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濤和波特的區別在哪?帝國世濤以及帝國波特的特別之處在哪?
世濤和波特同樣作為重口味啤酒,在口味的描述上也近乎相同,那麼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呢?帶上帝國兩字的又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另外可以推薦這些口味里具有代表性的 值得一嘗的
謝邀哇世濤(Stout)和波特(Porter)都起源於英國,一般大家都下意識的認為這兩種都是顏色較深、焦香和甜味較足、甚至帶點咖啡巧克力味道的啤酒。可是拋卻這兩種啤酒曾經的歷史,如今的差距是相當大的。
第一部分:波特的歷史發展
大家普遍認為,波特(Porter)和桶裝苦啤艾爾(Cask Bitter Ale)是英國最經典的兩種啤酒。波特這種酒首次記錄出現在18世紀,是一種廣泛流行在碼頭搬運工(Porter)之間的啤酒。英國當時處於帝國全盛時期,海洋貿易極其發達,也帶有極其發達的民間搬運工行業。這些重體力勞動的搬運工,自然需要一些酒精飲料放鬆身心。
在16世紀到18世紀早期,倫敦地區流行一種神奇的啤酒雞尾酒叫做「三分思緒(Three threads)」,這種雞尾酒通過把不同度數、顏色與風味的啤酒進行混合(一般三種),一方面增加了啤酒的風味,另一方面也迴避了當時發酵技術不足(當時溫度計、液體比重計還沒有發明,釀酒師很難準確控制釀酒過程)和較大硬度水質帶來的異味,變得極其流行。由於重口味和深色的啤酒味道更加明顯,這種酒也有明顯的焦糖香味和甜味,帶有今天波特的風格。
到了1730年,有個叫做哈伍德(Harwood)的本地酒廠做了一個仿造「三分思緒」的配方,起了一個很搞笑的名字「整體對接(Entire butt)」,味道上與「三分思緒」相似,但直接來自於一個配方的發酵啤酒。這種酒很快就在倫敦流行並取代了原來的啤酒雞尾酒,尤其在碼頭工人(Porter)群體里,後來便中文音譯成波特啤酒了。
早期的英國波特啤酒度數比今天要高,輕鬆7度左右,也出現了一些高度版本,成為後來世濤波特乃至帝國世濤波特的前身。但它的發展經歷過好幾次戰爭帶來的閹割,邏輯非常簡單:釀酒用的原料是糧食,戰爭期間必然會加大對釀酒用糧食的徵稅。經歷了拿破崙戰爭(1803-1815)後,波特的度數由於徵稅原因被人為降到了5度甚至更低。
最早的波特配方是純粹的棕色麥芽,這是一種經過了烘焙處理,帶有了一定焦香且顏色呈現棕色的麥芽。工業和科技革命再一次改變了這一切,1760年代發明了溫度計,1770年代發明了比重計,釀酒師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純粹的棕色麥芽並不能帶來更高的出糖效率。經過高溫處理過的棕色麥芽,有三分之一的比例無法出糖。於是很多釀酒師開始採用大比例的淡色麥芽(更高的出糖效率)和低比例烘烤過的黑色大麥(極少糖分但提供顏色和焦香)釀酒
但使用烤黑(烤糊)過的大麥觸犯了當時英國版本的啤酒純凈法,英國不允許這種「糟蹋」糧食的處理方式。這一切直到1817年Daniel Wheeler先生申請發明的專利大麥才得到改觀,這種在200度環境下處理的大麥達到了1300以上的EBC顏色度,幾乎純黑,不含任何酶成分。經過專利授權後,這種大麥才被廣泛應用在波特的生產中,後來這種專利麥芽(Patent Malt)就有了它今天的名字,叫做黑色麥芽(Black Malt)。
當時一個典型的波特麥芽配方是由95%的淡色麥芽和5%的專利麥芽構成的,這樣大大提高了波特啤酒的生產效率。在波特啤酒之前,所有的英國啤酒幾乎都是在未成熟時就出廠,然後在酒館的木桶里成熟。但波特改變了這一現狀,它的生產和成熟都是在超大型的木桶中完成的,使得人們拿到的啤酒可以立即暢飲。倫敦地區一個著名的啤酒公司Meuxand Company Brewery就採用了巨型的大桶釀造方法。一個桶有多大呢?61萬升!或600噸!即使放到今天也屬於很大的釀酒罐了。結果1814年的10月17日,一個大桶表示:哥撐不住了!然後轟然倒塌!強大的「啤酒」流衝擊了旁邊幾個大桶,導致連環破壞。於是這一股保守估計約147萬升的啤酒沖了出去,形成一股強大的洪流。
