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撤點並校」這一政策?

詳情請參考鏈接報道http://www.21cbh.com/HTML/2012-7-14/yNMDY5XzQ3NDQyNw.html

在我國的特殊國情下,一項政策從設計初衷到現實實施往往會經過好幾道的現實扭曲力場作用,最終結果不免面目全非。對於"撤點並校",我們有更好的設計來達到理想的結果嗎?


校門是新修的,紅牆,拱形門廊上豎著七個白底紅色大字——「田家岔中心小學」。這學期,學校有34個學生,都是本村的孩子。其中14個是幼兒,剩下的20個,一到六年級都有。

20個孩子6個年級,多算一點兒,平均是每個年級4個人。

「現在學校的校舍設備基本上可以了,就是教師危機,太缺人了。」薛校長說。他的擔憂非常現實,因為現在這所村小的老師,滿打滿算不過五個人。

五個人中有兩位公辦教師,薛校長是一個,他愛人魏老師是另外一個,兩口子在學校幹了一輩子,魏老師今年下半年就要退休。剩下的是兩個代課教師,還有一位來自上海的志願者,這五個人就要給34個孩子上所有的課。

兩個老教師,兩個代課教師,一個志願者。平均下來還是每個人至少要上一個年級的課。包括:語數外。音樂體育咱們就不算了~

我且問你,你若小於40歲,有教學能力,你願意留在這個小學多少年?

「我們這很多學校並不是主動撤併的,而是因為沒有生源自然而然消失的。很多老百姓帶著孩子到縣城裡的學校讀書了。」當地教育局負責人辯解道。

什麼叫辯解呢?如果是你在這個村小,但凡你有點兒辦法,你會讓孩子繼續讀嗎?

以上三段就是我觀察到的「撤點並校」的原因。

我們村小就是自然消失的。一個老教師帶了幾個學生n年,是那種家長只管孩子有學上不管上什麼的孩子才在那裡讀。然後老教師老到都無法從宿舍走到教室了,不幹了,學校才真的消失了的。


文化大革命失敗了。

我在《悶聲作大死系列》第二篇 為文革洗地 中會做詳細的回答。


隨便說說我對這個事兒的看法,不局限於撤點並校一件事兒。

因為農村發展非常局限,現在城市裡提供了很多打工機會,很多非常窮的地方的人口在逐漸流失,所以在很多地方的孩子非常少。孩子少了兩免一補的經費就很難保證學校有比較好的老師。於是一般來說,學校會向家長收取一部分補習資料費來代替。

在某些更加偏遠的地區,因為學生少所以他們會給1-3年級設置教學點。老師一般就住在教學點上。下面的問題也的確是很多,很多代課老師的水平非常堪憂。我去過的一些教學點,就一個老師,一個人又帶語文又帶數學,語文連基本發音都不準。一帶就三個年級。

撤點並校之後,這些二把刀老師少了很多。但是最後問題變成了小孩要怎麼上學。

小孩為上學走個五六公里,在隴東我們當時去的一個項目區非常常見,翻山越嶺的。而且很多家庭有年輕人流向城市的問題。所以小孩子上學肯定是自己走過去,沒有人能送。在那邊,家長們有時候寧願讓孩子去放羊也不願意上學,更不用說送孩子去學校了。所以上學其實對那些孩子來說是個非常辛苦的活兒。早上天不亮出發,走七八公里翻兩個山樑到學校。而撤點並校之前,1-3年級是在村子旁邊一個代課老師那裡上課的,走路半小時就到。因為遠,一些家長選擇讓孩子長大一些再開始上學。還有一些家人也不關心,頻繁輟學留級,結果十幾歲了,才上二三年級的也有。

在城市裡我觀察的情況是拆毀農民工子弟學校之後導致的校車超載問題。

拆毀學校之前,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在北京定居之後,生了孩子,就通過親屬關係,或者其他的方式從原籍鼓動一些老師進京來給孩子提供教育,最初是作坊式的。一個出租屋,教四五個孩子。後來變成學校。

