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中的句式為什麼是這樣的?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這裡只說了色非我,但為什麼就推出色非我所了?這個應該在闡述完受想行識非我,才能推出非我所吧?

我可能沒有表述清楚,一般的解釋都是把非我換成了無我,遍尋五蘊世間一切非我,所以無我,五蘊亦非我所。但這個跟雜阿含的原句明顯不同,原經在說完了色非是我以後直接就說非我者亦非我所有了。


(阿含)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相應部22相應59經/無我相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 (莊春江譯)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色是常的,還是無常的呢?」
  「無常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是苦的,還是樂的呢?」
  「苦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你們適合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嗎?」
  「不,大德!」

所以「非我者亦非我所」 應該就是 「這(色受想行識)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之表述。

從巴利語和梵語的詞源來看,無我和非我,都是一個詞 Anatta (不是an + 我atta),an表示否定;

當佛陀說Anatta的時候,atta並不是指代「我這個人」 而是指 「真我」、「常我」、「樂我」、「不變異的我」,不然的話,就是沒有「如理作意」。

中部2經/一切煩惱經(根本法門品[1])(莊春江譯)

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之作意,以應該被作意的法之不作意而未生起的煩惱生起,已生起的煩惱增大。

  他這樣不如理作意
『我過去世存在嗎?我過去世不存在嗎?我過去世是什麼呢?我過去世的情形如何呢?我過去世曾經是什麼,[後來]又變成什麼?
未來世存在嗎?我未來世不存在嗎?我未來世會是什麼呢?我未來世的情形如何呢?我未來世會是什麼,[以後]又變成什麼?』或者,他現在內心對現在世有疑惑:
『我存在嗎?我不存在嗎?我是什麼?我的情形如何?這眾生從何而來,將往何去?』

  當他這麼不如理作意時,六種見的某個見生起
『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
『沒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
『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
『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
『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抑或有這樣的見: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之我的真我到處經驗善、惡業的果報,而這個我的真我是常的、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它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比丘們!這惡見被稱為:叢林之見;荒漠之見;歪曲之見;動搖之見;束縛之見。
比丘們!被見之束縛所束縛,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從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被釋放,我說:『他不從苦被釋放。』

對Anatta(無我、非我、不是我)的理解,很多人會認為佛陀是在說

【{色受想行識} {眼耳鼻舌身意} {色聲香味觸法} 具有不是我的性質】

我的理解是佛陀告訴我們,無我就是應該持有這樣的態度:

不把 {色受想行識} {眼耳鼻舌身意} {色聲香味觸法} 當作是恆常的、樂的、不苦的、不變異的、不消散的、可愛的、安穩的。

所以,anatta其實是在面對五取蘊、思考五取蘊的時候,採取的 「正知」 「正念」,通過不斷的進行這種anatta訓練,目的是舍斷渴愛、舍斷依著、舍斷苦,最後從苦解脫。

相應部12相應66經/探查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凡現在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認為在此世間中可愛的、令人滿意的色為常的、樂的、我、無病、安穩者,他們養育渴愛;凡養育渴愛者,他們養育依著;凡養育依著者,他們養育苦;凡養育苦者,他們不從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脫離,我說:『他們不從苦脫離。』
中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們!凡現在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認為在此世間中可愛的、令人滿意的色為無常的、苦的、無我的、病的、恐怖的者,他們舍斷渴愛;凡舍斷渴愛者,他們舍斷依著;凡舍斷依著者,他們舍斷苦;凡舍斷苦者,他們從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脫離,我說:『他們從苦脫離。』
中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果一定要對從苦解脫者的心理予以描述,應該是這樣:

SN.12.32 黑齒經
有這三受,哪三個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學友!這三受是無常的,知道了「凡無常者都是苦的」,就不在那些受上現起歡喜。

因為解脫者的這種特徵,所以在經藏中,佛陀不哭、不笑、不生氣,如果哪個所謂的佛經說佛陀流淚、大笑、微笑、發怒,那一定是假的佛經。


還是沒有明白看你的問題……到底在說些啥……


其實這個問題只需要回答2個名詞解釋。

一、色的解釋

1、色,指的是一切有形的物質。

2、色,狹義上,專指眼根所取之境。

3、色,有時候是指色身。

4、色,有時候也會概括為「五蘊,六入」

二、我所

內在執著於一個「我」,外在必定有一個「我所」。 即,我所有,所知,所依。

三、問答

題主問:

這裡只說了色非我,但為什麼就推出色非我所了?

這個應該在闡述完受想行識非我,才能推出非我所吧?

答:

上面第二條說的「我所」,其實就是法我執。

法我見,與,人我見,根本的錯誤,就是執著有個自性。也就是說這東西,它緣起於無明。

所以,佛陀為了教導弟子,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是不是要先找一個觀察的對象?

1、南傳無我(推導出非我所

那麼這個我, 吃喝拉撒睡的我,見聞覺知的我,行善作惡的我,甚至涅槃的體驗者,也是我。

這不就是一個很合適的觀察對象嗎?

由此,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2、北傳法空(直接說非我所

那麼反過來說,外在的一切,都是眾緣合成的,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可得。

就可以從性空的見地出發,觀察世間的一切,明了世間無常,苦,無我。知其如夢如幻,才能不被五欲所縛,又能於其中利益眾生,斷煩惱,離一切戲論,盡一切習氣,得圓滿清凈法界,而成就。

由此,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四、結尾

題主既然能問這個問題,應當學習南傳四念處內觀禪修法門。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