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慶曆新政失敗原因?

要有史實依據。


作者: wxmang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我們又循環到慶曆年代了。

所謂慶曆新政就是慶曆三年(1043),范仲淹與富弼提出的:

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10項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的改革主張(簡單說改革重點是幹部制度改革,屬於政治體制改革範疇。要點是反腐倡廉,加強政府官員監督力度,取消政府官員隨心所欲權力)。

1、慶曆新政要點

(1)、明黜陟(嚴明官吏升降)

改革前,官員升遷只講資歷、年限、出身、背景和廉潔程度,導致官吏因循苟且,磨洋工和消極怠工,無所作為,靠背景、站隊、資歷和苦勞升遷。

改革提出新的考核政績標準,對不作為和亂作為的官員撤換。

實際上以是否是自己一頭的為標準,例如規定京朝官及郡縣官吏,有人保舉在三年任期屆滿即與升遷。

(2)、抑僥倖(限制官僚濫進)

改革前以恩蔭制度(出生背景)和科舉通路為當官主要道路(還有買官道路),所以甚至出現不讀書不看報,只會打撲克飛速上升的,造成官僚濫進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例如通過恩蔭,有的一家兄弟子孫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

改革提出:限制中、上級官員的任子特權,防止權貴子弟親屬和特殊背景的團團伙伙壟斷官位;減少科舉當官名額,減少買官名額。

(3)、精貢舉(嚴密科舉取士)

改革前考進士考公務員只注重詩賦改為重策論,只看學歷不看能力,只看背景不看經歷,把只要求死背儒家經書的詞句。

改革要求:闡述經書的意義和道理,要求有一定實戰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讓學生有真才實學。

(4)、擇長官(慎選地方長官)

改革前州縣兩級官磨洋工,消極怠工,不稱職者十居八九。

改革要求:加強對官吏的考察,獎勵能員,罷免不才,並主張由各級長官保薦下屬(為搞團團伙伙開方便之門)。

(5)、均公田

改革前官員腐敗嚴重,土地兼并,收受賄賂嚴重。

改革要求:官員按等級給以一定數量的職田,以「責其廉節」,防止貪贓枉法。對頂風作案的人嚴懲不貸。

(6)、厚農桑(重視農業生產)

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加強農桑立法,命令全國各路轉運使(各省經濟負責官員)及其所管轄的鄉縣真正重農桑,獎農桑,使農業的好壞作為考察官吏、官吏黜陟的重要內容。

(7)、減徭役

改革前賦稅殘酷、力役煩苛,賦稅、徭役迫使貧苦農民紛紛破產,也激起農民起義反抗。

改革要求:合併戶口稀少的縣邑,以減其地人民的傜役,節用、節儉,裁減統治者的奢侈耗費,做到均賦稅,寬徭役,減輕人民負擔。

(8)、修武備(整治軍備)

改革建議恢復府兵制,在京城附近地區召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這些衛士每年大約用三個季度的時光務農,一個季度的時光教練戰鬥,寓兵於農,實施這一制度,可以節省給養之費(此項方案未能通過,因為會導致皇帝軍權失控)。

(9)、重命令(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

改革前政令不通,不出京城,朝廷頒布的法令「煩而無信」。

改革要求:朝廷今後頒行條令事先必須詳議,「刪去繁冗」,審定成熟後再頒行天下,一旦頒行,必須遵守,不得隨意更改,否則要受到懲處。

(10)、推恩信(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

宋代皇帝三年一次大赦天下,免除百姓多年積欠的賦稅,但在基層基本都是擺設,未徹底施行。

改革要求:取信於民,主管部門若有人拖延或違反赦文施行,要依法從重處置。並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應當施行的各種惠政是否施行,防止發生阻隔皇恩的現象。

歐陽修等人也紛紛上疏言事。

宋仁宗採納了大部分意見,決定:

加強政績考核(規定官員必須按時考核政績,以其政績好壞分別升降);

