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越戰有哪些英雄人物和英雄部隊?


太多了。這裡先介紹一個:揮舞戰刀衝鋒壯烈殉國的回族英雄連長

劉建榮,1953年生於河北省易縣一個回民武術世家。他的父母都是抗日老戰士,因而自幼就受到了革命英雄主義熏陶。劉建榮繼承祖先精神,酷愛練武,打下了很好的拳腳刀術底子。1971年1月,還不滿18周歲的劉建榮光榮入伍,被分到成都軍區陸軍第13軍37師111團服役。到部隊後,劉建榮苦練軍事技術,進步飛快,不但在刺殺格鬥項目上少人有敵,射擊技術也很優秀,雙手投彈都能扔出50米開外。由於表現突出,他多次受到上級嘉獎,從戰士一直升到連長,並光榮入黨。

1978年12月中旬,根據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下達的戰略展開命令,成都軍區陸軍第13軍由四川駐地開赴雲南邊疆,準備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劉建榮時為37師111團2營4連連長,對於有機會走上戰場為國效命,他非常興奮。在戰前訓練準備期間,劉建榮除組織本連隊積極進行臨戰訓練外,還和指導員一起組織政治動員,鼓舞戰士們樹立仇視越寇、敢打必勝的決心。劉建榮曾兩次劃破手指,慷慨寫下了血書:「生為人民生,死為人民死!」

根據37師的作戰計劃,自衛還擊作戰打響後,首先以1個加強步兵營從北山和瓦窯兩個渡場偷渡紅河,迅速攻佔河對岸越軍駐防要點230高地及沿河灘頭陣地,爾後控制渡場,保障工兵架橋和師團主力渡河。經過一番惦量,師里最後決定由111團2營擔任渡河先遣營的光榮任務。該營在1976年、1978年都是全訓營隊,軍政素質較好,戰前全營新兵也較少,易發揮老兵骨幹作用。另外111團還將1營3連和團82無坐力炮連2排配屬給2營,使該營指揮的總兵力達到700餘人。

為加強2營指揮,團里派馬副團長下到2營領導督戰。劉建榮得知消息後可樂壞了。馬副團長珍藏有一把心愛的戰刀,是抗日戰爭時期本團一名老營長從日本軍官手中繳獲的戰利品,上面鏤刻著6朵櫻花圖案,3尺多長,寒光逼人。此次要出征參戰,馬副團長專門挎著這把戰刀到了2營。劉建榮是習武之人,特別對刀情有獨鍾,他早就知道馬副團長珍藏的戰刀,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親手把玩。到了臨戰前夕,劉建榮那股子燕趙之士的虎勁上來了,徑直去找了馬副團長,張口就請求馬副團長把刀送給他。馬副團長當然捨不得,猶豫了好半天。但他後來想到這把刀是當年老營長親手從日本人手裡奪過來的,又是親手傳給自己的,承載著中國軍人殺敵禦侮的戰功和膽氣,是革命的傳家寶。如今新一代軍人又要走上戰場報效祖國,革命自有後來人,傳家寶應當繼續發揮作用。想到這裡,馬副團長毅然答應了劉建榮的請求,摘下腰間的戰刀遞到了他的手裡,並鼓勵劉建榮率領連隊勇敢殺敵,成為插入敵人心臟的尖刀。劉建榮戰刀到手,大喜過望,視如珍寶。經過他再三請戰,營里決定把突破紅河尖刀連的任務交給4連。在戰前的誓師大會上,劉建榮挎上戰刀出席,向全連發出誓言:「我們要向英雄向烈士學習,活要活得有意義,死要死得有價值!一定要英勇頑強,首戰告捷,為全師打開勝利的通道,打出國威,打出軍威!」

1979年2月16日夜,111團2營秘密運動至瓦窯、北山渡場區域的紅河岸邊。17日凌晨2時,111團指揮所發出2營開始偷渡的命令。4連配屬82無坐力炮3門、重機槍3挺,首先從瓦窯渡場乘橡皮舟泛水起渡。劉建榮身先士卒,帶領尖刀排第一批渡河。由於只有大橡皮舟1隻、小橡皮舟2隻,每次只能載運不到20人過河,後小橡皮舟漏氣,載人量又減少,渡河速度較為緩慢。直至4時16分,4連才全部登上紅河西岸。2營其餘各連也先後從北山、瓦窯渡場起渡,至4時40分全營渡河完畢,未遇到敵情。根據預定作戰計劃,開始向灘頭要點230高地發起攻擊。

