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日本動漫《交響詩篇》?

1.《交響詩篇》的內涵寓意是什麼?

2. 《交響詩篇》的結局是什麼寓意?第50話和第51話之間的關聯?

3.為什麼在大陸的熱度如此之低,即使比起同是骨頭社製作的鋼煉?

4.漫畫和動畫的關聯

5.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寫一點感受~

謝謝!


《交響詩篇》同樣是我心目中的神作,沒有之一(對於我個人是這樣)。沒看過豆瓣的評價,在上面的答案基礎之上做一點點補充,說說我的理解。

《交響詩篇》的內涵寓意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人與自然,最明顯體現在蘭頓離開月光洲後和遇到的那對隱居情侶的對話,就是那個男孩問蘭頓風再大一點樹會怎樣的那次對話。全文的主線圍繞著蘭頓和小優的經歷和故事展開,這當中蘭頓是人類的代表,平庸,無知,有著各種生活的煩惱,有著喜歡的女孩;小優則是自然的代表,是珊瑚的代表,不知道怎麼和人類接觸,沒有感情(最初),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更多的是跟隨蘭頓他爸和霍蘭德。兩人隨著故事的發展,不斷地接觸不斷的深入,逐漸喜歡上對方,這實際上反映了人類在與自然與珊瑚的接觸中逐漸摸索到共存的方法(自然,杜伊代表的是征服珊瑚甚至消滅珊瑚)。而故事中兩位主角的成長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的進步,劇中花了不少筆墨描述他們細微的心裡變化。

為什麼在大陸的熱度如此之低,即使比起同是骨頭社製作的鋼煉?

我認為原因第一在於題材上,其次是故事描述的側重點上和描述方式上。

交響詩篇播出時是2005年,基本算是進入了宅和萌的時代,這種駕駛蘿蔔的傳統題材對阿宅們吸引力不太強。有趣新穎的故事題材加上或萌或帥總之要美型的人設才能夠吸引阿宅們,對比之下,特別是在同期全金屬狂潮3,fate,聖魔之血之類的美型人設面前,交響詩篇的人設確實是有特色而不夠「好看」。這直接決定了交響詩篇受眾不會太廣。

第二點,正如上文所說,交響詩篇探討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卻不是直接通過各種事件來反映關係,更多的是側重於蘭頓和小優的互動以點帶面,通過主角的成長,細微的心理變化和成長來敘述這個探索人與自然共處的過程。這也決定了交響詩篇需要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描述少年成長,尤其是心理方面,結果是或許細膩的描述不僅直觀上使得劇情節奏慢,也使得有時候劇情含糊晦澀。綜合而言,是一部沒有快節奏之餘還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作品。對比之下,鋼煉更快的節奏更新穎的題材更流暢的故事自然也就更加吸引觀眾。

不只是和鋼煉對比,和同期的作品相比,交響詩篇都因為過度細膩的描寫導致了節奏偏慢。不夠跌宕起伏還緩慢的劇情,不夠新鮮的題材,不夠出彩的人設,不夠突出的亮點的化學反應下,只能是叫好不叫座。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寫一點感受~

在骨頭社的眾多作品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交響詩篇了,沒有之一。要問為什麼的話,可以說很多很多。劇情上,雖然節奏真的真的好緩慢,但也因此看到了多次提到的細膩的變化。比如小優第一次不爽踢門,比如蘭頓第一次殺人吐了,比如蘭頓鬧變扭離開月光洲,比如回到月光洲之後給霍蘭德堅定的回答等等。畫面上,雖然沒有出彩的人設也不有絢爛的畫面,但是漫長的50話基本沒有崩壞,驚險刺激的戰鬥和騎著滑板在天空飛翔已經足夠吸引了。題材上,雖然傳統不夠創意,卻有著其他題材所少有的深度和廣度,涉及到愛情親情宗教自然政治等等。音樂上,處處滲透著交響樂的恢宏氣勢,哪怕單純抽出來也是一線作品。