減少官員世襲權力(更蔭補法,規定除長子外,其餘子孫須年滿15歲、弟侄年滿20歲才得恩蔭,而恩蔭出身必須經過一定的考試,才得補官);

要求官員清廉(規定地方官職田之數,等於公務員漲工資);

官員資格不再限於考試,缺乏實際能力的團團伙伙不能隨便上台(改變科舉法);

進行減免稅負(減徭役、廢並縣、減役人)。

但一年四個月後,慶曆新政失敗,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相繼被排斥出朝廷,各項改革也被廢止。

2、改革的背景

(1)、宋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政治上中央高度集權(依靠中書門下,也叫政事堂辦事,也隨時設各種領導小組來解決臨時問題),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掌管民政權,並用一些小組成員(參知政事)限制宰相權力;

軍事上廢除唐代原來體系,建立統領禁軍大權的殿前都點檢,增設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由"三帥"分別統領禁軍,為限制三帥的權力過大,又在中央設樞密院,掌控調兵權。

財政上設置三司(鹽鐵、 度支、戶部),三司使由皇帝親信擔任,掌控財政大權。

(2)、高度集權的後果

官員多貪戀權位,行政效率低下,普遍消極怠工和磨洋工,各級官員缺乏進取心,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庸官冗員問題突出(宋代的州縣官、財務官、巡檢使等低、中級差遣,大部分由恩蔭出身者擔任。這種等同於官僚世襲的制度,使官僚機構中充滿了坐食祿米的權勢子弟,導致了「蔭序之人,塞於仕路」,「權貴之子,鮮離上國」,例如湖北鍾祥一把手王昌運又老又病,連走路都走不了,要兩個人攙扶著辦公。3年下來,州政荒蕪衰敗。替換他的劉依,已經70多歲,耳聾眼花,連當朝宰相的名字都不知道)。

為穩定社會秩序,維持穩定,抵禦北方民族的南侵,奉行養兵之策,至仁宗時,軍隊總人數已達140萬,養兵的費用竟達到全部賦稅收入的十分之七八。同時為了防止武將專權,在軍隊中實行更戍法,使得兵將不相習,形成冗兵,軍隊的戰鬥力不堪一擊。「西戎已叛,屢喪邊兵;北虜愈強,且增歲幣。國用殫竭,民力空虛,官吏猥濫,人民疾苦,未嘗省察」。

軍隊、官員的激增導致財政開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財政更加入不敷出,同時對西夏和遼實行贖買政策,以金錢財富買得一時平安,再加上統治者大興土木、修建寺觀等,形成了冗費。

上述三個問題,總結起來,就是仁宗寶元二年(1039),時任天章閣待制、同判禮院的宋祁提出「三冗三費」論:「何謂三冗?天下有定官,無限員,一冗也。天下廂軍不任戰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無定數,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從為國。何謂三費?一曰道場齋醮,無日不有。二曰京師寺觀或多設徒卒,或增置官司,衣糧所給,三倍它處。帳幄謂之供養,田產謂之常住,不徭不役,坐蠢齊民。而又別飾神祠,爭修塔廟。三曰使相、節度,不隸藩要,貪取公用,以濟私家」。

官員權力過大,無法抑制兼并,而且縱容功臣大將們兼并土地。土地買賣與典賣相當普遍,土地集中的趨勢加速,農民失去土地的數字在增加,「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貧富懸殊極大。人民的負擔極重,納稅戶除按規定的數量納稅,還有支移和折變等負擔。在兩稅之外,還有丁口賦、各種雜變之稅、徭役和差役。這是賦稅之外的又一項沉重的負擔。

(3)、大火上房不得不跳煙囪

社會矛盾積累壓力無法緩解,民怨沸騰。993年,王小波在四川暴動,12月,李順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權,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暴動。

