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為什麼選擇一個和他精神上很難溝通的人結婚?
當然我的問題建立在「蘇格拉底時期的古希臘婚戀習俗相對自由」這個假設上。他是被迫但豁達地接受這段婚姻還是主動選擇這樣的搭配?有沒有原因?
謝謝!
根據第歐根尼·拉爾修(Diogenis Laertius)的記載,蘇格拉底表示喜歡潑婦就如同馬夫喜歡烈馬,馴服了烈馬之後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駕馭其它的馬匹。
當然,第歐根尼的記載如同稗官野史,當不得真。實際上,對於古希臘人而言,理想的婚姻並不需要精神上的溝通,男女各有各的分工與使命。蘇格拉底的弟子之一色諾芬(Xenophon)在《齊家》(Oeconomicus)中給出了婚姻的理由:首先在於繁衍後代;其次在於讓人們老有所養;最後在於分擔工作,男人主室外的工作,女人主室內的工作,包括保管糧食和財物、哺育嬰兒、製作麵包、縫製衣物等。(7.19-22)
不過第歐根尼的「烈馬」比喻也並非空穴來風,在色諾芬的《齊家》中,有一個人因為特別善於管理家政而被稱為「賢人」(καλ?? ?γαθ??),而這位賢人的「齊家」技藝中,最重要的內容是「馭妻術」——教導自己的妻子料理家務。而按照賢人的說法,在把妻子娶進門的時候,她還不到十五歲,什麼都不懂。(7.5)將這麼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新婚妻子教導成為能夠獨立料理家務的賢內助,正是賢人的技藝之一;那麼,如果能將潑婦教導成為賢妻良母,豈非更加證明了其夫之賢?(按照第歐根尼的記載,蘇格拉底貌似是失敗了~~O(∩_∩)O哈哈~)如果這個問題成立的話,那麼我想可以這樣解釋:蘇格拉底時代的雅典,成年男性的閑暇時間大都用在公共空間而不是家裡。所以賢妻固然好,潑婦也不是什麼不能忍受的事情——眼不見心不煩。雅典女性的首要社會作用是生子而不是「交流思想」。這一點可以從伯里克利的演講中尋得依據:
一個婦人最大的光榮就是不被男人議論,不管恭維也好,批評也好。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修昔底德】
更有甚者,「當一個紳士招待賓客的時候,除了―個專事此道道的婦人之外,只有那些早已顏面喪盡的婦人才會露面」。【《希臘人》 基托】而這是由雅典所代表的作為生活方式的城邦制決定的:
城邦將個人從自然崇拜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為他們提供個人空間。更為關鍵的是,城邦把個人從特殊家庭形式的自然崇拜的嚴格束縛中解放出來。
【《希臘精神》 湯因比】
由此可見,作為共同體的城邦吸引了雅典男性——尤其是蘇格拉底這樣熱衷於公共福祉的人的絕大部分興緻。同樣不容忽視的是,雅典女性受到的教育普遍是有限的,而要尋得一位能夠理解蘇格拉底思想的妻子則無疑是件希望渺茫的事情。而對大多數人而言,精神世界不被合法妻子理解的痛苦通常可以由兩種方式加以排解:伯里克利尋求「侍伴」(類似於日本的藝伎),而阿爾克比亞得(男)對蘇格拉底的愛戀則因為柏拉圖一部《會飲》盡人皆知。值得一提的是,同性戀和婚外情在當時的雅典都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
此外,我個人認為,題主的問法也是可以存疑的。眾所周知的「不能理解蘇格拉底」的妻子形象主要源自柏拉圖的《菲多篇》,而「悍婦形象」則是第歐根尼·拉修爾的傑作。然而,關於前者,個人始終不能完全相信柏拉圖對於蘇格拉底家庭的描述:即使蘇格拉底的確身體健康,我也覺得這位71歲的老人在逝世前居然留下了一個剛剛在襁褓中的嬰兒實在是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當然,雖說如此,蘇格拉底不被妻子理解的可能性依然很大)而關於後者,A·E·泰勒曾在《蘇格拉底傳》中指出當時人物傳記的不成熟性——傾向於挖掘名人軼事且不顧其真實性,普遍加以誇張和渲染,故而難以作為史料加以運用。蘇格拉底有顆女人心
什麼是哲學?憑什麼要分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又該怎麼想?我想蘇格拉底上身的效果大概如此,無數自命不凡的人都被他的問題搞得暈頭轉向。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個被譽為「西方孔子」的男人哪來這麼多問題?
