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遼東為何會出現無將可用的局面?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李成梁之後,能夠掌控遼東局勢的人物基本沒有


瀉藥,這個問題本身其實很簡單,遼東並非無將可用,相反明末出自遼東的將領非常多,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祖大壽難道不是明朝的遼東籍將領?更別提賀世賢、毛文龍、黃得功、曹變蛟,曹文昭這些生在外地,但是在遼東從軍,起家並最終身居高位的明朝將領一點也不少。但這個問題確實引申出了一個在明末非常重要的問題,我萌在遼東最後三十年的血淚史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萌在遼東有這麼多人才最後不是成了清朝的幹部預備隊就是死在自己人手上,戰死沙場反而是最好的歸宿?遼東怎麼就成了一張血盤大口,毫不停息地吞噬著大萌的財政、人才和復興的夢想?

這個問題想解釋清楚挺難的,但是作為邊疆問題惡化到非常慘烈的樣本,弄清大萌的遼東問題不僅有歷史意義,同樣也有——現實意義...我盡量盡己所能,從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起兵到崇禎十五年松錦之戰大萌戰敗,我將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盡失遼東——從萬曆四十四年到天啟二年

這個階段包含的大事件有薩爾滸之戰,兩陽失陷,廣寧之戰。其中薩爾滸之戰各方談的已經夠多了,我也不獻醜了,就談談它的後果,此戰劉挺、杜松相繼戰死,九邊精兵損失甚大,熊廷弼到任後不得不把建軍作為首要任務,由於遼東本土軍官也損失慘重,所以此次建軍依然是以各地兵源為主要來源(也因此實際負責招兵工作的各路地方官恨死了熊蠻子),在遼東集結整訓後投入作戰,背後的財政支持則是每年500萬的遼餉。可以看出熊廷弼此時依然是寄希望於依靠「中央軍」來解決遼東問題,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此時每年500萬的遼餉是用來從各地招兵組建軍隊,這兩點在之後的幾個階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隨著萬曆逝世到天啟繼位,朝局劇烈的變化也影響了遼東的局勢,老於兵事的熊廷弼下台,不知兵的袁應泰主政,直接導致了明朝在遼東最大的兩個據點遼陽、瀋陽相繼失守,宿將賀世賢、尤世功、童仲揆戰死,戚家軍余脈斷絕,慘烈程度絲毫不遜色與薩爾滸。此戰過後,按常理明軍應該對後金的戰鬥力有清醒的認識,整體戰略應該趨於保守,但王化貞上任後,不是忙著重建軍隊,而是

一邊和熊廷弼爭風吃醋,一邊發白日夢寄希望於李永芳反正,輕信叛徒孫得功,最後遼東局面徹底崩盤,大將羅一貫、祁秉忠、劉渠戰死、朝廷在遼東最後的預備隊完蛋。不到五年,朝廷在遼東連續遭遇三次戰略性失敗,大批宿將戰死,正規軍加預備隊幾乎全部報銷,熊廷弼此時除了放棄遼東確實已無路可走。

遼東在第一階段局勢崩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戰略上輕視後金,後勤管理無方,但根本原因還是這屆統軍的文官不行,萬曆時期有大戰經驗的就楊稿一個,王化貞和袁應泰嚴格來講都不知兵,純粹是政治原因被趕鴨子上架,養尊處優的文人碰上破釜沉舟殊死一搏的野蠻人,歷史上大多都是後者勝利。這一階段,遼東軍人的表現可圈可點,除李永芳、孫得功等少數敗類外,大部分都是奮戰至死的忠勇之輩,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一階段大部分軍人出身「中央軍」,對朝廷的歸屬感和榮譽感都很強,最後大部分人戰死沙場也算死得其所。

第二階段:柳暗花明——從天啟二年到崇禎元年

熊廷弼撤退後,遼西赤地千里,努爾哈赤無法立足,只能又縮回兩陽,同時毛文龍浮海克鎮江,在後金背後打了個釘子,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孫承宗和王在晉爆發了那段著名的爭論。兩者誰對誰錯,我先按下不表,總之最後朝廷採納了孫承宗的意見,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定下了這個階段的基調。而這個階段發生的許多事情,則直接影響到了之後兩個階段。