由於政治腐敗和軍隊戰鬥力太差,無法抵禦外敵的侵擾。

寶元二年(1039年),党項人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朝野震驚;康定二年(1041年),党項人進兵渭州(今甘肅平涼),韓琦派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擊,任福等十六名將領陣亡,折兵萬餘;慶曆二年(1042年)閏九月,党項人再次進攻,宋軍大敗,葛懷敏與部將等16人戰死,喪師9400餘人;党項人揮師南下,進逼潘原,關中震動。契丹也趁火打劫,於1042年遣使求關南之地,並且聚兵幽燕,聲言南下 。宋仁宗不得不遣富弼為使,歲增銀、絹各十萬匹、兩求和。

面對危機,君臣必須尋找出路。歐陽修上書要求改革吏治;尹洙在上書中指出「因循不改,弊壞日甚」;宋仁宗「遂欲更天下弊事」。宋仁宗在召對中,對范仲淹、富弼等特別禮遇,並曾多次催促,要求執馬上拿出一個使天下太平的方案。

3、改革過程

(1)、首先是人事調整,把自己一頭的人安排在重要崗位上

慶曆三年(1043年)十月,朝廷任命張溫之為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王素為淮南都轉運按察使、沈邀為京東轉運按察使、施昌言為河東都轉運按察使。在選擇諸路轉運按察使時,范仲淹翻閱班簿,發現不稱職的一筆勾去,毫不留情。富弼曾說:「范六丈公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范仲淹答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2)、其次是組織變革

十月二十八日,仁宗下詔,施行磨勘新法。新法實行後,明黜陟也就見之於行動。

十一月十九日,朝廷對恩蔭制度,作出新規定。

十一月二十三日,下任子詔,增加恩蔭的年齡限制和恩蔭範圍,但對但對高、中級官僚的子孫及期親、尊屬仍用舊制,沒有任何限制。

慶曆四年(1044年)三月十三日,頒布貢舉新法,加強儒家經典在科舉中的比重,並允許州縣立學。

慶曆四年(1044年)五月,范仲淹與韓琦上疏仁宗「再議兵屯、修京師外城、密定討伐之謀」等七事,並奏請擴大相權,由輔臣兼管軍事、官吏升遷等事宜。

(3)、改革失敗過程

從慶曆四年(1044年)四月新政實施開始,受到恩蔭減少、磨勘嚴密影響的人開始毀謗新政,指責范仲淹等是「朋黨」。仁宗開始產生懷疑,范仲淹提出「小人之黨、君子之黨」的說法予以反擊,歐陽修也撰寫《朋黨論》一文上奏仁宗。

慶曆四年(1044年)六月,夏竦令人依照石介筆跡,誣衊富弼欲行伊霍之事,私撰廢立詔草。仁宗雖不相信,但范仲淹等人惶恐不安,時邊事再起,范仲淹請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為陝西、河東宣撫使,仍保有參知政事的頭銜。八月,富弼亦以樞密副使離京,出為河北宣撫使。

慶曆五年(1045年)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被罷去參知政事,知邠州、兼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同一天,,富弼亦被罷去樞密副使,,改任京東西路安撫使、知鄆州。第二天,杜衍被罷為尚書左丞,出知兗州。

慶曆五年(1045年)二月初四,罷磨勘新法和任子新法。三月初五,韓琦罷樞密副使, 知揚州。至此, 主持變法改革的主要人物, 全被逐出朝廷。二十三日,廢除科舉新法,恢復舊制。八月二十一日,歐陽修罷河北都轉運使,改知滁州。

至此,慶曆新政徹底失敗。

4、改革為什麼會失敗

(1)、當時官員普遍反對

當時普遍評價改革是「規摹闊大,論者以為難行」,改革措施「太猛」、「更張無漸」等等。

也即改革派是口水黨,必要性優先於可行性,例如改革措施的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等,會導致90%的官員丟官,而這些裁汰還需要丟官的人來執行,也即自己槍斃自己,這就是異想天開了 。