不過終歸到底,還是那句「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終有所獲」。這句話貫穿了蘭頓成長的軌跡,每次翻看,都讓我看到不同的蘭頓,看到少年之心的蛻變,看到蘭頓對於小優勇敢的追求,看到蘭頓不再為變扭而出走,看到蘭頓主動背負起小優的一切共同面對。它算不上什麼大道理,沒有多餘雞湯,勝在實在以及慢慢的正能量。告訴我想要什麼就去爭取。從中考到高考,從大學到畢業,一直支持著我。

以上。


前面幾個問題已經有人說得比較到位了,我來談談我的感想吧。

  首先我是BONES·骨頭社的忠實粉絲,骨頭社的作品基本上都看了。而《交響詩篇》是我心目中骨頭社原創動畫第一傑作,沒有之一。這個名頭可能有人認為應該給《翼神傳說》,有人認為應該給《DARKER THAN BLACK 黑之契約者》,還有人認為應該給《star driver 閃亮的塔科特》或者是《space☆dandy》;不可否認這些都是非常非常棒的作品,也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作品,那麼對我而言,《交響詩篇》比他們好在哪裡呢?這幾部作品的各方面素質都可謂頂級,然而如果說《翼神》和《DTB》代表了骨頭風味中的憂(ku)郁(da)氣(chou)質(shen),《銀河美少年》和《丹迪》代表了骨頭式逗逼風格,那麼《交響》則非常好地將兩者融合了起來,常常能讓人哈哈大笑,又常常令人黯然神傷,這兩種氣質的獨特用言語表達不了,但看過骨頭社幾部原創作品的觀眾一定能有同樣的感受,這種獨特觀感我沒再在任何一部動畫里體會到,最接近的應該就是同為骨頭社的2008年的《亡念之扎姆德》,然而《扎姆德》因為某些原因還是沒能達到《交響》的高度。

  它可以說是一部王道的少年拯救世界的蘿蔔片,但又摻入了比任何王道少年漫畫里更甜蜜的愛情;它可以說是一部描述少年少女(以及中二大叔)成長的愛情片,卻又串入了一腔熱血和極為宏大的世界觀。單論愛情,它可能比不上《翼神》的神展開讓人震撼動容,論拯救世界,它可能沒有黑叔的逼格和美少年的颯爽,但觀看的過程中,我的代入度遠比另外幾部高,因為它的人物塑造如此真實豐滿,沒有人是臉譜化的角色,讓我覺得每一個角色都能在現實中找到極為相似的性格。最明顯就是我們的主角蘭頓,14歲,正正好是中二的年紀,有和各種熱血漫畫男主一樣的滿腔熱血但沒有他們的掛,嘴上能逞強但還是會害怕,不是什麼事都能靠氣勢解決,不是什麼時候都能靠喊一句「我要成為XXX」就能給自己洗腦,第一次登上尼爾瓦修會暈機,會嚇得掉淚流涕尿褲子,對從天而降的擁有阿彌陀驅動器上的名字的少女一見鍾情,卻只會自己犯花痴而什麼也說不出口,會因為意識到自己殺了人而嘔吐做噩夢,會因為自己犯了錯連累大家感到非常內疚而離家出走……觀看的過程中觀眾會一直都記得蘭頓他還只是一個14歲的少年(題外話,個人對骨頭社的這種處理方法實在非常喜歡,2003年版的《鋼之鍊金術師》中也有類似的,愛德差點被屠夫巴里殺死,愛德十分後怕乃至哭泣,看到這裡就被提醒了,不管此前愛德表現得多麼堅強多麼天才多麼裝作大人,他依然只是一個12歲的孩子),正因前期蘭頓身上十分真實的缺點,他之後慢慢的成長才令人感到欣慰,最終話的頓爺真的是帥出天際,有目共睹。