再後來,學校發展到兩三百人規模。這不比下面的普通小學人少。然後北京市開始拆學校。結果是有些家住三元橋的學生要坐公交車到環形鐵路裡面去上學。然後學校急速膨脹到五六百人。除了這種情況之外。打工子弟學校有自己的校車。但是校車運營會有成本。但是那些家長都是城市貧民,連學費都會拖欠,不少家長會拖到學期過半才能交齊學費。所以這些家長很少能負擔得起安全的校車的價格。於是很多學校的校車都是金杯,或者五菱之光。然後一個小破車塞進去幾十個孩子,嚴重超載。

聽別人說其他地方撤點並校最後也導致了校車超載的問題,但是沒有去當地調查。所以不太清楚鄉下的校車運營狀態。

撤點並校和校車標準化都是同一個道理。

在很多學校太少只能養得起代課老師,就讓這些學校自己選擇代課老師最好,如果非要要求教學質量,那麼就會導致一些孩子出現制度性失學。

在那些家長只能付得起超載五菱之光的校車的價格的時候,政府要求學校提供正規校車,那麼學校肯定負擔不了成本,最後的結果就是很多小孩每天走四五公里上學。

我不知道撤點並校是處於什麼目的,但是總的來說,我覺得撤點並校損害了教育的公平性。


很多人在談論著並校的事,不過我想大部分人對於農村教育的現狀根本就不了解,我先來介紹下。

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因為我家在鄉里而不是村裡,我上的小學名字中帶著「中心「二字,這兩個字意味著不管你學習成績如何,基本上你都可以上中學。謝天謝地我成績還不錯,當然這與我們學校相比於村小學更」強「的師資力量有關。現在我來給大家描述下這座代表著幸運,擁有較強教育能力的小學。

印象最深的是二年級的時候,當時那座」一層的教學樓「,已經有坍塌的的趨勢,大廳用一根粗大的棍子支撐。忘記了是校長還是主任沒事就看看柱子,我們這些不老實的小學生還在一邊搗亂,現在想來,他是時刻擔心著,怕教學樓就那麼塌了。半個學期後,終於還是頂不住了,在建立新的教學樓時,我們搬進了鄉醫院授課。農村嘛,都種地,有旱地也有澇地,無論今年是雨多了還是少了,總有人陪,挺不住的就喝農藥(自殺這種事當時在農村不算罕見,真就是活生生窮死的),我們這些學生曾親眼看著一個拉到醫院的,情況緊急,醫生當著我們的面就開始洗胃,老師過來全把我們趕回」教室「了。新樓蓋好了還算不錯,但是從我小學畢業到現在,學習的設施就沒有更新過。

我的小學故事告一段落。可惜的是我從來沒真正進過村小學,不知道具體情況,只有聽說的一部分。

村小學的老師基本就那麼三兩個,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數語外史地生全包一條龍服務,所以說,艱苦地方的老師都是全才,你們城市裡的孩子羨慕不。我說我很幸運,因為這裡就出現了學生的第一道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要干農活,農民是要從小培養的,名言:」學上不好,別以後地都種不好,要不你喝西北風去啊「。干農活耽誤學習,而很多成績差的學生沒畢業就回家了,然後等畢了業再刷一批。

最差的那些刷完,恭喜晉陞初中。教育資源不夠,像小學那樣每個村都有座中學是不可能的,方圓十餘里,所有人都在一所初中念。我很幸運,家就在初中學校旁邊,下課十分鐘我都有時間回家看五分鐘電視。與我相對的是那些離的遠的同學,他們每天騎車上學需要1個多小時,每天去了在學校,有三個小時就這麼浪費在路上了,不得不說農村孩子體質好,騎車1小時然後直接進教室,大氣都不喘一下。初中有個特點,就是不定期放假,還剩一二節課的時候,如果天氣特別不好,眼看著快要下雨了,校長大手一揮」提前放學「,然後學生們騎上車,飛奔回家,期待著自己的速度能比老天快上一點,不然衣服濕了都不知道還有沒有換的。估計有人很費解,騎車耽誤時間為什麼不住校?我這麼說吧,買自行車的錢都是父母從牙縫裡摳出來的。

在中學又有很多學生回家,我上初一時,方圓十餘里,學生共計360人,一間教室塞90人,一張這樣的書桌是3-4個人共用。中途走了一批又一批,到了初中畢業,即中考時,參加考試的只有70幾個學生,除了個別轉校的,大部分都回家種田了。

所以說,農村孩子想走出去,有5道坎,小學期間、小學畢業、初一、初二、初三,這還不算家裡突發各種事故的。大山裡的孩子更苦,就不說了。基本上能上了高中的,就是鯉魚躍了龍門,能走多遠不一定,起碼抬頭不再是巴掌大的天空。

相比於那些教育學家調研,可能我看到的有局限性,但有一項很清楚,並校不能解決問題。

@許曉風 說的都對,世界上沒那麼多熱血教師,教師越來越少;也沒那麼多死磕的家長,近幾年開始,農村開始了」移民潮「,就像很多人為了子女教育辦綠卡一樣,農村的狀態是,有錢的從村搬到鄉鎮,再有錢的搬到縣區,掙了大錢的一定要進市級,只留那些大眾繼續在貧苦的漩渦里掙扎。

農村教育就是有錢的走人,沒錢的留下來刷,刷完一批又一批,剩下的才能走進大千世界。這一問題怎麼解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要改變現狀有一個關鍵點:

砸熱血我們砸不起,只能砸錢,往死了砸。


(整理一下情緒,不說髒話)

意思就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孩子們,就靠你們希望工程了。


1月21日,馬雲公開提出,進一步撤點並校,完善寄宿制學校,為學習配備校車等等,是解決鄉村尤其是貧困鄉村教育問題的重要出路。似乎2001年撤校並校提出並推行後,爭議一直不斷。我嘗試梳理政策上的演變以及各方觀點。懶人包:(占坑,立flag:這周填好)


計劃生育 + 城市化 造成生源大幅度減少,有些基層小學一個學生也沒有,有點小學只有幾個學生,不撤併幹嘛呢?中國每年消失6萬個自然村,皮之不存毛將蔫附?

中國基層小學已經撤併超過60%了。北京也一度撤併了500所以上的小學,現在北京小學緊張,又重新增開了一些,但是北京是罕見的個例,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生源是不足的。

接下來將是中學撤併和大學撤併,然後是企業撤併,社會。。。就是這個路子。


政府操辦學校必然是錯。不管是撤點並校還是維持小規模學校。唯一正確的做法是讓人用腳投票自由選擇。

所謂為了偏遠學生的方便就應該保留小學校的觀點是可笑的。

1、如果當地的社區足以支撐小學校的運作,那麼根本不必政府來管。

2、如果當地的社區不足以支撐小學校的運作,那麼也沒有任何理由讓政府搶了別地老百姓的錢拿到偏遠的地方去辦學校。

任何人都可以自己選擇是生活在偏遠的地方還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只要自負責任即可。沒有理由讓人口密集處的居民承受了更大的生活壓力的同時還要拿出錢來供養偏遠處的居民去享受生活。有人會說了,偏遠處的居民活得也不舒坦啊。好吧,難道城裡人就活得舒坦嗎?

難道政府有資格去決定該搶誰的錢去幫誰嗎?