由於附近是貧民區,房屋比較低矮或質量一般,瞬間這一股洪流就沖毀了附近兩條街的房子,洪水還灌進了地下室。多虧了政府及當地平民的及時營救減小了損失,但這次洪水還是導致了8位平民的死亡。不少參與救災的工作人員後來向當地報紙表示:"碰到這種奇葩洪水, 我..我..我.這..真..醉了"。事實上,附近連續很多街區都瀰漫著明顯的酒精味,這些人是真的被熏醉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啤酒災難,就是波特造成的。
但不幸的是,隨著英國不斷捲入恐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糧食不能自給的英國陷入一次又一次困境,啤酒成了一種慶祝勝利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政府也理所應當的對各種啤酒生產下達了各種禁令。以至於在上世紀50年代,傳承了許久的波特啤酒,已經在英格蘭地區徹底銷聲匿跡了。直到1978年,從一家叫做Penrhos的小型精釀酒廠重新生產了一款傳統的波特啤酒起,波特啤酒才開始慢慢復甦,並在英國著名酒廠富勒(Fuller)的發展下發揚光大。
目前,絕大部分情況下,波特就特指這種傳統意義上的英式啤酒。即便今天研究出了蜂蜜、香草、咖啡、巧克力、棕糖等增料口味,或者是各種過桶版本,但已經離波特啤酒的輝煌相去甚遠了,它的輝煌在不經意之間已經完全轉移到了世濤啤酒上。
第二部分:世濤的歷史發展與輝煌
各種記載都表明,世濤(Stout)一詞用來描述啤酒比波特都要早。在早於碼頭工人(Porter/波特)一詞用於描述啤酒的60年之前,世濤一詞已經出現在Egerton的手稿中,用於表示高度啤酒的意思。顯而易見,在英語中,世濤(Stout)的意思就是烈性、高度。比如當時最早出現的相關啤酒類型是:世濤淡色艾爾(Stout Pale Ale),僅僅指這是一款高度數的淡色艾爾啤酒。當然也存在世濤棕色艾爾,當波特出現後也順其自然有了世濤波特。
前文已經說過,波特曾經在英國大紅大紫,在被英帝國輻射到的其他地域也是如此。按照類似配方、但採用了德式拉格啤酒生產工藝(拉格下層發酵,艾爾上層發酵)的波羅的海波特在北歐流行起來。但這種啤酒離英國本土波特風格已經相距甚遠,從發酵類型便已經有所不同,這裡不做討論。而與此同時,英格蘭鄰居愛爾蘭的啤酒發展,才真正給波特延續了生命並演化出了今天的世濤風格。著名的愛爾蘭啤酒公司、吉尼斯世界紀錄母公司健力士啤酒公司(不要問我為什麼同一家公司竟然翻譯成了兩個名字),由創始人亞瑟·健力士先生在1776年釀造出了愛爾蘭第一款波特啤酒。他也是在1817年專利麥芽(黑色麥芽)被發明出來後,第一批放棄使用100%棕色麥芽釀造波特啤酒的人,遠遠早於更加因循守舊的英格蘭人。後來他也嘗試使用完全不發芽的大麥烘烤而來的黑色大麥釀造世濤波特啤酒,這也造就了健力士的特色,它所有的啤酒第一口就能嘗到濃郁的類似苦咖啡和巧克力的味道。
在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後,英格蘭波特一蹶不振直接消失匿跡,而被衝擊較少的愛爾蘭卻一直維持著自己的風格。他們依然生產著世濤波特為主的高度數重口味啤酒,以至於世濤一詞慢慢演化為專門用來描述波特。在最近30年,以健力士為代表的世濤生產廠家,才為了適應大眾口感逐漸降低了啤酒度數,形成了今日獨特的愛爾蘭干世濤啤酒。
常見世濤與波特四種基本麥芽(顏色從淺到深:淺色麥芽、焦香棕色麥芽、深色麥芽和烘烤過的大麥)的比例圖。可以明顯看出波特啤酒的棕色麥芽比例非常高,幾乎不使用黑色大麥,而世濤啤酒的深色麥芽和黑色大麥比例非常高。
相比較傳統波特而言,世濤使用了更多的原料,尤其是烘烤過大麥、深色麥芽例如巧克力麥芽的比例等大大提升。這賦予了世濤更高的度數、普遍非常濃烈的烘烤大麥焦糊味、更加豐富和有層次感的口味,以及更重要的,無限拓展的空間。
如今世濤已經擁有了以下8種經典類型,遠遠超過了傳統波特的範疇:
愛爾蘭發苦、乾爽版本的健力士世濤流行直到今日,是世界上銷量最大的世濤啤酒。
牛奶世濤(Milk Stout)
又叫甜世濤或奶油世濤,突出特點是加入乳糖,酒體濃厚香甜,能量較高,正統的「液體麵包」。
燕麥世濤(Oatmeal Stout)
在普通世濤里加入了不多於30%的燕麥作為糖分原料,融合了歷史上著名的燕麥苦啤特色,成為現今世濤家族一大特色。