首先是遼西將門的崛起,以三十萬逃難遼民、從山海關到寧遠的三百里土地為依託,遼西將門也就是後世俗稱的關寧鐵騎登上了歷史舞台,祖大壽、祖寬、曹文昭、吳襄等人紛紛冒頭,這些人幾乎全部出自傳統軍人世家,是朝廷重點支持的對象。注意,天啟二年遼餉已經減到300兩,然而隨著天啟三年戰線重新推到錦州開始,遼餉再度增加到接近500萬輛,並在隨後幾年持續增加

然後就是東江鎮的崛起,談到東江鎮就離不開毛文龍,我這裡沒興趣闡述毛大帥有多麼偉大的戰績,我這裡講點...朝廷肯定感興趣的東西。首先是東江的權利體系,毫不誇張地說,東江是以毛帥為核心的同心圓結構,沈世奎是他的丈人,毛承祿,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是他的義子。東江和我萌在遼東的軍事世家缺乏血緣聯繫,大部分人都是因為親人死在後金手裡憤而投軍,所以東江其實比遼西更加本土化;東江沒有文官監軍,名義上歸登萊巡撫管,但實際上毛帥想幹什麼山東那邊根本管不著也管不到,所以東江是姓毛呢還是姓毛呢?更別提毛大帥給後金寫的那幾封信里,對朝廷還頗有忤逆之詞。別誤會,我不是袁粉,但是我相信毛大帥在隻身開闢東江基業的時候除了漢人的英豪之氣恐怕也隱藏了幾分梟雄之心。

好了進入這個階段的總結,天啟時代,帝國在一連串打擊下終於進入了正確的節奏,和後金打拉鋸耗國力。在這一策略的指導下,軍事上後金在遼西始終打不開局面,在半島被東江整的雞飛狗跳,政治上後金強烈的民族歧視政策,使得努爾哈赤在收穫了李永芳和孫得功後在招降納叛上就再沒什麼進展。但朝廷在一片大好的同時,也有一點小尷尬,以遼人守遼土,守出了兩個地域色彩極強的武人集團,離京師還這麼近,這好像就有些不妙了。我漢末年涼州人守涼州的產物想必大家在三國無雙里割草的最多,畢竟他們的首領叫董卓嘛,類似的人物還有高歡啦,吳家兄弟啊等等,都是大忠臣,嗯。

所以以邊疆人守邊疆土,以邊疆土養邊疆人,聽起來確實挺好的,但實際會演變成什麼樣子,啊,還是放到下一章吧。

第三階段:前功盡棄——從崇禎元年到崇禎六年

第一個問題袁崇煥為什麼敢拿毛文龍開刀?除了崇禎的寵信外,他恐怕同樣看到了東江和朝廷間微妙的關係,到天啟末年朝廷在遼東兩鎮的花費到了600萬輛,欠餉兵亂之事時有發生,朝廷恐怕在遼東已經撐不起兩個軍鎮了。而遼西將門在朝中的關係根深蒂固,東江在朝中沒有根基,東江不服文官管教,東江是他毛文龍的一言堂,所以誰活誰死,這個選擇很輕鬆。袁崇煥殺毛文龍第一條就是——祖制,大將在外,必命文臣監。爾專制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一當斬。剩下那些屁話可以不用看了,你不聽話,不想當狗,那就死吧,至於你立下的功勞,與我何干?

