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5厘米 的第二話 為什麼叫是宇航員?
01-31
主要是感覺這個名字和故事並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第二話貴樹去了鹿兒島縣種子島,稍有留意日本新聞的同學可以發現,日本的衛星都是在這裡發射的,這裡是日本的火箭發射基地。
這一話有貴樹和花苗一起看著火箭升空的場景,很美,我卻覺得是凄美,它在告訴我們,宇航員之意,是說貴樹與明裡的距離,已經像是宇航員與地球的距離一樣了,而貴樹的孤獨,就像宇航員一樣。距離生出來的巨大時空阻隔感(種子島離櫪木很遠的),在戀人的心中被無限放大了,就像宇航員離地球一樣遙遠和孤單。
發現新海誠很愛折磨異地戀,《秒速5厘米》是櫪木和種子島那麼遠;《星之聲》是地球到另一顆星星那麼遠,甚至發簡訊也要幾年才能收到;《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是這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的距離……巨大的時空阻隔產生的無力感、孤獨感、凄美,就這樣一股腦門地推送到觀眾面前。這真是一段孤獨到無法想像的旅程,在真正的黑暗中獨自前行,就連一個氫原子都很難碰到。
而卻不知道到底要去那裡,最終會去哪裡。貴樹在沒有明裡的生命中,不正如孤獨的宇航員一樣嗎?
我喜歡把秒速5厘米的第二節叫『太空人』,和第一節的『櫻花抄』以及第三節的『秒速5厘米』更相互映襯些。而翻譯成宇航員稍缺意境。為什麼呢?因為宇航員你首先聯想到的是發射衛星,然後是探索宇宙,你會從科學的角度,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標題。而秒速5厘米裡面明顯是引申為一個感性的角度。就是孤獨。茫茫的宇宙中,星海燦爛,然而你卻像一個漫步在無限大之中的一小點,感受不到其他人的存在,只剩下自己的孤獨。為什麼,明明是為了追求一個目標而升空,為什麼卻感受到無比的寂寞,為什麼感覺離你越來越遠。就像茫茫的宇宙,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
你感受到貴樹的寂寞了么?站在小山巔上,俯視著這個世界,彷彿這個世界不屬於自己。因為這裡沒有她。你感受到花苗的悲傷了么,因為貴樹的心裡從來就沒有她。貴樹就像一個太空人,永遠一個落寞的背影,好像失去了些什麼,永遠都一個人靜靜的走著。花苗想闖進他的世界,可是她失敗了。因為他感受到了貴樹的孤獨,因為他永遠失去了什麼。
當然,那就是失去了心中的明裡。---------------------------------------------------------------------------------------------------------------------------------下面寫一點小故事。男孩高中的時候曾經瘋狂喜歡過一個女孩子,因為高考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而他在最後也沒有將心裡的話說出來。高三的假期了,男孩一個人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她的家鄉。沒有聯繫方式,沒有家庭地址。男孩在一個不大的城鎮中盲目的走著,期待命運的重逢。那個時候,他就彷彿一個太空人,周圍所有的人都不存在,彷彿在尋找一些彷彿近在眼前實際上卻遠在天邊的東西。暮色降臨,下起了小雨,那個時候的孤獨感蔓延全身,好像失去了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我想這可能是當時貴樹的心情吧。當然,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我想,每個人的解讀,都會有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感悟吧。這也是新海誠的作品的魅力呀。
記得村上春樹寫過一本小說叫《斯普特尼克戀人》斯普特尼克是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是人類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想像一下,一個鐵疙瘩一年到頭不停地圍繞著地球轉啊轉,又沒有別的什麼同伴陪她聊聊天,也不能打打撲克喝喝啤酒,就是不停的轉啊轉,那是多麼的孤獨啊。我想第二話叫宇航員,也是想說明第二部中兩個主人公的孤獨的吧,或許。
你以為他的心在遙遠的天際 卻不知道他早已把天際放在過去
也許他永遠不會到達,永遠不會回去
他同樣 永遠不會在原地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