  動畫里有相當多的大段大段的角色獨白,按理說我是不怎麼喜歡神神叨叨大段角色獨白的,但在看《交響》的過程中從來沒感覺到一絲的不耐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48集安妮莫奈發現自己對多米尼克的感情時的獨白了:

喜歡的人?有過,對,過去時。

現在竟會覺得當初告訴他就好了,我討厭這樣的自己,反正再也沒有辦法了。

如果死後能夠轉世,我希望來生的我能別再這麼笨拙。

可說這也根本沒有意義,我真是恨自己。

如果這場戰鬥結束後我還被允許活著的話,我要買一面小小的鏡子,練習如何微笑。

我要反覆練習,為了再見到他。

如果我能夠不再被命令去傷害別人的話,我要束起被微風吹散的長髮,挺起胸膛,邁著大步去見他。

我想活下去,為了去感謝他

我想活下去,為了讓他知道我的想法。

我想活下去,或許我不該意識到現在的感情。

可是我是這麼痛苦,他已經不在了

這種痛苦你們怎麼會明白!

「一定可以傳達得到的 安妮莫奈」

不會的,優萊卡,我已經沒辦法讓他知道了……

台詞的考量、小清水亞美的演繹、演出和背景音樂的配合打造出這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集,至今任然是各種動畫/漫畫/電影/電視劇中我哭得最慘的一集。這短短几分鐘足以把前面40多集中的安妮莫奈的任性、狠辣、神經質一筆勾銷,對她的好感度迅速就竄了上去再也沒下來過。安妮莫奈最終還是把自己的心情傳達到了,可以說四十幾集看下來,這一對的圓滿比蘭頓和優萊卡更讓我感到欣慰和治癒。

當然還有最終話的優萊卡:

我有許多心愛的人

林克 梅特爾 莫里斯

還有蘭頓

我喜歡大家 我愛你們

我心愛的人 我的親人

是你們教給了一無所知的我那麼多事情

是你們接受了一無所知的我

是你們 讓我能作為自己存在

你們是我最愛的人 是我一定要保護的人

我想和林克在一起

我想和梅特而在一起

我想和莫里斯在一起

還有 蘭頓...

但是

如果我的願望會讓我愛的人消失

如果我的願望會讓大家居住的這顆行星消失

我會放棄自己的願望

如果可能的話 我還想再次見到你們

我想見到你

我想你 蘭頓...

交響詩篇還是蘊含著相互理解的主題,安妮莫奈也是優萊卡也同樣。身為科拉利安的優萊卡從最初的殺人不眨眼,到收養了3個孩子,到面對蘭頓的各種天然呆,到那使性子般的一腳踹門,再到越來越溫柔越來越能對大家敞開心扉,變得越來越接近真正的人,安妮莫奈和多米尼克,優萊卡和蘭頓還有三個孩子感情慢慢深化,象徵的就是不同種族間一定可以相互理解的吧(傻子那:看我攻略ELS中樞啦)。

  讓我談談交響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先說到這裡吧。

  巨大的機器人踩著滑板像衝浪般在空中滑翔,翠綠的光粒子軌跡,粉色的導彈軌跡,行雲流水的動作和天馬行空的馬戲,AO之後大概這輩子都看不到第三部擁有那麼浪漫的空戰那麼浪漫的愛情的動畫了。最後還是以這句話做結尾: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終有所獲。

----------------------------------------------------------------------------------------------------------------------------------

今天剛好又翻出這片很多年前的訪談,交響詩篇真的是一部非常用心的作品,每一位 staff都全身心地投入了進去,本意是做一部遊戲宣傳片卻做出了如此完美的一部年番動畫,真是也找不出第二部

這是E7誕生前的故事 —— 南 雅彥

譯/@也是99

當被邀請來為E7的小說作評論的時候, 我完全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不過機會難得,所以請允許我從一個製作人的角度來聊一聊這部動畫是如何誕生的。