230高地位於佛拉寨以西的谷柳至壩灑公路北側,高出紅河水面約150米,山上分布著茂密的茅草、灌木叢和木薯地。230高地的北側較陡;南側是谷柳通向壩灑的公路;東北側是延伸出來的11號高地,長約150米,山脊寬約50-60米;西北側是延伸出來的無名高地。在230高地的北側前沿,分別是標號1-10號的小高地,其間或有水稻田。在1、5、11號高地之間凹部有3條東西走向的人行小道。整個地區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防守230高地的越軍為黃連山省隊192團2營6連、1個工兵中隊、1個偵察排和1個高射機槍排。以230高地為防禦核心,構築有A字型掩蔽部、暗堡、貓耳洞、屯兵坑道,外圍有兩道環形塹壕。西北無名高地外圍有兩道環形塹壕,11號高地外圍有一道環形塹壕,均與230高地有交通壕相連接。越軍配置了輕重機槍、高射機槍、40火箭筒、M79型40榴彈發射器、迫擊炮等武器,彈藥充足,火力較強。但炮兵較少,也沒有縱深地區的炮兵火力支援。在陣地前沿還敷設有竹籤、鐵絲網、防步兵和防坦克地雷。戰前越南人曾吹噓,「中國人3個月也休想攻克」230高地。

4連位於營左翼,沿1、5、11號高地攻擊前進。運動到5號高地西南側時,遇到深溝和茂密的蒿草、灌木、荊棘,前進緩慢。劉建榮指揮尖刀2排人員以腳踩和刀砍開路,遇到下坡時有的戰士乾脆和身一滾,用身體滾出一條路來。當2排進至距11號高地越軍塹壕30米時,遭到越軍突然射擊。劉建榮命令副連長田雲華帶領2排立即展開向11號高地發起攻擊。利用夜暗霧濃和敵人尚未完全反應過來的有利時機,2排勇猛衝擊,一舉突入越軍第一道塹壕,爾後沿塹壕兩翼向11號高地進攻。11號高地和230高地上的越軍立即以機槍、手榴彈、迫擊炮進行攔阻射擊,2排接連兩次攻擊受阻,傷亡6班副班長全光文等14人。

為壓制敵人火力,劉建榮命令將連屬60炮和配屬的重機槍、82無坐力炮抵近前沿向敵射擊,同時令塹壕中的2排撤出陣地隱蔽。副連長田雲華一邊組織2排後撤一邊堅持觀察敵情。當他也準備撤離時,不幸被越軍子彈擊中當場犧牲。由於天黑不好觀察,越軍躲在偽裝嚴密而又隱蔽堅固的工事里,只要聽到外面有響動就打槍和放冷炮,但不暴露全部火力,因此4連的火力壓制效果不佳。劉建榮想來想去心生一計,命令司號員離開戰鬥隊形到隱蔽處吹起衝鋒號,同時2排散開以喊殺聲誘敵。越軍果然上當,各個暗堡工事里的機槍、步槍一齊亂打起來,暴露了火力分布情況。劉建榮立即指揮重機槍和82無坐力炮向敵火力點射擊,並呼喚營炮火支援。但因6連已佔領230高地北側第一道塹壕,並誤認其為230高地而上報,營長餘澤濤和馬副團長怕將6連誤傷,故沒有批准炮火支援。

為儘快拿下11號高地並向230高地發展攻擊,劉建榮與指導員及隨4連行動的副營長進行了研究。他們決定兵分三路:指導員帶1排在正面牽制越軍火力;副營長帶2排4、5班由11號高地北側迂迴,直接衝上230高地北側,夾擊11號高地守敵;劉建榮率3排7班沿11號高地東南側運動,向230高地東南突出部前進。

攻擊再次發起後,指導員指揮正面的1排以輕、重機槍和82無坐力炮向11號高地猛烈射擊,吸引了越軍的火力。劉建榮將3排7班分成兩個戰鬥小組,自己帶一個小組沿11號高地東南側運動,迅速越過頂部一段塹壕進至230高地第一道塹壕前20米處。3排長金光耀帶領7班另一個小組沿11號高地通向230高地的交通壕向上猛攻,以火箭筒摧毀越軍火力點1個,衝過了230高地第一道塹壕。11號高地和230高地上的越軍立即集中火力猛烈封鎖7班前進道路,金光耀在衝擊途中不幸中彈犧牲。