巧克力世濤(Chocolate Stout)
這種世濤一般加入了巧克力麥芽或可可粉,有著非常強烈的黑巧克力味,或者咖啡味道,沒有任何一個喜歡咖啡的人會拒絕這種酒。
帝國世濤(Imperial Stout)
又叫俄羅斯帝國世濤,加強版的世濤,歷史上專供俄羅斯市場(你懂得,所有味道更加濃重),後來因其獨特的酒體厚重感讓人神往,變得異常流行。以至於任何一款酒的極致都是帝國化,比如帝國IPA,帝國波特,等等。
牡蠣世濤(Oyster Stout)
一種奇特的啤酒,加入了牡蠣提取物,也是非常少見的在介紹時會提示不適合素食主義者飲用的酒,著名的發明這種酒類型的倫敦Hammerton酒廠也於2014年重新建廠,在努力復現這種啤酒。維基百科把它單列為一種世濤,啤博士也因此列為單獨一種。
特種世濤(Special Stout)
加入了肉桂、辣椒等成分,用別樣的風味刺激你的味蕾。
過桶世濤(Barrel Aged Stout)
世濤口味可能非常厚重,經過木桶的熏陶和陳年,帶來的的神韻簡直隻言片語無法描述。如今,它已成為高端啤酒的代名詞,無數酒廠都開始力推木桶陳釀(在威士忌等酒類的木桶里陳年發酵)版本,越發高端,陳釀帶來的味道也讓人流連忘返。
在目前的世界排名前20(http://ratebeer.com)的啤酒中,幾乎被帝國世濤和過桶世濤為代表的世濤啤酒屠版,佔到了前20名啤酒的14位,世濤在今天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因此可以說:世濤起源於波特,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已經和波特本身的定義大不相同了,一如英式IPA和現代IPA的區別。
啤酒的世界就是如此:時間沒有盡頭,自然味覺也不會有終點。
擴展閱讀(都是我們啤博士公眾號DoctorBeer上的文章):
【1】世界十大原味帝國世濤
【2】如何欣賞重口味的帝國世濤?MillsHills品酒視頻
【3】11款超級經典世濤榜單
【4】一方水土,養一方啤酒
【5】關於黑啤,你知道多少?
【6】一篇文章帶你讀懂所有啤酒種類
【7】啤酒的「過桶」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8】大師杯四款獲獎作品詳解乾貨及自問自答
【9】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起源竟然是因為...?
【10】啤酒小白精釀酒吧裝逼全教程
謝邀
簡單的說法就是世濤是波特的兒子,並且青出於藍勝於藍。
波特(porter)一詞原意是搬運工,因為十八世紀的英國搬運工尤其喜好這類深色艾爾,所以漸漸以porter一次來代表這種風格,頗有一種「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的意思。
但是人們對重口味的愛好卻從未停止,在波特風格中,也有口味的輕重,相對較重的那一類就被叫做世濤(stout)。stout源於法語意為「強烈」,所以世濤的口味就相對於波特更重了。
至於imperial最早來源於英國送往沙皇俄國的世濤,俄國的貴族們對這種重口味啤酒尤其喜愛,所以帝國就漸漸指代那些同類型的重口味款,最初本來只用在世濤前面,後來在很多的porter,IPA上也有出現了。
至於口味上的區別,單純的波特和世濤還好說,烘烤味重的為波特,烤焦的話就是世濤了(本人區別方法)。但是加上帝國就不好說了,糖度一高,就比較難區別了。
但是去喝酒不就是為開心嗎,所以不喜歡就換一瓶就好了。
以上世濤和波特之間底有什麼區別?看標題的時候,我想你就應該陷入深思了吧。我們經常喝的兩款「黑」啤酒,我們也能對它們的品牌或者大致口感做出描述。那麼到底世濤和波特二者之前有什麼區別呢?之前我在給客人講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僅籠統地說了一下世濤從前會大量地從英倫出口到波羅地海那邊的沙俄,而波特的英文詞Porter有搬運工的意思,當時比較受英國的水平和搬運工等這些工人階級的弟兄們喜愛。
問題是,這兩種似乎是應該有區別的啤酒風格,但又沒有人能說出這些區別具體在哪裡。是世濤含有大量烤麥芽嗎?是波特口味更輕或者更甜一些?還是說世濤里有黑麥芽,而波特里的則是我們常說的巧克力麥芽呢?