研究蘇格拉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這個謎一樣的男人沒有留下一星半點的著作,即便是他的弟子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記載也往往是互相矛盾的,我們不妨先試著相信,畢竟人本身就是矛盾的。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雖然之前也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等自然哲學領域的大師,但真正把哲學作為人類面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體系,蘇格拉底是第一個。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
這位西方哲學的奠基者的身世倒並不複雜,原生家庭屬於中產階級,母親是個產婆,父親是個石匠,他自己好像從來就沒有一份正而八經的工作,幾乎所有時間都是在高談闊論中度過。比他的身世更被人熟識的,是他彪悍的老婆。
1.悍妻
蘇格拉底本身相貌非常醜陋,據說長得像頭獅子,但娶了一個漂亮潑辣的女人,動不動就會遭她無禮的謾罵。
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他的老婆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又出去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為蘇格拉底肯定要炸了,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濕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後,必定會下雨。」
正因為他老婆總在家裡發威,他不得不被迫每天遊走於雅典的大街小巷與人辯論,一次,別人問蘇格拉底為什麼要娶這麼個老婆,他回答說:「擅長馬術的人總要挑烈馬騎,騎慣了烈馬,駕馭其他的馬就不在話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這樣的女人,恐怕天下就再也沒有難於相處的人了。」
但蘇格拉底卻告訴他的學生色諾芬說:「我勸你,當你看到一個美人兒的時候,趕快拚命跑開。」為什麼呢?他接著說:「青春美貌的這種動物比毒蜘蛛還可怕得多!」
好的婚姻僅給你帶來幸福,不好的婚姻則可使你成為一位哲學家。-蘇格拉底
2.蘋果
一個學生向蘇格拉底請教如何才能堅持真理,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之後拿著一個蘋果,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聞空氣中的氣味。然後,回到講台,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有哪位同學聞到蘋果的味道?」有一位學生舉手站起來回答說:「我聞到了,是香味兒!」蘇格拉底又問:「還有哪位同學聞到了?」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
蘇格拉底再次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們務必集中精力,仔細聞一聞空氣中的氣味。」回到講台上後,他又問:「大家聞到蘋果的氣味了嗎?」這次,絕大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
過了一會兒,蘇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學生中間,讓每位學生都聞一聞蘋果。回到講台後,他再次提問:「同學們,大家聞到蘋果的味兒了嗎?」他的話音剛落,除一位學生外,其他學生全部舉起了手。那位沒舉手的學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舉起了手。他的神態,引起了一陣笑聲。蘇格拉底也笑了:「大家聞到了什麼味兒?」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香味兒!」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
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認識,即它已存在;信心,即運用它。-蘇格拉底
3.道德
有一回,蘇格拉底來到市場上,他一把拉住一個過路人說道:「人人都說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麼?」
那人回答說:「忠誠老實,不欺騙別人,才是有道德的。」
蘇格拉底問:「但為什麼和敵人作戰時,我軍將領卻千方百計地去欺騙敵人呢?」
那人回答:「欺騙敵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蘇格拉底反駁道:「當我軍被敵軍包圍時,為了鼓舞士氣,將領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了,大家奮力突圍出去。結果突圍果然成功了。這種欺騙也不道德嗎?」
那人說:「那是戰爭中出於無奈才這樣做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做是不道德的。」
蘇格拉底又追問起來:「假如你的兒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藥,作為父親,你欺騙他說,這不是葯,而是一種很好吃的東西,這也不道德嗎?」
那人只好承認:「這種欺騙也是符合道德的。」
蘇格拉底並不滿足,又問道:「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可以是道德的。那就是說,道德不能用騙不騙人來說明。究竟用什麼來說明它呢?」
那人想了想,說:「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蘇格拉底這才滿意地笑起來,拉著那個人的手說:「您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關於道德的知識,使我弄明白一個長期困惑不解的問題,我衷心地感謝您!」
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珍寶,那就是知識,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罪惡,那就是無知。-蘇格拉底
遺憾的是,蘇格拉底最後死在了自己終生捍衛的「正義」之下,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他的學生克里托策划了一場周密的越獄計劃,但蘇格拉底還是拒絕了,即使是為了在他認為是不公正的判決下救他的命,他也不願破壞法律。死前的最後遺言是:「克里托,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藥師)一隻雞。」
一位哲學先驅的生命就此隕落,回顧他的一生,好像一直在問同一個問題:你確定你的回答沒有問題嗎?這裡我倒是有一個問題:這難道不應該是女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嗎?到此為止,我竟然莫名覺得蘇格拉底的「助產術」和「反詰法」的靈感統統來源於女人,他的母親和妻子也許在不知不覺中都成為了他的陪練。
蘇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賜給雅典人的一個禮物,一隻牛虻,一個肩負著神的使命助人從善愛智的使者。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並不是靠軍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過理性,對人的生命作透徹的了解,從而引導出一種新的生活態度,即他所主張的「自知無知」命題的深刻含義。
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蘇格拉底
其實是因為蘇格拉底的老婆又年輕又能生兒子還特別通情達理。聽著像個笑話,但卻是真的。
因為他自己也說過——"不管怎麼選擇,你們都將後悔。"
青春貌美堪比毒蛇。。。?
這個問題透露出問主對婚姻的認識層次。婚姻本就是昏頭昏腦的姻緣結合,正如蘇格拉底無法選擇女身,無法選擇換個更好的年代出生。我們在乎的應該是蘇格拉底如何面對他的無法選擇的一生,不是嗎?
推薦閱讀:
TAG:婚姻 | 溝通 | 古希臘 | 婚姻價值觀 | 蘇格拉底Socra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