我最開始構思E7這個龐大的企劃是為了給剛剛製作完狼雨的Bones安排一個新的原創動畫。當時我正在參與庫拉烏的製作當中。我的想法是要做一部蘿蔔動畫,並且要與我們的製作合作夥伴Bandai共同完成。在那時,Eureka Seven這個名字還沒有確定(順便一提,當時在我構思的staff名單里,最後真正參與動畫製作的只有河森正治一人。)。Bandai要求動畫要出遊戲,所以我們也拿到了他們的遊戲設計和故事大綱。故事本身是依託於這個遊戲的,而作為Bones的一方,我們開始著手重寫劇本。

第一個參與這個企劃的是漫畫家島本和彥。他是我大學時期的窗友,並且也在之前的很多動畫里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所以這次,我也邀請他參與到動畫的創作團隊里。我一開始的想法是做寫實的人物,並且讓角色能夠說出像島本漫畫裡面的人物那樣的台詞。當然大家也看到了,最後的E7並不是這個樣子(儘管我仍然希望以後有機會一定要這麼做)。島本也接受了邀請並且一直參與到策劃之中,直到我們要開始真正的劇本寫作。我們一開始的構想就是男主人公在故事開始階段便遇到了他心目中的英雄,這也在動畫里被保留了下來,就像第一集里那樣蘭頓一開始就遇到了霍蘭德和駕駛著尼爾瓦修的優萊卡。

起初我們嘗試寫一個可以與遊戲體系相融洽的故事,但是大體的方向卻一直無法確定。作為一部原創動畫,故事的核心便是監督想要表達什麼,所以下一步我需要選擇一位監督。

邀請京田知己來擔任E7的監督基本上是我的個人決定。我們剛剛在翼神傳說的劇場版里有過合作,我認為嘗試著將京田監督細膩且富於表現力的影像技法與島本富有激情的台詞融合在一起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不過很遺憾島本最後並沒有完成這個工作,所以我轉而邀請佐藤大來做這個故事的系構。基於京田監督的構思,佐藤最終完成了故事的大綱。

最後,其餘staff也終於集結在一起。非常巧合的是,監督京田知己,系構佐藤大,人設吉田建一,他們三人居然是同齡(譯者註:其實還有音樂的佐藤直紀),但是我認為這也許並非偶然,而是因為我們希望打造一部只有他們這一代才能做出來的動畫所促成的。除了這三位,我們還邀請了許多經驗豐富的製作人員,比如河森正治,宮武一貴等等。現在我們終於可拓展這個名為E7的世界了。

就像大家所想的那樣,製作原創動畫意味著一切都要從無開始。先勾畫一個只存在於紙面的極其抽象的世界,然後一步一步的通過分鏡和角色設計將她具體化,最後變成一部完整的動畫。在這個過程里,故事本身會不斷擴展而相應的影像也會越來越豐富,動畫作為一個整體也就越來越具體。

當我們終於開始第一集的動畫製作時,整個階段已經花費了我們大概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困難才剛剛開始。至少到目前(staff確定)為止,整個過程都非常有趣。但是接下來則充滿了艱辛,因為我們的對手是財務表和動畫製作。

首先我們必須要考慮在哪個平台進行放鬆。從已經製作的影像和內容來判斷,我們認為最好的放映平台是MBS的每日放送,他們當時正與與我們合作進行鋼煉的播出。所以我們找到了每日放送的製片人竹田青滋,給他展示了我們想要製作的動畫。竹田p對這個企劃非常看好,而每日放送也水到渠成地成了我們的主要放送平台。然而我們一直以來都計劃把E7製作成一部26集的動畫,但最後電視台的反饋則是要求做成52集。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大量的東西,整個系列不得不重頭再來。

以上就是我想要表述的關於E7這部動畫的整個製作過程了。這是一個巨大的企劃,但是現在她為期一年的放映也已經結束了,關於這個項目的全部也平靜下來。對於參與這部動畫的絕大多數staff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製作一部長達一年的動畫,而我上次製作這樣長度的動畫也要追溯到高達G了。在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製作動畫是非常困難的,我非常感謝所有參與到這部大製作動畫中來的各位。但這並不是E7的終點。從06年4月開始,她將會在美國播出。我非常希望這部具有獨特日本風格的「巨大蘿蔔動畫」以及蘭頓與優萊卡相愛的故事會被那裡的觀眾所接受。我也希望會在未來什麼時候製作一部全新的Eureka Seven。

