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該怎麼理解 iCloud 取代 iTunes 成為新時代的數字媒體中心?你怎麼看蘋果對於雲服務的理解?

兩篇文章供參考:

  • http://daringfireball.net/2011/06/demoted
  • http://techcrunch.com/2011/06/08/apple-icloud-google-cloud/


過去,iDevices是作為PC的附屬設備存在的,iTunes是所有設備的Hub。這是從iPod時代延續下來的習慣,iPod最初只是一個網路無關的設備。

今天,把iDevices還綁死在PC上,就非常不合時宜了。所有的設備都是獨立的,包括PC本身,iDevices並非PC的下游設備,而最好的Hub,是雲。藉助雲,設備與設備之間,既獨立,又關聯。你不需要為了使用iPad而購買一台PC。

我想,這就是蘋果對雲服務的理解。一家傳統的軟硬體企業,重金投入到數據中心上,是為了讓互聯網成為新Hub之後,蘋果不會失去控制。iCloud會慢慢成為新的iTunes。


John Gruber 的看法很到位。

「 Apps + 網路務器」 或者 「瀏覽器 + 網路服務」,優劣很難講。尤其是移動設備上,體驗 &> 功能。

而且,蘋果大概和所有人都不一樣,用戶用喬布斯提供的方案解決一個問題的時侯,蘋果幾乎可以控制這個解決方案中的所有環節。這時,要開放定義的中間層(瀏覽器)幹什麼,還是 Apps 來得爽快。

(不過,蘋果也是兩手準備, Safari 對 HTML5 的支持也很到位。)


  • iCloud體現了Apple對雲計算的理解。對於Apple,「雲」不再是一個你會感覺到的、會去訪問你的數據的地方。Apple的」雲「默默伴隨著你,通過你的應用為你服務 -- 你甚至不需要意識到它的存在。
  • Google的雲計算通過擴展人們熟知的概念來讓現有的PC用戶能夠更方便的接觸到」雲「。Google Docs是雲中的Microsoft Office;Gmail是雲中的Outook。
  • Amazon的雲計算是提供一個巨大無比的伺服器和硬碟。任何人都能通過付費來用它的」雲「。需要開發者來填補Amazon「雲」和最終用戶之間空隙。

和其它在雲計算上發力的競爭者相比,Apple「雲的目標用戶是對「雲」一無所知也不關心「雲」是什麼的用戶。It just works。與之相比,Google「雲」的目標用戶是對計算機有一定了解的用戶,它包含了「文件」、「上傳」、「同步」這些概念。

對於Apple來說,Google沒法和她在Apple「雲"的模式下競爭 -- 哪怕Google真的想。因為Google無法像Apple那樣完全地掌控」雲服務」的ecosystem。

想法來自: http://techcrunch.com/2011/06/08/apple-icloud-google-cloud/


這是繼07年發布iphone後最重要的一場發布會。

毫無疑問,蘋果希望iCloud取代iTunes成為新的數字中樞。由此,ipd、iphone不再是pc的附屬,pc終於降格為同ipad平等的設備。此次WWDC可以認為是數字生活去中心化(去pc化)的一個開端。

蘋果對雲的理解同Google有很大不同,蘋果的雲是在數據層面,類似對數據同步的擴展。

當然很久之前我們就可以通過網路硬碟在雲端存儲數據,我們有各種強大的數據同步工具。但,iCloud更優雅,更人性,更「雲」。以至於我們將無法感知它的存在,或者說我們會認為這是數字生活與生俱來的本能。iphone拍的照片立刻出現在你的每一個設備上,ipad,mac,毫無阻隔的訪問你的一切數據,無需同步,更無需數據線。iCloud又一次改變一切。


Apple明顯關注的是自己產品的銷量。所以不僅要做的很Cool,還要用起來很Cool。這樣不管新的還是老的用戶都會持續使用它的產品。目前來看iCloud就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Cool而且實用。

看Apple的Core們怎麼給雲做定義。從產品受眾和定位上講Apple不會去做AWS也不會去做GAE這種雲。它的雲一定是要讓現有以及以後的產品用戶體驗更好,互聯互通更方便。


另一個方面,這個東東可不可以發展成一個音樂版權控制的利器呢。所有的歌在你本地的存儲都是不完整的,只有連入cloud才可以播放。這樣的話,音樂盜版就沒辦法了。


但是蘋果並沒有為icloud做一個本地的客戶端。

jobs在一次發布會(應該是第一代iphone)上引用了一句話:

「 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

或許只有本地化的應用才能更好的推動終端產品的發展。

實際icloud只是接管itunes在設備端的內容管理能力,但itunes作為連接內容商和消費者的分發特性將仍然保留。

所以itunes不會消失,只是邊界更集中在數字媒體的分發上了(對應的appstore是定位於應用的分發)。

而對於icloud,它重新思考了應用- 應用數據和設備-設備數據的關係。在itunes時代,我們是在pc上獲取內容,再轉存到特定的功能設備上(比如ipod、itv)。在icloud時代,每個設備都具備內容的獲取的能力,因此它需要一個更易理解和使用的個人內容中心。


移動化(終端隨時接入)、小內容消費(手機碎片時間利用)和多屏同步(用戶內容多端間同步),是icloud雲存儲服務產生的重要背景。


設備今後成為了附屬品,包括奢侈的iPhone,所以今年沒有發布新的iPhone,今後也會更加註重設備與Cloud的整合,而不完全是設備的升級了


推薦閱讀: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柔性戰略的現代商業釋義
青藤雲安全創始人張福:站在信息世界「光與影」的交叉處,如何實現黑客轉型?

TAG:雲服務 | i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