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指」這個signifier的翻譯是怎麼來的?
02-01
能指和所指,所指這個詞可以望文生義,但是能指卻很難,想請教一下這個詞的翻譯的來由順帶討論一下這是不是一個好翻譯
正如問題評論中 @poem 所說,「能指」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能用來指別的東西的符號」。
「能指」的確是一個彆扭的翻譯。「所指」之所以不彆扭,是因為漢語中「所 + 動詞」是一個常見的構成名詞的模板(比如「所說」「所想」),而「能 + 動詞」則不是。
「能指」之所以這麼叫,大概是為了跟「所指」在結構上平行。如果不考慮與「所指」的對應,signifier 翻譯成「指示符」都比「能指」強很多。
本人就讀於索緒爾大佬的母校,學習的方向以德語語言學為主,知乎上認識的同專業的大神太多了,就匿了。
當時學的時候,我提前買了一些中文的書看,然後看到所指能指的時候,其實我心裏面是比較蒙蔽的,中文都看不懂。然後我上課老師大概就展示了個和下面這個從Wikipedia引用的圖差不多的圖,就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我覺得所指能指的翻譯者可能也想把像signifié和signifiant弄成所謂的信達雅的樣子吧。個人觀點,覺得有點過頭了,反而有種讓人似懂非懂的感覺。
瞎說了一通,感覺也沒答到點子上,不好意思。
直接翻到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第一編第一章,「如果我們用一些彼此呼應同時又相互對立的名稱來表示這三個概念,那麼歧義就可以消除。我們建議保留用符號這個詞表示整體,用所指和能指分別代替概念和音響形象。後兩個術語的好處既能表明它們彼此間的對立,又能表明它們和它們所從屬的整體間的對立。至於符號,如果我們認為可以滿意,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用什麼去代替,日常用語沒有提出任何別的術語」
我扯個淡:最初的翻譯者有可能受到佛教中「能」、「所」二法的啟發。「能」表示主體的、主觀的、能動的,「所」表示客體的、客觀的、被動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