最後我要感謝杉原智則先生以及岸和田ロビン先生在小說中對E7世界的全新演繹與拓展。我非常期待第四卷的到來。


交響詩篇究竟表達了哪些主題?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裡轉載我在交響詩篇吧里的一篇回答,希望對於大家重新認識故事有所裨益。

---------------分割線-----------------------

給lz幾個關鍵詞,愛情,成長,音樂,亞文化,種族衝突與交流。可以肯定的講,交響詩篇流暢自然,遊刃有餘地將這些主題在自己的故事中表現了出來,更恰當地說,她是將音樂(向不同時代的音樂文化致敬),亞文化,種族的衝突與交流這些深層次的主題以佐藤大所謂曲折的隱語的形式作為了這個關於愛情和成長的故事的背景。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1>亞文化:亞文化指母體文化下一群有不同行為和信仰的人或局部文化。按伯明翰學派的觀點,亞文化有幾個關鍵詞,像抵抗,風格等。在交響詩篇中,霍蘭德帶領的月光洲即是非主流與亞文化的象徵,這一群有著各自背景與經歷的人聚集在一起,除了滑空這個要素之外,就是他們身上共有標籤,主流文明的叛逆者,他們有一本名為rayout的雜誌,杜伊在後面說霍蘭德想要通過rayout宣傳一些與塔洲政府不一致的言論,但他們的觀點卻始終被淹沒於所謂的主流聲音中,杜伊說人民不需要真相,即大眾對於主流的盲從,所以說最終霍蘭德戰勝哥哥杜伊,從月光洲這條線看,即是亞文化的抵抗與最終的勝利,當主流文化已千瘡百孔(作品後期提到了塔州聯邦制度上的問題,宗教衝突,環境問題等),作為掌握真相,試圖尋求理解,生存和掌握話語權的次文化就會噴薄而出,將主流文化想要遮掩的東西,種種生存的真相,撕裂並呈現。作品在結局暗喻兩個種族得到了理解與交流,即是月光洲代表的亞文化成為了主流文化(主導了大眾的價值觀),這在現實生活中亦很常見,像當初的爵士樂,搖滾,極限運動等都經歷了由亞文化變成主流文化的過程。

<2>滑空:月光洲的成員大部分因為滑空而聚集在一起,霍蘭德本人是滑空運動的標誌性人物,蘭盾也因為滑空而產生了對霍蘭德的憧憬崇敬,進而加入了月光洲。所以滑空就是片中次文化的符號,像現實中音樂也作為一部分人表達自己叛逆與不同的方式。後面月光洲公布真相,進行宣傳時,受眾主要就是這些滑空者(有一集廣播中播放著月光洲的觀點,賣雜誌的人是給蘭盾修滑板的旅行商人,買雜誌的是一個滑空少年)。同時滑空這項運動又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對自由與無拘無束的追求,這與人們對於一些非主流音樂的印象是類似的,也符合月光洲文化叛逆者的形象。