面對越軍的密集火力網,劉建榮毫不畏懼,手揮戰刀帶領本小組勇猛衝擊。為了減少戰士們的傷亡,他時而高喊「卧倒」,時而高喊「躍進」,一直衝在最前面引導全組戰鬥。衝鋒途中,劉建榮發現右側茅草叢裡有越軍的一挺機槍正向外吐著火舌,便立即向7班副班長吳存友要過兩顆手榴彈,瞄準後奮力投去,當即將敵機槍炸毀。為支援指導員和副營長率領的分隊衝擊,劉建榮派通信員將後面的重機槍調上來,以猛烈火力壓制敵人,連著打掉了越軍2個火力點。隨後他指揮本小組發起衝擊,一舉攻佔了230高地東南側第一道塹壕。此時指導員指揮1排以一部分兵力沿11號高地的山脊向守敵發起攻擊,經過20多分鐘戰鬥佔領了11號高地,並順勢突破了230高地東側第一道塹壕。副營長帶領2排4、5班衝鋒時身負重傷,由2排長接替指揮繼續衝擊,先後攻佔了230高地北側第一、第二道塹壕。4連三路分隊形成合圍,向230高地頂部發起總攻。

通向頂部的這段山地布滿大小不一的石塊,越軍抵抗非常頑強,雙方利用石塊為掩護展開混戰。在向第二道塹壕衝擊時,劉建榮發現有幾個越軍躲在幾十米外的一間營房內向外射擊,他當即甩過去一顆手榴彈,炸得敵人血肉橫飛。這時營房內沒死的一個越軍依託斷壁殘牆掩護向劉建榮射擊,子彈擦著他的頭皮飛過。劉建榮迅速從戰士張順峰手裡拿過56式半自動步槍,沉著瞄準連發3槍,擊斃了這個開槍之敵。繼續向上沖了一段,又出現越軍一挺機槍以火力封鎖了道路。劉建榮怒不可遏,一把奪過通信員手中的衝鋒槍,高喊著邊沖邊打。不一會兒,越軍的子彈擊中劉建榮手裡的衝鋒槍,給打壞了,他就拔出手槍繼續戰鬥。當沖至第二道塹壕時,一顆子彈打中劉建榮的右腿。通信員趕過來給他包紮,劉建榮一把將其推開,喝道:「包什麼!消滅敵人要緊!」說完就一手拿手槍一手揮戰刀帶隊繼續往上衝擊。當衝到離高地頂部還有約100米左右時,又一顆子彈擊中劉建榮的腹部,創口很大,腸子都露了出來。劉建榮用手捂住腹部,掙扎著還要向上沖。通信員和一名戰士搶上來將他按倒,撕開急救包給連長包紮傷口。看著劉建榮傷得這樣重,通信員不由落下了眼淚。劉建榮吃力地說:「戰士流血不流淚,鮮血可以流在戰場上,眼淚不能流在陣地上!」說完,他用右手艱難地撐起身體,通信員和那名戰士趕快扶住連長。劉建榮仔細看了看頂部方向的戰鬥,然後回過頭來對通信員說:「不要管我,快告訴指導員……」話還沒說完,又有一顆子彈飛來,正好擊中劉建榮的頭部。英雄終於倒下了,遺體仍怒目圓睜,右手握槍,左手指著高地頂部,彷彿還在指揮戰鬥!

經過前後3小時50分鐘浴血奮戰,111團2營終於全部攻佔11號高地、230高地及其西北無名高地諸要點,共殲敵186人。這是37師渡過紅河後打的第一場硬仗,旗開得勝,保障了主力順利渡河向縱深發展。戰鬥中4連做出的貢獻最大,共斃敵102人,俘敵4人,繳獲武器彈藥一批。同時4連陣亡8人(含幹部3名),負傷24人,以小的代價取得了較大戰果。戰後,4連被昆明軍區授予「自衛還擊先鋒連」榮譽稱號;連長劉建榮烈士被追記一等功,並被昆明軍區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劉建榮的遺體被運回祖國,安葬在雲南省屏邊縣水沖子烈士陵園西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求索微學習」,探討黨史黨建知識,公開精彩名家講堂,每天微學習,每天微進步。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陸續推出精彩文章、視頻、圖集,完善訪問功能,給大家一個新的學習天地。


推薦閱讀:

TAG:中越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