撤點並校只能緩解表面上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現在大部分人去城市工作和定居的問題,以後撤的點會越來越大。校車的問題也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撤的點都是偏遠地區的學校,這些地方交通都不會太方便,去上學通常都是利用村裡人的麵包車,實際載客量遠遠大於核定載客量,學生的安全缺乏嚴重的保護。

一個政策的實行需要很多政策來保證它的正常執行。看國家會不會繼續出台其他的措施吧。


手機碼字,只說我親身感受的現狀。家在農村,我是我們初中畢業的最後一屆初三生,之後初步的並校,是把我下屆開始的初三生併到了鎮里(因為鄉鄉竟然也合併成鎮了)。

我下面弟弟妹妹的上學合併之路 :

一期是:初中全部合併鄉里,學生大約13歲左右,雙休周末回家,每生每周固定車費15元,每月就是60。小學五六年級在原初中就讀,住校一周回家一次,這裡的學生12歲左右。

二期:幾年後,六年級並初中全部到鎮里讀書,大約孩子從12歲開始,要學會在校管理自己的生活費,打理床鋪,周五晚上回家,周一早上6點起床坐車去學校趕上第一節課。各村 小學三年級孩子全部併到我當初上的那個初中,此時孩子大約10歲左右,自己打飯,上下鋪,冬天沒熱水,管理生活費,一周回一次家。

學前班到二年級,就在各村自己教學,老師是退休了的,不保證有農活時會先忙自家的事兒。去過教室一趟,黑板上寫著幾個拼音和算術題,不見老師,學生凳子被旁邊開會的村委會拿走了。

最近家裡個叔叔因為孩子到上學年齡了,想回家送孩子上學,之前在市裡幹活。我強烈建議不要回去,就算大人在外受苦孩子上學貴,也不要回去讓學校耽誤了孩子 。如果在外教育條件好仍然成績不好,那是孩子能力問題,可是如果孩子有能力,卻被不負責任的學校耽誤了,那是有多虧?能在外面上學就別回去。學校合併以後,孩子上學也很辛苦,十歲的孩子在家本還是個半大寶貝兒,可能在住校時吃不到可口飯菜一天沒吃飯大人也不會知道,耽誤了孩子成長。 手機碼字不方便,很晚困的睜不開眼,大概說一下,改天來補充。


2015年的文章,說得很詳細了:

農村「撤點並校」狂熱背後的危機

這東西說得好聽

根本目的還是往縣城裡趕人去買房吧


說說我們這兒的事,以前村裡有初中,撤點並校後到了另一所更大的初中。以前我也在村裡上初中,以前覺得老師過於嚴厲,但村子初中一個年級兩個班加起來不到八十人,那時候老師對學習不好的同學還是很注意的,會抓他們學習。學校每年還能考快十個縣城一中,考上高中的挺多。並校後下面學校一個班五六十號人,學生多,老師也不願意管差學生,差學生也是破罐子破摔,這樣惡性循環下,成績差的學生還會向壞學生髮展。我覺得撤點並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貧困山區學校老師少確實需要並校,而有的學校教學質量挺好,附近幾個村子也不遠完全可以來上學,並保證教學質量。現在比我們村遠的村子還要到比以前更遠的地方上學。教學質量還不如以前,我覺得撤點並校在我們村初中是完全不合適的。

現在村裡初中也已經拆了,據說要建幼兒園,唉……


親身經歷撤點並校,小學在我畢業三年後被合併,現在只剩下一二年級,初中就是被合併過的中學。說說感受,我們小學的班主任教除了英語之外的所有學科,包括音樂體育美術,有一個英語老師,發音現在想起來都不太標準(雖然現在我英語也是渣渣,但感覺比那個英語老師還是強一點滴′?`)還從三年級教到六年級……

撤點並校集中了好的教育資源,鎮上新建的小學外面看起來還是不錯的。另外除了上學不太方便外(周末放假需要接送)感覺還是不錯的。


我想說很多鄉村小學並不是撤銷的,而是由於出生的小孩減少,加之很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在縣城或其他教育條件好的地方接受教育而引發的學生的流失,學校難以為繼,最後就只能把幾個村小合併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校有一個可以正常運營的規模。所以,撤點並校一方面是政策為了整合優化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化過程,出生率在人為情況下短期減小的一個必然結果。


推薦閱讀:

外行學習「公共政策」需要看哪些書?
公共管理的「大問題」

TAG:教育 | 農村 | 公共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