<3>音樂元素:說音樂元素而不是音樂,是想強調交響詩篇不僅在配樂方面有著多元化的音樂表現,而且她融入了佐藤大很多關於音樂文化的理解,他把這些都處理成了交響詩篇的背景和細節,真的變成了他所謂的曲折隱語,如果沒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如本人….)即使找到了這些線索,也很難分析出他要傳達的意思。這也是為什麼你在貼吧包括其他網站上能看到關於tv結局的分析,關於51話的分析,甚至關於金枝的分析,但就是找不到對於音樂的分析。佐藤自己說交響詩篇是他對於techno音樂的全展,從新浪潮到曼徹斯特。如蘭頓的爺爺axl來自玫瑰與槍炮的axl,父親的名字來自Sonic Youth的Thurston Moore,lfo與klf均來自上世紀90年代著名樂隊。交響每一話的標題,都是第二次愛之夏(八十年代末在英國發生的acid house音樂潮)一些有名的音樂專輯中的曲目,如第一話blue monday,或是樂隊名,如51話,new order。佐藤本身就是一個音樂人,早年曾在東京經營過一家音樂場牌(by佐藤大訪談集合),同時在cowboy bebop等作品中也在音樂方面與菅野洋子合作,所以交響詩篇中有著隨處可見的音樂文化。

<4>種族衝突與交流。交響是以蘭頓和優萊卡的愛情為主線,但這又建立在兩人不同種族身份的基礎上。交響詩篇中事實上有三個主要衝突,一是月光洲所代表的次文化與杜伊所代表的主流文化的衝突,二是政府與持不同信仰的普陀落人的衝突,三是人類文明與其他智慧文明的衝突,而前兩個矛盾其實從屬於第三個矛盾,在交響詩篇的世界中,月光洲和普陀落皆因對珊瑚岩的變動有不同的認識而與政府產生了矛盾,所以文明種族的衝突是貫徹交響始終的核心問題,以阿德洛克失敗為故事開始,以蘭頓成功為故事終結。優萊卡是珊瑚岩試圖理解人類的一種嘗試,像作品中提到的,她是一張白紙,需要人類在上面寫滿信息。尼爾瓦修則是渡船,帶領優萊卡和蘭頓穿越great wall,幫助人類和克拉利安實現接觸的可能。如果說霍蘭德等人代表了人類面對不同文明時主動積極的一面,那麼三賢人就代表了猶豫的一面,杜伊代表了拒絕的一面。

<5>金枝:金枝是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的一本著作,闡述了巫術,宗教在人類社會中的發展,有關金枝及其在作品中的象徵歷來是最讓人費解的,總結來主要有幾點:一是關於杜伊和霍蘭德的早期經歷。金枝中提到了早期社會中國王的繼承問題,國王在一些早期文明中被看作是神明的化身,擁有控制自然的能力,國王的身體情況直接決定著國家的狀況,如豐收,災害等,所以國王必須一直健康,一旦國王衰弱,就必須被犧牲,從而選出一位新的國王。杜伊提到霍蘭德是天生的犧牲者之王,因為霍蘭德出生時母親難吃而死,父親認為他有天生的弒親能力,所以他被選中做下一任族長,注意這一集有一個畫面是霍蘭德在游泳池邊被父親抱著,他們的胳膊上都有一種圖紋,大致表明繼承關係,而杜伊的胳膊上沒有。杜伊想做犧牲者之王,所以代替霍蘭德完成了弒父的儀式,但珊瑚岩恰巧發生爆炸,自然的異動表明了祭祀不被認同,族人不承認杜伊的僭越行為,於是剝奪了他們的特權。杜伊自己一直強調他是獨一無二的犧牲者之王,其實也是說他完成了弒父的儀式,不管他人怎麼認為,他的偏執與自負可見一斑。二是金枝代表了什麼。首先在弗雷澤的書中,只有折取了金枝的人才有挑戰前一任祭司,成為森林之王的條件,金枝象徵著靈魂寄宿的地方,所以折取金枝也意味著掌握了老祭司的命運。我比較同意之前的觀點,即交響中的金枝就是指的魂魄驅動器。森林之王是女神黛安娜的配偶,女神在交響中對應的大概就是人形科拉利安,杜伊想要成為森林之王成為女神的配偶(在交響中即與克拉利安交流與融合),但他並沒有金枝,所以只能採取另一種極端的做法來完成自己的野望,作品中唯一一處提到金枝的地方是在27話查爾斯被霍蘭德殺掉的時候說你沒有王的資格,因為你沒有繼承王留下來的金枝。王指阿德洛克,金枝是阿彌陀驅動器。魂魄驅動器作為人類心靈的發聲筒,實現了將人類情感放大,從而被珊瑚岩感知的功能,這與弗雷澤書中金枝是靈魂載體的寓意一致。所以絕望病應該是人類的靈魂受到一些刺激之後被魂魄驅動器吸走了,通過驅動器這些靈魂最終到了珊瑚岩的指令簇里,所以最後指令簇被打穿,許多絕望病的人都暫時恢復了(參考飛機上的片段)。三是弗雷澤的社會發展順序與交響詩篇的結構。在金枝中弗雷澤提到了一個公式:巫術----宗教----科學。杜伊弒父是一種早期巫術的行為,普陀落教(對應佛教)對佐久夜的崇拜與諾魯布的行動是宗教行為,最後阿德洛克代表了科學行為。當然,交響詩篇也不是完全以金枝為藍本所寫,所以有些問題似乎不能嚴格比照。只需把金枝當作一個重要線索,也許就會有些意外的樂趣。

