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東野圭吾的《彷徨之刃》《天空之蜂》等小說?

剛看了東野圭吾的《彷徨之刃》和《天空之蜂》,講的都是社會不可調和的矛盾,都是青少年欺凌事件,請問在當今社會下,這種事件能否得到較為完美的解決?


大年初一那天影院看完《三打白骨精》回來,在B站看的《天空之蜂》。不禁覺得,還是日本電影好看。

這部電影是1995年東野圭吾原作改編。目前身為東野老師粉絲還沒有看到這部小說,不過看完電影非常想看原著。講的是核發電背景下的一起運用無人機的恐嚇案件,引發的反思是核發電的代價與默默無聞的圍觀群眾。

電影我覺得很好看,滿分五顆星我至少給四顆星。情節很緊湊,開頭是貌合神離的忙於工作不顧家的big-b飛機設計師和妻子小孩,故事發生在夏天,片頭的任務表情動作語言(如審查證件)可以體會到濃濃的焦躁感。小孩聽到了父母可能要離婚拉著小夥伴跑出去了,結果上了一架big-b無人機,爸爸設計的無人機,然後飛機飛到了空中,然後展開了八小時倒計時,天空之蜂是罪犯的代號,要求日本國停止核電,否則撞核電站。先是救小孩,第二部分找嫌疑人,第三部分是高潮,是恐嚇案的動機敘述與飛機降落。曾經的理科生物理都還給老師了,看的倒是提心弔膽。

演員都是大咖,隨便客串的都是熟臉。本木雅弘江口洋介雙男主飈戲棒棒噠,人設有點像《白色巨塔》,姜果然還是老的辣,不過本木雅弘還是略高一籌。仲間姐姐減掉黑長直好心疼。綾野剛還是一張變態臉。片尾向井理客串回歸主旋律。

很好看的一部電影。

關於主旨。沉默的大多數,這是個永遠的問題。魯迅時代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部電影描述的故事裡,也有享受核發電帶來的好處但不關心它帶來的副作用的日本國民,他們看看反核人士的吶喊,然後低頭走自己的路。欺騙民眾的政府,卻也是依賴核發電。核電是把雙刃劍,它為人類帶來電與光以及溫暖,可能黑暗的潘多拉魔盒也在悄然打開。人類需要做的,是思考謀求平衡。就如同之前他們做的,關於要發展還是要環境的問題。

接下來說《彷徨之刃》。小說是大三時站在圖書館看完的,當時還記的自己看的過程中一直脊背發涼。也藉此書了解了日本青少年犯罪的問題,少年犯這個問題,大概也是沒有最優解的。

一部電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同樣一本小說也不能。看東野圭吾老師這麼多年我一直覺得他的很多作品是給我打開新世界大門的,讓讀者去思考身邊之外的人和事的。《天空之蜂》就是這樣,《彷徨之刃》也是這樣,還有《單戀》講述了性別認知障礙這類群體的孤單與不被理解的生活,《從前我死去的家》講述家庭暴力,《湖邊兇殺案》描述壓力山大的擇校考試,《惡意》關注校園暴力等等等等。東野圭吾是個高產的作家,就算今年不再出本格推理或是嚴密精巧的推理,描寫社會關注動機的作品能引發思考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就是好的。

至於如何解決,是個持久的問題,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是一步一步來的,發展也會是曲折盤旋上升的,第一步喚起大眾認知,讓沉默的群體不再沉默,讓無知的人們知曉利害,這大概是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本身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意義吧。


沒有看過後者,但彷徨之刃那時給我印象很深。尤其結局的告密者。青少年犯罪在全世界應該都算是一個大問題,幾乎每個國家都有青少年保護法,而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犯罪率也低。這可以說導致了他們無法無天的一個原因。並且人的天性就有欺壓這一條,古代也有人性本惡這一說,每個人骨子裡都有征服,男孩子尤其多。然而欺凌就是征服的一個體現。日本此類事件挺多,然而就像最後那個警察說的,無法改變。至少現在,無法改變。不知道人類何時才能進化到改變呢


推薦閱讀:

TAG:道德 | 倫理 | 東野圭吾 | 推理 | 彷徨之刃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