「任子恩薄磨勘法密, 僥倖者不便, 於是謗毀浸盛, 而朋黨之論, 滋不可解」。

也即損害別人利益,不共戴天之仇。改革措施實際上對即使是稱職官員,也要削減其薪俸,還要減少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以解決官多為患的問題(宋代科舉取士名額出奇的多,是唐代的5倍,是元代的30倍,是明代的4倍,是清代的3.4倍,官員數量大大增加)。

也即改革損害了全天下的讀書人的利益。

所以改革的反對者不是少數保守派,而是整個士大夫階層和讀書人及其家庭,而讀書人是統治的階級基礎(宋代政策是抑制武將,重用文人,甚至為了中央集權利益犧牲國防)。

攻擊范仲淹等人為「朋黨」這是一個殺手鐧(例如王安石就批評范仲淹的用人是「好廣名譽, 結游士, 以為黨助, 甚壞風俗」,反對新政的更指責范仲淹等「凡所推薦, 多挾朋黨, 心所愛者盡意主張, 不附己者力加排斥, 傾朝共畏」 )。因為搞團團伙伙會威脅集權統治,所以必然引起仁宗的反感與猜忌。其實慶曆新政失敗就是因為改革派搞團團伙伙而失敗。後來的王安石變法也因為搞團團伙伙而失敗。

(2)、改革派是口水黨

改革派一廂情願,以為自己只要登高一呼,就隨者群叢,把別人都當成自己的包衣奴才,不給利益也得干,讓你干是給你的恩賜。憑什麼?

所以思想動員不夠,配套措施不到位,對罷黜官員的安置沒有著落,農民沒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見影的好處。

其實中國歷史證明,不管什麼改革,說得再美好,包裝再高大上,明星效應再足(范仲淹在改革前被全國稱為聖人),只要短期內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好處,就不會有人支持改革。

一廂情願是書生最大的問題。《尚書》說得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為惠之懷。老百姓都是白眼狼,只看眼前利益來決定你是好人或壞人。

事實上范仲淹所任用的推行新政者, 往往議論多, 而實際行事少, 有的甚至好標奇立異, 發空論, 言行不檢。例如石介, 連擁護新政的歐陽修也覺得他「自許太高, 低時太過, 好異以取高」。

(3)、改革派心胸狹隘

例如對當時的宰相呂夷簡以為「范仲淹迂闊而不可信,徒有虛名而已」的言論,改革派進行了猛烈的反擊,甚至到了人身攻擊地步:

范仲淹言呂夷簡專權徇私,陰竊入主之柄。

諫官歐陽修、蔡襄、王素、余靖等范仲淹一派之人也紛紛上疏對呂夷簡進行彈劾,其中以歐陽修的言論最為激烈:「呂夷簡為陛下宰相,而致四邡多壘,百姓內困,賢愚倒置,紀綱大隳,二十餘年間,壞亂天下。人臣大富貴,夷簡享之而去,天下大憂患,留與陛下當之。夷簡罪惡滿盈,事迹彰著,然而偶不敗亡者,蓋其在位之日,專奪主權,脅制中外,人皆畏之,不敢發遍。及其疾病,天下臣庶共喜姦邪難去之人且得已為天廢」。

又謂:「風聞呂夷簡近日頻有密奏,仍聞自乞於御葯院暗入文字,不知實有此事否?但外人相傳,上下疑懼。臣謂夷簡身為大臣,久在相位,尚不能為陛下外弭兵革,內安百姓,致得二敵交結,中國憂危,兵民疲勞,上下睏乏,賢愚失序,刑賞不中,凡百紀綱,幾至大壞。筋力已衰,神識昏耗,豈能更與國家事?據夷簡當此病廢,即合杜門自守,不交人事。縱有未忘報國之意,凡事即合公言,令外廷見當國政之臣,共擬可否,豈可暗入文書,眩惑天聽?況夷簡患癱風,手足不能舉動,凡有奏疏,必難自寫;其子弟輩又不肖,須防作偽,或恐漏泄,於體尤為不便u雖陛下至聖至明,苟夷簡奸謀邪說,必不聽納,但外人見夷簡密入文書,恐非公論,若誤國計,為患不輕。夷簡所入文字,伏乞明賜止絕。」