最後,交響中還有些與主題無關,但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件的界限,e and r的戒指,為什麼第一次穿過great wall 之後又什麼都沒做就回去了,與安妮莫奈的幻境象徵了什麼,在山洞中的流水別墅及當時renton遇到的環境代表了什麼,標題中的seven有什麼含義(只知道它與佛教有關)………


骨頭社的神作,神在我看了四遍卻還不覺得膩 。

這部動漫是我07年看的,覺得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就是是蘭頓,優萊卡還有霍蘭德三個人的成長。幼稚到成熟,就是青春的意義。最後主角駕著尼爾瓦修救出優萊卡的時候,優萊卡跳下月光號去找蘭頓的時候,還有霍蘭德全力掩護蘭頓、承認蘭頓的時候,這些成長感人肺腑回味無窮。

很寫實,沒有那種矯情到噁心的感覺,喜歡便是喜歡,厭惡就是厭惡,只可意會。

劇情真的很溫暖,一部讓人看了想戀愛的動漫。

另,音樂很棒。


作為入宅作怒答

1.豆瓣有個影評可以看下,個人理解就是優醬與頓爺以及整個月光州成員的成長的故事。往大了說,又是探討人類與宗教自然之間的共處之道。

2.51話是《交響》完結後的總篇集,也就是所謂的be結局,優萊卡分為了七塊散落在各地。其實不看也無所謂,沒有新的畫面。

3.交響在大陸不火,不代表在日本不火。在不在大陸火沒什麼意義。

4.漫畫是在動畫製作時的衍生出版物,結局是優萊卡隨著珊瑚岩離開了地球,不過最後暗示優萊卡又回來了。

5.我想這句話「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終有所獲」應該能說明一切,交響在播出的時候我剛好初三,因為是寄宿制學校。為了能下載看,我這個從未因為犯錯進過辦公室的三好學生,不惜翻牆出去下載。這部作品在我心中的地位,遠勝於三大民工漫,追番的那段時間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


十年後都能看的下去的動畫


當你看到一個小孩子成長為男人的時候,真的是無比的感動,難以用語言表達。


十年前是個看動漫還會流眼淚的年紀,但是當時看交響詩篇由於沒看太懂並沒有哭;十年後看到B站有版權了重新回味了,發現青春已經離自己遠去,想哭卻再也哭不出來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蘭頓開著零式去救優萊卡的時候,差點鬆手的一瞬間,優萊卡用雙手緊緊抓住蘭頓,就好像在說,這次就算你鬆手我也絕對不會放開的。等那一幕感覺等了好久好久好久,是我覺得最好的詮釋了「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終有所獲」的一個畫面吧


緩慢悠長的轟鳴聲盤旋在天空

光粒子 飛魚 滑空板 月光號 尼爾瓦修

蘭頓,你相信波浪嗎?

cut back drop turn

優萊卡,我一直相信著…

I can fly!