第二個問題則是殺了毛文龍後,朝廷是怎麼處理東江的?朝廷不在乎東江能不能打,朝廷就是瞧不起你,跳起來打你的臉。毛文龍死後,朝廷在東江一不派有威望的人坐鎮,二是坐視東江因為權力分配打起來。把東江分兩協,讓陳繼盛和劉興治分領,讓劉興治這種降臣和毛帥副手相提並論,簡直就是巴不得東江互相掐起來,果然之後就是連環政變,劉興治殺陳繼盛,沈世奎殺劉興治,最後朝廷空降的黃龍總算坐穩了。

孔有德忍受不了這些鳥事南下投奔孫元化,孫元化覺得東江能打,所以教授他們西學戰法,山東本地的文武知道他們後娘養的好欺負,所以在給養上百般刁難,怎麼著,還想造反?果然反了,而且是混的不好的東江舊將(孔有德、毛承祿、耿仲明)幾乎勾連在一起全反了,然後在大兵壓境下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最終選擇了墮落——他們投靠了滿清,這一年是崇禎六年。確切地說,此時東江已經可以說是分崩離析了,但還是交代一下其他人是怎麼跳到清方那邊的。

沈世奎終於等到朝廷空降的黃龍死了,然後為了奪取主導權和尚可喜大打出手,尚可喜看到孔有德在清方那邊混的不錯,不顧滿清手上還有自家上百條人命,崇禎六年毅然投清。沈世奎屁股還沒坐熱就戰死了,從子沈志祥剛想繼任,朝廷就怒斥道沒中央的欽定繼位無效,一切按基本法來,然後沈志祥也投清了,這一年是崇禎十年,一代英豪毛文龍建立起來的東江鎮,自此再無痕迹。

第三個問題是遼西將門是怎麼回報朝廷的?遼西將門既不能打同樣也不可靠。嚴格意義上來說,既不能打不準確,應該說他們出於自己的利益決定自己能不能打。崇禎四年,大凌河之戰爆發,大戰起因是大萌想要複製大宋困死西夏的戰術,逐步把堡壘修到滿清腹地去,於是祖大壽跑到大凌河築城,之後的過程幾乎就是十年後松錦大戰的翻版,祖大壽縮進城裡,他是遼西將門的重要人物,不能見死不救,於是寧遠方面緊急籌備,吳襄的少數精兵無法衝破清軍包圍,集結起四萬人的大軍去解圍,團滅,以張春為首的三十員將佐被俘,這是不能打;守城的祖可法、祖澤潤、劉天祿、張存仁投清,祖大壽殺了堅決抵抗的何可綱,先降後跑,這是不可靠。

朝廷知道祖大壽殺了何可綱,知道祖大壽和清方不清不楚,但朝廷不敢懲罰他,因為遼鎮有根基,因為遼鎮內部盤根錯節,因為遼鎮離京師太近,因為骨子裡朝廷還拿遼鎮當親兒子,因為朝廷太混蛋。

第四個問題是皇太極是怎麼應對這些變化的?滿清在皇太極手上脫胎換骨不僅僅是因為搞軍隊正規化讓滿清變得更能打了,也是因為滿人從他開始才真正會玩政治了。皇太極的第一個大手筆是對大凌河的戰俘,親自溫言撫慰,所有的高級戰俘,投降的給高官厚祿,不投降的養起來做吉祥物,這是做給遼西將門看的;第二個大手筆就是「三王一公」,出身東江系的幾員大將,封了王公,排位還在遼西降臣之上,大萌朝廷不要的、打壓的優秀人才,我要,而且給的封賞比遼西正規軍投過來的還高,這是做給所有遼東漢人看的。至於效果:第一代三順王終其一生對我大清忠心耿耿,從遼東殺到廣東,眉頭都不皺一下,剛入關時的各大前明軍頭紛紛發夢,覺得自己可以成為三順王第二,直到發覺了你也配姓遼這個事實後才紛紛反正。

