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滴滴打車最近更新的「回家「功能?
作為處女座強迫症用戶,有新功能出來,不體驗是不行的,
那麼請容我吐槽一下:
先補張圖1.產品邏輯不清晰,將基礎的功能tab(計程車,專車)與運營活動(回家)混淆:回家的單獨tab是啥?訂飛機票,火車票嗎?原來不是,我理解是結合春運的一次產品運營(回家大紅包),落地的功能是端內原有的預約叫車,so,那就不能在首頁增加一個banner運營區嗎,或者在預約button上做個引導嗎?習慣叫計程車或專車的用戶對於切換tab的心理門檻是很高的,而且沒有任何的視覺引導...
2.UI設計不用心,就和聖誕節滿屏的聖誕老人icon一樣,我還以為滴滴的司機都扮成聖誕老人了呢...哎對了,好像有個領禮包的按鈕,敢不敢做的再隱蔽一點啊,紅包在運營活動中是吸引用戶操作最重要的動力,滴滴這種土豪公司,不應該一進入就是滿屏的紅包嗎??
3.最關鍵的——用戶的任務流程變得更長,在回家tab下點擊馬上叫車後,其實進入的是預約叫車流程,交互與預約叫車頁面相似,區別在於頂部多了一個輸入航班或車次的入口,從實際場景出發,用戶必然知道自己回家的日期和路線(發布普通預約訂單的基本結構數據)但在頁面中,需要先填寫航班號或列車號,之後僅僅自動填充目的地信息,但用戶付出的成本是,需要切換APP:打開攜程或者12306去查看對應的航班號車次號....
so,用戶為啥不直接預約叫車呢?謝邀。
推測一下滴滴增加這個button的動機,應該是為後續的功能做鋪墊,或者說測試,剛好搭上春節回鄉潮,取了回家二字。
不過我認為這個button太危險,原因是在用戶已經習慣幾十上百次的按鈕位置上增加了一個button,而且從邏輯類別上來說是完全不同的(計程車、專車歸為用車類別)。我是屬於比較好奇的人,但我沒有點擊過它。類比Uber,它在這排的位置上有多個button,但都是統一類別。類比快的,快的比滴滴直接點,左側增加了一個添加一鍵回X功能(可能也是滴滴要做的方向之一)。另外一點,樓上的童鞋們已經說了,「回家」應該更偏向於一次運營活動,而不是一個產品功能,因為使用頻次太低且非強需。
在滴滴的App Store版本記錄里沒找到相關的記錄,是否也證明滴滴產品團隊也是把「回家」當成是一次臨時的運營活動而不是長久的產品功能?
總之,我認為這個做的不好。瀉藥我覺得說這個「回家「功能是一次運營活動有點牽強。我與題主相識在另一個滴滴打車的問題下,在那個問題下,探討過滴滴的使命:用戶想出行,一鍵滴滴即可。對於企業給予自己的這個使命,這更像是一次產品大更新的一次適時的產品預演。目的總結如下(自己揣測的):1.嘗試改變用戶打車習慣,讓用戶嘗試接受一鍵訂車的習慣。2.春節的一次產品加運營的活動。3.功能迭代前的一次演練,大版本更新前的一個小嘗試。對於這個功能我怎麼看?其實我覺得在未來滴滴會推出更多的一鍵....的產品或者功能,這既是企業戰略決定的,也是間接的交互使用所要求的,不過這個功能使用和操作過於不透明,讓用戶安全感不強。問題如下1.起碼費用要分開計算,總費用點擊要顯示不同費用的標識2.司機與用戶沒有互動,司機與用戶不確定性會增大,造成用戶心理層面的負作用。3.滴滴打車說讓天下沒有難打的車,司機這樣更會選擇訂單,不去接那些自己不願意的單子,造成本來好打車的人更好打,本來不好打車人更難打這樣與初衷背離的情景發生。4.春節本來就是計程車的賣方市場,主要產品功能要圍繞著消費者來制定,更多的鏈接起有效客戶的真實需求才是這個產品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未來滴滴產品也要更多傾向於消費者,畢竟是服務於消費終端的一個產品,要做的是對流程的改造,形成用戶使用閉環的行業改造。5.關於軟體體驗我覺得對於工具類的產品來說,可以置於一個次要的地位,什麼ui啊、頁面交互啊,這些都是服務於產品本身的,而產品本身的體驗又要服務於商業的。@Nanae Zheng題主,我又來刷知乎,沒好好寫寒假作業......
看了半天都在說交互說UI,這是滴滴在試水接送機業務。。。
預定。。。。。。離我的想像好遠
安卓版本的還沒有更新出「回家」這個Tab。。。
初看以為這個功能是記住我家的地址,默認有打車回家的選項,想說這樣方便多了~細看發現原來是過年回家打車去火車站飛機場&> &<,還增加了操作鏈路。
推薦閱讀:
※滴滴打車還不清真
※滴滴被評為最佳僱主,折射僱傭關係新變革
※uber和滴滴打車的盈利模式分別是怎樣的?
※滴滴易到主導出海,網約車下半場是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