而歷史給出的答案則「以上都不是真的」,特別是關於世濤里需要包烘焙的小麥,或者特別的麥芽都是不對的。在烘焙麥芽作為啤酒原料還是違法行為的時候和黑麥芽(Black Patent)被發現之前,世濤就已經出現了。
「如果我們回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世濤,特別是棕世濤(Brown-Stout),僅僅是作為烈性版本的波特的名字出現。」
出版於1810年的《A General Dictionary of Commerce, Trade and Manufactures》這本書里提到:波特可能被分為兩個層次,也就是說棕世濤,或者比較正式地稱之為波特。相比普通的啤酒,棕世濤只是一種口感更加飽滿醇厚的波特,這種啤酒被大量的出口到美國和西印度群島。
「棕世濤」只是作為「列性波特」的說法,最早是從1803年倫敦時代雜誌上的刊登的,當時從倫敦運輸到巴恩斯利的大量桶裝的精品棕世濤在約克郡被盜的案件中被證實。在法庭上,被盜的啤酒被形容為卓越的高品質的烈性波特,和極好的棕世濤。由啤酒歷史學家Ron Pattinson研究所得,在19世紀初期的釀酒師記錄中顯示,棕世濤的配方和波特的配方基本相同,區別也只是原麥汁的含量,用於釀造世濤糖化麥汁的用水量少一些,這也導致世濤更烈一些。 烈性波特被稱之為棕世濤,是因為還有可能找到淡色世濤(Pale Stout 你沒看錯,是淡色世濤)。當世濤在被申請為啤酒名時,是因為它含有「烈性」的意思。 在塞瑟克區的鐵錨酒廠——倫敦最大的波特釀酒廠之一,從1805年開始一直就釀造100%的淡色麥芽汁,酒精度7.9%的世濤。1840年出版的名為《Every Man His Own Brewer》的釀酒師手冊里,仍然提及了「世濤艾爾」(Stout Ales),通常是指烈性艾爾的意思。位於科克郡的Beamish和Crawford的軟木塞波特酒廠,在愛爾蘭開始用「巴伐利亞淡色世濤」(Bavarian Pale Stout)來打廣告。在1817年黑麥芽(Patent Malt)才開始使用,由於現在的波特基本都是用純淡色麥芽釀造的,而使用黑麥芽則能降低波特成本的一種方法。而黑麥芽的使用比相對於之前使用混合了淡色麥芽和棕色麥芽的原料,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同時愛爾蘭的釀酒師(或者說健力士(Guinness))最終傾向使用全部的淡色麥芽和黑麥芽來釀造他們的世濤和波特。倫敦的釀酒師至少會使用淡色、棕色和經過烘焙的麥芽在他們的世濤和波特里,然而有部分人還是繼續只用有淡色和棕色的麥芽。
當年在倫敦有家數一數二的波特釀酒商叫Whitbread,在1805年,這家公司使用了160夸脫(Quart,穀物等的容量單位)的淡色麥芽和56夸脫的棕色麥芽來釀造他們的波特和單一世濤;並且每40份琥珀麥芽和棕色麥芽就用136夸脫的淡色麥芽來釀造雙倍世濤(Double Stout)。從這216夸脫的麥芽釀造出798桶的波特(1夸脫出3.7桶酒,酒精度為6%),或者700桶酒精度為7%的單一世濤,或者580桶的的雙倍世濤(1夸脫出2.7桶酒,酒精度為8%)。
1844年,Whitbread的酗酒手冊顯示他們在釀造5種不同的黑色啤酒:波特,KP(Keeping Porter),單一世濤,雙倍世濤,和三倍世濤(Triple Stout),都僅僅使用淡色麥芽和棕色麥芽,其比例大約為3夸脫淡色麥芽對一份棕色麥芽。世濤基本上是由糖化的第一道原麥汁得來,而波特是同樣穀物的第二道糖化或者混合了第三次或者第四次糖化的麥汁,世濤和波特的唯一區別就是在這個強度上。