好了,到了總結陳詞的時候了。雖然我對孫督師異常尊敬,但到了崇禎六年東江系大部分成員降清,大凌河之戰遼西軍失敗後,我不得不冷酷地宣判「以遼人守遼土」戰略徹底失敗。朝廷雖然喊著「以邊疆人守邊疆土」,但邊疆人自己的武裝集團真的抱團出現的時候,無論是體制內的還是半獨立的,朝廷疑慮、恐懼、害怕,他要幹掉一個來證明自己對邊疆的掌握沒有失控,體制內的那個他熟悉、了解,體制外的那個他不了解,他害怕會成為董卓第二,所以誰死誰活朝廷早就決定好了,換個督師,無非毛大帥能死得體面點,除非大帥從一開始就有實力和雄心去做真的梟臣。所以邊疆人自己崛起的武力集團註定兩頭不討好除非能把所有人打服,所以邊疆體制內的武力集團有恃無恐大部分時候很混蛋,所以朝廷更混蛋,所以當邊疆反叛的少民覺得能放下仇恨和邊疆自生武力集團談條件的時候,天下人的災難就到了。

所以明末遼東無將可用的原因清楚了,從遼東的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最有活力也最危險的一群人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沈志祥他們無法接受朝廷的安排,大清給出路,那自然就放下仇恨投靠大清;在體制內成長的一群人如祖大壽,吳三桂,張存仁這些人,他們待價而沽,反正大萌和大清都不會不給他們出路;夾在中間想要利用這種差異做文章的,大多身敗名裂,比如毛文龍、袁崇煥和劉興治;少數忠誠於職責的,戰死沙場,如曹變蛟、沈世奎、黃得功,倒是結局不錯。

所以邊疆出了問題,朝廷要麼徹底不管,就像在安南一樣,甩手走人,要管就管到底,別說「邊疆人守邊疆土」這種蠢話,只有「帝國人守邊疆土」這一種說法,帝國的資源,人力,物力要不計代價地穩固邊疆,直到邊疆的刺頭被按平。而讓邊疆人起來反抗後又撒手不管或者當後娘養的,那他們絕望的時候,遲早會把絕望還給帝國,這句話包括且不限於明末東江軍,陝西吃不飽肚子的的流民們。不同的是前者進入我大清後很滿意,後者看到我大清的真面目後更絕望,所以後者最後選擇了保護帝國。

話說到這份上,第四階段其實不寫感覺也沒關係了,就稍微提一句吧。第四階段,從崇禎六年到崇禎十五年,體制內的集團更加墮落以至坑死了帝國內還有戰鬥力的軍團,變成混合體的滿清靠關內漢人的血滿足了加盟者的利益,越發壯大,同時吸引著更多的加盟者,完。

邊疆史,尤其是帝國邊疆史這一塊,估計分歧會很大,算了多多益善, @狐狸晨曦,這應該是你擅長的。 @溫體仁,不知閣老有何高見 @經略幽燕我童貫 公公作為我宋西軍大統領,收復燕雲大功臣,想必對邊疆問題很有經驗,歡迎批評指正


有沒有武將不重要

反正大萌積重難返是續不起來了 封建時代文官是什麼尿性 都懂得

土木堡之變給了文官做大的機會

弘治時期鹽引那檔子事 文官集團從國庫里永久的劃拉了一大筆錢

武宗的死 沒有文官插手誰信啊

萬曆時期沒有了掣肘的文官集團基本除了互相扯淡 國事擺爛 國庫也是被禍禍的不輕

最後崇禎把廠衛一關 得 gg

反正江南的土豪集團就差沒換皇帝了 覺得自己牛逼了 可以和太陽肩並肩 不濟還可以劃江而治 結果南明朝廷都是什麼貨色 後來改朝之後 覺得特權可以保留 鬧 然後屠刀教做人

不是沒武將而是這幫王八除了禍禍啥也不會 完全不具備開拓精神

以史為鑒


兵太弱了,將有什麼用?