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終有所獲


寓意我看下來覺得還是有關一個人的成長和對世界的認知……不管是優麗卡還是蘭頓還是月光裡面的成員,都在不斷的改變自己對於世界的認知,並且努力去適應或者改變

但這個動漫實在太過冷門……再加上很慢熱……感覺比銀魂還慢熱【畢竟銀魂可以跳,這個跳了沒法看啊TAT】所以可能造成了比較小眾吧……我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忍著無聊看一開始那幾集,但真的很幸運,我竟然能看完這個。對的,能看到這樣一部作品,我由衷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而且也一直不斷對身邊的人安利這個動漫……奈何身邊都是腐女和蘿莉控TAT……

PS

我比較蠢的到後面才發現蘭頓姐姐給的LFO的啟動器上顯示的字就是優麗卡的英文名……當時簡直感覺是命中注定……當時好蠢……不過還是很喜歡很喜歡很開心很開心很幸運很幸運能遇到這個動漫


大愛《交響詩篇EUREKA》!!!


早就聽說過交響詩篇。畢竟是骨頭社的名作之一,這個星期終於補完了,不得不說不愧是骨頭社的作品,剛開始的op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名字叫days,有興趣的可以去聽聽。真的太好聽了。與op中的畫面完美結合。

交響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很典型的少年動畫,14歲正處於青春期的少男蘭頓,遇到了美麗的少女eureka。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為什麼這部動漫被稱為神作?作為從初中就開始看動漫的我來說,我也不得不說這部動漫中的感情,讓我感慨萬千。特別劇中,蘭頓和eureka多次的相互表白,讓彼此的感情一步一步的深入。在50集的長篇中,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少年蘭頓的變化,從最開始的略微懦弱,到最後願意為了所愛的人勇敢奮鬥,並犧牲一切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得不說,直接觸動人的心靈。當然,還有eureka的變化,剛開始看的時候感覺eureka並不漂亮,最後卻最看最喜歡,已經成為我心目中最為美麗的動漫女神啦!eureka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的,從最開始的三無少女,到最後理解人性,理解愛情,並擁有蘭頓,這真是eureka的幸運,也是蘭頓的幸運啊!一句話,他們之間純真的愛情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不得不說交響中對人物情感的塑造實在是太成功了,所以最後結局的時候,才如此戀戀不捨吧?再見啦,最愛的eureka。


一部過了10年再來看,依然能感動你的作品。一部每次看都能必有所獲的作品。一部讓能靜下心慢慢看玩的作品。交響詩篇最與眾不同的是應該它細膩的人物描寫與細節刻畫,這讓它成為了我心目中的神作。


戰爭與和平,征服與共存,真實與虛偽,宗教與科學。

青澀卻堅決的愛情,少年少女的成長。

這是交響詩篇的內涵,絕非蘿蔔拯救世界那麼簡單。


正在看第六遍,所以很好奇地來知乎搜了搜,大愛


第一部哭的動漫。


每隔幾年會看一遍,一個男生成長的故事。安妮莫奈一面哭一面戰鬥,最後輸給了自己,輸給了愛,贏得了多米尼克。蘭頓為了見到優萊卡喚醒了尼爾瓦修……看一遍哭一遍


一切都是我們自己決定的。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 ,終有所獲..真不爭氣啊,看這部動漫基本是哭著看完的,真給蘭頓和優麗卡丟人啊,明明他們在一起了,不過還是有些失落啊作為一個觀看者,不過事情不總是什麼都是完美的吧,只有自己最想要的最能爭取的才能牢牢握在手中!


贊同樓上的觀點,看了想戀愛。再補充一點,戀愛不僅僅是我們看到別人的那樣。


集數太少了,所以火不起來,你想想,以前國內火起來的動畫,火影,海賊王,死神,犬夜叉之類的。哪個沒有幾百集。

雖然在國內沒火起來,但在日本,當時還是特別火的。


推薦閱讀:

TAG:機器人 | 科幻 | 日本動漫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