Ron Pattinoson的研究表明,在19世紀後半期,倫敦釀酒師們關於波特和世濤的本文開始有了分歧,相對於波特,世濤使用更少的黑麥芽而是更多的棕色麥芽,而可能導致結果就是相對於淡一些波特來說,世濤的口感會更甜,沒有那麼干。
1880年開始烘焙的麥子在英國成為釀造啤酒的合法原料。可是,當時沒有馬上使用它,1885年某個作家(大概是啤酒相關的作家)堅持說烘焙麥子不能像烘焙麥芽一樣保持酒體的顏色,而且味道也比較差,香氣也不是特別的有參照性。當時比較著名的健力士酒廠在1930年之前也特彆強調沒有使用烘焙的麥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對啤酒進行了高稅收的制度,因此造成了英國以及愛爾蘭的啤酒受到長久的嚴重打擊,到20世紀20年代,波特的平均酒精含量只有3.6%,而世濤只有4.7%,特別是健力士世濤酒精度由19世紀的7.7%下降到了1930年代的4.4%(目前我們在市面上能夠買到的聽裝健力士世濤(440ml,帶氮氣球)的酒精度是4.1%,更淡一些)。
1970年從英國和美國開始了精釀啤酒的革命,因此世濤和波特的釀造也有超過250年積累下來的不同風格的選擇,更有不同的酒廠選擇不同的工藝來創新釀造。結果是有些酒廠現在釀造的波特比世濤還要烈。
所以說,現在的釀酒比賽當中,各種啤酒的分類在美國意味著更加細微的風格描述。然而有一些風格,則是含有一定的歷史意義的。
世濤還是波特?所以,最後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身:世濤和波特之間底有什麼區別?
答:最初世濤是一種烈性的波特,而現如今就隨意區分了,太亂套了。
18世紀到早期20世紀,世濤算烈性波特。到現在區別似乎已經不明顯了。
按被評次數,如果把BeerAdvocate上前50的波特和世濤拿出來,算下平均酒精含量(按2016年11月9號的排序算)。兩者相差不多,甚至波特還要高一點 。比如美式波特平均是7.0%,美式世濤平均是6.3%;英式波特平均是5.8%,英式世濤平均是5.5% 。
有人在2009年對15款英國的波特和世濤做了個粗略調查。
一些波特描述詞出現頻率: 烘烤(60%) 果味 (53%) 巧克力(33%) 甜(27%) 甘草(20%) 寶紅色 (20%)。一些世濤描述詞出現頻率: 烘烤(67%) 甘草 (27%) 苦 (27%) 干 (27%) 果味 (20%) 煙熏 (20%)。似乎,波特偏向果味、巧克力、甜味;世濤偏向干、苦、煙熏味。但是,如果選另外15款波特和世濤做個調查可能就得到不同的結果。畢竟,世濤完全可以是甜巧克力的,而波特也可以是干、苦的。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個人表示喝不出波特和世濤的區別,喝過相當淡的世濤,也喝過口味很重的波特(非帝國),感覺如今這兩種酒已經沒有明顯的界線了,導致我現在喝「黑」啤一般都不敢太確認別人給的是哪一種.帝國的話,帝國波特幾乎很少見,我也只在一個精釀節上喝過一次,那個感覺有點太過了,烘烤的香味不是很濃,反而多了一股煙熏麥芽的味道,回味完全沒有波特那種比較清爽的感覺,很重煙熏味.個人感覺那款酒應該是沒有控制好,玩過頭了.帝國世濤的話到喝過幾次,給人第一感覺就是這酒度數高,入口香甜味很重,有些還會給人一種口感比較粘稠的感覺.
我只推薦酒。都是淘寶上好買到的。創始者波特/海爾斯頓老機油波特森美爾巧克力世濤/左手牛奶世濤飛狗剛左帝國波特風車冥界詛咒帝國世濤/分水嶺野人帝國世濤
推薦閱讀:
※「大腸品酒筆記」大麥之女 La Renaissance Silver (1 Year barrel aged)
※薦酒-今天,用酒犒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