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背《道德經》是怎樣的體驗?
本人採用一定的記憶技巧和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已能夠背誦《道德經》(通行版),按章節還原全文已不是問題;此外,也差不多能做到隨便看到一句出自道德經的文字,能夠準確還原出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的第幾章或某幾章(的確,有些語句,在不同章節中都重複出現了,如「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在2、10、51三章中都有出現)。
《道德經》(通行版)全文5千字左右,真正用心的話,背誦也不是特別難的事情。當初,自己差不多是一天背一章,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差不多背完了。當然,在背的時候,要大量去查閱講經的文字,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但是,背誦並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種手段。
不過,個人認為,對於類似《道德經》這種經典文字,背誦的確是加深理解的重要方法。1. 看到有關《道德經》的話題,不再停留在排斥或者其他感性的情緒上面,開始能結合自己的理解,辯證看待別人的觀點。2. 因為對其已非常熟悉,看到有關闡述的文字,不用去翻原文,而且,能夠舉一反三,由一章聯繫到另外一章。3. 對其的理解日漸加深,而且,可以在不藉助任何文字材料的情況下,在自己的腦中,重溫其文字,對其整個文章的架構和具體闡述的意義做進一步的整合。
4. 稍稍有一種小有成就的感覺,對自己更有信心,當然,還需繼續磨礪。胡適說自己少年時代「就開始死記硬背老子五千言《道德經》,至今仍在反覆研讀」,後來他對道家思想的巔峰型作品《淮南子》進行研究,從中提煉出了「虛君的共和主義」和「眾智眾力的民治主義」兩大原則,並將其寫成了《淮南王書》一書,後將其書兩次呈送給蔣介石,一次呈送給老毛,希望能對其獨斷專行的行為有所約束,但是老蔣鍾情於儒墨、老毛青睞的是馬家法家思想,所以他們不屑一顧也是必然的結果。
在經濟方面,胡適特別讚賞司馬遷所持的道家經濟主義思想,對各種干涉主義思想進行了批判。他還寫了《無為而治和農村救濟》、《再論無為的政治》等一系列文章,試圖用道家思想給當時的三農問題開出一劑有效的藥方,在實踐上,胡適更是對道家的無為而治身體力行,無論是在他主持北大事務的時候還是在擔任美國大使期間,他都主張無為而治,充分發揮眾人的聰明才智,儼然一副當代新道家的樣子。
大躍進期間,胡適得知大陸饑荒情況後,曾痛心疾首地說:「我主張的無為而治還是有道理的,到了政府管制,已經不行了,再到實行人民公社的時候,什麼也沒有了。還不如無為而治,讓人民自食其力。絕不至於到這個地步。」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胡適還在為自己的《淮南王書》作序,但序沒有做完,胡適就撒手人寰,終成廢稿。我能熟練背誦通行本,然並卵,理解的人覺得很牛逼,不理解的人覺得我神神叨叨。背誦不是目的,要讀懂它的深意並學會運用,不然就是形而上學了。
少年不念經,喜歡讀道德經的人大都都是中年人,為什麼?因為一定的財富積累,一定的人生冷暖,一定的社會閱歷。我一直說,我們大多數的未來,都寫在歷史中。與Lawrence共勉。
十幾年前我能背誦出《老子》一書的絕大部分章節。其實沒什麼用。
全書中有一些章節可以做出很深刻的哲學引申。這些章節背一下也就可以了。
老實說,其實這些章節也是沒必要背誦的。背誦文句是沒有意義的行動。比較重要的事情,在當前的時代之前,能夠世界、知識、語言有一個一貫的一致的解釋與論證,知道怎麼行動並且自己親自去實踐幸福美好的人生。這才是有意義的問題。
很可惜,這部分真正有價值的問題,你在現在的道家書籍的注釋本之中是找不到什麼有意義的討論的。更遑論比較好的答案了。
時不時能裝逼,並沒有什麼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