其實呂夷簡是北宋少有的執行能力比較強的宰相,「二敵交怨」亦非他所致,當時的國史列傳以為:「自上初立,太后臨朝十餘年,內外無間,天下晏然,夷簡之功為多。其後元昊反,四方久不用兵,師出數敗,契丹乘之,遣使求關南地,頗賴夷簡計畫,選一時有名之臣,報契丹、經略西夏,二邊以寧。夷簡當國柄最久,雖數為言者所詆,帝眷倚不

衰。然所斥士,旋復收用,亦不終廢。其於天下事,屈伸舒捲,動有操術。後卒配食廟廷,為世名相」。

歐陽修的上述奏疏中,不僅將呂夷簡的一生全盤加以否定,將朝廷一切弊政都委避於他,而且還帶有人身攻擊的味道,這就有失公允,反映了朋黨習氣。

改革派這種類似議論極多,不但不能說服仁宗,還會讓仁宗對他們產生改革派是團團伙伙和心胸狹隘的疑慮,當然更會引起稍微公正一點官員的不滿。

所以呂夷簡去世後,仁宗對他十分懷念,至有「安得憂國忘身如夷簡者」的評價。因而歐陽修之言,反而會引起仁宗反感。

而且改革派也不許別人非議甚至質疑其政策。

(4)、慶曆新政失敗主要原因還是一廂情願

慶曆新政的失敗原因,宋人已有所論及。李燾在《長編》卷一五O,慶曆四年六月壬子條中說:「始,范仲淹以忤呂夷簡,放逐者數年,士大夫持兩人曲直,交指為朋黨。及陝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屬,拔用護邊。及夷簡罷,召還倚以為治,中外想望其功業,而仲淹亦感激眷遇,以天下為己任,遂與富弼日夜謀慮,興緻太平。然規模闊大,論者以為難行;及按察使多所舉劾,人心不自安;任子恩薄,磨勘法密,僥倖者不便。於是謗毀侵盛,而朋黨之說,不可解。然仲淹、弼守所議弗變」。

上面這段話總結一下就是:

改革派操之過急,新政有些措置失當

剛開始范仲淹對改革尚抱慎重態度,例如當仁宗向他「數問當世事」時,范仲淹對人說:「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後,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

可是,一旦開始新政,他與改革派的其他一些官員就急躁起來,不顧當時是否具備條件,大量頒布改革法令,可謂百事更張,甚至提出減少後宮,改革到了皇帝的頭上。而且經常抽風,制定什麼三個月初見成效,一年大見成效,每月必須出台多少改革政策之類的不切實際方案,並大肆宣傳。

對這種急功近利,畢其功於一役的做法,李覯在《寄上范參政書》勸說范仲淹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一下把毯子鋪的太開: 「然塞孟津者,非捧土可足;治膏盲者,非苦口不宜;遺闕之原,豈是渺小?若曰患更張之難,以因循為便,揚湯止沸,日甚一日。則士林稱頌,不復得如司諫、待制時亦。此所謂恐明公失天下之名也」。

改革派不熟悉政治,把政治當成辦家家

改革派對改革看得過分容易和樂觀,如歐陽修以為:「去冗官,則不過期月,民受其賜……今若盡去冗濫之吏,而以能吏代之,不過期月,民必受賜,此臣所謂及民速、於事切者也。」

做事情沒有秩序,沒有邏輯,想起一出是一出,「席未曖於紫荊,劍已及於寢門,議磨勘矣,覆仁子矣,均公田矣,皇皇然若旦不及夕,而一得當以為厚」。

而且把改革這種要死人的行為當成做遊戲,例如當時范仲淹坐在京城裡,選派幾個精明的轉運使,到地方上澄清吏治,范仲淹則根據各方面的報告,翻開花名冊,對不稱職者,「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以次更易。」「既得人,則委逐路自擇知州。公權則通判人。」然後就新任知州自擇知縣。這樣整頓吏治,是達不到他們想的「若然,則官修政舉,則天下無事矣」的效果的。