不肯正視薩爾滸之戰1個女真兵換20個明兵的現實,硬去找指揮不當的借口,就像藏獒沒咬沉航母怪主人訓練不力一樣搞笑。


關於將領,之前的回答已經都說很清楚了,李成梁後也有許多優秀的將領。但是為什麼不能掌控遼東呢?或者不能以題主認為的那種程度的掌控。

其實核心原因就一點,沒錢。不管是孫承宗還是袁督師都遇到過士兵缺餉嘩變的事情。至於之前的熊廷弼,那時候朝廷里閹黨東林正斗的厲害,哪有時間來管遼東這麼個偏僻地方。李成梁為什麼在遼東管的和鐵桶一樣,蒙古人來揍的蒙古滿頭包,女真人敢亂殺的女真滅族,那是因為有一隻精銳部隊。精銳部隊怎麼來,那都要靠錢喂的。而且李成梁自己也會搞事,他把遼東的許多土地和打下來的地都賞賜給了士兵,自己也持有大量土地和商業,幾乎可以自給自足,等於成了遼東當地的軍閥。李如松為什麼能在碧蹄館之戰中憑著3000多人在4萬精銳日軍的圍攻下殺傷5,600人最後堅持到援軍到來從容撤退,因為這3000多人大多都是這些遼東軍將領的家丁和李家的遼東鐵騎,比起那些徵召的衛所步兵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這也是為什麼李如松回營後哭了一夜,雖然上報了就200多人,那些是有編製的,沒編製的那些人損失才是真令他心痛的。

如果有這股精銳部隊,別說孫承宗,就是祖大壽也能橫掃遼東。


很多呀。祖大壽,滿桂,趙率教都是在遼東活躍的猛將啊。關鍵是明朝皇帝不信任武將,認為武將容易造反,總用文官指揮戰陣。本來明朝皇帝運氣不壞,八股文高手裡出了三個軍事天才。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但是能文能武就是危險人物。殘忍的皇帝殺了兩個,罷免了一個。


沒辦法,中國古代歷史的整體策略,儒家思想毒害的,儒家思想對個人是很好的,對國家是致命的,國與國之間絕對不能講仁慈道義之類的東西。還有以文馭武的國策貫穿整個中國古代史,須知不但要馬上得天下,還要馬上治天下,但是一直以來都是文官坐大,書生誤國,讀書是最沒用的,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究其原因就是四個字「儒家思想」。


無兵可用,才是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如果手底下的兵員都是一觸即潰,再NB的將領都沒轍。


最深深深深深可以追述到朱元璋創業階段!頭號敵人,北元!除了北元利益集團他都擁護,包括一些分化了的蒙古貴族,軍閥等,還有通古斯跑來的滿族人祖先,當然,朱承諾了一系列好處,才能拉攏他們入伙對抗北元,比如建立衛,給女真領主自治權。蒙古和女真在你強大的時候跟你合作,你不強大了誰鳥你啊!


最深層原因是:外行指揮內行。

後金一方是先軍政治體制、統帥都是武將,身經百戰、不但大權在握、還是地頭蛇。通俗地說,假設林彪(韓信、白起)在後金陣營,那麼後金方的軍事統帥肯定是林彪(韓信、白起)。

大明一方是以文制武體制、統帥都是文官,多為外行、不但各方掣肘、還是外來戶。通俗地說,假設彭德懷(項羽、岳飛)在大明陣營,那麼大明方的軍事統帥肯定不是彭德懷(項羽、岳飛)。

……………………………………………………………………

讀明末歷史時,有個問題一直不是很明白:大明一方,除了熊廷弼洪承疇,其他督師基本上都是四無新人。為什麼會這樣呢?

(四無新人:既沒有軍事方面學歷、也沒有過從軍經歷;既沒帶過兵、也沒練過兵;既沒有過人的諜報偵查能力,也沒有料敵機先的預測預判能力;還沒有項羽李存孝那樣的個人勇力

**********************

大家看看大明幾任遼東軍事統帥的履歷:

袁應泰:治水專家。

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授臨漳知縣,築長堤四十餘里,捍禦漳水。遷工部主事,起河南右參政,官至兵部侍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擢右僉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撫遼東,一個月後,代熊廷弼經略遼東。

王化貞:財務主管。

進士出身。由戶部主事歷右參議。後赴遼東,以右僉都御史身份巡撫廣寧;熊廷弼復職後出任遼東巡撫。

袁崇煥:忽悠大王?

