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做產品,但不舍的招測試,只讓開發來測試,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題…


程序員應該保證提交的代碼是正確的,無論有沒有專職測試,測試都是程序員工作的一部分。

現實是,有專職測試之後,有一些程序員對新寫的特性或者修補的缺陷驗證草草了事,甚至認為程序員只管寫不管對,反正測試會來告訴他們哪不對。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導致產品 bug 從生,項目進度失控是必然的。

嚴格說來,測試是軟體工程的另一個細分領域,專職測試的好處除了多一雙眼睛之外,對於軟體設計、實現上常見缺陷的覆蓋,對於複雜、意外情況進行設計這些經驗都是非專職測試人員很難具備的,所以測試人員倒也不是可有可無的。

那麼為什麼有些互聯網創業公司會沒有專職測試呢?對於選擇了以MVP啟動,快速試錯成長的公司來說,初期專職測試確實不是必須的,公司會期望基於明確要求所有人都是自己產品的用戶,所謂 eat your own dog food 是也。


正常,能編寫全面覆蓋又相互獨立同時也簡單易懂的測試用例的開發者越來越少了


不扯 測試 的職責 到底是誰的。

我經歷過沒有測試的4個月實習。

綜合以下幾個坑:

沒有需求文檔,憑口述需求

沒有交互文檔,動畫之類的效果憑口述

設計稿只有一種模式(移動App)

結果就是一個需求做出來不停地改,有沒有bug還是其次的。

「為什麼總是我的問題」

黑暗的四個月


微軟就是這樣啊,雖然不是互聯網公司。測試都被開了,我們dev也得自己做測試和QA。

Satya乾的好事。


1: 一般程序比測試工資高,這樣做成本會上升。

2:程序做的測試和測試人員做的測試側重點不同,各有優劣,如果豪一點,應該都需要。

另外,很多開發不喜歡做測試或者寫測試用例,這個心態是不對的。但是公司讓開發做測試,卻還想要速度和不做測試一樣快,這個也是不現實的。很多開發抵觸做測試在於此.


我覺得我每次測試自己的代碼都能完美避開各種bug。

我可能是神。


雖然不是互聯網公司但好歹也是要寫代碼的,在日本公司,平時80%的時間是寫測試用例,測試,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的時間在寫代碼。我的感受就是我用Excel的水平提高不少。。


Facebook就沒有測試工程師的職位。所以呢,開發工程師開發完了,如果想測試,就得自己寫測試樣例,測試代碼。

體驗就是,我們組有幾個項目到現在了還沒有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和模塊級測試由程序員負責很應該啊,程序員輸出的不僅是項目代碼,以及保證代碼質量的代碼,你必須為你的代碼負責


開發: 我寫的還能有錯?


谷歌是互聯網公司的話,谷歌招測試。

這本書是谷歌員工寫的 https://www.amazon.cn/Google%E8%BD%AF%E4%BB%B6%E6%B5%8B%E8%AF%95%E4%B9%8B%E9%81%93-%E6%83%A0%E7%89%B9%E5%85%8B/dp/B00FH36R6G


已經很幸福了!我司是產品負責測試


勞資從來不知測試為何物?匿了,溜~


開發測試?在國內,開發怎麼會去做測試,苦了產品經理

01

開發:好,搞定了。我打包出來給你和QA測試吧!

產品經理:你自己測了沒?

開發:這...應該問題不大,反正我測了你們還是不放心。

產品經理:好吧。

02

產品經理:剛測到了XXX的BUG,偶現,很嚴重。

開發:不可能!

產品經理:是真的,我親眼看到,我還截了圖。

開發:怎麼可能!是網路的問題吧?你切換成4G再重現給我看!

產品經理:...好吧。

產品經理搬了個凳子,坐在開發旁邊,開始刷。

產品經理:快看,BUG!

開發:哦,還真是。行吧,你就在這坐著我馬上改完,你接著測。


前司就是,且公司在行業內還是有些知名度的。事實證明,沒有測試也可以,前提是開發人員比較靠譜。


確實很多公司這樣,測試依靠:

1、產品寫用例,完成前端功能的測試

2、技術自己測試後端的實現邏輯

3、上線後收集用戶反饋

一般這樣的公司產品迭代都是很快的,一定程度上能夠容忍帶bug上線。


後端有devops。


經提醒更新:微軟以前有SDET

=======================

微軟有SDET(軟體測試開發工程師,Software Design Engineer in Test),嚴格來說是用開發來解決測試問題


推薦閱讀:

TAG:iOS開發 | 移動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