些看起來不著邊際的問題,卻往往展現出了提問者的生命力。我本科在初中七年級實習,往往就有幾個小不點兒跑來問「管老師,你有沒有女朋友啊~」雖然我很想讓他們原地做俯卧撐,但看到他們提問時候興緻勃勃的樣子,也覺得挺好。過年回到家裡,家裡人問「有女朋友了沒有啊~」雖然有點尷尬,但他們對身邊人的關心,不也正是生命靈動的表現嗎?相反,我平時不怎麼喜歡講話,有問題也只是自己在心裡寫個答案就過了,感覺生命狀態倒不如他們來的活潑暢快。
我們平時說要有「問題意識」,這個真問題,惟有在學的過程中才能找到,之後才能去解決它,從而進步。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種反省也是問,可見「問」在儒家還是一門易操作、經久耐用的好修行。
3.「慎思之」。在「問」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已經在「思」了,和黑格爾那樣的「思」不同,儒家所講的「思」,牢牢地紮根在自己的生命中。沒有了實踐體驗的「學」,「思」就只是自欺欺人的幻想。《論語》裡面講:思不出其位。
脫離了自己的實際情況,而思維攀援,終將如孔子所說」思而不學則殆「
儒家學問乃人的生命之學,但凡學的過程中出現了真問題,就是對自己的生命進行深入了解的一個突破口。思就是順著這個突破口深入,看見自己當下的真實現狀。
安而後能慮。
民國伍觀淇解這一句時,描述的非常貼切:
「安而後能慮」,「慮」則說向更深細處。佛家有「微細惑」的話,清除微細惑習,有如過濾,就是慮。
在這個時候,前面下了多少功夫,此處就能區別出來了。功夫深,看的就清楚明白,功夫淺了,依舊糊裡糊塗,有時候還不得不為了掩飾這種糊塗而創造新名詞,把別人繞暈了,自己就繼續糊塗過了。真學問能激發人的生命力,而假學問則多摧殘生命力。
譬如某年,一位國內知名學者來我校講《成己與成物》,演講中不斷講「在某種意義上」、「包含幾個方面」,這一個「層面「還沒站穩,馬上又在這上面開闢了一個新的」層面「,這」幾個方面「沒講完,又岔出新的」幾個方面「,滿座哲學教授、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後來這位教授又一次演講,就沒再去,老師問我怎麼沒去,我抱怨了一句:」上次堅持鍛煉一個多月,培養起來的旺盛精神,聽兩個鐘頭就身心俱疲,再也不敢了「
4.」明辨之「。
隨著階段的不斷變化,對修養功夫的依靠,越來越明顯。儒家的話語中常有辨,比如」義利之辨「,再比如」子為父隱「直躬之辨等等。辨,就是辨別,辨別真假黑白,像日月一樣分明,像光明照進黑暗的屋子。人容易被俗情、輿論左右,只有義理體會的深刻,才能明辨。舉個例子:前些年葯家鑫被判死刑,西安五位教授聯名呼籲免其死刑:西安五位教授聯名「請求葯家鑫免死」呼籲書(原文)——不僅為了救贖一個罪惡的生命
這件事情網上轟動一時,其言辭之懇切動人,激發了人的憐憫之心,老師課上拿這個案例問我們聽講的同學,不少人都覺得它說得對。但老師卻說這篇煽情的文章是在混淆黑白。何以故?文中所說」殺一個人容易,挽救一個人難。以暴易暴容易,寬恕一個人難。「利用人的憐憫之心,把「明正典刑」與「殺人、以暴易暴」混淆一同,實為糊塗。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也認識到做個明白人不簡單。後來跟老師吃飯的時候,老師問我有什麼志向,我說」我想看得清楚明白「。這點上,儒釋道三家都能讓人看得清楚,但是差別不小,此不詳述。
5.「篤行之」。
理、事辨別得清晰明白,做起來才能夠理直氣壯、毫不含糊。古代造土房子的時候,用兩塊板平行,中間填黃泥之類的材料,然後慢慢夯實,等牆成型穩固之後,再撤掉板。這個夯實的過程就是「篤」。「明辨之」就好像是用那兩塊木板確定了造牆位置,惟有「篤行之」才能真正把牆造成。
在這五件事中,有一條貫穿的線索,那就是從自己鮮活的生命著手,每一件事都離開不得。critical thinking
我覺得中庸那段就解釋了吧! 我自己個人觀點,文筆太差,請將就看看。博學之,個人感覺應該包括了解,聽取,學習,認知和多走多看這世間萬物,甚至包括各種人生經歷,快樂的悲哀的……這些都是基礎吧!沒有素材哪來的創作?問。這個我理解為在看到和學到經歷了某人某物某事以後,繼續去挖掘,探究一些事物的成因和內在的結構,因果等等。 那麼有了以上的基礎以後我覺得可以像是開始進入思辨狀態!貌似做好準備了!@我覺的首先思辨這個詞肯定是要像中庸里那樣拆分解釋~貌似人家也直接給解釋掉了吧。古文基本都單字一個意思,還有我覺得沒有對事物的一定認知和了解是無法進行思辨的!既然題主問的是在古代這個詞的含義!我覺得古人相對與現在的我們來說對世間萬物是更無知很陌生的!信息匱乏,很多經驗知識文化藝術無法傳遞,傳承。所以我覺得他們非常需要一套更科學很嚴謹的思考認知系統!思辨!在有了學問以後,就可以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怎麼產生形成的呢?有的聲音為什麼那麼悅耳呢?為什麼人和人會爭吵,搶奪,開心悲哀呢?為什麼有的顏色看上去那麼舒服呢……?然後到辯咯~我認為是求證、論證~帶著思來的問題進行探索研究並進行求證、論證事理。不過有的人只能關注學習鑽研一方面的!然後關注量的成了數學家,關注色彩形態的成了美術家,關注人事關係的成了孔子,關注聲音的成了音樂家!什麼都關注的,成了達芬奇或者江湖百曉生……上班了~還有的晚上打吧
本人前不久剛讀完《中庸》,當然只是泛讀,對於《中庸》中的這句話理解也不是很透徹,但是想把自己所想說出來,算是共同交流吧!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句話體現了修身做人的進階方式,首先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增加個人的知識(學),之後要對所獲得的知識的正確性提出質疑(問),再之後就是通過思考尋找答案(思),或許我們找到的答案不止一個,這個時候需要我們進行辨別(辨),最終選擇出正確的或者是符合自己的答案力行(行)。以上純屬個人粗見,有不足還望高人指點!
推薦閱讀: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