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曹丕這種「憂來無方」的心理是什麼心理呢?有沒有可能是早期抑鬱症的表現呢?

也就是常常在很高興的時候忽然覺得很憂傷的心理,比如和同學朋友聚會很高興,但是一想到以後可能再難以相聚,物是人非,就會覺得很憂傷。這種心理在心理學有專門的定義嗎?


哈哈哈,題主想的太複雜了,文藝青年裝逼耳,參考稼軒經典名句「為賦新詞強說愁」233333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不久,可能只是他那天大姨夫來了( ̄▽ ̄)

┗|`O′|┛ 嗷~~不要開除我的粉籍!


不至於是抑鬱症,但是也應該不僅僅是文青的為賦新詞強說愁。部分敏感的人能夠隱隱約約預感到自己的早亡,如李賀等。我認為文帝是一個一直在懷疑自己命不久長的人,「人生有七尺之形,死為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癘數起,士人雕落,余獨何人,能全其壽?」「」他對死看得開但是又不甘心,死對於具有雄心壯志的他來說是很痛苦的。


這種心理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大多數人都會有;抑鬱症是一種病理現象,需要專業的檢測才能推定。

以上是答案總結,後面是閑言碎語。

我不是心理學或醫學專業,僅作為曹丕的讀者和抑鬱症的患者提出自己的觀點。

首先說曹丕,「憂來無方」後面緊跟著是「人生若寄,多憂何為」。曹丕的詩歌大概可分為三類,一類寫遊子思婦的離別相思之情,都是為他人代言,雖寫得婉約纏綿,但這隻能說明他的文學天賦高;二是軍事征戰,或描寫征戰的艱難,或抒發威武的氣概;三是游宴詩,也就是題主「憂來無方」的出處,然而這類詩最後多歸於「沖靜自然」、「遨遊快意」、「忘憂容與」,雖有抑鬱情緒出現,但大都是一瞬間。

古人今人皆如此,所謂樂極生悲,這是一種很常見且正常的現象。

再說抑鬱症,這是一種生理疾病,是體內激素什麼的失調導致的。由生理影響心理,產生不合邏輯的情緒變化,造成長久的失落抑鬱。

總之,人的情緒變化是很正常的現象,而抑鬱症則是生理影響心理,是一種病態的現象。題主若真的覺得自己的情緒變化不正常建議去醫院尋求專業幫助。

最後祝您,身體健康。


我的理解是曹丕會不時地體會到人生虛無吧,尤其是在快樂之時,敏感的人容易想到這種快樂都是暫時的,都會逝去,不由得悲傷。他不是種甘蔗還覺得夏去冬來,人生也差不多嗎。不過我不覺得他是抑鬱,抑鬱的人是陷入虛無之中不能自拔,曹丕看上去像意識到了虛無還是投入到自己的人生中,把該乾的事都幹了,該爭到的都爭到了。他應該是內心比較敏感但是總體樂觀的一個人。


行軍打仗很辛苦的 難道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嗎?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中國古代文學 | 魏文帝曹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