由於無知,所以措置失當的地方極多

首先是將整頓吏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將發展生產放在第一位,是一個重大的失策。

支持改革的官員蘇舜欽在給范仲淹信中說:「但聞論議之眾,皆云:教訓醫工,更改磨勘,復職田,定贖刑之類,皆非當今至切之務。譬如倒懸者饋之以食,大餒者飲之以漿,徒益人之忿耳。某受閣下非常之知,日思所報,欲閣下之譽復如當年,念之無他術焉,必取眾議而用之,則皆厭然而服,不復有所詆訾矣」。

慶曆新政的重點是澄清吏治,改良政治,沒有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發展生產,也沒有使農民的負擔有所減輕,因此不僅遭到地主、官僚的反對,也得不到農民的支持,階級鬥爭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比以前更加尖銳,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其實歷史上中國的任何改革,只要不能在短期內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老百姓認為都是耍流氓,不管你把改革理由包裝得多麼高大上。

又如恢復府兵制,更是迂闊之舉,因臣僚的反對而未行。

再如規定士人必須在學三百日,才能參加發解試,曾應舉者須百日,也脫離實際情況,不容易做到。

改革損害了大貴族、大官僚的利益

使他們聯合起來加以反對。

如新政要求大幅度削減任子待遇,勢必招致大部分中高級官員的強烈反對。尤對地方官的整頓,更是觸犯了許多官員的切身利益。范仲淹為使吏治清明,提出往備路選派按察使,讓他們前去考察各路的轉運使、提點刑獄,再由轉運、提刑選拔好的知州,再由知州選拔好的知縣。結果是一廂情願,哪有用人靠隔山打牛或看面相的做法。只能為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創造條件。而且往往是酷吏,不擇手段的人上位。

例如范仲淹提拔的江南東路轉運按察使楊紱在赴任前就聲稱:「不法之人不可貸,如使肆貪殘於一郡一邑,害良民千萬家,不若去之,不利一家爾。」貪官污吏聽到後,「望風解去,或及期不敢之官」。

不過這種酷吏的下場並不好,歷史記載楊紱「競坐苛刻下遷」。

缺乏統一戰線能力

改革派不能團結大多數人,四面樹敵,導致就算有一些同情改革的官員,也對新政的好壞不發一言,實際上是坐等其敗。

例如據邵博《邵氏聞見後錄》記載:「慶曆中,富鄭公、韓魏公俱少年執政,頗務興作,章郇公(得象)位丞相,終日默然如不能言。或問郇公:「富、韓勇於事為何如?」曰:「得象每見小兒跳躑戲劇,不可訶止,俟其抵觸牆壁自退耳。方銳於跳躑時,勢難遏也」。

再例如晏殊是范仲淹的恩師、富弼的岳父,但此人對新政只作壁上觀,既不反對,也不支持。

宋仁宗不再支持改革

仁宗後來放棄對改革派支持,主要原因是新政近一年來效果尚未見到,統治集團內部卻引起一片混亂,以及范仲淹等人的「朋黨」,拉幫結派,搞團團伙伙,這是觸犯政治高壓線。

宋代皇帝最害怕大臣結成朋黨,搞團團伙伙危及自己權威,架空自己。


義憤填膺從政府到人民從政治到文化從國際形勢到國內經濟寫了一大堆才發現題主問的原來是慶曆


欲速則不達


推薦閱讀:

有雅量無英概——南宋名將劉錡(上)
如果南宋退守台灣並且堅持到元末,歷史會如何改寫?
景德之役中的定州軍
除了岳飛,兩宋哪些將領的能力強於狄青?理由是什麼?

TAG:歷史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