萬曆四十七年進士,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在任時喜歡與人談論兵法,遇見退伍的老兵時,袁崇煥與其討論邊塞上的事情,所以對邊塞的狀況比較了解,自認為有鎮守邊關的才能(這是不是忽悠?),於是被提拔到兵部任職。

不久之後,廣寧被後金軍攻陷,於是朝廷商議,應該派人鎮守山海關。袁崇煥得知後,隨即一個人往關外查閱地形。回朝之後,袁崇煥上言稱:「只要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鎮守山海關。」(這是哪個級別的忽悠?),於是被破格提拔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

不得不特意指出,袁崇煥在這段時間創造了軍事史上一項偉大記錄:在長達三天的寧遠大戰中,從軍事外行晉級為可以媲美努爾哈赤的名將。和袁的軍事資質相比,老毛李世民朱元璋韓信項羽等人都是渣渣啊。註:寧遠之戰後,守將滿桂和袁崇煥就到底誰是主力、大功應該歸誰,兩人爭執起來,撕破了臉皮。誰是誰非,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

崇禎即位後,袁崇煥聲稱自己可以五年復遼(這又是哪個級別的忽悠?),於是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大家看看,這幾位進士老爺是不是軍事上的四無新人?!

**********************

對大明「以文制武」的體制有了更深了解後,才想明白這代表了什麼:後金和大明的國戰,勝負早定。

若46-47年國共內戰爆發時,老毛英明決策,各部主帥全部由向掉隊老紅軍、退伍國軍老兵學習過軍事的清末老秀才擔任,十元帥十大將靠邊兒站,內戰結果會如何,大家可以設想下。

所以說,不是大明無將可用,而是不用武將做統帥、做統帥的文官也由於不通軍事不曉遼東氣候地理人情而不能善用武將、大明的戰績就可想而知了。而戰績不好,督師的文官就會從武將身上搶功勞(守城、砍人頭的傳統武將功勞都有人搶。偶爾有場小勝,帶兵武將沒出頭成名將,反倒是外行文官搖身一變成了名將。就彷彿內戰期間國軍方面的四平大捷,不是防守四平的陳明仁將軍成為名將,獲得青天白日勳章,而是當時身處四平的一位袁姓省黨部官員得此殊榮),導致武將更難出頭。

和大明的軍功大頭給文官的政治正確相比,大清的政策是軍功武將是大頭,而且「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並用三順王和吳三桂示例給天下人看。想想看,這樣的政策下,降清的明軍怎麼可能不一往無前地奮勇作戰呢?

如此,明將一旦降清便紛紛顯出軍事才華,獨當一面甚至稱王封疆,便非常可以理解了。

所以,真的無將可用嗎?


說到底還是皇帝無能,文官集團把持輿論綁架皇帝。。。

不過,李成梁之後不是還有李如松,祖大壽等等


誰說沒有了?袁崇煥暴打八旗多少回!讓皇太極一個反間計弄死了。如果,袁崇煥不死,在給他個三五年時間。訓練和整合邊軍,新關寧軍,騎兵,野戰軍,薊州兵,東江軍,天津,登萊團練,舟師,補充兵。

推平八旗根本沒有問題好不好。整個大萌上下也就袁崇煥一人。能吊打清軍,毛文龍勉強周旋,真打他不太行。

剩下的基本就廢了,防守還可以。如果換著點來,慢慢找到感覺。訓練好士兵也能頂的住。如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吳三桂等。就是朝廷太極,一打敗仗就廢了一個孫承宗,一道聖旨瞎指揮害死孫傳庭,一個奸臣楊害死盧象升,幾個豬隊友坑了洪承疇,最後只剩一個吳三桂被李自成逼降。


推薦閱讀:

明末的閹黨和東林黨,誰才是作惡多端罪不可恕的一群人?
求歷史科普,當年李自成攻下京城,手下幾十萬明國降軍為何沒擋住滿清?

TAG:中國古代歷史 | 古代軍事 | 中國陸地邊疆省份 | 明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