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亞裔孩子在選擇時更看重父母的意見?
視頻: TED演講集.2010.07.雪娜·易嘉:選擇的藝術
TED演講集.2010.07.雪娜·易嘉:選擇的藝術視頻
因為不能經濟獨立,所以跟父母有意見衝突的時候最後總歸要承服於父母,吃父母的住父母的,你怎麼反叛他們,離家出走嗎,走不了自己你就活不下去的。
很多西方孩子從小就兼職打工,錢不多,但至少讓他們漸漸地學會如何一個人維持生活,關鍵的不是錢的多少,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摸索,學會賺錢,才能養活自己,才能有自己的生活,如此跟父母發生爭執,你還有堅持自我的底氣。
從小沒有獨立思維,經濟和人格均不獨立。服從式教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直都在亞裔人的腦海裡面裝著。
同意樓上的:父母更有控制欲,並且不鼓勵孩子獨立,而是怕孩子獨立。所以中國的孩子總是小心翼翼地活在父母的臉色里,怕父母不高興了。父母也會宣揚自己的苦大仇深,不隨他們的意就會被罵沒良心,不孝順。所以,很多孩子表面上很看重父母的意見,但實際他沒有別的選擇。
我看重父母的意見,但少個「更」。
老爸老媽是唯一會將人生經驗毫無保留的告訴我、並全心全意從為我好的角度打算的人,我感謝他們為我所做的每一個考慮和思量;但誠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父母的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於我的情況,只是提供了一種參考,讓我能夠更全面的看待自己的選擇,更好的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
同樣父母也尊重我的想法,就算和他們的想法不一樣,但他們還是會用開放的態度讓我自由的走自己想走的路,並給我別人給不了的承諾:出了事,有他們陪我扛過去。家就是這樣一個憂戚相關共同體,在我們要自我的同時,也別忘了考慮我們的選擇給家人所帶來的影響,這樣才是一個負責的人。——————我是發現有點跑題的分割線囧————————對於LZ所提的」為什麼「的這個問題,我同意有經濟和人格的不獨立所帶來父母與孩子的不平等的因素存在,但同樣也不排除亞裔孩子在文化的熏陶下更尊重父母、崇敬父母以至更願意採納父母的觀點和意見的因素。看到上面的回答似乎有一種趨勢是將父母和孩子雙方放在對立的位置上,或者人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自覺的就帶入了」看重父母意見「和」不看重「這兩者間有一個是好的、有一個是差的先決判斷標準。任何一個研究所指出的現象都有它所依託的樣本,而這個樣本能否推廣到群體是需要不斷被證明的,好吧其實我最想說的是,這個問題本身是個bug,它對」選擇「和」更看重「的操作定義不明確,所以它能收集到的回答都是小樣本的體驗,無法被總結、也不可能得到全面不偏頗的答案。
因為父母更有控制欲。子女是父母的附屬物是中國的古來的傳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棍棒底下出孝子」「趙氏孤兒」都可以看出來,子女,是父母,尤其是父親的所有物。可以由父親去任意支配,甚至打殺。現在也是,多少父母假「愛」之名去逼迫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因為小孩讓自己丟人就橫加責罵。我國的家庭虐待罪,致死也不過7年的刑罰。其考量基礎甚至包括:家庭內部事物不好舉證,打孩子也是為了孩子好諸如此類。
用手機,所以沒看視頻。
看了上面的人的回答,突然想起一個以前常見到的語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各種獨立應該都依附靠譜的經濟基礎。但是就我處的環境來看,在校期間經濟基本不獨立,但物質基礎有保障。
從普遍的情況來看,經濟的獨立更容易引導其他方面的獨立——吃飽飯才能做事——有了餘糧就可以用來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當然事情也不絕對,一些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和處事能力……
推薦閱讀: